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情况下,
我们首先要记得,
我们都是有家的人。
家的含义是一个生命发育、繁衍、人丁兴旺的地方,家这个字暗含着生命的种子而延续,有生命生长的含义。家的延伸是安,是女性坐在家里面,有了女性的主导,家就是稳定,是可控,是安全的。只要你是能够安定下来,这个地方就是安全的空间和生命生长的空间,这是家的双重属性。疫情之下,我们在家中可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大家可以在这期间,丰富内心,沉淀自己,学会内守。
2.在一个内观的情景下,
我们可以更多地向内心探寻。
由于不能外出,我们无意中被置于一个内观的情景下。这个时候,向内寻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可以更多地向内心探寻。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冥想,更多地与自身相关联。家中的男性,比如爸爸,是否会在这次疫情中,在封控的情况下有更多与家有关的探索呢?因为在现代社会,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可能在这个时候,家中的女性更多地向外发展,就像捕猎一样向外去伸展社会化的部分。而对男性来说可能是一次与内在女神层面连接的机会,可以围绕着家向内走。
平日里,男性在家里作为父亲,可能是副职的功能,当看到母亲跟孩子一起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被排斥的孤独感,难免会有很多的被忽略的体验或者是焦虑感,那么这次一家人不能外出,也许可以在家庭养育方面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父亲角色的改变,和母亲有更多的合作,从而增加了家庭关系。如果是我们积极利用这段时间的话,就会发现封控之后整个家庭的关系凝聚度会更高,教养方式也会变得更好。封控虽然是无奈,但也许可以利用这个时期把家的功能放大。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个家庭凝聚的机会,修复不好的东西,让家变成一个更好的实际,让心更踏实。
3.调整焦虑和其他负面的情绪
长时间的封控,我们难免会有焦虑或者其他负面的情绪。此时,我们应该怎么调整呢?首先,因为食物储存的不够,我们可能会焦虑。其次,因为自由的暂停,我们可能会浑身不舒服。我们可能不只是焦虑,甚至会有愤怒的情绪。我们要觉察到这些负面的情绪,而不要去否认或者压制它。相比之下,外倾特质的会比内倾特质的更容易感受到这些情绪。一开始可能只是无聊,然后是焦虑,再到后面可能就会插入一些愤怒,然后是抑郁,情绪有一个波动,就像波浪一样,一级一级地在发生变化,也会引发一些想做什么的行为。这是我们会觉察到的比较完整谱系的各种感觉。那么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愤怒,一是与自身有关的,一是与听到一些负面信息、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关。但有时候愤怒的情绪还是挺难识别,实际上恐惧也是有的,相比愤怒,恐惧的情绪更难识别。当负面情绪来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方式去调整,比如试着去做志愿者,试着去帮一下身边的人,哪怕只是身边的人,你帮个小忙,也会稍微缓解一下那种失控,或者是说完全不能自主的那种愤怒的感觉。然后是倾诉,可以和家人、好友倾诉,当然倾诉的时候也要看看会不会给倾听者带来压力,也要看看倾听者在什么状态。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你可以去做志愿者,你可以去做大白,可以去做“团长”。
愤怒是一种情绪,要接纳它,但不要被这个情绪给“烤焦”,不要愤怒得吃不下睡不着。保持一点愤怒,但更多是去思考,比如,疫情结束之后,我能够去做些什么?我能够对改变一些状况做哪些努力?等等。所以有愤怒的话,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我需要去做一些什么。所以当我说我很愤怒的时候,但不意味着我想不愤怒,而是我希望保持一点点愤怒,让我更有动力在之后去做一些事情。当愤怒的时候我就去思考,比如说我可以做些什么,我认为哪怕只是推动一点点 ,但是都能够让我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些事情,至少对其他人我觉得是有帮助的,那也会感觉很好。
总而言之,把愤怒化作一种动力,往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去转化,做一些有意义的能够有一定掌控感的事情,让自己在安全的获得与不安全的失去之间找一个平衡。
4.用客观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参与建议
用客观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参与建议比吐槽更有积极的作用。如果我们对于小区或者居委会的一些做法有想法,我们自己的态度首先不能是不配合或者违反纪律,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沟通或者群里@相关人员,清晰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客观地请他们遵守科学,遵守最基本的防疫规范,强调我们的目标一致,就是要清零,我们赞同这一点,我来提建议是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希望有很好的方式来最终达到总的清零的目标,用平和的方式而不是抗议的方式来沟通,尽力提醒,是一种和平的合作,是参与其中。希望能够协助他们去修正规则,当这些建议起到作用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好的成就感,这会在我们失去掌控感之后,重新找回一些掌控感。
5.家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个态度
家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个态度,相应带来的分别是转化的功能和束缚的功能。“家”这个字,加个禾字旁是庄稼的“稼”;加个女字旁是婚嫁的“嫁”。庄稼的稼,与植物的生长相联系。婚嫁的嫁,与家族的生命延续相联系,所以“家”字暗含着生命的种子,有了生命生长的涵义。家,如果是相对安定或者是支持的氛围,会是一个不错的容器。而如果家带来一种被困住的感觉,就会成为监狱的状态,就像困字或者是圄字,有被框起来的状态。所以,家的态度既有积极的部分,也有消极的部分呈现。
正如最近听到的故事,一个女性朋友阳性了,把自己隔离在一个小房间里,她的先生和儿子在外面,每天给她送饭,所以她隔了几天之后被送走的时候,她的先生和孩子都没有被感染。在同一小区的另外一个家庭,也是家里的女性感染了,但是她丈夫坚决不做饭,还是要妻子天天做饭给家里的三个人吃,最后三个人都感染了。
这个故事挺有意思,家在被困住的时候,同样是做饭,家人不同的反应,家里男性不同的态度,带来的就是安和困的结果。同样是作为容器的家,有一个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不同。如果我们的家提供的是一种被动参与的环境,这个容器就不具有转化的功能,可能就是困扰和困惑,就像我被关起来了,起不到容器本身的一个功能。如果说我们是主动参与的话,那可能就具备容器的功能,就有转化的能力。找一个字来代替,可以用稳固的固字来表达这个意象,就像稳固的步子,给家人牢靠的感觉;如果是被动地参与这个家的话,那就是一个困字。
居家隔离的时候,我们就像困在家里。但其实困在家里也是有主动性的,因为“困”这个字,在古代是指树上造的房子,是用来睡觉的,所以困有睡觉的意思,你很困了,所以有睡觉的地方。困难,是因为你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了,那叫困;但是你在里面安全了,可以睡觉了,那也是困。所以,凡事都是相辅相成的,是有转化功能还是束缚功能,全在于我们面对事情的态度。即使我们可能是被困了,但被困的其实还是安全的,因为可能就是一种需要,社会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我们需要休息一下。虽然困字不是在地面上建造屋子,而是在树上建造房子,但至少我们暂时还是安全的,还是起到了容器的功能。
家的含义,还有感应的内涵。每当看到别人的遭遇,自己也会跟着心里难受。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情,我们看到了也会跟着难过。这个感应甚至会出现在梦里。梦的感应,就是让你在意的东西在心里,心里的感应会以梦的形式表达。
福建有一种建筑叫土楼,它的形状是天圆地方。就像家这个字一样,一楼是厨房,二楼是谷仓,三楼四楼才是住的房间。一个大楼是同一个宗族,土楼里的许多小家组成一个大家。天圆地方的土楼原型就像家的原型,缺一不可,彼此相关,彼此感应,是千家万户形成一个大家的整体性连接,是一个巨大的容器。
6.在内心构建自己的安全基地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像儿童一样,在内心构建自己的安全基地。
说到房子和容器,就想起儿童的沙盘游戏。如果儿童的游戏还没有出现房子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个孩子的发展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甚至可能还在动物时期。当他拿出房子的时候,或者各种各样容器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回到了家,也就是构建了安全基地。家就是安全的象征表达。
除了房子之外,儿童喜欢拿出各种容器装沙子。这一刻,沙子就是粮食,而且要装很多,要储存起来。所以家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达,就是不能匮乏,而是要满足。当儿童在游戏中用房子和容器承载达到满足以后,就相当于拥有了安全感,之后开始其他的游戏内容,房子和容器就不怎么出现了,家在儿童心理内化为一个安全基地。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像儿童一样,在内心构建自己的安全基地。因为疫情出不去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像孩子一样,用游戏、用绘画的非言语疗法去帮助自己建一个像内心的家一样的安全基地。
7.家中的我们需要成长
家首先是一种保护,而家中的我们需要成长。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家?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大自然里,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有家的一种渴望。比如板栗,有两层非常硬的壳,外层那个壳还长得非常丑;比如核桃,也有两层壳,外面一层壳非常涩,不能够入口,里面却是美食。又比如鸡蛋,外面有一层非常硬的壳,当里面的小鸡还没有破壳成为一个自主生命的时候,它就需要这层壳。还有虾、蟹、螺,就是人类,也需要十月母胎孕育,生而独立,不然还要像袋鼠般存在。所以,家的意义,首先是一种保护,而家中的我们需要成长。当我们的成长还没有达到可以自主走出家门的时候,我们就非常需要这坚硬、安全的外壳来保护着我们的家。所以,当我们需要家的存在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护。
家的第二层意义是接纳,既是我们对自我的接纳,也是家接纳我们,因为我们需要家的保护。就像现在疫情,我们如何去接纳这种状况。当状况不是我们发牢骚或者说吐槽能够去改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接纳目前阶段的处境,包括我们愤怒、沮丧的情绪,这也是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只有强大的接纳能力才能储备生命成长,甚至是生存的能力。
家的第三层意义是成长。无论我们是需要被保护还是去接纳,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沉淀下来,去培养一种力量让自己成长起来。如果不能成长,那么家对我们的困也好,对我们的干扰也好,那是永远存在的。如果借这么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疫情机会,我们去修复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或者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或者是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同在一个国家或者同在一个疫区,甚至同在一个小区,同在一栋楼,这些都是我们要去处理的关系,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修复机会。修复能力的获得,需要前面所说的在可以保护的情况下,在对自己接纳的情况下,慢慢培养这种能力,能力肯定是需要去培养的。
如果我们培养不起能力,就意味着我们无法破壳,我们可能就永远储存在一个青涩的果皮中,无法成为一个果实;永远储藏在蛋壳里,无法成为一个新的生命。所以要用沉淀去培植和储备我们的内摄力,即向内的一种力量。这是考验,也是提醒。
8.“预则立,不预则乱”
三年疫情,提醒我们,要未雨绸缪,也就是中国文化的“预则立,不预则乱”。从个体到社会,面对种种,都体现了一个问题,很多东西准备得不够,所以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乱”。当我们吐槽别人的时候,先内审自己,我们如何去储备?正如佛教的戒律。戒律分为两部分,一是性戒,一是遮戒。性戒,是指本身就是问题的内容;遮戒,是预防发生问题。这就启发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做前期准备。不是等问题发生之后,我们才发现问题,而是在问题没有发现之前,我们知道去分析,去准备。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有父母的陪伴和养护,当我们走向独立、走向社会之前,在被呵护的同时,如果学不会自己的储备,不去做预防性的工作,那么将来离开了父母的陪伴,离开原生家庭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手忙脚乱。所以,目前疫情情况下,也是给我们提醒,是否有很多预案做得不足?对于人生的预判,我们是否做得不够?
佛教把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并且告诉我们,业不重不生娑婆,这都给了我们一个提醒,这个世界定有许多不够完善,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给我们一个提醒。既然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都告诉我们,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困难,甚至是危险,我们是否应该在困难没有发生之前,危险没有出现之前,多做准备与预案?人生很重要的三个点,一是选择,二是准备,三是学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准备,也是学习的过程,储备的过程,如果缺乏了这个,我们随时都会手忙脚乱,尤其是我们内心的稳定力的培养。培养自己的内心稳定力,否则我们无法陪伴家人,也无法陪伴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还有这个社会。
9.“活到老,学到老”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思考的能力,用来应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同的变化,还有客观环境造成的种种变化,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最重要的就是思考,而不是知识多少的掌握。知识的掌握,更多是来自于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而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总结。
孔雀明王及心咒的功德利益 密教有以此孔雀明王为...
重庆华岩寺辛丑年全年法会安排 2021年法事安排 ...
重庆佛学院2021级本科班招生简章 重庆佛学院创办...
春节前夕,重庆华岩寺积极响应重庆市宗教领域春...
重庆华岩寺恢复开放公告 根据上级相关精神,结合...
居士大专班诸位法师、各位同学: 经重庆佛学院办...
原标题:龙凤寺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重庆龙凤寺...
河南南海禅寺发布将于3月2日对外开放,以下为通...
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
尊敬的广大仁者: 为更加做好本社“印送善书”等...
2024年8月9日凌晨,小红书账号少林三宝发布了一则...
5月9日,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讲经法师代表2024巡讲...
2023年11月13日(癸卯年十月初一),第十九届中国...
原标题:北京鲁迅博物馆前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应邀...
2023年11月7日上午,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为进一步提高佛教活动场所主要负责人依法开展教...
祖庭参访 11月4日, 韩国天台宗釜山三光寺住持永...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 李方叔词《虞美人》云...
11月4日,即藏历九月二十二日是藏传佛教传统的“...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
2024年8月9日凌晨,小红书账号少林三宝发布了一则...
针对江苏南京玄奘寺发生的损害国家利益、伤害民...
为规范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落实《宗教事务条例...
12月21日起,杭州灵隐寺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
山西浑源悬空寺...
近日,网络平台上的佛媛乱象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
正见班 2021年下学期开学时间 2021年9月12日(周日)...
习近平总书记2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调研,他来...
重庆华岩寺关于取消8月(农历七月初一)皈依法会...
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