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佛经 > 法句经 > 正文内容

《法句经故事集》介绍

  作者: 周金言  来源: 未知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法句经/故事集》介绍

  周金言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完整的《法句经/故事集》翻译,书中搜录佛陀的四百二十三句格言和三百零五个故事,这些故事说明佛陀说这些法句的时机因缘和其涵意。一般相信,大部分的故事从佛陀时代以来就已经流传下来。综合法句和故事内容的全面学习可以使读者更进一步认识佛陀本人、佛法的意旨和早期佛教僧伽的情况,甚至也可一窥当时社会现象。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法句经的翻译,但一直缺乏故事部分,法句部分又以文言文为之,更采取四句形式,不仅不够全面,文字也略嫌艰涩,与现代人阅读习惯有部分落差,因而失之交臂,诚属可惜,毕竟‘巴利语法句经在南传佛教中,古今一直都为广大的佛教徒所爱读诵,句句都是佛陀启示给我们的格言,佛教精髓,智慧的花束,文字的珠玉,为佛教伦理道德的宝典,修学道的入门书’(真理的语言)。

  一般人研究佛法比较偏重在法义上,对于也是佛教三宝的佛陀本人和僧伽的运作(包括僧人的修行生活)则较少留意,然而佛陀的人格和为人处世之道具体展现了佛法,也是当初佛教所以能够快速为人信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佛陀和佛法是一体的两面。然而佛陀在四十五年的讲经说法中,虽然受到很多人赞叹和皈依,但也有很多人反对、毁谤,甚至企图谋害他,此外他也关心弟子修行的进展,并且循循善诱他们,《法句经/故事集》处处让人感受到佛陀对法的阐释,对人事纷争的排解和劝诫,处理人世间爱欲情仇的高超智慧,也可以明白他对弟子的善巧教导,“佛在人间”,透过这样贴切的认知更能领会其中的真实涵义。

  本书的另一用处是可以做为阅读阿含经的参考,一般人在研读阿含经时,往往不知当中人物的来龙去脉,而无法领悟其中的历史和社会意义,例如佛教中布施第一的女弟子,也是兴建东园鹿子母讲堂的毗舍佉,虽大力护持佛法,但一般读者对她的认识往往很浅显,事实上透过《法句经/故事集》中多则有关她的故事,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她的为人处世之道及她对佛法的理解程度,从而有助于读者掌握佛陀在世时的佛教风貌,如果读者也知道她最小的妹妹就是给孤独长者的媳妇时,想必会有一份惊喜之感吧!又如舍利弗尊者虽是智慧第一的弟子,但佛教徒对他殊胜的人格特质如忍辱等却所知不多,舍利弗尊者的故事多次在本书出现,其中第七品第六个故事即叙述舍利弗在受到不白的控诉时的应对之道,佛陀也因此赞叹他:“像舍利弗这样的阿罗汉不怀任何愤怒和嗔心,如同大地和门柱一样的耐心、宽容和坚定,他的内心永远祥和、清净。”正如宏印法师在代序中指出:‘读本书的第一点意义是有“历史感”;我们知道,宗教信仰容易流于凭传说或神话奇迹,缺乏历史性的时、地、人根据,这点,《法句经/故事集》的取材内容,大都以历史上释尊及其弟子的真人真事做题材。充分给人历史的真实感,这对生于事事讲根据的科学时代,亟富现代意义。’

  《法句经/故事集》除了生动活泼地描述了佛陀和僧伽运作情形之外,也记载佛陀的在家信徒和当时北印度人的生活和想法。佛陀的在家信徒包括国王如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富翁如给孤独长者,妓女如丝蕊玛,和一大群的平民如理发匠、金匠、驯象师、特技演员、奴隶、猎人、渔人、园艺专家、屠夫、纺织工人和船民等。很多人从佛陀的教诲中受益良多,有些人则一无所得,依然故我。当时北印度的人包括国王、大臣、王子、婆罗门、农夫、外道、贱民、强盗、官吏、银行家、妓女、丈夫、妻子、情人和儿女等,和现代人一样,都有著相同的弱点:贪、嗔、痴、嫉妒、懒惰、傲慢与愚痴等等(《法句经/故事集》导读),从而让阅读《法句经/故事集》的人有自我省视的机会。

  《法句经/故事集》的故事触及人类的真实情感而感人肺腑。这些情感包括悲悯,如波她卡娜在一连串的事故中,丧失了所有的家人;幽默,如有位比丘出家剃度好几次,头因此光亮的就像“磨刀石”;罗曼史,如难陀王子思念出家时遗弃在家的新娘子;阴谋诡计,如外道雇请妓女控告佛陀与她私通,又如摩醯提利的阴谋得逞,而害死佛陀信徒的皇后;政治,如佛陀住在卢奚多河两岸的亲戚因为灌溉用水的争执而准备兵戎相见;戏剧张力,如提婆达多三番两次挑战佛陀,终于以悲剧收场(《法句经/故事集》导读)。

  再就《法句经/故事集》的内容与题材结构做探源,其取材部分源自四部阿含,而更多的是取自原始佛教的“本生”、“譬喻”、“因缘”三大文献来源。这三大来源的故事意义,其实就是蕴育大乘菩萨道的胎床,释尊与阿罗汉尊者的今生故事,或前生多世的因缘,正是部派佛教思想导向大乘由菩萨累世修行始能成佛的思想推动力。于此,读者实不可轻忽《法句经/故事集》文献价值及其在佛教思想史的影响意义(《法句经/故事集》代序)。

  本书在法句的翻译上不仅参考原书,也参考其他注释家如Narda Thera、Acharya Buddhara-kkhita 与Weragoda Sarada Maha的版本,因此在旧有翻译本上较难掌握的法句都作出较明确的翻译如第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二句法句等或者提供不同注释家的说辞以供读者参考判断如第四十九句法句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照吴天竺沙门维只难等译的《法句经》、释了参法师译的《南传法句经》及正闻出版社的《真理的语言》。

  《法句经/故事集》涉及的人物众多,为求读者阅读及进一步研究的方便,本书也制作了索引。

  研读和翻译《法句经/故事集》对笔者而言,是一全新的宗教经验,也希望它的出版能够对近年来国内研读和回归原始佛教的风气有所俾益。译者才疏学浅,若有谬误之处,尚请十方善信指正。

  最后爰引原书导读的最后一段与读者共享:

  《法句经/故事集》不可以像一般书籍的泛泛阅读,然后搁置一边,Narada尊者说:‘必须一再阅读,而在需要的时刻作为教化、激励和慰藉的最佳指引。”如此做的人,才可以正确无误地宣称,一如法句所述:“啜饮法义的人喜悦过日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