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长老著 释见芊译
正见是修道的先驱,是其它道支的引导,如同驾车出发,为了抵达目的地,人们必须对整体的方向及导向目标的路线有些概念。
道支的次第关系
八圣道的八个道支并不是一个接着一个依序的步骤,〈八项〉组成成份比〈八个〉步骤的比喻更为贴切,就像绳索,需要各股缕线紧密揉合才能产生最大的力量。修行在进展到某个进度时,所有道支是可以同时出现,彼此支持;然而,在未达到那一点前,道支的次第在道的开展上却是不可避免的。
﹝三学与八圣道﹞
就修行的立足点来考虑,八个道支可分成三组:戒组〈 sIlakkhandha〉:正语、正业与正命所组成。定组〈samAdhikkhandha〉:正精进、正念、正定。慧组〈 paJJAkkhandha〉:由正见与正思惟组成。这三组显示了修行的三个阶段: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1)
这个修行的次第是依据道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所决定的,既然道所引导的最终目标 ──从苦中解脱,是赖于无明的连根拔除,那幺若欲达到修行的终点就必须是直接对治无明的训练,而智慧的训练就是设计来唤醒洞察了知 ──「以事物的如实面貌」看待事物的能力。智慧是渐渐开展的,即使是最微弱的洞察之光,都必须先有专注、去除散乱的心为基础,所以先经由增上心学成就定力,即道的第二个部分 ──定带来发展智慧所需的平静与泰然。
为了使心能够专注,必须检视〈内心〉不善的性格倾向。这些性格倾向通常会支配心的运作,驱散专注之光,将注意力分散在一大堆所关心的事物之中。而且只要不善的性格倾向被允许经由身、语的途径表达出来,那幺这些性格倾向将会持续支配我们的心。因此,在修行的开始,势必需要节制〈产生〉行为的官能,防止它们成为烦恼的工具,而这个任务可由道的第一部分──增上戒学完成。如此,以戒为定的基础,以定为慧的基础,以慧为直达涅槃的工具,透过三个阶段,道逐步开展。
﹝正见与慧学﹞
道支与三学的次第,表面上的不一致有时会引起困惑。慧学,包括正见及正思惟,位于三学的最后阶段,但依据经典严格的一贯准则,慧学通常是置于道的开端而非尾端。然而三学的顺序并不是粗心错置的结果,而是一个重要逻辑的因素所决定。意即在一开始时,初步类型〈世间〉的正见和正
思惟,需要作为进入三学的驱策力 ──正见提供了修行的观点,而正思惟提供方向感。但正见与正思惟的角色功能并不仅止于此,经过戒学及定学净化之后的心,将会达到更高层次〈出世间〉的正见及正思惟,这更高的正见及正思惟亦是达到增上慧学的训练。
正见的重要性
正见是修道的先驱,是其它道支的引导,它使我们了解修行的起始点、目的地,以及修行发展前进的后续地标。试图在没有正见的基础下修行,是冒着在没有引导、盲目移动下迷失的危险,就像要开车到某地,却没有查阅地图,或听从有经验驾驶者的建议,结果人们驾车出发,可能没有朝向目的地,反倒是背离了目的地。所以,为了抵达目的地,人们必须对整体的方向及导向目标的路线有些概念。这样相似的考虑亦可应用于修道,修行只在清楚的架构中进行,而架构为正见所建立。
正见的重要性可从以下事实来判断:我们对真实及价值这些重要论题的观点,超越了对纯理论的深信,而这些观点操控我们的态度、行为以及我们存在的整体方向。我们在心中架构的见解可能不是很清晰,只是模糊、概念性地理解自己的信念,然而不管是否有架构、表现出来或保持静默,这些见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见解建构我们的认知,安排我们价值认定的顺序,并具体化为概念的结构,藉由这些〈概念结构〉,我们诠释自己存在于世间的意义。
不只如此,这些见解还制约行为,见解是我们的选择、目标,以及致力于将这些目标从概念转成现实的背后原因。行为本身可能决定结果,但伴随结果的行为却是依靠着引发行为的见解,因为见解隐含着「存有承诺」〈ontological commitment〉──一种对何谓是真实的决定。随之而来的见解可分为两类,即正见与邪见 ──前者符合所谓的真实;后者偏离真实,且适得其所地巩固错误。佛陀教导,这两种不同的见解导向完全不同的行为路线,并导致相反的结果。如果我们执持邪见,纵使那个见解是模糊的,它也将会引导我们朝向痛苦结果的行为方向;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我们采取正见,正见会引领着我们转向正确的行为,朝往苦的解脱。尽管我们对世界的概念导向,看起来似乎毫无恶意且微不足道,但当仔细地检视,这个概念导向在未来发展的整体方向上却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佛陀说:「没有什幺因素比邪见引生不善心更须负起责任;也没有什幺因素比正见更有助于善心的生起。」再者,佛陀又说:「没有什幺因素比邪见造成有情的苦难更须负起责任;也没有什幺因素如正见般地有助于有情利益的促进。」〈《增支部》 1:16.2〉
﹝完整正见的树立﹞
最完整的正见包括对整体的法或佛陀教诫的正确了解,因此,正见的范围等同于法本身的范畴。但为了修行的目的,却树立了两种主要的正见,一是世间正见,在这个世界范围内运作的正见;一是出世间正见,从世间解脱导向出世间的正见。世间正见是有关于生命轮回内的统治物质及心灵历程的法则,这些原则导向较高或较低的存在状态,导向世间的快乐和苦迫;出世间正见则是解脱的必要原则,它不只是将目标放在从此生到彼生的心灵成长,更着重于从一再轮回的生死中解脱。
世间正见〈 MundaneRight View〉
﹝自业正见﹞
世间正见包含着正确掌握业的法则 ──行为的道德力,字义是「自业正见」〈 kammassakatA sammAdiTThi〉,从以下的陈述中,我们可以找到世间正见的理则:「有情是他们自己行为的拥有者,
是他们行为的继承者;他们从他们的行为出生,为他们的行为所缚,并且也为他的行为所支持。无论他们做了什幺行为,善或恶的,他们都将是这些行为的继承人。」(2)更特定的理则也在其它经文中流传下来,例如肯定布施及供养等善行,是具有道德的意义;善和恶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果报;人有责任照顾父母;轮回确实存在,在这可见的世界之外仍有另一个世界;存在具有高度成就的宗教导师,他们以自己卓越的领悟为基础,解说世界的真理等。 (3)
﹝对业应有的认知﹞
要了解世间正见的意涵,我们必须先检视正见的关键词 ──业〈kamma〉。业是行为,就佛教而言,最切要的行为是指思〈意志〉──表示道德决定的思〈意志〉,因为有思〈意志〉而赋予行为伦理上的意义,因此,佛陀明确地认为行为与思〈意志〉有关。在一篇分析业的开示中,他说:「比库们!我把思〈意志〉称为业〈 kamma〉。人有思〈意志〉之后,经由身、语、意而造作行为。」(4)以思〈意志〉来鉴别业,使业在本质上成为心理的事件 ──源于心会寻求实现心的驱动、意向及目的的因素。思〈意志〉藉由身、语、意中任何一种而现起,称为三业门〈 kammadvAra〉,经由身体表现的思〈意志〉称为身业;经由语言表现的思〈意志〉称为语业;思〈意志〉表现在思想、计划、概念及其它心理状态而没有表现于外的,称为意业。因此,根据思〈意志〉得以现起的路径可区分为三种业的形式。
正见所指不仅是对业的一般了解,它还必须了解:〈Ⅰ〉业在善与不善上伦理的区别;〈Ⅱ〉善恶业的重要实例;以及〈Ⅲ〉由那些根产生这些行为,如同经中所说:「若圣弟子了知什幺是不善业和不善业的根,什幺是善业和善业的根,则他具有正见。」 (5)
〈Ⅰ〉依序考虑上列诸点,我们发现业首先被区分为不善〈 akusala〉与善〈 kusala〉。不善的业是指伦理上应受谴责,并且有损于心灵的发展,以及增长自己与他人苦迫的行为。另一方面,善业是指伦理上值得赞许,有助于心灵的成长,以及利益个人与他人的行为。〈Ⅱ〉关于善业和恶业,有无数的实例可以被引用,但是佛陀各选了十个主要的善、不善业。这些实例,佛陀称为十善行和十不善行,其中三个是身体的,四个是语言的,另外三个是心理的。十不善业依它们表现的根门,分为:◎身业〈 kAyakamma〉︰杀生、偷盗、邪淫。◎语业〈 vacIkamma〉︰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业〈 manokamma〉︰贪欲、瞋恚、邪见。十善业就是十不善业的反面:戒除前七个不善的业,除去贪欲、瞋恚并具足正见,虽然前七条完全由心运作,不一定要呈显为外在行为,但是它们仍被称为善的身业和语业,因为它们主要由身、语所掌控。
〈Ⅲ〉根据行为的潜在动机,也就是所谓的根〈 mUla〉,将行为区分为善与不善。根〈行为动机〉会将它们的道德性格倾向传给相应出现的思〈意志〉。因此,善业或不善业是依据它们的根〈动机〉善或不善而决定的。每一组的根亦分为三方面,不善根就是我们提过的三种烦恼 ──贪、瞋、痴,任何源自这三者的行为都是不善业。三善根则是三不善根的相反,在古印度传统,以否定的方式表
达为:无贪〈 alobha〉、无瞋〈 adosa〉、无痴〈 amoha〉。虽然以否定的方式来表达,但是它们所表示的不仅是烦恼的消失,还有相应的美德。无贪意味着离欲、不执着、以及慷慨;无瞋意味着慈爱、同情、与和善;无痴意味着智慧,源于这些根的任何行为都是善业。
﹝业果相应法则﹞
业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它能对〈不同〉伦理素质的行为产生相应的〈不同〉结果。一个普遍存在的法则支配着思〈意志〉的行为,使得行为产生了报偿的结果 ──称为异熟〈 vipAka〉或果〈 phala〉。这个法则结合行为与其结果,而以一种简单的原则运作 ──不善的行为成熟产生苦果,善的行为成熟产生乐果。异熟果报不一定立刻来到,也不一定在此生就会到来,业可以跨越连续的生命期而运作,甚至可以蛰伏很长的时间直到未来。一旦我们完成一个思〈意志〉的行为,这个思〈意志〉就会在心的相续上留下痕迹,而在心的相续中,业保留为潜藏的能量。当这个储藏的业遇到利于它成熟的因缘,就会从蛰伏的状态中苏醒过来,引发某些效应,这些效应为原始的行为带来相应的报偿,这类异熟可能发生在此生、来生或来生之后的某一生。业可能透过产生来世的轮回而成熟,由此决定了〈来世〉生命的基本形式;或者,业可能在一期的生命过程中成熟,产生我们的多种经验:苦乐、成败、兴衰。但是,不论业于何时或以何种方式成熟,相同的原则始终维持不变 ──善的行为产生令人喜爱的结果,不善的行为产生令人不喜爱的结果。
认知了业果法则就掌握了世间正见,这种见解会马上排除多种与正见不兼容的邪见,如同正见能使我们更加肯定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来生的命运,它也反对断灭的观点〈 nihilistic view〉──生命只有此生,主张意识于死亡时终止。又正见以客观普遍的原则为根据来区分善与恶、对与错,所以反对「伦理的主观主义」〈ethical subjectivism〉──坚称善与恶只是个人意见的假定,或控制社会的工具。因为正见确认人可以在他们的条件限定中,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所以,他反对严格的宿命论〈 hard deterministic〉,认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出于不得不然,因此,也认为自由意志是不真实的,道德责任是不堪一击的。
佛陀教导业与果的正见,这当中某些意涵与现今流行的思想趋势相反,澄清这些不同的观点是有益的。正见所指出的善恶、对错,超越了传统认定的善恶、对错。整个社会也可能以一个混淆的标准道德价值为依据,但即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赞同某个特别的行为,而谴责其它是错误的,也不能使这些行为成为确实的对或错,因为佛陀的道德标准是客观且不能改变的,尽管行为的道德特征必然取决于该行为表现时的环境,但还是有客观的道德标准,我们可以依据它来评估任何行为或任何可理解的道德规律。
道德的这种客观标准是「法」──真理与公正的宇宙法则不可或缺的部分。「法」所具有超越个人基础的正确性,事实上是种种意志的表现产生出种种行为,这些行为带给行为的作者种种结果,并且行为与他们的结果间的相互关系是意志本身本来固有的。在宇宙的运行上,没有一位高高在上的神可以执行赏善罚恶的判决,行为本身经由其道德或不道德的本质,产生了适切的结果。
就绝大多数人而言,都只是基于信仰卓越的心灵导师所宣称行为的道德效能,而接受这业果的正见,但即使并非亲见业的法则,它仍然存有正见的面向,这是正见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为正见与了解有关 ──了解我们在整个事物体系上的位置,一旦个人接受了思〈意志〉的行为具有道德潜力的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掌握了存在本质的重要事实。
不过,有关行为业力的正见不需要只停留在独特的信仰论述,为背后不可穿透的障碍所遮蔽,〈关于
业与果相应的〉正见是可以成为直接看见的,藉由达到某种程度的深层禅定,可以发展一种特别的能力,称为「天眼」〈dibbacakkhu〉──一种超越感官的洞察能力,揭开隐藏于肉眼之后的事实。当开发天眼后,天眼可以导向这个世界的有情众生,探究业的运作,透过天眼所赋予的特别洞察力,人才能独力并以立即的觉察力见到:众生如何由于他们的业死去及再生;众生如何经由他们善、恶行为的成熟而遭受快乐及苦迫。 (6)
出世间正见〈 Superior Right View〉
业与果的正见,提供了从事善行,将在轮回中获得高生存状态的理论基础,但单靠这样的正见并不能导向解脱。可能某些人尽管接受了业的法则,却仍然将目标局限在世间的成就上,如某个人实践高贵行为的动机,是为了累积有功德的业,以导向此时此地的财富和成功,也就是再生为有福报的人,或是为了在天界享受天人的福报。在业的因果逻辑中,无一事物能超越业果的循环,想从整个轮回中解脱出来的推动力,端赖不同而且深刻的觉察,这觉察是对所有型态的轮回 ──即使是最崇高的轮回状态,能洞察到其固有的缺陷。
﹝导向解脱的四圣谛﹞
导向解脱的出世间正见就是了知四圣谛,出世间的正见在八圣道的第一支,从正确的意义上可说是圣正见。因此,佛陀明确地以四个真理定义正见:「什幺是正见?正见是知苦〈 dukkha〉,知苦的起源,知苦灭,知导向苦灭的方法。」(7)八圣道始于概念性地理解四圣谛,但是,这只是透过思想和思惟媒介而有的一种不清楚的理解,当直观四圣谛时,正见达到了顶点,它等同于觉悟的明晰,而洞察彻入圣谛。所以,可说四圣谛的正见,同时构成了灭苦之道的起点与终点。
﹝五蕴是苦爱为苦因﹞
第一圣谛是苦谛〈 dukkha〉──生存内在的不满意,显露在无常、痛苦、及所有生命形态固有的永恒不足。
「这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绝望是苦;与所不爱者相遇是苦;与所爱者分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8)
经文的最后一句值得特别留意,佛陀清楚地宣示,五取蕴〈 paJcupAdAnakkandhA〉是了解有情本质的分类大纲,我们只是五蕴 ──色、受、想、行、识的组合,这些都与执取有关,我们是五蕴,五蕴是我们。不管我们认同的是什幺,也不管执取什幺当作自我,全都在五蕴当中。五蕴合集,产生了一大串的思想、情感、概念、性格,我们栖身于「我们的世界」中。因此,佛陀宣称,五蕴是苦,这样的宣称实际上将所有的经验,即我们整个的存在,带入苦的范畴。
但是,为什幺五蕴是苦?佛陀说五蕴是苦的原因,在于五蕴是无常的。五蕴剎那剎那地变化,生起又消失,在迁变中,没有任何实体的事物在它们背后持续。由于我们存在的组成因素总是在变化,完全没有永恒的核心,也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执持作为安全的基础,有的只是不断分解的流动。当渴求永恒而执取这不断分解的流动时,便带着我们坠入苦迫中。
第二个圣谛指出苦的原因。从导致苦的烦恼中,佛陀指出贪爱〈 taNhA〉为最主要及最具影响性的原因 ──「苦的起因」:
「这是苦的起因之圣谛。是此贪爱产生不断重复的存在〈生存〉,必然与欣喜和贪欲结合,随处渴求愉悦,也就是欲爱〈渴求感官愉悦〉,有爱〈渴求生存〉,及无有爱〈渴求不生存〉。」(9)
﹝息止贪爱趣向涅槃﹞
第三个圣谛只不过把这个起因的关系倒反过来。如果贪爱是苦因,那幺,为了免于苦,我们必须去除贪爱,因此佛陀说:
「这是苦灭圣谛。它是这个贪爱的完全消失止息,是贪爱的弃除与舍弃,是从贪爱解脱和不执着。」(10)
当贪爱消除后,随之而来的全然寂静状态就是涅槃〈nibbAna〉,涅槃就是当充满贪、瞋、痴的火焰息灭时,所经历的无为状态。第四圣谛指出到达苦的止息的道路,即体证涅槃的道路,这条路就是八圣道本身。
﹝出世正见的次第修行﹞
四圣谛的正见有两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称为随顺真理的正见〈 saccAnulomikasamma-diTThi〉;第二个阶段是洞察真理的正见〈saccapaTivedhasamma-diTThi〉。为了得到随顺真理的正见,需要清晰地理解随顺真理的正见在生命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有这样的理解,先要藉由学习真理和研究真理而得,随后,从经验上,透过思惟真理来深化理解,直到对它们〈真理〉的真实性得到强烈坚定的信仰为止。
即使在此时,真理仍尚未被洞察,因此,所达到的理解是有缺陷的,是一种概念而非觉察。为达到亲证真理,我们需要禅修,先是加强维持专注的能力,然后发展内观。内观起于思惟五蕴 ──生存的因素,以区辨五蕴的真正特性。达到这般思惟的顶点时,心眼不再将注意力放在由五蕴构成的有为现象,而将焦点移向无为的状态 ──涅槃,经由深化的内观能力,涅槃是可以达到的。随着这种转移,当心眼见到涅槃时,同时产生所有对四圣谛的洞察。见到涅槃,即超越苦的状态,人们得到了一种洞见,从这个洞见来观察五蕴,并看到五蕴会是苦,只是单纯地因为它们是缘起的,所以必定是无止尽的变化。也在体证涅槃的同一个剎那,贪爱止息了,然后初次了解到贪爱是苦的真正来源,体证到寂静的状态,将从存在的混乱中解脱出来。由于这个体验是藉由修习八圣道而得到的,人们才亲自了解到八圣道是真正的灭苦之道。
洞察四圣谛的正见,出现在道的终点而非起点,我们必须从顺应真理的正见开始,透过学习获得,并经由思惟而增强。正见鼓舞我们从事修行,着手于戒、定、慧三学的训练,当训练成熟时,智慧之眼将会打开洞察真理,心也将从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Cetasikasangahavibhaga) 节一:序...
Ⅰ. 经文篇 沙门果经(Sàma¤¤aphala Sutta) 群臣之言...
八圣道之正语正业正命 净化心灵的辅助 菩提长老...
第六章:色之概要 (Rupasangahavibhaga) 节一:序文 E...
观智(vipassanà¤àa) 85. 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
八圣道之正定 纯然的专注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朱怡...
知足(santosa) 66. 大王,比丘如何知足呢?在此,大...
神变智等等(iddhividha¤ààdi) 90. 注:其中,善巧的陶...
佛陀与他的启示联合国首次卫塞节庆祝典礼上的...
第八章:缘之概要(Paccayasangahavibhaga)节一:序文Y...
一次与菩提长老的会晤 攀登佛法的高山 释见勛译...
智慧的修练 我生已尽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朱怡康译...
八圣道之正定 纯然的专注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朱怡...
八圣道之正念 通往觉悟的基石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八圣道之正精进 达致解脱的努力 菩提长老著林娟...
八圣道之正语正业正命 净化心灵的辅助 菩提长老...
八圣道之正思惟 航向彼岸的心灵舵手 菩提长老著...
八圣道之正见 解脱道的领航者 菩提长老著 释见芊...
前往归依(saraagamana)[90] 为了通达有关归依(的课题...
阿阇世王自誓为在家弟子 101. 注:细心聆听了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