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基础书籍 > 佛光教科书 > 第五册 宗派概论 > 正文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一课 真言宗

第五册 宗派概论  时间:2020-09-18   作者: 星云法师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第十一课 真言宗
 

  真言宗,专持真言密咒,建立曼荼罗,并以三密加持、修五相成观,以期即身成佛大乘宗派。真言咒语是诸佛菩萨自内证的密语,恐未具正知正见者妄修入邪,或生毁谤,故密而不可对未受灌顶者说,因而称本宗为「密宗」或「秘密乘」。
  
  早在佛陀时代,真言密咒已流行于印度民间,用以守护、消灾、治毒等。四世纪时,出现专说咒法的《孔雀明王经》,主张口念真言,内心统一,建立方圆的土坛供养诸尊,严修仪轨,即可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七世纪时,密教结合大乘教理的精粹,组织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主,成立「胎藏界」和「金刚界」密法两大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派,又称「金刚乘」。
  
  八世纪后半叶,密教为了配合印度民族思潮,力求大众化、通俗化,融入印度教学说。其后逐渐转化为「时轮教」,将大众化的金刚乘加以体系化,以「乐空不二」的无上瑜伽密法为中心,强调《金刚顶经》中的大乐说,是为「左道密教」,此派后来传入西藏。
  
  密宗法门特别重视事相仪轨的传承,且必须以显教为基础,并经上师灌顶正式传授才能修习。因此,欲学密者须先通晓大乘教理,然后修满十万遍以上的四加行,即:四皈依法、大礼拜法、献曼荼罗法、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念诵法,加行圆满后,上师始依根器传授「五部无上金刚法」的任何一部,作为行者的本尊专修法。藏密宁玛派将佛陀一代教法分为三部九乘;阿底峡尊者所著《菩提道灯论》,将学佛的次第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等「三士道」;日本东密祖师空海所立的「十住心」。此等皆说明修持密宗必须以显教义理为基础,次第渐进,不可踰越。
  
  中国佛教在三国时代已有经咒传译,但并无系统。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八世纪),密法从印度传入,密宗才正式在中国发展开来,成为八大宗派之一。
  
  我国密宗尊龙树为初祖,龙树传两部密法给龙智;八世纪初,印度善无畏、金刚智乃至不空皆曾于印度得其真传(传说龙智活了七、八百年)。唐玄宗时,善无畏与金刚智先后将胎藏部、金刚部密法传入中国,奠定密宗基础。不空依止金刚智出家,尽得其密法,其后遵奉金刚智遗命到南印度广求密教经典,回中国后专志翻译,被尊为四大翻译家之一。
  
  中国密宗在不空的发扬光大下,顺利扩展,玄宗、肃宗、代宗及德宗太子皆受其灌顶,礼为帝师;不空派弟子于五台山造金阁寺、玉华寺,流传至清末,五台山均为密教重镇。
  
  唐代的密宗祖师还有一行、惠果。其中,惠果为不空的传法弟子,受金刚界密法,系密教付法第七祖。他从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苏悉地诸法,并融会二法,建立「金胎不二」的理论。此金胎不二的理念,由弟子空海带回日本,成为东密开祖。此外,新罗僧惠日、悟真等亦传此宗入新罗(今韩国)。
  
  会昌法难后,密宗仅存「瑜伽焰口」、「施食仪轨」及楞严、大悲、十小咒等流传下来。元、明、清三代,由于政治因素,帝王崇尊藏密,密法再度传入。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接受元帝封爵,并授以政治权力治理西藏;明代藏教有八大法王受册封;清朝曾册封四大活佛:DL、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胡士克图;因上有帝王的崇信,乃有臣民百姓望风披靡,加速密教的盛行。
  
  近代有法尊法师参学西藏,译出数部藏密要典,首度沟通汉藏文化;星云亦曾致力显密融和;一九九七年三月,藏密精神领袖DL喇嘛来台访问后,遂掀起密教在台湾发展的热潮。
  
  密教以显教为基础,忽略显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顶咒法,或迷信双修法,而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将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偏离佛陀教法本怀。唯有显密佛教的共同发扬,才能为全世界人类福祉带来贡献。
 

 

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挑错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