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日:斋日也就是指斋月中某一天或祖师圣诞或有斋醮科仪等活动时,道教徒必须严格按照道教仪范所规定内容行事。斋日是一月之中应持斋戒的日子。这一几天必须严格遵守道教戒律,这样行法时才能有天神护佑,才会有效。
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时,还特别设立了斋日,斋日是一月之中应持斋戒的日子。这一天必须严格遵守道教戒律,这样举行仪式时才能有天神护佑,才能有求必应,心神感应。
道教的斋日有十直斋日、八节斋日、三元斋日、四始斋日、三会斋日。
①十直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可取二十七日)。
②八节斋日:立春日,春分日,立夏日,夏至日,立秋日,秋分日,立冬日,冬至日。
③三元斋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④四始斋日: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
⑤三会斋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
这些斋日是持戒做斋的特定时间,斋日里必须严格持戒、护戒,这样才能真正以身正教化世人,以净心感,化世人。
⑥违戒的处罚:违戒谓受戒道士违背所应受持的规戒条律。破戒谓道士受持规戒后重又违犯规戒。对违戒、破戒者,原本都有统一规定,后来各宫观以清规作为处罚的标准,现在基本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直至催单(开除)。
⑦现行主要斋日:现在各全真庙宇中的斋日与传统定制有些变化,十方丛林主要以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及祖师圣诞日等作为斋日,子孙庙里还以传统定制斋日为主。
⑧佛教中也有斋日这一设定
岁六斋:正月一日、七月四日、三月二日、九月五日、五月三日、 冬月六日(於此六日持斋诵经,可除十苦,得免厄会)
月十斋: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杀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 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十八日(天一下)、 廿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廿四日(北辰下)、 廿八日(下太一下)、廿九日(中太一下)、 三十日(上太一下)
注:从下、中、上太一下日,地水一切尊神都下凡并周行天界,检察善恶,宜焚香持斋,忏悔愆尤。 初一、十五上庙进香的习俗,源於此。
甲子日斋:甲子日有太一简阅神只查人善恶。
庚申日斋:庚申日为身中三尸之神言人罪过。
本命日斋:本命日有本命星君、赏善、罚恶尊神计人功行,宜斋戒礼斗,可得长生。
八节日斋:八节日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八日均有值神记人善恶。
三元斋日:三元即: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此三元日,是天、地、水官考校罪福之期,应该沐浴斋戒,虔诚献礼香花灯水之仪,可上祈天恩,下谢诸过。
三会斋日:正月七日是“举迁赏会”、七月七日是“庆生中会”、十月十五日是“建功大会”,此三日是三官考核功过之期,当庆戒身心,奏表上章,祈福解厄。
五腊日:正月一日是天腊、五月五日是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腊月腊日王候腊,此五腊应祭祀先亡祖祢,荐福追思,可以孝感天,祖先得度。
注:其余日子若祭祀先亡,名“淫祀”,不但不能超度先灵,反而自己带过。但可以在三元亦名“八解”日,设净供求福。
着相(佛教解释) 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
沙门 (佛教解释) 沙门又作娑门、桑门,起源于...
辟支佛(佛教解释) 辟支佛,辟支迦佛陀(辟支迦...
口业(佛教解释) 口业 即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
世尊(佛教解释) 佛陀十号之一,《四十二章经》...
五阴-简介 【五阴】 一色阴二受阴三想阴四行阴五...
具足戒(佛教解释) 佛教的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
慈航 佛教认为,佛菩萨以普渡一切众生为“大愿”...
白骨观(佛教解释) 白骨观是佛家修持法之一,为...
梵行 涵义 梵行 (brahmacariya):意为清净、尊贵、值...
心佛(佛教解释) 心佛 1.依心成佛的意思。 2...
化缘(佛教解释) 化缘 化缘,佛教术语。佛教认...
心地(佛教解释) 指人的存心、用心; 佛教语。...
少欲知足(佛教解释) 佛经中所常期勉信众的生活...
斋日(佛教解释) 斋日:斋日也就是指斋月中某一...
调伏(佛教解释) 调伏 调是调理的意思,调理身...
苦行 苦行 苦行(,Tapas)印度系列宗教包括印度教...
礼赞(佛教解释) 对某事物或人物的赞美现代汉语...
道场(佛教解释) 梵文Bodhimanda的意译,音译为菩...
礼拜(佛教解释) 礼拜 “礼拜”条第一义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