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言说分别相心法门,使我及诸大菩萨善知此言说分别相,通达能说所说二义,速得无上正等正觉,令一切众生於此二义中而得解脱。
佛说:大慧,有四种言说分别相:即相言说、梦言说、计著过恶言说、无始妄想言说。大慧,所谓相言说者,即是执著色等诸相而生;所谓梦言说者,即是依梦等不实境界而生;所谓计著过恶言说者,即是忆念、计著以往之所闻所作业而生;所谓无始言说相者,即是为无始戏论、烦恼种子熏习而生。此即是四种言说分别相。
大慧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言语分别所行之相,何处何因因何而起?
佛说:大慧,言说从头喉胸唇颚齿舌和合而生。
大慧又问:世尊,言语分别为异为下异?
佛说:大慧,既非异,亦非不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言语是从分别而起的,若言说与分别异,则不应因分别而起言说;若言说与分别不异,分别并不显义,那么言说也应不显义,但言说是能显义的。因此,言说与分别既异又不异。
大慧又问佛:那么,言语是第一义呢?还是所说是第一义?
佛对大慧菩萨说:语言与所说均非第一义,为什么呢?第一义是自证圣智三昧乐处,因言而入,但非即是言说本身;第一义是自证圣智境界,非是语言分别智境界,言语分别不能显示第一义,因为言语生灭不定,从众缘生,属无常,故言语不能显示第一义。第一义者,无自他之相,言语乃是有相,故不能显示;第一义者,但唯证入自性真心,心外无法,外种种法悉皆无性,言语妄说岂能显示?所以,大慧,应当远离言语分别。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诸法无自性,亦无有言说;
不见性空无自性义,愚夫流转於生死。
一切法无性,离言说分别;
万有如梦如幻,生死涅槃无一定之相。
譬如大王长者,为使诸子高兴,
先给予相似之物,後再赐予真实之宝。
我今也一样,先说相似法,
然後为你等演说,自证圣智法门。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言说分别相心法门,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善知此故,通达能说所说二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於二义中,而得清净。
佛言:大慧,有四种言说分别相。所谓相言说,梦言说,计著过恶言说,无始妄想言说。大慧,相言说者,所谓执著自分别色相生;梦言说者,谓梦先所经境界,觉已忆念,依不实境生;计著过恶言说者,谓忆念怨仇先所作业;无始妄想言说者,以无始戏论妄执习气生。是为四。
大慧复言:世尊,愿更为说言语分别所行之相,何处何因云何而起?
佛言:依头胸喉鼻唇颚齿舌和合而起。
大慧复言:世尊,言语分别为异为不异?
佛言:大慧,非异非不异,何以故?分别为因起言语故,若异者分别不应为因;若不异者,语言不应显义,是故非异亦非不异。
大慧复言:世尊,为言语是第一义①?为所说是第一义?
佛告大慧:非言语是,亦非所说,何以故?第一义者,是圣乐处,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言语分别智境。言语分别不能显示。大慧,言语者起灭动摇展转因缘生。若展转缘生,於第一义不能显示。第一义者,无自他相,言语有相不能显示;第一义者但唯自心,种种外想悉皆无有,言语分别不能显示。是故,大慧,应当远离言语分别。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诸法无自性:亦复无言说;
不见空空义,愚夫故流转。
一切法无性,离言语分别;
诸有如梦化,非生死涅槃。
如王及长者,为令诸子喜;
先示相似物,後赐真实者。
我今亦复然,先说相似法;
後乃为其演,自证实际法。
注释
①第一义:即最深奥、最究竟之义理。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无、常、无常等一切外道所不能行,世尊自证圣智所行之境界,远离妄计自相共相、入真实第一义境界。以无功用本愿力,了知诸渐进佛地,及一切诸法皆是自心虚妄分别所见等,令我及诸大菩萨於如是等法门,远离妄计自相共相见,速证无上正等正觉,普令一切众生具足圆满功德。
佛说:善哉!善哉!你哀怜世间众生,问我此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大慧,凡夫无智,不知诸法是自心量妄习之所变现,执著、分别外法为一为异、为俱为不俱、为有为无、为常为无常等等。大慧,此譬如群兽为渴所逼,於阳焰而生水想,迷惑驰趣,不知此乃非水;愚痴凡夫也是这样,为无始戏论分别所薰,贪瞋痴三毒攻心,喜乐声色境界,见生、住、异、灭,取内外诸法,堕於一异等执著之中。
大慧,如幻有实无之乾闼婆城非城非非城,无智凡夫无始时来,为城非城等种种妄习所薰,而作城想,外道也是这样,为无始妄习所薰,不能了达自心所现皆虚妄故,著一著异等种种言说。
大慧,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等种种现象,醒後忆念梦中不实之事。大慧,你以为这样的人聪明吗?
大慧答道:不聪明。
佛说:大慧,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所薰,不了万法唯心,执著一异、有无等见。
大慧,譬如画像,本无高下,愚夫妄见,作高下想,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所薰,妄心增长,执一执异,自坏坏他,於离有无无生之论,也说为无,此坏因果之性,拔善根本,应知此种分别有无、起自他见之人,当堕地狱,若欲求取胜法,应速远离此各种分别执著。
大慧,譬如眼有疾,见虚空中有毛轮,就对人说:你等看到了吗?此虚空中有青黄赤白等等色相。而彼毛轮本自无体,非有非无,既可见又不可见,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所薰,分别执著一异、俱不俱等,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大慧,譬如火轮,实非是轮,愚夫取著,非圣智者。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所薰,执著一异、俱不俱等,一切诸法,由是而生。
大慧,譬如水泡,似玻璃珠,愚夫以为即是玻璃珠,争相求取,然其水泡,非珠非非珠,既可取又不可取,外道也是这样,为恶见分别习气所薰,分别执著,说非有法从因缘生,又说实有法灭。
此外,大慧,立现量、比量、圣言量,并认为实有自证圣智离二自体,此亦属虚妄分别;大慧,诸修行者,应灭心、意、意识,离能取、所取,入如来地,於有及无不生妄想;大慧,诸修行者若於自证圣智境界作有无想,则也执著於我、人、寿者、众生诸相;大慧,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是化身佛所说,非法身佛所说,大慧,化身佛说法随顺於愚夫等无智之见,不都直接显示自证圣智三昧乐境。
大慧,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其非影非非影,非树非非树,外道也是这样,为习见所薰,不了万法唯是自心所现,於一异等而生分别执著。
大慧,譬如明镜,随缘得见一切色像,彼非像又非非像,有缘得见无缘则不见,愚夫妄加分别,作像想,外道也是这样,於自心所现种种有形像,而执一异、俱不俱相。
大慧,譬如山谷中之声响,依赖於风、水、人等,众缘和合,声响则起,彼声非有非无,以所闻之声非声故,外道也是这样,为习气所薰,自心分别,而起一异、俱不俱等见。
大慧,譬如大地无草木处,日光与尘土和合,见似有水波动,其波非有非无,因想而异故;愚痴凡夫也是这样,为无始戏论恶习所薰,於圣智自证法中见生住异灭、一异、有无、俱不俱等。
大慧,譬如木头人和死尸,借助於机关运转和咒术之力而得运行,愚痴之人以为真实,遂顺从外道,起诸恶见,执著於一异等虚妄言说。大慧,你等当於圣智所证法中,离生住异灭诸见,离有无、一异、俱不俱等一切分别。
原典
尔时,大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离一异①、俱不俱、有无、非有无、常、无常等。一切外道所不能行,自证圣者所行境界,远离妄计自相共相,入於真实第一义境,渐净诸地人如来位,以无功用本愿力故,如如意宝普现一切无边境界,一切诸法皆是自心所见差别,令我及余诸菩萨等,於如是等法,离妄计自性自共相见,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普令众生具足圆满一切功德。
佛言:大慧,善战!善哉!汝哀愍世间请我此义,多所利益,多所安乐。大慧,凡夫无智不知心量,妄习为因,执著外物分别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无、常无常等自性。大慧,譬如群兽为渴所逼,於热时焰而生水想,迷惑驰趣不知非水。愚痴凡夫亦复如是,无始戏论分别所薰②,三毒烧心,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取内外法,堕一异等执著之中。
大慧,如乾闼婆城非城非非城,无智之人,无始时来,执著城种妄习薰故,而作城想,外道亦尔,以无始来妄习薰故,不能了达自心所现,著一异等种种言说。
大慧,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种种严饰,觉已忆念彼不实事。大慧,汝意云何,如是之人是黠慧不?答言:不也。
大慧,外道亦尔,恶见所噬不了唯心,执著一异有无等见。
大慧,譬如画像无高无下,愚夫妄见作高下想,未来外道亦复如是,恶见薰习妄心增长,执一异等自坏坏他,於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为无,此谤因果,拔善根本,应知此人分别有无起自他见,当堕地狱,欲求胜法,宜速远离。
大慧,譬如翳目见有毛轮,互相谓言,此事希有,而此毛轮,非有非无,见不见故。外道亦尔,恶见分别执著一异俱不俱等,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大慧,譬如火轮实非是轮,愚夫取著非诸智者,外道亦尔,恶见乐欲执著一异俱不俱等一切法生。
大慧,譬如水泡似玻璃珠,愚夫执实奔驰而取,然彼水泡非珠非非珠,取不取故。外道亦尔,恶见分别习氯所薰,说非有为生坏於缘有。
复次,大慧,立三种量③已,於圣智内证离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别。大慧,诸修行者,转心意识,离能所取,住如来地自证圣法,於有及无,不起於想。大慧,诸修行者,若於境界起有无执,则著我、人、众生、寿者。大慧,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④说,非法佛说。大慧,化佛说法但随愚夫所起之见,不为显示自证圣智三昧乐境。
大慧,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彼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外道亦尔,诸见所薰,不了自心,於一异等而生分别。
大慧,譬如明镜无有分别,随顺众缘现诸色像,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愚夫分别而作像想。外道亦尔,於自心所现种种形像而执一异俱不俱相。
大慧,譬如谷响依风水人等音声和合而起,彼非有非无,以闻声非声故。外道亦尔,自心分别薰习力故,起於一异俱不俱见。
大慧,譬如大地无草木处,日光照触焰水波动,彼非有非无,以倒想非想故,愚痴凡夫亦复如是,无始戏论恶习所薰,於圣智自证法性门中,见生住灭一异有无俱不俱性。
大慧,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以毗舍阇机关力故,动摇运转,云为不绝,无智之人取以为实,愚痴凡夫亦复如是,随逐外道起诸恶见,著一异等虚妄言说。是故,大慧,当於圣智所证法中,离生住灭一异有无俱不俱等一切分别。
注释
①一异:彼此皆同曰「一」,彼此皆异曰「异」,指偏於一端或把两端相互隔绝、对立。
②所薰:原指七转识薰习种子识,此指虚妄分别之戏论薰习心识,而见有外境外法。
③三种量:即「现量」、「比量」、「圣言量」。量是标准、尺度的意思,指判别真伪、是非的标准。「现量」即感觉,是感觉器官对於具体事物的直接反映,尚未加入概念的思维分别活动,不能用语言表述;「比量」即在现量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由和事例为根据,由已知推论未知的论证形式;「圣言量」是以自己所尊奉的圣典或圣人之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④化佛:即应身、报身、法身三身如来中的应身如来,亦称化身佛或化佛。
译文
此外,大慧,有四种禅。哪四种呢?有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大慧,什么是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己他人之身皆是无常、苦、不净,如是观察执著不舍,由此渐增进至灭一切心法、无想无念之境界,此则名为愚夫所行禅。如何是观察义禅?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并知外道之法悉皆不实,於法无我诸地行相,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如何是攀缘真如禅?知人无我、法无我,是对治二种我见,本身亦不真实,不起二无我妄念,是名攀缘真如禅。如何是诸如来禅?谓得如来地自证圣智真实法身,常住寂灭,令诸众生得禅定乐、菩提乐、涅槃乐及得如来智慧法身不思议事,是名诸如来禅。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诸佛如来所说涅槃,说何等法,名为涅槃?
佛对大慧说:诸识等见习转已,是名涅槃,亦即是诸法性空境界。又,大慧,涅槃者,自证圣智所行境界,远离断常及有无等见。什么是非常?即离自共相之妄想分别;什么是非断?谓三世如来所证得故,是以非断。又,大慧,涅槃不坏不死,是诸修行者之所归趣。若有死则有生,而涅槃不更受生相续,故涅槃不死;若坏者应是有为法,而涅槃是无为法,故不坏。又,大慧,涅槃无烦恼可舍,无菩提可得,非断亦非常,不一亦不异,此是名涅槃。又,大慧,声闻、缘觉知自共相,烦恼障灭,不生颠倒,不起未来生死分别,彼於其中生涅槃想。
此外,大慧,有二种自性相。哪二种呢?一是执著言说自性相:二是执著诸法自性相。执著言说自性相者,以无始以来妄想言说习气不断故,计著有言说自性相;执著诸法自性相者,以不觉诸法是自心所起,虚妄执著。又,大慧,诸佛有二种加持加诸菩萨,令其顶佛足请问众义。哪二种呢?谓令其入三昧,身现其前,手灌其顶,为其授记。大慧,初地大菩萨蒙诸佛加持之力,入於菩萨大光明定。入定之後,十方诸佛普现其前,以身语诸业加持,如金刚藏,华严会中住初地时,及余成就初地功德相,菩萨亦如是加持。
大慧,此大菩萨蒙佛神力,入三昧後,於百千劫积集善根故,渐入诸地,能达治所治相。至法云地者,坐於大莲花微妙宫殿之宝座上,同类菩萨众所围绕,头戴宝冠,身如黄金,瞻葡花色,如盛满月,放大光明,十方诸佛伸展莲花手,於其座上,而为其灌顶,如转轮圣王太子受记,得大自在,此菩萨也是这样,是名为二种加持。菩萨为二种加持力故,能亲见一切诸佛,若不如是则不能。
又,大慧,大菩萨入於三昧,善说法要,皆由佛加持力故。若诸菩萨离佛加持而能说法者,则凡夫亦能说法。大慧,蒙佛加持之力,一切山林、草树、城郭、宫殿及诸乐器等无情物也能演唱法音,况有情众生?凡受佛加持者,一切盲聋哑者,都能获得解脱。大慧,如来加持之力有如此广大的作用。
大慧又对佛说:何故如来以其加持力令诸菩萨入於初地及十地中?
佛说:大慧,为欲令其远离二种过故,须加持初地;为令其不堕声闻地故,须加持十地;为诸菩萨速入如来地,为诸菩萨所得法加倍增长,故佛为诸菩萨加持。大慧,若不加持,彼菩萨堕外道及声闻地中,则不能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如来以加持力摄诸菩萨。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如来世尊以其清净愿,为诸菩萨加持;
为令其远离二种过失加持初地,
为令其不堕於声闻加持十地。
原典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何等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大慧,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著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①,是名愚夫所行禅。云何观察义禅?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作,於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云何攀缘真如禅?谓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缘真如禅。云何诸如来禅?谓入佛地住自证圣智三种乐,为诸众生作不思议事,是名诸如来禅。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所说涅槃,说何等法名为涅槃?
佛告大慧:一切识自性习气及藏识、意、意识见习转已,我及诸佛说名涅槃,即是诸法性空境界。复次,大慧,涅槃者,自证圣智所行境界,远离断常及以有无。云何非常?谓离自相共相诸分别故。云何非断?谓去来现在一切圣者自证智所行故。复次,大慧,大般涅槃不坏不死,若死者应更受生,若坏者应是有为,是故涅槃不坏不死,诸修行者之所归趣。复次,大慧,无舍无得故,非断非常故,不一不异故,说名涅槃。复次,大慧,声闻、缘觉知自共相舍离愦闹,不生颠倒,不起分别,彼於其中生涅槃想。
复次,大慧,有二自性相。何者为二?谓执著言说自性相,执著诸法自性相。执著言说自性相者,以无始戏论执著言说习气故起;执著诸法自性相者,以不觉自心所现故起。复次,大慧,诸佛有二种加持,持诸菩萨,令顶礼佛足请问众义。云何为二?谓令人三昧及身现其前,手灌其项。大慧,初地菩萨摩诃萨蒙诸佛持力,故入菩萨大乘光明定;入已十方诸佛普现其前,身语加持,如金刚藏及余成就如是功德相。菩萨摩诃萨者是。
大慧,此菩萨摩诃萨蒙佛持力,入三昧已,於百千劫集诸善根,渐入诸地,善能通达治所治相,至法云地处,大莲花微妙宫殿坐於宝座,同类菩萨所共围绕,首戴宝冠,身如黄金,瞻葡花色,如盛满月,放大光明,十方诸佛舒莲花手,於其座上,而灌其项,如转轮王太子受灌顶已,而得自在,此诸菩萨亦复如是,是名为二。诸菩萨摩诃萨为二种持之所持故,即能亲见一切诸佛,异则不能。
复次,大慧,诸菩萨摩诃萨人於三昧,现通说法,如是一切皆由诸佛二种持力。大慧,若诸菩萨摩诃萨离佛加持,能说法者,则诸凡夫亦应能说。大慧,山林草树城郭宫殿及诸乐器,如来至处,以佛持力尚演法音,况有心者?聋盲瘖哑离苦解脱。大慧,如来持力有如是等广大作用。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何故如来以其持力,令诸菩萨入於三昧及殊胜地中,手灌其顶?
佛言:大慧,为欲令其远离魔业诸烦恼故,为令不堕声闻地故,为令速入如来地故,令所得法倍增长故。是故诸佛以加持力持诸菩萨。大慧,若不如是,彼菩萨便堕外道及以声闻魔境之中,则不能得无上菩提。是故如来以加持力摄诸菩萨。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世尊清净愿,有大加持力;
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顶。
注释
①无想灭定:诸外道以无想天为修行之最高境界,为达此境界所修之灭一切心想之禅定。此禅定之特点,是灭诸心法,而达於无想无念。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果世尊所说缘起,是由作起而非由心自体而起,外道亦说胜自在天而生诸法,今佛与外道所说只是名称有不同而已,非是义理有所别。世尊,外道说言以神我故,从无生有,世尊也说以因缘故,一切诸法本无而生,生後还灭,如佛所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此说无因,非说有因;世尊说言此有故彼有,若一时建立,非次相待而有,其义不能成立。所以,外道所说胜於世尊所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有所生,世尊所说,果待於因,因又待於因,如是展转,成无穷过;又,此有故彼有,则是无因。
佛说:大慧,我了达诸法非有无生,但唯心现,无能取所取,说此有故彼有非是无因及因缘过失。大慧,若不了达诸法唯心所现,执著能取所取,以外境为若有若无,此等过失,非我所说。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有言说,故必有诸法,若无诸法,言说依何而起?
佛说:大慧,虽无诸法,也有言说,岂没听过龟毛、兔角、石女儿等,本无此等诸法,世人於中皆起言说?大慧,其非有亦非非有,只有言说而已。大慧,如果像你所说的,有言说必有诸法,此论则坏。大慧,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说,言说者,假立而已。大慧,或有佛土,在扬眉瞬目、微笑频呻中而显法,如不瞬世界、妙香世界、及普贤如来佛土中,但瞪视不瞬令诸菩萨获无生法忍及诸三昧。大慧,非由言说才有诸法,此世界中蝇蚁等虫,虽无言说,而事相宛然。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譬如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等;
实无而有言说,妄计法也是如此。
因缘和合之中,愚夫妄以为生;
不能如实理解,故流转於三界。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在其它经中所说的诸如十二因缘、常乐我净等,依何处说?
佛说:依妄法说,因为诸圣即依此妄法现,但不於妄法起有无等见,譬如阳焰、火轮、垂发、乾闼婆城、梦、幻、镜像等,无智之人生颠倒见,以为实法,有智之人不这样看,但此种种幻影、梦境非不现起。大慧,妄法现起时,有种种差别,但非无常。何故非无常呢?因为妄法离於有无,因为愚痴凡夫於离有无处起种种见解,如恒河水,饿鬼不见,不可言其有,其它众生见之,不可言无,所以圣人於虚妄法,悉离颠倒有无之见。
大慧,虚妄法是常,因无各种异相可得,并非虚妄法本身有种种差别,而是因为各种妄想而有差别。所以一切妄法其体是常。大慧,如何才能得妄法之真实性相?即如诸圣者那样,不於妄法起颠倒见,也不起真实见,若於妄法中生心动念,则非圣者之智,於妄法生心动念者,则是凡夫戏论,非圣人见解。
大慧,若於妄法起颠倒见与正见,则能生起二种种性,一是凡夫种性,二是圣种性。大慧,圣种性又有三种即声闻、缘觉、佛乘。大慧,为何愚夫分别妄法能生声闻乘种性?亦即愚夫观察妄法,取自相共相,遂起声闻乘种性;那么何谓愚夫分别妄法而起缘觉乘种性?亦即执著诸法自相共相时,不乐愦闹,喜独自观察。大慧,何谓智者观察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种性?亦即智者在观察妄法时,能了达一切诸法唯是自心分别所见,此外更无别法。大慧,若有愚夫分别妄法,取种种性相,执著实我实法,此则起生死乘种性。
大慧,彼妄法中种种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离於有无,乃诸心识恶习转依之产物,亦即圣人转妄法为真如,所以真如离於心识。我今明确指出,如能了达此真如、妄法之若即若离之关系,即於一切都能明了通达。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所说妄法,为有为无?
佛说:此妄法如幻影,不可以有无计著,若执著有性相者,即是真实不可转,如此则诸缘起妄法,这与外道以有作者生一切法相类。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佛说缘起是由作起非自体起,外道亦说,胜性自在时我徽鏖生於诸法,今佛世尊,但以异名说作缘起,非义有别。世尊,外道亦说,以作者故,於无生有,世尊亦说,以因缘故,一切诸法本无而生,生已归灭,如佛所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此说无因非说有因。世尊说言,此有故彼有,若一时建立,非次第相待者,其义不成,是故外道说胜,非如来也。何以故?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有所生,世尊所说果待於因,因复待因,如是展转成无穷过,又,此有故彼有者,则无有因。
佛言:大慧,我了诸法唯心所现,无能取所取,说此有故彼有,非是无因及因缘过失。大慧,若不了诸法唯心所现,计有能取及以所取,执著外境若有若无,彼有是过,非我所说。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有言说故,必有诸法,若无诸法,言依何起?
佛言:虽无诸法,亦有言说,岂不现见龟毛、兔角、石女儿等,世人於中皆起言说?大慧,彼非有非非有,而有言说耳。大慧,如汝所说,有言说故有诸法者,此论则坏。大慧,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说,言说者,假安立耳。大慧,或有佛土瞪视显法,或现异相,或复扬眉,或动目睛,或示微笑、颦呻、謦欬、忆念、动摇,以如是等而显於法。大慧,如不瞬世界、妙香世界及普贤如来佛土之中,但瞪视不瞬,令诸菩萨获无生法忍及诸胜三味。大慧,非由言说耐有诸法,此世界中蝇蚁等虫,虽无言说成自事故。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如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
无而有言说,妄计法如是。
因缘和合中,愚夫妄谓生;
不能如实解,流转於三有。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常声,依何处说?
佛言:大慧,依妄法说。以诸妄法圣人亦现,然不颠倒。大慧,譬如阳焰、火轮、垂发、乾闼婆城梦幻境像,世无智者生颠倒解,有智不然,然非不现。大慧,妄法现时无量差别,然非无常。何以故?离有无故。云何离有无?一切愚夫种种解放,如恒河水,有见不见,饿鬼不见,不可言有;余所见故,不可言无。圣於妄法离颠倒见。
大慧,妄法是常,相不异故,非诸妄有差别相,以分别故而有别异,是故妄法其体是常。大慧,云何而得妄法真实?谓诸圣者,於妄法中不起颠倒,非颠倒觉,若於妄法有少分想,则非圣智。有少想者当知则是愚夫戏论,非圣言说。
大慧,若分别妄法是倒非倒,彼则成就二种种性,谓圣种性、凡夫种性。大慧,圣种性者,披复三种,谓声闻、禄觉、佛乘别故。大慧,云何愚夫分别妄法,生声闻乘种性?所谓计著自相共相。大慧,何谓复有愚夫分别妄法,成缘觉种性?谓即执着自相共相时,离於愦闹。大慧,何谓智人分别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种性?所谓了达一切唯是自心分别所见,无有外法。大慧,有诸愚夫分别妄法种种事物,决定如是,决定不异,此则成就生死大乘。
大慧,彼妄法中种种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大慧,即彼妄法诸圣智者心,意、意识诸恶习自性法转依故,即说此妄名为真如,是故真如离於心识,我今明了显示此句离分别者,悉离一切诸分别故。
大慧菩萨白世尊言:世尊所说妄法,为有为无?
佛言:如幻无执著相故,若执著相体是有者,应不可转则诸缘起,应如外道说作者生。
译文
此外,大慧,不可说幻是无,诸法也是这样,如幻并非无。
大慧说:世尊,是因为执着各种幻相说一切如幻?还是因为执著诸法颠倒相故言一切法如幻?世尊,并非一切都如幻,因为种种色相均不是无因而有的,若都无因而种种色相现,即可说一切如幻,所以世尊,不可说一切法部与幻相相似,如梦如幻。
佛说:不可因幻相有种种,诸法有种种,而说一切法如幻,而应以一切法当体不实,速起速灭,如电如光,所以说一切法如幻。大慧,譬如电光,一闪即逝,世间所见一切诸法,也是这样,本都是自心虚分别所见,而愚夫起自、共相执着,虚妄计著各种色相。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诸法如幻并非一无所有,也并不是实有诸法;
诸法如电如光无自体性,所以说一切法如幻。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果像佛所说的,一切诸法悉皆不生,又说诸法如梦如幻,如此,岂不前後所说互相矛盾?
佛说:大慧,并不矛盾。为什么呢?因为生即是无生,所谓生者,唯是自心之虚妄显现尔,若有若无,一切外法,因其无性,故本不生。大慧,为离外道以神我为生因,我说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谓从有无生一切法,不说自心分别执著因缘而生。大慧,我说诸法非从有无而生,故名无生。大慧,说诸法者,为令诸受化者,知一切法虽无作者,而业不亡,是故报受二种生死,破其邪见断灭戏论。大慧,说诸法相如梦如幻者,令离诸法自性相故,为诸凡愚堕於恶见,不知诸法唯心所现,为令远离执着因缘生起诸相,说一切法如梦如幻。彼诸愚夫执苦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法如实住处。所谓一切法如实住处者,即了达一切法唯心所现。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以无作性故说无生,为遮断见故说有业摄生死:
了达诸法如幻如梦,不於诸法性相而起虚妄分别。
原典
复次,大慧,见诸法非幻无有相似,故说一切法如幻。
大慧言:世尊,为依执苦种种幻相,言一切法犹如幻耶?为依此执苦颠倒相耶?若依执苦种种幻相言一切法犹如幻者,世尊,一切法悉皆如幻,何以故?见种种色相不无因故。世尊,都无有因,令种种色相显现如幻,是故世尊,不可说言依於执著种种幻相言一切法与幻相似。
佛言:大慧,不依执著种种幻相言一切法如幻。大慧,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电,故说如幻。大慧,譬如电光见已即灭,世间凡愚悉皆现见一切诸法依自分别自相、共相现,亦复如是,以不能观察无所有故,而妄计著种种色相。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非幻无相似,亦非有诸法;
不实速如电,如幻应当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说,一切诸法皆悉无生①,又言如幻,将非所说前後相违。
佛言:大慧,无有相违。何以故?我了於生即是无生,唯得自心之所见故。若有若无一切外法,见其无性本不生故。大慧,为离外道因生义故,我说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群聚共兴恶见,言从有无生一切法,非自执著分别为缘。大慧,我说诸法非有无生,故名无生。大慧,说诸法者,为令弟子知依诸业摄受生死,遮其无有断灭见故。大慧,说诸法相犹如幻者,令离诸法自性相故,为诸凡愚堕恶见欲,不知诸法唯心所现,为令远离执苦因缘生起之相,说一切法如幻如梦,彼诸愚夫执著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如实住处。大慧,见一切法如实处者,谓能发达唯心所现。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无作故无生,有法摄生死;
了达如幻等,於相不分别。
注释
①无生:涅槃、虚空等无为法乃不生不灭,是为无生,观不生不灭之理而灭生灭之烦恼。
译文
此外,大慧,我当为你解说显体释义及其所依文字之名句、文身之相。诸大菩萨善於观察此相,了达其义,速得无上正等正觉,後又能开悟一切众生。大慧,所谓名身者,亦即依事立名,如依瓶衣等物,立瓶穴等名,如名能诠自性,此谓名身;所谓句身者,亦即能显示该句之义理,如说「诸法无常」,显示「诸法无常」义,此即是句身;所谓文身者,由於此等文字能成名句,是名文身。此外,大慧,有文时必有名,但未必有句,但有句者,必有句及文;所谓名身者,亦即诸字各各各差别,如从阿字直至呵字;文身者,即音韵屈曲长短高下等。此外,句身者,如足迹,如街巷中人及象马诸牲畜之足迹,循其足迹即可找到人或畜;名身者,如受、想、行、识四蕴,非有形可见,故以名说;文身者,即是名之实性相,由文而显。如此即是所谓的名句文身。此名句文身相,你应修学。
其时,世尊重说烦曰:
显体之名身与释义之句身,以及名句所依之文字;
愚痴凡夫虚妄计著,有如大象溺於污泥之中;
此外,大慧,未来世中,有诸邪智恶觉观者,因邪见一异、俱不俱等,以一异、俱不俱等四句问於智者,智者即回答道:「此非是正问。」邪智之人又问道:「色与无常是异或是不异?涅槃与诸生死有为法是异或是不异?相与所相是异或是下异?依与所依是异或是不异?造与所这是异或是不异?见与所见是异或是不异?大地与微麈是异或是不异?智与智者是异或是不异?」凡此诸问,都属无记,世尊说都不应予以回答,因为愚夫无有智慧,这些问题不是他们所能了知的,佛为使他们离常断邪见,故不予作答。大慧,无记事,不作答,这是为了使外道反思而自得觉悟,永得出离造作者之邪见。
又,大慧,外道计苦有造作者,认为命即是身。命与身为一为异,此皆属无记邪论。大慧,外道愚痴说无记邪论,这不是我佛效法之法,大慧,我佛法中说汇远离能取、所取,於能、所取不起分别,所以我佛法中不予回答。大慧,若有执著能取、所取,不能了达诸法唯是自心所现,对於这种人,当以四种记论为其说法开示,视其根机,因时而异,我以四种记论置答。
又,大慧,何故一切法不生?因为一切法离能作、所作,无有作者。何故一切法无自性?因为以圣智观察一切法均不可得。何故一切法无去来?因为一切之自相、共相均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何故一切法不灭?因为一切法体空无自性,相不可得。何故一切法无常?因为一切相起即灭,无有常性。何故说一切法常?因为诸法本无生灭,起即不起,无常之性常,是故说一切法常。
原典
复次,大慧,我当说名句①、文身②相,诸菩萨摩诃萨善观此相,了达其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能开悟一切众生。大慧,名身者,谓依於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谓能显义决定究竟,是名句身;文身者,谓由於此能成名句,是名文身。复次,大慧,句身者,谓句事究竟;名身者,谓字名各各差别,如从阿字乃至呵字;文身者,谓长短高下。复次,句身者,如足迹,如街巷中入畜等迹。名谓非色四蕴以名说故,文谓名之自相由文显故,是名名句文身。此名句文身相汝应修学。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名身与句身,及字身差别;
凡愚所计著,如象溺深泥。
复次,大慧,未来世中,有诸邪皆恶思觉者,离如实法以见一异、俱不俱相,问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问。」「谓色与无常为异为不异,如是涅槃诸行,相所相,依所依,造所造,见所见,地与微尘,智与智者,为异为不异?」如是等不可记事,次第而问,世尊说此当止记答。愚夫无智,非能所知,佛欲合其离惊怖处,不为记说。大慧,不记说者,欲令外道永得出离作者见故。
大慧,诸外道从今地有作者,作如是说,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是等说,名无记论。大慧,外道痴惑说无记论,非我教中。大慧,我教中说离能、所取,不起分别。云何止?大慧,若有执著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见,彼应可止。大慧,诸佛如来以四种记论③,为众生说法。大慧,止记论者,我别时说,以根未热且止说故。
复次,大慧,何故一切法不生?以离能作、所作、无作者故。何以一切法无自性?以证智观自相、共相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无来去?以自相、共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故。何故一切法不灭?谓一切法无性相故,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无常?谓诸相起无常性故。何故一切法常?谓诸相起即是不起,无所有故,无常性常,是故我说一切法常。
注释
①名句:显示体为名,诠释义为句。如「诸行无常」,「诸行」二字是名,「无常」二字是句。《成唯识论》以诠释自性为名,以诠释差别为句。
②文身:名句所依之文字,二字以上者为「身」。
③四种记论:又称为「四答」。按《大智度论》说法,一者一向记,如问一切众生皆当死否?应肯定答之曰:一切众生皆当死;二分别记,如问一切死者皆当生否?应分别作答;三是反诘记,如问人为胜为劣?即应反问之,相对於什么而言?四舍置记,如问五蕴与有情人生是一或是异?此类问题不予作答。
译文
其时,大意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诸须陀洹、须陀洹果行相差别,使我及诸大菩萨,了知通达须陀洹、靳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因行果位之种种差别相,而为众生宣讲演说,令其证得二无我法(人无我、法无我),净除二障(烦恼障、所知障),渐渐通达菩萨诸地,进而入於如来所证境界,得佛法身,为利乐有情、饶益众生,请佛为说四果差别之相。
佛说:大慧,你等认真听著,我当为你等宣说。
大慧说:是的。
佛说:大慧,诸须陀洹、须陀洹果差别有三:即上、中、下三种。大慧,下者未断欲界之惑,须人间、天上七往返方能证得阿罗汉界;中者或三生、五生得阿罗汉果;上者即此一生得阿罗汉果。
大慧,此三种人断除三种惑见:一者身见(於五蕴执有实我之邪见),二者疑见(疑佛说是否为正),三者戒禁取见(随顺外道之种种非理之戒禁并以之为最胜),以上上之智,断种种惑见,证得阿罗汉果。
大慧,身见有二种,即俱生与分别,如依缘起而有妄计性。大慧,譬如依止缘起性,故种种妄计执着性生,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愚昧凡夫妄加执著,犹如渴兽於阳焰妄生水想,此即分别身见,执有我、我所,因无智慧的缘故,从无始世以来即与它相应。须陀洹能见人无我,即时可得舍此分别身;大慧,俱生身见者,即普观自身及与他身,受、想、行、识诸蕴与色俱有名无体,无自性相;观色蕴从四大种所造,展转相因而生。四大既无主宰,谁能合集以成色?色蕴如此,余四蕴亦然,如是观察,明见有无俱妄不实,五蕴无体,身见即断。
大慧,疑相者,谓於所证之四圣谛法善见其相,断除先前所说的二种身见,於诸法中不生疑心,亦不生於尊者以为尊相,是净与不净,如此是名疑相。何故须陀洹不取戒禁取见?因为须陀洹不取未来受生之戒,知有生处即有诸苦故。取此戒禁取见者,盖由於诸愚痴凡夫,於三有中,求五欲乐,苦行修习,愿生彼处,须陀洹人不取未来受生处五欲乐,唯求所证最胜无漏四真谛理无分别法,方便受持,修行正戒,是名断戒禁取见。大慧,须陀洹人舍身见、疑见、戒禁取见三种惑障,离贪瞋痴三大根本烦恼。
大慧对佛说:贪有多种,舍那一种贪?
佛说:大慧,舍於女色之贪,知此现时欲乐,来生必定受苦,须陀洹不取此种贪,以得三昧乐行故,非离涅槃贪(须陀洹不像菩萨,尚贪求涅槃)。
大慧,如何是斯陀含果?谓不了色相自性,起色分别,故尚须一往来於人天,善修禅定智慧,至我见不生,诸苦尽除,而得涅槃,此是名斯陀含。
大慧,如何是阿那含果?谓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法自性无实,见凡有生处即有诸苦,烦恼习不起,舍离诸惑,更不还生欲界,是名阿那含。
大慧,阿罗汉者,修行四禅及三三昧,了八解脱,分证十力,三明六通皆已成就,招致诸苦之烦恼业悉已断尽,是名阿罗汉。
大慧说:世尊,阿罗汉有三种,即趣寂定性罗汉、已退还发菩提心之不定种性罗汉、佛所变化示现罗汉,世尊所说,是指哪一种阿罗汉?
佛说:大慧,此说趣寂定性罗汉,非是其它二种阿罗汉。其它二种阿罗汉是指,退已还发大菩提心者,已曾发善巧广大行愿成熟有情佛所化者,为庄严诸佛国土及其眷属,於彼示生作阿罗汉者。
大慧,於妄想众生处说种种法,断诸烦恼所证四果之禅者及诸禅三昧,本性皆离虚妄之故,唯自心量虚妄所见得果相而已。大慧,若须陀洹这样想:我已断除诸惑见,此则有二种失,即我见及诸惑见悉未断除。又,大慧,若欲超过声闻乘诸禅、四无量心及无色界四空定,得如来三昧者,应当远离自心所现诸相。大慧,声闻即以想受灭定为最高境界,若说它是超过自心量所现的境界,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它是不离心的缘故。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诸须陀洹①、须陀洹果行差别等相,我及诸菩萨摩诃萨闻是义故,於须陀洹、斯陀含②、阿那含③、阿罗汉方便相,皆得善巧,如是而为众生演说,令其证得二无我法,净除二障,於诸地相渐次通达,获於如来不可思议智慧境界,如众色摩尼,普令众生悉得饶益。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诸须陀洹、须陀洹果差别有三:谓下中上。大慧,下者於诸有中极七反生;中者三生五生;上者即於此生而人涅槃。
大慧,此三种人断三种结,谓身见④、疑⑤、戒禁取⑥,上上胜进得阿罗汉果。
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分别,如依缘起有妄计性。大慧,譬如依止缘起性,故种种妄计执着性生,彼法但是妄分别相,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凡夫愚痴而横执著,犹如渴兽妄生水想。此分别身见无智慧故久远相应,见人无我即时舍离。大慧,俱生身见,以普观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蕴无色相故,色由大种而得生故。是诸大种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观已,明见有无即时舍离。舍身见故,贪则不生,是名身见相。
大慧,疑相者,於所证法,善见相故,及先二种身见分别断故。於诸法中疑不得生,亦不於余生大师想为净不净,是名疑相。大慧,何故须陀洹不取戒禁,谓以明见生处苦相,是故不取,夫其取者,谓诸凡愚於诸有中贪著世乐,苦行持戒,愿生於彼。须陀洹人不取是相,惟求所证最胜无漏无分别法,修行戒品,是名戒禁取相。大慧,须陀洹人舍三结故,离贪瞠痴。
大慧白言:贪有多种,舍何等贪?
佛言:舍於女色缠绵贪欲,见此现乐生来苦故;又得三昧殊胜乐故,是故舍彼,非涅槃贪。
大慧,云何斯陀含果?谓不了色相,起色分别,一往来已,善修禅行,尽苦边际而般涅槃,是名靳陀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果?谓於过、未、现在色相起,起有无见,分别过恶,随眠不起,永舍诸结,更不还来,是名阿那含。
大慧,阿罗汉者,谓诸禅三昧解脱力通悉已成就,烦恼诸苦分别永尽,是名阿罗汉。
大慧言:世尊,阿罗汉有三种,谓一向趣寂、退菩提愿、佛所变化。此说何者?
佛言:大慧,此说趣寂,非是其余。大慧,余二种人,谓已曾发巧方便愿,及为庄严诸佛众会,於彼示生。
大慧,於虚妄处说种种法,所谓证果,禅者及禅,皆性离故,自心所见,得果相故。大慧,若须陀洹作如是念:我离诸结,则有二过,谓堕我见及诸结不断。复次,大慧,若欲超过诸禅无量⑦色界者,应离自心所见诸相。大慧,想受灭三昧,超自心所见境者不然,不离心故。
注释
①须陀洹:全称「须陀般那」,又译作「入流」、「预流」,初入圣流之义,声闻乘四果之初果。
②斯陀含:又译作「一来」,声闻乘四果之一,因其只断欲界九地修惑中的前六品,尚余後三品,因此,得此果者还必须再於欲界之人间与天上受生一次,故名。
③阿那含:又译作「不还」或「不来」,因其已断尽欲界之修惑,不须再来欲界受生,其所受生当於色界和无色界,故称「不来」。
④身见:五见之一,因不能了达我及我所乃是五蕴和合之假相,执有实我。
⑤疑:十见之一,指对於佛教真理尚有存疑,接受佛教真理犹豫不决,小乘「预流」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焉断疑者。
⑥戒禁取:五见之一,依仿非究竟之邪禁,学其各种做法,以为如此则可生天或入涅槃。
⑦无量: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译文
此外,大慧,有二种智,即观察智及取相分别执著建立智。观察智者,即观一切法离四句,皆不可得。所谓四句者,即诸如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我以诸法离此四句,故说一切诸法皆不可得。大慧,如此观察诸法,你等应该修学;如何取相分别执著建立智?谓於地、水、风、火四大种相,虚妄分别,妄想执著,以宗因喻五分法,成於不实而妄建立,是名邪正二种觉智相。大菩萨知此智相即能通达人、法二种无我,以无相智於地前胜解行位,善巧观察,即入初地,得大乘光明等百三昧门,以彼胜力见百佛,乃至光明照烛百佛世界,善能了知离垢地相,以本愿力故,现种种神通,至第十地而受佛灌顶,入於佛地以十无尽愿,成就众生,各种应现,无有休息而常安住自觉境界三昧乐。
又,大慧,大菩萨应当善於了知四大造色。如何了知?大慧,大菩萨应如是观察,彼诸大种真实不生,乃至三界但是妄心分别,唯是心之显现,无有外法。如是观察时,四大种所造悉皆离四句、无自性、无我、我所,住於如实之处而成就无生之相。
大慧,彼诸大种如何造色?大慧,诸外道妄想有津润之性为水大种,生内外水界(内水如血、汗,外水如河、海等」,有炎热之性为火大种,生内外火界(内火如体内热气,外火如自然之火),有飘动之性为风大种,生内外风界(内则气息运行,外则空气流动」,有色质之性为地大种,生内外地界(内则皮肉筋骨,外则田地高原),外道妄计有坚、湿、暖、动四性离於虚空,由妄想执著,不了五蕴虚假积聚,本无有性,故言四大种造色。大慧,五蕴妄识,由迷真心执著种种言语境界,作业受生,於诸趣中相续不断。大慧,地等造色实乃妄心所现,非由四大种所造,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若有法者,即有形相,即是所作,非离形相而有诸法。大慧,此大种造色乃是外道所说,非是我说。
又,大慧,我今当说五蕴体相。五蕴者,即色、受、想、行、识。大慧,所谓色者,指四大及所造色,此各各异相:受、想、行、识诸蕴更非色法,无色法相,如同虚空,何有四种数相?譬如虚空,离於谙相,而虚妄分别,此是虚空,彼是虚空。非色之受、想、行、识诸蕴,也是这样,因其离诸数相,离於有无。数相者,愚夫所说,非圣者说,圣者虽见五蕴,但了知此等诸蕴皆妄心分别所作,只是假名施设,相虽是有,而无其实,皆如影如幻,别无自体。不了如来所证境界,见有诸蕴,执著分别,常现在前,此即是妄想诸蕴自性相。大慧,这种分别你应当远离。舍离此等分别执著之後,说诸法实相,断一切外道邪见,了知诸法无我,入纯无相观之「远行地」 ,成就无量自在三昧,获意生身,达如幻三昧,神通自在,犹如大地,利益群生。
此外,涅槃有四种。那四种呢?谓以诸法体性为有性为无性的涅槃;以种种相为有为无的涅槃;觉悟自相为有性无性的涅槃;此三种是外道之所谓涅槃。此外,断五蕴六道中相续流注,以人无我为涅槃,此是二乘所谓涅槃。大慧,此四种涅槃非我所说。大慧,我所说者,分别所知境界识灭,名为涅槃。
大慧说:世尊,岂不建立八种识吗?
佛说:建立。
大慧说:若建立者,如何但说意识灭,非七转识灭?
佛说:大慧,以第八识为因及所依,前七识得生。大慧,前六识了境起执著时,生诸习气,薰习增长阿赖耶识,由是末那识执为我、我所,恒审思量,相续随转,无别体相。彼二种识,以阿赖耶识为因为所缘的缘故,观自心见境,妄想执著生种种心,犹如束竹互相为因。大慧,又如大海波浪,以自心所现境界为风吹,而有生灭,所以意识灭时,余七识亦灭。
原典
复次,大慧,有二种觉智,谓观察智及取相分别执著建立智。观察智者,谓观一切法离四句①不可得。四句者,谓一异、俱不俱,有非有、常无常等。我以诸法离此四句,是故说言,一切法离。大慧,如是观法汝应修学。云何取相分别执著建立智?谓於坚湿暖动诸大种性,取相执著虚妄分别,以宗因喻②而妄建立,是名取相分别执苦建立智,是名二种觉智相。菩萨摩诃萨知此智相,即能通达人、法无我,以无相智於解行地善巧观察,人於初地,得百三昧,以胜三昧力见百佛百菩萨,知前後际,各百幼事,光明照耀百佛世界,善能了知上上地相,以胜愿力变现自在,至法云地而受灌顶,人於佛地十无尽愿,成就众生种种应现无有休息,而恒安住自觉境界三昧胜乐。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了知大种造色。云何了知?大慧,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彼诸大种真实不生,以诸三界,但是分别,惟心所现,无有外物,如是观时,大种所造悉皆性离超过四句,无我、我所,住如实处,成无生相。
大慧,彼诸大种云何造色?大慧,谓虚妄分别津润大种成内外水界,炎盛大种成内外火界,飘动大种成内外风界,色分段大种成内外地界,离於虚空,由执苦邪谛,五蕴聚集,大种造色生。大慧,识者以执着种种言说境界,为因起故,於余趣中相续受生。大慧,地等造色行大种因,非四大种为大种因。何以故?谓若有法有形相者,则是所作,非无形者。大慧,此大种造色相外道分别非是我说。
复次,大慧,我今当说,五蕴体相,谓色受想行识。大慧,色谓四大及所造色,此各异相,受等非色。大慧,非色诸蕴犹如虚空无有四数。大慧,譬如虚空,超过数相,然分别言,此是虚空,非色诸蕴,亦复如是,离诸数相,离有无等四种句故。教相者愚夫所说,非诸圣者,诸圣但说如幻所作,唯假施设,离异不异,如梦如像,无别所有。不了圣智所行境故,见有诸蕴分别现前,是名诸蕴自性相。大慧,如是分别,汝应舍离,舍离此已,说寂静法,断一切刹诸外道见,净法无我,人远行地③,成就无量自在三昧,擭意生身,如幻三昧,力通自在,皆悉具足,犹如大地普益群生。
复次,大慧,涅槃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诸法自性无性涅槃,种种相性无性涅槃,觉自相性无性涅槃,断诸蕴自、共相流注涅槃。大慧,此四种涅槃是外道义,非我所说。大慧,我所说者,分别尔炎识灭名为涅槃。
大慧言:世尊,岂不建立八种识耶?
佛言:建立。
大慧言:若建立者,云何但说意识灭,非七识灭?
佛言:大慧,以彼为因及识所缘故,七识得生。大慧,意识分别境界,起执着时,生诸习气,长养藏识,由是意俱我、我所执,思量随转无别体相,藏识为因、为所缘故,执著自心所现境界,心聚生起展转为因。大慧,譬如海浪自心所现境界风吹而有起灭,是故意识灭时,七识亦灭。
注释
①四句:有「四句分别」 、「四句指捡」、「四句执」、「四句成道」等,此指「四句执」,如诸法是常,诸法无常,诸法亦常亦无常,诸法非常非无常、有无、一异等类此。
②宗因喻:新因明用语,依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等三支成立之因明论式,称为三支作法。古因明五支作法,由宗、因,喻、合、结五支组成之推理论式。三支作法即将「合」支归摄於喻体,将「结」支归摄於宗支。
③远行地:菩萨十地中之第七地,此地菩萨住於纯无相观,远过於世间及二乘之有相行,故名。
译文
此外,大慧,我今当说妄计自性差别相,令你及诸大菩萨善知此义,超诸妄想,证自智境,知外道法,远离能取、所取分别,於依他起种种相中,不再取著妄计相。大慧,如何是妄计自性差别相?所谓言说分别,所说分别,相分别,财分别,自性分别,因分别,见分别,理分别,生分别,不生分别,相属分别,缚解分别。大慧,此等均是妄计自性差别相。
大慧,如何是言说分别?谓执著种种音声章句,以为有性,是名言说分别;如何是所说分别?计有五法、三自性等,是名所说分别;如何相分别?谓即于所说事中,计有诸如地、水、火、风四大诸相,是名相分别;如何是财分别?谓取著种种金银财宝,而起言说,是名财分别;如何自性分别?谓以恶见分别诸法自性,如地性坚、水性湿、火性热、风性动等等,是名自性分别;如何是因分别?谓於因缘而分有无,以有此因而生此法,是名因分别;如何见分别?谓如外道恶见,执著於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是名见分别;如何是理分别?於诸蕴中,计有我、我所,说虚妄法,是名理分别;如何是生分别?谓计著诸法若有若无,从缘而生,是名生分别。
如何是不生分别?谓计著一切诸法,本来不生,无有体性,不从缘起,不自因生,是各不生分别;如何是相属分别?以有为诸法,俱是因果相续,如针与线,是名相属分别;如何是缚解分别?计有烦恼能缚众生,又以修道使众生解脱,如人先为绳子所缚,後松缚得解,是名缚解分别。大慧,此等都是凡夫妄分有无,生此分别。大慧,於缘起性中虚妄执著此种种分别,如依於幻术而见种种物事,凡夫愚人执此等虚幻物事为实有。大慧,幻有之与种种物事,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幻术非是此等物事之因;若不异,幻化所现与种种物事应是无差别。但幻术与种种物事是不同的,因此二者非异非不异。大慧,你及诸大菩萨於有於无不应生执著。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请世尊为我等说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大菩萨识此行栢,於此中而得觉晤,不更由其他途径而得觉悟。
佛说:你等好好听著,我当为你等解说。
大慧说:是的。
佛说:大慧,大菩萨依圣教所言诸法无性,但妄想分别之义理,於闲静之处观照自觉,非由他悟,离妄想见,即能渐渐进入佛位,依此修行,是名自证圣智行相。如何是一乘行相?证知一乘道即名一乘行相。如何是一乘道?亦即能远离能取、所取,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有如来善於了知,非二乘、梵天及诸外道所能了知。
大慧对佛说:世尊,何故如来说有三乘,不说一乘?
佛说:大慧,一乘者,知生死无自性,生死即是涅槃,声闻、缘觉二乘无自性涅槃法,但依厌离世间、调伏修行而求解脱,如来应二乘根机,是故不说一乘,而说三乘法。又,声闻、缘觉未断所知障及业习气,不觉法无我,末度生死变易死,是故我说三乘之法。彼等若能断除以上诸过习,觉法无我,其时乃离於涅槃想,於无漏界而得觉悟;觉悟之後,自知住有余地,进而精进修行,使诸功德圆满,其时即得如来自在法身。
此时,世尊重说颂曰:
天乘、梵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
此等诸乘乃佛所说。
心动而计有诸乘,此悉未究竟;
若妄想心灭,即无诸乘及能乘之人。
无乘无乘者,我说为一乘;
为引导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离烦恼者二乘解脱;
达法无我平等智者,如来真实解脱。
譬如海中木头,常随波浪翻转;
声闻之心亦然,随境相之风所飘游。
虽已灭烦恼又更起烦恼,犹如被习气所缚;
进而为涅槃所缚,住於无漏界。
此非究竟境界,但也不退更作凡夫;
自以为已得涅槃,乃至劫数不觉。
譬如昏醉之人,醒後方才觉悟;
声闻也是这样,觉悟之後,当能成佛。
原典
复次,大慧,我今当说妄计自性差别相,令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善知此义,超诸妄想,证圣智境,知外道法,远离能取、所取分别,於依他起种种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计相。大慧,云何妄计自性差别相,所谓言说分别、所说分别、相分别、财分别,自性分别、因分别、见分别、理分别、生分别、不生分别、相属分别、缚解分别。大慧,此是妄计自性差别相。
云何言说分别?谓执着种种美妙音词,是名言说分别。云何所说分别?谓执有所说事,是圣智所证境依此起说,是名所说分别。云何相分别?谓即於彼所说事中,如渴兽想,分别执著坚湿暖劲等一切诸相,是名相分别。云何财分别?谓取著种种金银等宝而起言说,是名财分别。云何自性分别?谓以恶见如是分别此自性,决定非余,是名自性分别。云何因分别?谓於因缘分别有无,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分别。云何见分别?谓诸外道恶见,执著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是名见分别。云何理分别?谓有执著我、我所相,而起言说,是名理分别。云何生分别?谓计诸法若有若无从缘而生,是名生分别。
云何不生分别?谓计一切法本来不生,未有诸缘而先有体,不从闪起,是名不生分别。云何相属分别?谓此与彼,迭相系属,如针与线,是名相属分别。云何缚解分别?谓执因能缚,而有所缚,如人以绳方便力故,缚已复解,是名缚解分别。大慧,此是妄计性差别相,一切凡愚於中执著,若有若无。大慧,於缘起中,执着种种妄计自性,如依於幻见种种物,凡愚分别,见异於幻。大慧,幻一各种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应幻非种种因;若一者,幻与种种应无差别。然见差别,是故非异非不异。大慧,汝及诸菩萨摩诃萨於幻有无不应生着。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软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云何名一乘①行相?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惟除如来,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有三乘,不说一乘?
佛言:大慧,声闻、缘觉,无自般涅槃法故,我说一乘以彼但依如来所说,调伏远离,如是修行而得解脱,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灭智障及业习气,未觉法无我,未名不思议变易死,是故我说以为二乘。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於无漏界②而得觉悟已。於出世上上无漏界中修诸功德,普使满足,擭不思议自在法身。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天乘及梵乘,声闻缘觉乘;
诸佛如来乘,诸乘我所说、
乃至有心起,诸乘未究竟;
彼心转灭已,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
为摄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
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
譬如海中木,常随波浪转;
声闻心亦然,相风所飘激。
虽灭起烦恼,犹被习气缚;
三昧酒所醉,住於无漏界。
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转;
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
声闻亦如是,觉後当成佛。
注释
①一乘:以成佛为唯一之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中国佛教性宗认为一乘是真实究竟之教,三乘是方便教,相宗与此相反,认为三乘是真实,一乘是方便。
②无漏界:漏者,烦恼之异名,如贪瞋痴诸烦恼。无漏者,即离烦恼之义。无漏界,即断除烦恼之境界。
解说 一部《楞伽经》所反复论述、阐释的,是「五...
1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译文 我亲自听到佛是这样说...
刹那品第六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
题解 《楞伽经》,七卷,十品,于阗(今新疆和阗...
4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
变化品第七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
断食肉品第八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
陀罗尼品第九 译文 其时,佛对大慧菩萨说:大慧...
源流 据有关史料记载,此《楞伽经》原有大、中、...
附录 楞伽经·序一 摩罗山顶,最是巍峨庄严,楞伽...
附录 楞伽经·序一 摩罗山顶,最是巍峨庄严,楞伽...
解说 一部《楞伽经》所反复论述、阐释的,是「五...
源流 据有关史料记载,此《楞伽经》原有大、中、...
偈颂品第十之一 译文 其时,世尊为了重宣此《楞...
陀罗尼品第九 译文 其时,佛对大慧菩萨说:大慧...
断食肉品第八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
变化品第七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
刹那品第六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
如来无常品第五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
现证品第四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