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得无说分第七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yá)?”
须菩提言;“如我解(jiě)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译语】第七章 无法可说 无法可得
“须菩提,说说你的看法,你认为如来[在菩提树下悟证佛道时]就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法了吗①?你觉得如来[成正等正觉住世四十九年]就说了许多教法了吗?”②
[根据自己证觉无为法自性本空的体验], 须菩提谦恭地回答道:“据我悟解佛陀所说的教法,没有一个定法是取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也没有哪一个定法是如来所说的。什么道理呢?因为如来所说的佛法是无上菩提心法,只可心悟,是不可色相取,只可意会其义理,不可言说;对非法(执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这样,对非非法(执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三乘贤圣③皆以无为法④修行,而体悟无为法性的程度深浅各不相同,所证的果位当然也就有所差别。”
【注释】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最高、最圆满、最究竟的觉悟。有情有了这种觉悟,就洞悉了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这个真理直观存在,本来如此。迷则不觉,悟则明晓,既非所谓神权者所创造,也不是外来给予之物,而是全靠自己精进不懈,如法修特,亲身体悟真如妙理,所以说无所得。
②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说了“顿、渐、偏、圆、大、小、空、有”各种教法,都是随顺众生的根性,应机而说,没有固定不变、实在无法为如来宣说的。般若性空妙理,离言绝相,所以既无能说,亦无所说,纵有言说都是假名无实,如认为有实在教法可说,就是执取法相,如同望月指标,不可执取。既不住一切法,更有何法可说?所谓“始从得道后,终至般泥洹,于是二中间,佛都无所说”。
③贤圣是学德殊胜的美称。具体地说,凡证悟究竟真理的人叫圣,修行尚未证悟者叫贤。本经中所云是指依佛法修善行,以制伏烦恼,使身心获得安乐,证入各种果位的总称。有大小乘之别。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但断见、思二惑,还有尘沙无明在,未入十地圣位,只称贤者,或称地前菩萨。进入初地的菩萨,渐开佛眼,分破无明,证中道佛性,息妄契真,会入正道,直至等觉阶位,将完成无漏圣智(一切种智),称为圣者。如来称为大圣。小乘修“五停心观”“别相念处”的行者称为贤。入“预流”初果位的,直到无诤行的大阿罗汉,皆称为圣。
④无为法是真理或涅槃的异名,指自性清净之心,原来具足,无造作相。“为”是造作意思,凡是因缘造作的,有生、住、异、灭四种现相的,皆属有为法;反之,无因缘造作,无生灭变幻的属无为法。佛经中的无修无证,就是指此。这与“老子”所说的一切顺其自然不造作的无为学说不同。依佛法的无为法修行,把生灭心灭了,得见佛性,解脱生死,寂灭现前。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序 近年来,弘法寺陆续...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经文】“须菩提,若人言,...
大乘正宗分第三: 【经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文】“须菩提,于意何云...
如理实现分第五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经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言...
善现启请分第二 【经文】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经文】“复次,须菩提,善男...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以...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经文】“须菩提,若人言,...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经文】“须菩提,若善男子、...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言...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经文】“须菩提,若菩萨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经文】“须菩提,汝若作是...
非法非相分第二十六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文】“须菩提,于意何云...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经文】“须菩提,若三千大...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