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入门 > 佛教纪念日 > 正文

农历三月一日 《摄大乘论无性释》始译纪念日

  作者: 觉悟佛教网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农历三月一日,是《摄大乘论无性释》始译纪念日。

农历三月一日_《摄大乘论无性释》始译纪念日

《摄大乘论无性释》(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摄大乘论无性释》,唐玄奘法师译,十卷。《摄大乘论》,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印度无著菩萨造。该书解释大乘阿毗达磨经之《摄大乘品》,阐述大乘教义,著重瑜伽行派观点,共分十章,因其内容赅摄大乘佛教一切圣教法门要义,故称《摄大乘论》,为摄论宗根本要典。《摄大乘论》注疏极多,印度即有世亲、无性二师所作注释,其中世亲《摄大乘论释》有三种汉文译本:一、陈真谛译,十五卷。二、隋达摩笈多与行矩等合译,十卷。三、唐玄奘译,十卷。无性《摄大乘论释》则只有一种汉文译本,即唐玄奘译本,也分十卷。据《开元释教录》记载,贞观二十一年三月一日,玄奘法师于弘福寺翻经院开始翻译《摄大乘论无性释》,至二十二年六月十七日,于大慈恩寺翻经院完成,沙门大乘巍、大乘林等笔受。

玄奘(600~664),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姓陈,俗名袆,偃师人。玄奘法师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西行,跋涉万里,于贞观七年至印度,在印游学多年,深受戒日王之敬重,戒日王曾为法师设大会,敕使诸国义解之徒于曲女城汇集,玄奘法师受请登床,专扬大乘论意,被尊为“大乘天”。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以所获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献于朝,太宗使于弘福寺传译之。高宗永徽三年,于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显庆四年,高宗以玉华宫为寺,次年法师于该寺译《大般若经》。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录所译之经论,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同月五日示寂,寿六十五。玄奘法师一生事迹,详见《大唐西域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佛祖通载》诸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