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白话佛经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现代文 > 正文内容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庄严净土分第十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庄严净土分第十

      【经文】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fǒu)?。”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fū)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译语】第十章 心无所住 是为真心

      佛陀继续对须菩提道:“说说你的看法,如来我过去在燃灯佛的道场中[修菩萨行,]①,你认为我得到燃灯佛的大法了吗?”

      “没有,世尊啊!您在燃灯佛那里,的确没有学到什么佛法②。[实是自修自悟。]”须菩提[本着深见法性的理解],回答佛陀。

      佛陀又问:“须菩提,说说你的看法,菩萨发心庄严佛所住的国土,是不是真的有佛土可庄严呢?”

      [本着般若性空的正见,]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啊![以我所体悟诸法性空的道理,其实并没有真实的佛土可庄严,也没有真实的能庄严之法]。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真实的庄严不能着相,全在净心。]所谓庄严佛土,并非真实存在,只不过顺应世俗,假称为庄严而已③。”

      佛陀说:“须菩提,正因为这样,凡修大乘般若行的大菩萨,都应当这样做才能生起清净心,那就是不要贪恋美好的色相来生清净心,不要贪恋悦耳的声音、芬芳的香气、鲜美的滋味、适意的触觉、任意的想象来生清净心;应当忘记六尘境界相,虚妄执着之心没有了,才能生起本性具有的清净之心④,[只有这样才能造集清净的因缘,出现清净庄严的国土]。”

      佛陀又问:“须菩提,譬如说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⑤那般地高大,你的认为怎么样,此人的身体算不算高大呢?”

      须菩提回答说:“那实在是高大极了!世尊啊![但也不是常人能理解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此身虽然无比的高大,[毕竟是四大五蕴假合的,有生灭变化,终受轮回之苦],所以佛陀说非身——不是究竟常住的清净法身,[真法身包括太虚,周藏法界,无相无住,岂是须弥山所能比量的吗?]这只不过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大身而已。⑥

      【注释】①燃灯佛是释迦牟尼因地中的授记之师。据《本行集经》与《瑞应经》记述,释尊因地修菩萨行时,名善慧仙人,在第二阿僧祗劫将满之际,在雪山南麓,从珍宝梵志(古印度出家修行的一种外道)修学,为五百大弟子中的上首。一天,善慧仙法学满,辞师返家,在归途中适逢“无遮大会”,得结缘金五百,欲送往师处,以报答师恩。路上经过莲华园,见城中市容整洁,陈满香花灯果,气氛庄严肃穆,心中诧异问道路人,方知是为了迎接燃灯佛。他想:佛是大觉圣者,具一切智,万劫难逢,不能错过这个千年难得的机会。因此将五百金买了五朵金色莲花,怀着极其虔敬的心情,预备奉献给燃灯佛。不多时,燃灯佛进入城来。善慧见佛,相好庄严,举止安祥,由衷生起无限的恭敬,将花散向佛顶佛身。因为愿力缘故,所散之花结成伞盖,随佛行往。在燃灯佛前行的路上有一低洼处,积有污泥,善慧恐佛走过,污了佛足,就将身上的衣服脱下,盖在污泥上还是不够,又将身体匐匍地上,散开头发盖满污洼处,让佛从他身上走过,并作这样的思念:“愿佛授我成佛记别。”燃灯佛知善慧仙人已证七地圣人果位,所以从容地从他身上走过去,为他授记说:“此后九十一劫,名为贤劫,你当作佛,名号“释迦如来!”善慧闻法当下即证无生法忍,登入八地圣位,修行进入第三阿僧祗劫。

      ②于法实无所得。法无固定形体,由心显现。综观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但能悟自性本来清净,寂然常照,即自可成佛。《华严经》云“一切唯心造”,就是这个道理。假若心外有所得,便有取着,就是住相,一有所住,心有所取,便是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不是菩萨,就不能授记,也不能成佛。所以,假如以为释迦当时在燃灯佛所得了什么大法,这就根本误解了般若毕竟空的真谛,落于魔道,而不是证于圣境了。

      ③庄严佛土。菩萨的事业有两种:一是庄严佛土。二是成就众生。庄严佛土就是将这五浊秽恶的世界,净化为清净庄严的佛土,转痛苦的人生为究竟常乐,这是菩萨以自己的愿力,集合同行同愿的道伴——发大乘心的菩萨,以四摄六度的善行来进行庄严,所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这是庄严佛土的真义。其实佛土与佛土庄严,如幻如化,胜义谛中是非庄严的,不过随顺世俗,称之为庄严而已。《维摩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云:“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可见心净则国土自净。世界是无定的,秽恶与清净,全由众生的心念与行为而定。恶浊世界的净化,就是庄严佛土,必须善悟国土的庄严非庄严,是随行愿而集成,不能着相庄重严饰,如以形相庄严,住着色声等境,就不清净,就不是真正的庄严了!

      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本经的名句,也是全经的精要。据《六祖坛经》记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就是闻此经句当下大悟的。《金刚经》本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关键处皆突出“无住”之句,如空生尊者最初问佛“应云何住”?佛陀回答:“应如是住”。以后又不断教导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菩萨无住相布施……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乃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在处处显示出无住而住的道理。此地的“住”是执着的意思,无所住就是对于六尘境界相,不生执着之心,因为色、声、香、味、触是世间一切可见、可闻、可感觉的现实境界,法是世间一切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感觉而为心念所思及的精神境界,这些境界都是随缘而现,如幻如化,生灭无常,没有实在的自性可得。如其心有所住,执取色等有相可得,心必随境而转,为其所动,生起贪、嗔、痴三毒,造成种种苦恼与罪业,清净本心就不能生起。清是不浊,净是不染,不生不灭,不动不摇,假如六尘但着其一,便动摇为染心,则不清净,所以发大乘心修般若行的菩萨,一定要心无所住——不着一切法,然后方能现其清净本心,这说明清净心必须由无住而生。因为,单是无住而不生心,犹如死水一潭,为大乘佛法所不许。所谓无住,是说心中不为其所住,不是否定色、声、香、味、触、法的存在。如何才能不住六尘境相,应在心上时时觉照,广修六度,在起心动念时,微微用功,水到渠成,日久当能无所住而生其心。

      ⑤须弥山王。须弥是梵语,汉意为“妙高”因为它是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构成,所以称为妙;因为它独立群峰,在众山之上,所以称为高;因此山高、广,皆三百三十六万里,四周为须弥海,日月绕山腰而行,以分昼夜,众山无与伦比,所以称为山王。原是古印度传说的山名,佛教的宇宙观常引用它,籍作比喻,说它是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的最高山。

      ⑥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身的梵语叫伽耶,在印度有和合积聚的意思。凡是和合积聚的,必是依缘而起的,无有自性,所以佛说为非身,因为非身,故假名为大身。真正的大身是如来的性德法身——清净法身,无形无相,无大无小,充满于法界,说为大身,也是假名而已。古德云:“夫法身之身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非形相可取,非色身可见,非心智之可测,非数量之可知,此正法非身,无漏无为,是名清净法身。”可知所谓大者,是约无漏无为说的,如果属有漏有为,就不得称之为大了。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fǒu)?”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fǒu)?”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译语】第十一章 修无为福 植菩提因

佛陀为显示持说此经的功德殊胜,又说道:“须菩提,如果用恒河中所有沙粒的数量来作比喻①,以一粒沙为一条恒河,那么所有恒河内的所有沙粒,你认为这数不尽的恒河,其中的沙粒算不算多呢?②须菩提回答说:“那是多极了,世尊啊!因为,单是恒河已经多得无法计算其数了,何况其中的沙呢?那就更加难以计算它的数目了!”

佛陀又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这有何稀奇?]今天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种珍宝,充满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用来布施于人,你说此人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说:“那是多极了,世尊!”

佛陀又告诉须菩提:“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对于这部《般若经》甚至只是经中的四句偈等,受持不断;或者向他人宣说此经,那么此人所获得的福德,将远远超过前面布施的福德 [何止几千万倍]③。”

【注释】①恒河。梵语“绕伽河”,汉意为福河,是印度的三大河流之一,发源于尼泊尔的西部——西藏刚底斯山脉,从喜马拉雅山顶4200米高处,奔流入印度洋,东南进入孟加拉湾,全长约1680海里,是印度最大的河流。两岸有1500公里的地方,作为朝圣地区,印度各宗教在此建立很多寺庙,供给各教教徒朝拜。印度各宗教徒历来皆视恒河为圣河,恒河的水为圣水,认为入恒河沐身,可洗尽罪垢,得到幸福,故称:“福河”。佛陀住世期间,同他的大弟子们,常在恒河流域,平原地带说法度众生,所以佛经中不时提到恒河的名字。

②恒河沙。河沙本是河床沉下的微小石粒,但恒河的沙,沙粒至细且净,数量极多,随着水流,以手掬水,沙满手中;若欲取沙,沙随水去,无法取出沙粒,更难计其数目。故佛经中每逢难以计数的事,常以恒河沙来形容,比喻其数量之多无法计算。例如:《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中“遍照东方如恒河沙诸佛国土”。《佛说阿弥陀经》中“如是等恒河沙数之佛。”《无量寿经》卷上“无量圣众,数如恒沙。”

③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布施的功德,财施不及法施,充满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于人,获福虽多,但这是有为功德,属人天福报,终究有尽。受持本经而为他人宣说,可以益人慧命,成贤成圣,超脱轮回,不受后有,这是无漏善因,所得福德,不可思量,故日“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参阅第八章注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