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宝训》,又称《禅门宝训》、《禅门宝训集》。四卷。南宋僧净善重集。内容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慧南至十六世佛照拙菴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约三百篇,各篇末皆明记其出典。 本书初由妙喜普觉、竹菴士珪二禅师于江西云门寺所辑录,经年散逸,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净善得之于老僧祖安,因惜其年深蠹损,首尾不备,乃寻之语录传记,加以重集,即现行之《禅林宝训》。此书古来即盛行于禅林,每被列为初学沙弥的入门书。
《禅林宝训》一书之所以被誉为现代统理学的宝典,主要是书中处处训诲学人立身处世、修学、住持之道,足为今人借镜。今略述各卷内容如下:
卷一
集录明教契嵩、圆通居讷、云居晓舜、大觉怀琏、浮山法远、黄龙慧南、白云守端、黄龙祖心、泐潭洪英、五祖法演、真净克文等古德法语七十余篇。如:
□
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虽匹夫,非穷也;道德之所不存,虽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齐,昔之饿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纣、幽、厉,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是故学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势位之不在乎己。”镡津集本篇教诲学人:道德是立身之本,世间可尊可重者,莫有过于道;可嘉可美者,莫有过于德。
卷二
集录灵源惟清、湛堂文准、圆悟克勤、慧洪觉范、佛鉴慧懃、佛眼清远、东山慧空、高菴善悟、归云如本、圆极彦岑、锺山如琰、范仲淹等古德法语七十余篇。如:
□
灵源曰:“磨□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蓄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学者果熟计而履践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道也。”笔帖
卷三
集录黄龙死心、草堂善清、山堂道震、雪堂道行、大慧宗杲、万菴道颜、昭觉大辩、音首座等古德法语七十余篇。如:
□
雪堂行和尚住荐福,一日,问暂到僧:“甚处来?”
僧云:“福州来。”
雪堂云:“沿路见好长老么?”
僧云:“近过信州,博山住持本和尚虽不曾拜识,好长老也。”
雪堂曰:“安得知其为好?”
僧云:“入寺路径开辟,廊庑修整,殿堂香灯不绝,晨昏钟鼓分明,二时粥饭精洁,僧行见人有礼,以此知其为好长老。”
雪堂笑曰:“本固贤矣,然尔亦具眼也。”
直以斯言达于郡守吴公傅朋曰:“遮僧持论颇类范延龄荐张希颜事,而阁下之贤不减张忠定公。老僧年迈,乞请本住持,庶几为林下盛事。”吴公大喜,本即日迁荐福。东湖集
此篇说明选贤继席之要,是丛林中盛事。
卷四
集录佛智端裕、瞎堂慧远、水菴端一、心闻昙贲、慈受怀深、月堂道昌,自得慧辉、拙菴佛照、或菴师体、简堂行机、密菴咸杰、懒菴道枢、灵芝圆照、吴芾、尤延之、张孝祥等古德法语六十余篇。如:
□
水菴谓侍郎尤延之曰:“昔大愚、慈明、谷泉、琅□结伴参汾阳。河东苦寒,众人惮之,惟慈明志在于道,晓夕不怠,夜坐欲睡,引锥自刺,叹曰:“古人为生死事大,不食不寝,我何人哉而纵荒逸?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一旦辞归,汾阳叹曰:“楚圆今去,吾道东矣1”西湖记闻
此篇见古人忘身为法,不惮劳苦。
本书今收录于《嘉兴藏》第八册、《龙藏》第一三七册、《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注疏有:
□禅林宝训音义一卷明.大建较
□禅林宝训合注四卷清.张文嘉较定、张文宪参阅
□禅林宝训拈颂一卷清.行盛着
□禅林宝训顺朱四卷清.德玉着
□禅林宝训笔说三卷清.智祥述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基本信息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永明延寿阐明唯心思想的著作。一卷。收在《大正...
《金刚三昧经》,隶属“般若波罗蜜”经类。经文...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