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闻闻自性
梁乃崇教授
我们要反闻闻自性,
就是要一层一层的
剥离这些被知的心。
反闻闻自性是探索真心的过程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反闻闻自性」。
我们怎么去反闻自性呢?就是要深入探索自己的心,一旦探索到心的最底层的时候,就碰到自性了!「反闻闻自性」是一个探索自己真心的过程。
现在我们就要来了解什么是心。到底什么是你的心呢?我们知道这个心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既很抽象又很深。一般人讲的心,是指会想东想西的心,但是这个心是很浅、很表层的。
那我就再问:你是否能够察觉现在你有很多的想法?你们是能够察觉的,这个部份没有问题。当你能够察觉会想东想西的时候,如果你可以自我控制并有条理的思想,这样就是在思维了,是不是?这个思维是否比胡思乱想、想东想西又要深一点,对不对?从想东想西到思维,如果思维是很有逻辑的,就是理性的思维;这个理性的逻辑思维,比刚才讲的思维又要深一些了。
※如是认定,则如是显现
讲到这里,无论是胡乱地想东想西,或是逻辑的思维,这么一大段都是属于「思想」,光是思想就有这么多的层次和不同的深度,这些都属于心的某一个层次。
我现在再问:你是否发觉自己还有一个「意志」?你有一个意志要「我」这样想、或那样想,这样的心既非属于思维,也不是逻辑思维!它的深度比思想是不是要更深?这样的心,也就是你的志愿、意愿,比思维的心再深一层。它在控制我要这样想。意愿、志愿控制了逻辑思维的功能,所以意愿、志愿又比思想要深。中国人讲的「志同道合」,「志」就是意愿,「道」指的是理(合乎规则、合乎逻辑的理)。就心灵层次言,理性的思维、合乎道理的规则、原则,比志愿、意愿的层次还要浅。
※认定决定了命运
除了意愿、志愿以外,还有一种心,含有「认定」的成分。认定里面又有浅的部份,我们说是认知;深的部份,我们说是认定。认定比志愿还要再深。譬如说有些人认定自己是穷人,有的人则认定自己是富人。认定自己是穷人的,会认为要赚钱一定要很辛苦,否则赚不到钱。这就是毫无理由的认定了,这个层次根本没有思想的,比思想、意愿更高!虽然你的意愿是想要成为富人,可是你认定了自己是穷人,那么无论你怎么去努力,都还是没钱;即使你弄了很多钱,也是很辛苦的钱。那个认定更深,它决定了你的命运。这个部份大家能够感觉到吗?我这样分析,越来越深,就越来越靠近本来面目。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富人,就会觉得赚钱很容易,再配合你也想变成富人的意愿,一做下去,你的思想就变成富人的思想,你就得到富人的命运,所以根深蒂固的地方是认定。当然不一定认定说我是穷人,也可以认定是:我应该要苦,我就是要苦,那也会变成穷人。富人的认定就是:我是很舒服的、很快乐的,快乐、舒服、清净是很容易的。有这样的认定,他就会变成快乐、舒服、清净了!认定决定了以后的发展,因为它的深度比较深,所以就会有这样子的影响力。《华严经》讲:「如是思维,则如是显现。」「思维」指的是「认定」,不是想东想西的思维!你这么乱想,世界不会跟着起变化的,真正会产生变化,是你内心很深层的一个认定所决定的。
我们要悟本来面目,都要通过这些阶段。你的这些认定,经过反省是可以被知的;若未经过反省,你可能根本不知不觉、无法察觉自己有这些认定。因为透过反省,你会察觉到你有这样的认定,所以这个认定也不是真正的你,那是被知的,而真正的自己还在后面。
我们刚才说你认定自己是富人或穷人,这样认定的背后,还有一个认定。这个认定又是指什么?就是认定你是人,没有认定你是狗,也没有认定你是非人。你已经认定你是人,于是以下很多事情就会发展出来:你会让自己所做的事情像个人,不会做成像条狗,所以你的命运在这个世间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你是一个人。这样的认定,比认定我是穷人或我是富人还要深。但我认定我是人的这个心灵层次还不是真正的自己,还是被知的,都还在我相中。
我们要反闻闻自性,就是要一层一层的剥离这些被知的心,剥离到最后没有被知,才是反闻闻自性成功了;反闻闻自性成功了,能做到离我相,也就是把我相这个层次的认定全部都脱离了,这样子叫做证罗汉果。如果只是把当中这么多认定里面的一个小部份破了,那只是无明壳上破一个洞的开悟而已。所以修心就是这样来修的,而不是整天胡思乱想,或是整理混乱的心思,若还停留在这个层次,就太浅了!这样是修不胜修,很烦人的!每一个人都有这种认定,你去检讨就会发觉的。「认定」就心的层次而言,是相当深的部份,这种深度就在无明(阿赖耶识)。
大部分的人讲修心,都停留在能整理思想这个层次。譬如:我这个想法是不是有贪、嗔、痴啦?是不是不清净啦?这个层次太浅、离开悟本来面目太远!当然我们还是要从思想这里入手,但是不能够停留在这个地方,也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思考,而是在内心的层次:你的意愿、志愿,你的认知、认定,这样子还不够,真正的关键是在觉性,也就是能知能觉。从思想、志愿到认定,都是被能知能觉所知的,真正的真心就是能知能觉。一下手我就告诉你们能知能觉,听起来好像满简单的,但是用起来就不容易。用起来会不管用的原因,就是你对心的深度没有真正的把握住。
听 众:非常感谢老师今天的开示,佛法里面最重要的心法,老师几乎全部讲完了!其实老师讲的整个系列,我最近才懂,没想到老师这么精细的、整个把它讲完。当你想要去实践时,对老师的每一个用词,要有感觉才有办法去修。像老师提到「认知」,对「认知」这个词儿没有感觉,就无法修到。我以前对这些也是完全没有感觉的,最近才慢慢有感觉。每个人有他修行的方式和表达的用词,但是feeling是相同的。我的解说是:在你动作之前,一定是动了念;动念之前一定要起心;起心之前还有个指挥者。没想到老师说得更细、更浅显,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懂,而我经常会跳过!像老师讲认知……尤其认定这边是最难修的,其实认定就是你的执着,这个执着你要能够感觉到,才有办法拿掉,一般来讲是感觉不到的。我今天非常惊讶老师能够把它分得这么细,而且能够用很浅的文字讲出来,简直把五藏十二部经典全部讲完了!非常谢谢老师!
听 众:我觉得老师讲得比十二因缘还细。我的经验里,时常会不知不觉,等事情过后再反省时,才知道上次做了什么事情,原来之前是有一个认定的,通常都是不知不觉,事后反省才知道。
老 师:对!是这样子!我们反省的时候,要注意在生活、工作、人生当中,只有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和灾难,才有机会找到自己的认定。譬如说我自己对权力的厌恶,这样子的一个认定,喔!原来根深蒂固,害得我找了好久,才发觉有这样的一个问题,然后又衍生出很多很多其他的问题。当把这样的一个认定解除了以后,其他的问题就不见了!你的命运、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那些问题就不见了!所以我会觉得《华严经》:「如是思维,则如是显现。」这样的文字不明确,会弄错,如果把它改成:「如是认定,则如是显现。」就会非常清楚,这个时候你再来看佛经,佛经不是讲什么大道理,就是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事实。
听 众:除了老师讲的烦恼、灾难以外,有时候察觉自己花了一天时间在在处理事情,投入最多时间的,可能是之前就已经有一个认定了。
老 师:对!很好!是这样子!修行怎么修?什么该是我的功课?我认为遇到的麻烦就是功课。
听 众:我有一个同事,有一次他问我:「欸,你是不是修密宗的?你们是不是有法本?」我不假思索的说:「烦恼就是我的法本。」讲完以后,我觉得自己讲得很好,可是他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听 众:再补充一点,刚才老师说「认定」,认定你自己是穷人、富人的时候,我心里直接的反应是:因为我经常跟我太太说,你想要修成,首先你就要认定你自己是佛。修行人认定自己就是佛,修行会很快成就,自然而然就成佛。你认定别人是佛,没有用的!
老 师:对了!对了!我想我们很多人认定自己不是佛,认定自己是众生,那修起来就很麻烦了。
听 众:请问老师,你刚才说认定自己是人,那之前又是谁认定呢?就是说谁来认定是人?往那边修?那就问谁了?问谁以后没有像老师这么细,就停在那里。唉!是谁在认定我是人?我只能做到这样子。
老 师:对啊!就是「问谁」。你没有我有本事嘛!我也不过把「问谁」这件事情拿来更细的讲一讲。
听 众:可不可以请老师讲讲看,认定我是人的进一步会怎样?再更深一层的认定是什么?
老 师:是什么就不一定啦!事实上我连认定都没有的,这些都是讲给你们听的。对我来讲,我很快的从被知这里「啪!」一下就跳到「能知」了!中间这个过程是讲给你们听的,因为我发觉你们有这些层次上的障碍,才讲给你们听的。
听 众: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对门的狗在叫,我就在想:如果我是狗,根本没有过年不过年这件事啊!过年这件事其实是人搞出来的,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过年不过年。大年初一我就有这种想法,但是我没有想到这是老师讲的一种认定,不过老师今天这样讲,我就比较清楚了,谢谢老师!
老 师:对啊!认定就这么生出来了??好!台中那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听 众:老师,您今天这些讲法,我可不可以跟您确定一下,我觉得「志愿」这里是不是比较靠近行蕴?那「认定」也包含立场嘛,就在行蕴上去一点点?
老 师:对!对!那里有「俱生法执」在里头。
听 众:老师,我回忆我以前思维到理性思考这样子的过程,我曾经在大学时做这样的功夫,下课时,我会在校园附近的田里,慢慢的骑着脚踏车,脑子一直在想,这样做过之后,才慢慢的觉得自己的思维更细了。所谓「认定」的地方,有时候是在念头的部份,应该说是比较抽象的思维部份,那个时候就很不容易察觉了。比那边更浅一点吗?因为抽象思维还在行蕴里头。
老 师:喔!它不是抽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深。好!我们在修这个的时候,需要先厘清自己的思维。如果这个部份没有厘清楚,你就会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刚才石先生说了,你对这些东西要有感觉,当你的思维厘清楚到一个程度以后,你才会有感觉的,不然你是没有感觉的。
资料记录-张民文
资料整理-冯妩媚 吕秀玉
《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 梁乃崇教授 【...
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下) 梁乃崇...
菩萨十地品简介 时间:2008年01月13日地点:师范大...
我、人、众生、寿者相 梁乃崇教授 有关「我、人...
圆觉讲座《妙法莲华经》(三) 时间:2011年12月10日...
佛法如何融入现代高科技生活中? 时间:2004年6月...
智崇居士学佛因缘—— 兼谈圆觉宗的修行与历史以...
梁乃崇教授学佛因缘 梁乃崇教授 一个彻底的无神...
享受修行 时间:2005年2月13日 地点:崇友人文讲堂...
现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 我今天要讲的是「现代的...
理性与感性 梁乃崇教授 当我们恢复感性直觉(fee...
《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 梁乃崇教授 【...
我们的未来 时间:90年1月14日公益讲座地点:清大...
佛法与人类文化 梁乃崇教授 【引言——人类的问...
自性与生死 梁乃崇教授时间:2002年7月20日(星期六...
现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 我今天要讲的是「现代的...
探究真心(下) 梁乃崇教授时间:91年8月11日地点:...
佛教的财富观 梁乃崇教授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探究真心(上) 梁乃崇教授时间:91年8月11日地点:...
回头是岸 梁乃崇教授 「回头是岸」在佛教里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