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归依
在所有佛教国家中,佛陀的追随者以最古老、简单,且令人动容的方式──归依佛、法、僧三宝,来表达对佛陀及其解脱教法的虔诚。
一、归依三个层面
(一)归依的第一层面:意志、决心的意识行为
如同这譬喻语词 going for refuge本身所暗示的,「归依」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而非只是一种理论信念的表白或是一个传统虔诚的仪式。归依的庇护是存在着的,但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若裹足不前,它是不会自动降临的。如同佛陀一再阐述的,他只是「指引这条道路」的老师。所以,表达佛教徒信仰(saddh..)的归依,首先代表了实践寻求解脱意愿与决心的意识行为;只是消极地等待「救赎恩典」的信仰是不被认同的。
(二)归依的第二层面:理解的意识行为
在巴利注释书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陈述,「归依」一词又意味着「了知」及「理解」的观点。这指出了归依的第二层面,亦即:一种理解的意识行为。因此,不经思考的轻信与依赖外在权威的盲目信仰,也是不被接受的。
论师以「归依是一种不假外缘( aparapaccaya)的内心状态」来强调「理解」的这一层面。佛陀在许多场合告诫弟子们,不要只因为相信就接受他的教法,而是要透过个人的体证、践行及自省。著名经典〈迦摩罗经〉中,佛陀对迦摩罗人开示:「信仰不要建立在道听途说、传统、人们的流传或经典的权威上,不要建立在推论、理则学、缜密的研究或被肯定的推测观点里,也不要因为尊敬或认为『这位沙门是我的老师』就相信。」(AN 3:65,《增支部》
第 19册页 269)
归依的行为意含着三重认知,这样的认知解答了下述问题:我们所处的世界真是一个危险与悲惨到需要寻求归依的地方吗?这样的庇护真的存在吗?它的本质是什么?
1. 寻求归依的必要有许多人不认为需要归依。他们很满意自己与生命里美好、短暂的快乐,深信「世界真美好」;他们不想要,或者也无法超越自己狭隘的眼光。对他们而言,佛陀或其他宗教的导师并不存在。但大多数人透过自己痛苦的经验,深知这个世界被友善面具短暂蒙蔽的艰苦与残酷的面貌。有一些充分了知众生真实存在的人,藉由对其他生命的观察增加了个人的经验。还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对经验与观察做明智的反思。对于这些眼不为尘垢蒙蔽的人而言,生命犹如深不可测的苦海,沈浮众生偶而泅泳于水面上,或驾驶着他们引以为傲的脆弱小舟。
没错,当风平浪静之际,可以愉快地浮游于平静大海中,或是藉由长泳证明与享受自己体力上的成就。但那些有开放的双眼与心灵的人,不会被这短暂的片刻所欺蒙。他们明白风暴狂扫的大海有无法抵抗的猛烈,还有漩涡急流与深海怪兽的危险。他们知道就算在最顺遂的情况之下,人脆弱的心志也会被日常琐事消耗殆尽。无数轮回中,即使是最起码的幸福甚至最低标准的道德价值,生命的迁流不容永恒的存在。重新穿越这无始劫生命之洋,没有什么可获得,只是同样无意义地重复着起起伏伏、潮起潮落。面对生命随时存在的危险及不可避免的单调生活,唯有寻求心灵归依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世间是怎么一回事。归依是人生最需要的,努力去寻求归依才是明智之举。
2. 归依可以得到庇护吗?然而,虽承认归依的必要,世间的不幸真能因此得到庇护吗?佛教徒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并不悲观,而是更进一步地去验证它。他所寻求的是佛陀、佛陀的教法以及僧团三者的庇护;此三者是最珍贵、圣洁的,故被称为「三宝」。然而,这是最究竟的依归而非短暂的庇护,唯有靠归依者透过内心自省的方式来证明。
为人所知并坚信的三宝,是一种非人格的理想标准或典范的客观存在。尽管如此,它无疑是一种对世间有益、源源不绝且有活力的泉源。但要从非人格的典范转化为个人的依归,唯有达到个人内心的体悟,并在生活中展现。因此,三宝的庇护特质是不假外求的,人人必须靠自力于自身寻得庇护。在这努力寻求的过程中,庇护自然产生与增长。《法句经》二五颂记载: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只有当我们自己与归依相应、一致时,才能得到庇护。因此,六祖禅师说: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关于第一个归依──佛。《中部》〈圣求经〉记载,世尊在证悟后不久表示:那些像我一样断除烦恼的人,他们也将是胜利者。第二个归依──法。《长部》〈大般涅槃经〉记载,佛陀于涅槃前告诫弟子们:
当以己为洲,以己为依归,不以他人为依归;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归,不以他为依归 !
论典〈大念处经〉注释的一段记载(请参阅另一章节),正好适用于上面的引文:
「法」之所以称为「自」( att..),乃因就智者而言,法即是他自己,因为法与个人的存在有关。
第三个归依──僧,亦即圣弟子教团,是伟大值得效仿且鼓舞人心的典范。此归依的真正基础,来自于所有众生本具形成僧宝之圣者的内在能力。
3. 归依的本质
我们再回到隐含在归依中的第三重认知,亦即三归依的究竟本质。
我们已经知道,唯有藉由生存的根源及存在于每个人内心实际的基础,才能获得真正的庇护;如同莲花出于尘世之水,于其间成长并攫取养分一般。但如果仍深陷于尘俗苦迫大海之中,是无法得到究竟的归依,无法找到安全及幸福之处。究竟归依处不仅要能减轻痛苦,而且最终是要能超越世间的危险、恐惧及疾病,如同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因此,究竟归依在传统表述上具有出世间的特质。
如此,第一个归依并非指归依沙门乔达摩,而是归依出世间觉悟的化身──佛陀。在《中部》〈思察经〉记载着:「他(圣弟子)信服证悟的世尊。」
其次所归依的法,并非指模糊、片段甚或遭世人所扭曲的教义。法是指出世间之道,其最终目的是涅槃。注释家强调第二归依的出世间本质时指出,作为学习对象的法,唯有它确切阐述解脱道上所获得的圆满智慧时,才能成为庇护。
第三个归依──僧,并非泛指一切尚未调伏个人缺点、仍拥有人类弱点的僧侣。僧,是指藉由四个解脱阶段〔1〕的成就所产生无形维系的和合圣弟子教团。换句话说,它也具有出世间本质,是一种达到出世间最高圣洁纯净心灵之合理过程的保证。
经由对有关归依的必要性、存在性及其本质的三重认知,归依成为一种理解的意识行为。
(三)归依的第三层面:感性的意识行为
了知与理解形成了归依第三层面(感性面)的坚固基础,它有三个面向:信心、热诚及爱。了知归依的存在,能为坚定且理性的信心奠定基础,促使内心平静及增强信心;知晓归依的必要,能渐渐盈入坚定不移的热诚;理解归依的崇高特质,能令心充满至高无上的爱。信心是信仰的坚定;热诚是忠诚奉献与努力的持续;爱则可增加渴望、热情及喜悦的元素。若依上述三要素来看,归依同样也是一种智信的意识行为。
如此,我们可将归依定义为:以认知及信仰的启发为基础而迈向解脱的意识行为。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具决心、理解及热诚的意识行为。
二、归依三层面的相互关系
归依的三个层面相对于人类内心的意志、理性及感性面。因此,为了人格的和谐发展,此三者的培养是需要的。
意志、理解及信念互为助伴。意志转化为有目的的行动,让信念免于情感自我放纵的无益与危险,让智力的理解避免仅止于理论评价;意志在实际的应用中,利用情绪及理智的能量以产生动力。理解提供意志引导方针,检视信念是否充足,并给予正确的内涵。信念能防止意志懈怠,而且是赋予理解活力及目标的要素。
此三方面表现出佛教信仰的真正特色。其他世界宗教的信仰概念,往往过分强调感性面,胜于意志与理解。相对于过分强调感性的信仰,佛教从一开始的心灵训练就追求心理机能完整、圆满与和谐的发展。因此,唯有当归依与最低程度的坚强意志及如实理解相结合时,才算成就归依的真正意义。唯有在这种情况下,信仰才具有佛的种性,一颗不断成长的种子。在这颗信心种子中,意志的要素将不断增长,直到达到「欲解脱智(mu.citukamyat..-......a)」〔2〕为止,这是观的更深层境界。对正信最初理解的要素,将会增长成为洞见的智慧;最后,这份智慧会透过觉知,将对信仰转化为内心坚定的信。
不知所以然地吟唱归依的偈颂,是此古老修行的一种退化,丧失了归依真实义及功用。归依必须出自内心真诚的策励,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当察觉到危险,人们会策励自己毫不迟疑地寻求安全的庇护所。
归依时应仅记上述归依的含意,同时这也有帮助于正念的训练。人们应不断自问:如何将归依的行为转化为意志及理解?既然三界如火宅,我们不能只是渴望屋外吸引我们的安全与自由,而不付出真正的行动脱离火宅。寻求安全及自由的第一步,是以觉醒的决心、理解及热诚的方式如理归依。
三、古代珍贵的归依仪轨
论典中保存了古代佛教徒修行的珍贵文献,记录古代虔诚佛教徒归依三宝时仔细、清楚的仪轨。文献中提到四种不同的归依方法,每一种方法以其明确的表述来呈现,它们分别需要不同程度的承诺。四者依序分别为顶礼、成为佛弟子、以三宝为指导的典范,最后达到完全的自我奉献。仪轨皆由「从今日起..」开始,意味着从发愿的当下开启了归依者的新生命,并强调归依有别于客观的仪式,它是一种明确且相当个人的奉献。接下来的三个仪轨以「当证知我」为结语,这是请求证明,由此宣示表达了誓言的坚决与庄严。开头与结尾的归依模式是经典记载里最早的一种承诺表示:「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愿佛证知我是佛弟子,从今日起,我尽形寿归依三宝。」
由此仪轨可清楚了解,古代创造与使用此仪轨的信众,极易感受到归依的深刻意义。他们意识到,这个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行为是生命中最重要、具决定性的一步,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归依藉由四种要求明确个人抉择的层次,让过程避免流于形式,并使它能提供逐渐增强的奉献热忱。此次第的结构显示,古人明白要达到圆满的归依,唯有毫无保留地奉献自我于三宝。在较低层次的归依方式中,仍然保有几分假我,这是一种有保留的归依。然而,这低层次的方式是朝向最高层次的必要步骤,也需要用心去培养。诚如任何和谐的心智成长一般,较高层次的归依并不排斥较低的层次,而是以更宽广的涵量接收它。为了对此四种层次有更明确的认识,我们由低层次至高层次依次说明。
四、归依仪轨的四层次
(一)顶礼
归依的第一步是顶礼( pa..ip..ta),它的仪轨如此表示:「从今日起,我将礼敬、虔诚奉献与礼拜佛、法、僧。愿汝证知我!」顶礼源于对某些比自己优秀者的赏识,以身、语、意业来表达内心的尊敬,破除了我慢与无明我执的坚硬外壳。动物及心智未开之人,不论是原始或文明,当遇到比自己更优秀者,通常的反应是不信任、恐惧、奔逃、攻击、怨恨、敌意或迫害。他们将较高的生命型态视为异类,因此产生怀疑态度。真正心智成熟的人,会以应有的尊重、崇拜及希愿效仿的心态来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因此,能赏识胜于己者是心智成熟的基本条件;而由此所产生的真正尊敬,也形成了道德教育的基础。
因此,对于最圆满的三宝,真诚礼敬第一。当明白究竟归依的存在及其意义时,顶礼便成为深刻尊敬的自然表达;当相信世间真有远离痛苦的归依处时,感激、信愿及喜悦自然由衷流露。因此注释书提到,顶礼的归依方式并非指虔诚信徒习惯性的礼拜行为,而是以一位深受感动、于佛前五体投地礼拜、拥抱并亲吻佛陀双足的婆罗门长者,来叙述归依中的顶礼方式。
顶礼代表归依的情感面,是信念意识行为的呈现。佛弟子透过一心一意且谦卑地以身、口、意礼敬,准备于情感上全然地奉献自我。这是归依不可或缺的步骤,然而却缺少理解与决心。它需要下列两阶段的助力。
(二)成为佛弟子
当礼敬之于世尊仍是一种遥远且单方面的关系,归依者就仍被拒于庇护的门外。下一步骤将引领归依者入门,成为佛弟子。归依者诵念:「从今日起,我是佛、法、僧的弟子。愿汝证知我!」经过这番宣誓归依无上智慧,并至心臣服于世尊的教诲。
真诚顶礼所长养的尊重与谦虚,为佛弟子开启智慧之门。唯有抱持如此虔敬的态度,老师(东方的精神导师)才会将其所知传授给准备受教的弟子。
如果从「成为佛弟子」的意义来看归依,生命就成了不断学习、不断让心适应三宝所制定标准的行为。这是智者的特质,他总是愿意且积极学习。学习的过程建立在老师、教法与弟子间的互动关系上,如此产生了循序渐进和部分的认同,学生因而能吸收老师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成为佛弟子代表归依理性的一面,这是一种理解的意识行为。它为礼拜的行为提供了完全且充分的理由,如此也增加了奉献的力量与忠诚。然而,人无法长久保持信念及学习,生活中仍有许多事是无法单凭信仰及理解而轻易掌握的。这需要坚强的信愿与决心以及长期熏习的技巧,来改变生活中的种种习性,将其导向归依的方向。而要让归依渐渐成为生命的重心,所凭借的是归依的第三个层次。
(三)以三宝为引导楷范
第三个层次,弟子接受以三宝为引导的典范。他们宣誓:「从今日起,佛、法、僧是引导我的典范,愿汝证知!」弟子借着归依发愿,要逐步让自己生命中所有的事情皆以含摄于三宝的理想为依归。他也发愿全力以赴,在他自身的生命与生活环境将三宝铭记在心,直到他可以克服所面临的处境。作为生命引导典范及决定要素的三归依,有赖于在外界活动领域中全心全意地参与奉献。
但是对三宝的奉献还不是归依的最究竟形式。对佛弟子而言,在圣道目标与个人修持之间仍存有差异。虚妄的自我仍存在着,随着结果的起落而喜怒哀乐;结果本身不知不觉地取代三宝成为一种归依。如果自我与结果的认同不一致,自我便会隐藏于结果背后,逃避至诚归依的需求。唯有在以超然、不求回报的方式下为引导典范奉献,才能突破此层次,有所进步。
(四)奉献自我
对结果持超然的态度,是最后一步骤:奉献自我给三宝的众多成果之一。一般人以这种形式归依将毫无保留退路的余地;就某种意义来说,这种归依更是一无所求。如果如实了解在自我的客观面(轮回)一无所得,那么降伏轮回的主观面(奉献自我)也就没有什么损失。然而,虽说降伏自我只是降伏妄见,但如大家所知,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牺牲。如果我们希望脱离轮回的束缚,终有一天必须奉献自我的,今日必须如此做,明日亦是如此。
唯有下最大的赌注才能赢得最大的奖品,同样地,有如此强大力量的假我是需要很大的努力来破除。弟子以奉献自我的方式归依三宝,秉持谦卑的态度以世尊为榜样。世尊在成道前最后一次艰巨的奋斗中,对他内心的对手魔罗说:「我戴着穆加( mu.ja),与其忍辱偷生,我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作被征服的人。」(《经集》 v.44)穆加草是印度古代视死如归的战士头上所戴的冠饰,也是属灵战士的象征。如有任何保留、悔恨或勉强,就不是尽力的付出,也无法得到只有一心一意努力才能带来的胜利。
如果完成了以奉献自我为归依的重要步骤,弟子心中便会产生光明、坚定及无惧的感觉。自我既已被舍弃,自然不能也不需要产生任何恐惧,因为生命已经完全交出,如今存在的明确目的只用来达成究竟解脱。因此,早期决心得到禅定者,他们选择一个可以达到阿罗汉果的禅修业处努力修习。首先藉由至诚归投的誓愿来开始他们的修习,如以下《清净道论》(第三章一二三至一二七节)所阐述的教法:
禅修者亲近善知识(意指禅师),首先应归投佛陀或他的依止师,然后保持强烈的意愿并具足胜解,请求指导禅修的业处。他如此归依佛陀:「这存在的我归依您,世尊!」若无法如此舍弃自我,住在偏僻处的人便无法坚定
地对抗他所面临的可怕所缘;他可能回到村里与在家人为伍,可能因错误的追寻而遭受苦迫。反观一个舍弃自我的人,纵然可怖的境界现前也不起恐惧。当他如是反观自照:「贤者啊!您怎么不早些归依佛呢?」内心只有喜悦升起。同样地,他归依他的老师:「这存在的我归依您,大
德!」若不能如此舍弃自我,他将变得任性、顽固、不愿
接受劝告,不经老师的同意为所欲为。如此,老师将不会给予财法二食的协助,也不会指导他深奥的典籍。少了这两项助力,他将变得平庸无德,不然就是回归世俗生活。
当然,这种奉献自我的归依方式,离完全弃舍自我及假我尚有一段距离,但它是达成目标最有力的方式。这可视为由世俗或世间的归依至究竟依止的过渡。
注释书所记载自归依的偈文如下:「从今日起,我归依佛、法、僧。我奉献自己给佛陀,我奉献自己给佛法,
我奉献自己给僧团。我奉献自己给三宝。尽形寿,我归依佛。佛陀是我的依止、庇护及保护,法及僧亦同。」这个层次的归依,其外在的仪式不同于前面三种,它并没有在结语要求证人证明「愿汝证知我!」由此可以推断,这最庄严的誓言是由内心深处发出以符合决定的神圣。证明人必须在一旁作为遵守誓言的道德支柱的作法,在这个层次已不再需要;如果有这种需求,只是证明了这个人的成熟度不足以实行这个层次的归依。任何公开发誓之举,只会减损誓言的庄重程度,使弟子过于自我甚至产生我慢,导致誓言的遵守更为困难,无庸置疑。因已舍弃的我执再度生起,故意夸示的誓言会让真正的目的受到阻挠。
五、总结
根据《清净道论》中的短句予以增加长度的奉献自我誓辞,已首次于本书翻译成西方文字。它的巴利原文现今并未引起太多注意。此处重现这仪轨,是希望这古代信仰的珍贵文献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因为许多人依此修行的努力与成就令之更显神圣。在此至诚呼吁,此誓辞不可被轻率地用于一般的归依,亦非因为一时狂热的冲动而轻易地发愿。唯有按照仪式出家修行,经过长时间个人决心及耐力的考验之后,才能立誓受持这个庄严、神圣的誓辞。如果以肤浅的态度看待它、以油腔滑调来谈论,或将它拿在手中,当兴致消退或手指累了时便将它抛弃,都会令这心灵的最高层次变得廉价与粗鄙。因此,如果不确定自己的实力,就不应采用要求极为严格的奉献自我的归依,而应采其他层次较浅的归依方式。这些方式同样能成为达到高层次心灵成就的有力助缘。
要有智能地利用古人四层次的归依之道,就必须保留佛教最普及且严谨的修行方式──归依,以免它变得陈旧而没有作用。行者应能将它变成一股强大、充满生命力的信愿洪流,引领步上归依者与庇护者合而为一的究竟清净之岛──涅槃。
〔译注〕
〔1〕四个阶段的解脱是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与阿罗汉。〔2〕欲解脱智( mu.citukamyat..-......a)」是十种观智之一。十种观智:一、思惟智;二、生灭智;三、坏灭智;四、怖畏智;五、过患智;六、厌离智;七、欲解脱智;八、审察智;九、行舍智;十、随顺智。
佛教的崇拜 佛陀一再地劝阻弟子不要对他个人过度...
中译导读 向智尊者( Ven. Nyanaponika Thera,1901 1994)是...
简介 以观照为修练重心的佛教,本质上是条通往心...
向智尊者论四梵住((译自《四梵住》引言))[作者]向...
念的力量 一、前言 (一)「念」的价值与影响 「念...
无畏的信仰 信仰所牵涉的,不只是相信存在的事物...
轮回与轮回的止息----善根、不善根与业的关系贪是...
正念的力量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
心的五盖 一、前言 佛陀教义的最高目标是达到不...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四梵住的修习慈、悲、喜、舍...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四梵住的修习慈、悲、喜、舍...
以直观看现实世界「全然专注」的修习之四心愈能...
停止与放缓的艺术「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三保持不...
自由开放地面对烦恼「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二「全...
觉知、净化你的心「全然专注」的修习之一我们心...
正念的力量开启解脱大门之钥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
心的十六种染污----《布喻经》及其批注诸比丘!知...
以念与观断除不善根----如何断除不善根透过「单纯...
舍断不善根,饶益自他----善根、不善根的社会意义...
轮回与轮回的止息----善根、不善根与业的关系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