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三十七道品 (上)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何谓四念处?简述如下:
(一) 身念处 ─ ─ 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执身为清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存在,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二) 受念处 ─ ─ 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执受为乐的颠倒妄见。受是领纳的意思,即是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领纳到苦、乐、舍的感觉: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以至于乐极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众生除了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幻想不断之外,到底也是苦,故人生是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执受为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三) 心念处 ─ ─ 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执心为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但心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是由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取;而且思惟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么可以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能使心念远离执常的妄见。
(四) 法念处 ─ ─ 观法无我:是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执法为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也是因缘组合而成的,故佛说我是假我,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于假我法中,妄执为真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执法为我的错误。
四念处之名为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智慧为体,能使身、受、心、法,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得到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进,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励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向佛道。
习题:
(一) 何谓身念处?
(二) 何谓受念处?
(三) 何谓心念处?
(四) 何谓法念处?
(五) 如何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六) 什么叫做假我?
(七) 修四念处,为何重修智慧?
(十二) 三皈依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三十一) 乐的追求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
序「佛学入门简要」 金明 佛教是阐明人生宇宙哲...
(四十二) 佛教中心教理(三法印) 佛教中心教理,即...
(二十七) 业力的因果律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
(二十) 六根本烦恼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
(二十八) 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
(十一) 佛陀宿世传说 因果经中记载:在过去无量劫...
(十五) 佛教徒的类型 佛教是平等的宗教,不分种族...
附录 (二)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 佛降生于公...
附录(四) 选择题 1.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
附录(三) 佛学常识问答高级组比赛题 释迦牟尼佛是...
附录 (二)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 佛降生于公...
附录 (一)盂兰盆真义 在农历七月里,华人聚居的地...
(四十四) 印度佛法的传播 佛灭度后,印度佛法的传...
(四十三) 佛经的四次结集 佛灭后,诸弟子为恐异说...
(四十二) 佛教中心教理(三法印) 佛教中心教理,即...
(四十一) 心意识的研究 俱舍论说:「集起为心,思...
(四十) 五浊恶世 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 (1),佛经称...
(三十九) 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名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