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烟霞气象 大乘精神 即心是佛(2007年12月6日早六支香)
各位大德: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说见到震旦有大乘气象,也就是说,达摩祖师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观气象而来。
气象是什么呢?气象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那就是千年万年的文化积累、道德修为、人文精神,由这诸多方面,形成了一种气象。而达摩祖师所说的这种气象,不是一般的气象,是大乘气象。大乘者,具有普度的精神,具有包容精神。大乘如果直接来翻译,就是一辆大车,或者一条大船。用现代的交通工具,大乘就是一架波音747飞机,能够运载很多的客人从此处到彼处。大乘者,就像一条大船,能够运载许多的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越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的彼岸。一条大船,能够起到这个作用,这条船就是慈航。慈航普度,将一切有缘的众生都度到彼岸。同时也希望一切众生与佛结缘,与法结缘,大家都创造条件登上这条大船。这就是大乘气象。
大乘的气象要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六度万行为庄严,以慈悲喜捨为心态,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学能学为法门。菩萨不是仅仅坐在这里,空空洞洞地说几句发心的话。菩萨要说发心的话,更要做发心的事,那才是菩萨行。菩萨行要忍苦耐劳,要不畏困难,要刀山敢上、火海敢闯,要无私无畏地奉献自己。菩萨在因地中修行,一定要做到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没有这种精神和作为,菩萨的境界永远是望尘莫及,纸上谈兵。菩萨要靠自己的努力,要靠百劫千生福慧资粮的积累,才能够有大乘的气象、气概和胸怀。福慧资粮是什么呢?就是做生意的本钱。一个人想做生意,没有本钱,今天这里借两块,明天那里借两块,这个生意肯定作不起来。资粮从何而来呢?资粮也是从努力而来。资粮不会从地涌出,也不会从天而降,一切都要靠人的努力。
中华古国具有大乘气象,那是历史的事情。联系到今天,我们的僧团应当有什么气象呢?也要具有大乘气象。没有大乘气象,僧团的大众发不起心来;僧团的作用、佛教的作用显示不出来。佛法这个宝藏,就其文字的载体来说,它永远是封锁在藏经楼上的,因为根本的佛法是要靠我们的心去悟。但是,悟也要有一个因缘,不是无缘无故就能悟。这些因缘来自多方面。其中,广学多闻、深入经藏是我们打开智慧之门的最直接的方便、最直接的因缘。如果僧团不能够广学多闻、深入经藏,反过来就是孤陋寡闻、庸俗不堪。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僧团警惕。
现在僧团的条件越来越好,吃喝不愁。住的地方,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想要苦也苦不起来。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自己荒废了自己。所以,僧团的每一个人都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反省自己,观照自己。我的这一条船修好了没有,我的这一条船能够载几个人,走到烦恼的大海中,会不会漏水,会不会翻掉,能不能够驶向涅槃的彼岸?
这条船能够载多少人,这就是衡量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修为的高低,学问的深浅。有学问,有能力,不见得能够度人。还要有修为,修为就是要持戒修行。持戒修行又有能力,就会有所作为,我们的这条船,就容量大一点。船的容量大小和每个人的心量有关系,心量有多大,船就有多大。
菩萨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条船非常大,无边的众生都可以上我这条船,我要发心,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这就是心量广大。发心广大,心量广大,作用就广大。不过,接下来还有三件事情要做。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度众生,必须做好这三条。满脑子的烦恼,通身的习气,佛法知道得不多,修行不上进,你想众生无边誓愿度,那是空想,永远无法落实。因此,四弘誓愿是一个整体,四弘誓愿就是养成大乘气象的根本法门。我们每天最少要念一次: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不仅仅只是晚课的时候念一次,更要把这种理念、这种誓愿经常放在心里。
我们不要把世俗的事情放在心里,要把菩萨的大誓大愿、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放在心里。经常有大愿力,我们就不会懈怠;有大慈悲,我们就不会烦恼。我们看到这里不高兴,看到那里也不高兴。看到这个人好像对我有意见,看到那个人好像和我谈不来。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慈悲的人没有敌人,没有仇人,都是朋友,都是善知识。对所有的人都要感恩,慈悲心就能建立得起来。菩萨的气象,大乘的气象慢慢就会形成。
我们不但要有大乘气象,还要有烟霞气象。烟霞气象者,就是山林气象。作为一个出家人,不能有市井气,要有烟霞气,有山林气。有烟霞气,有山林气就不会庸俗。特别是住在城市里的出家人,经常跟社会打交道的出家人,更应该有点山林气和烟霞气。超然脱俗,不卑不亢,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有那种衲僧的本色。衲僧本色,烟霞气象,都是要在平常的修为中来锻炼,来磨练。世俗的习气去掉一分,烟霞气象,山林气象就会增长一分。
所谓烟霞气象,山林气象,并不是山林里的人就天生具有。住在山林的出家人,也未必有烟霞气,未必有山林气。为什么呢?住在山林的人,庸俗不堪的和尚也多得很。都要靠戒、定、慧的修持来培养自己养成烟霞气,山林气,使自己具有衲僧的本色。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时候,中央统战部向佛教界提出了一个要求:僧要像僧,庙要像庙。那个时候,有的人不是很理解。庙就是庙,为什么要像庙?僧就是僧,为什么要像僧呢?二、三十年过去了,再来回味,就可以感觉到当时中央统战部提出的这个要求,不但在那个时候是切中时弊的,把它拿到今天来,温习温习,琢磨琢磨,比较比较,这个要求还具有实际的意义。大家在网上可能也看到,网上批评我们有的寺院不像寺院,像商场;有的僧人不像僧人,像做生意的、像老板、像当官的。僧要像僧,庙要像庙,在今天仍然有其实际意义。所谓像,就是具有。庙,要具有庙的气象;僧,要具有僧的气象。庙的气象是什么呢?就是丛林气象。僧的气象是什么呢?就是衲僧本分。这个目标,虽然看起来很浅显,但实际上要求很高。
政府针对现在佛教界的情况,又提出三条要求。当然,不仅仅是针对佛教界,是针对整个宗教界,对整个宗教界从事寺院教团管理工作的人提出三条要求: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这三条看起来也很平淡,但是要做到这三条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学识上有造诣。什么叫有造诣,多深才是有造诣,多高才是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什么样的品德才能服众?服众者,要使信教群众口服心也服。所以,这三条,这三个要求也是很高的。
本来,我们佛教有很多专讲修养的教义、教诫。佛教就是教化众生断恶修善、破无明、断烦恼、求解脱。但是现在恰恰反过来了,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不能去落实,政府看到不好意思了,给我们提出要求: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三点加在一起就是爱国爱教的具体化。这几点要求都是本分事,我们要自觉地做到。我们的自觉性不够,感到十分的惭愧。
僧团一定要自强不息,要培养充实大乘气象,要修好这条能够容纳无量无边众生的大愿船,要养成山林气象、烟霞气象,尽量地去掉那些庸俗不堪的东西,要保持衲僧的本分。佛堂像佛堂,寺院像寺院,出家人像出家人,不要四不像。四不像对自己没有好处,对社会更没有好处。对佛教不但是没有好处,还有很大的坏处。
今天,专门就僧团讲几句话。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看起来明年可能跟大家说话的机会不多,这也算是我的临别赠言。
净慧老和尚简介 净慧,祖籍湖北新洲,生於一九三...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
任丘市古佛禅林观音圣像开光法语 净慧老和尚 古...
净慧法师云居山请茶开示选录 其一、(一九九三年...
佛教的和谐精神—慈悲喜舍 净慧老和尚 上个月的...
第一讲 在当下一念上用功夫 (2007年12月1日晚六支香...
己卯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净 慧 (1999年12月22日...
第七讲 行禅与坐禅 (2007年12月4日晚六支香) 各位大...
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3) (2005年12月12日) 大和...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2005 年1 月16 日讲于古佛...
第六讲 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
第五讲 无门关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无门关”...
第四讲 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
第三讲 四祖禅法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
第二讲 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
第一讲 什么是禅 此次承蒙玉佛寺的大和尚、各位...
净慧老和尚简介 净慧,祖籍湖北新洲,生於一九三...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净慧法师 著 佛法住世二千五...
今天同各位交流分享题目是:《禅的理论和实践》...
人 生 直 指 八月十二日晚,夏令营安排的活动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