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唯识家无著大师
「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从这首八宗偈语可以得知,法相唯识的名相繁琐,义理层次复杂,学法相唯识者,必须耐烦,方能厘清脉络,通达义理。
佛教思想史从阿含、般若到中观,逐渐成熟。到了唯识思想的盛行,更是佛教教理史上的一大迈进,意谓著印度佛教思想发展的过程愈趋缜密、圆融,对于人类思想史的建设,更是一伟大成就。而开创法相唯识一宗者,便是史称唯识家的无著大师。
无著,北印度犍陀罗人,生于公元三一○至三九○年之间。从小接受传统严谨的婆罗门教育,后来为追寻解开生命奥秘的真理,毅然放弃继承婆罗门国师宝座,皈投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修习小乘空观。然因久未通达,意欲自戕,直到受中印阿踰阇国弥勒菩萨的开示,才悟入大乘空观。无著得弥勒教学,授予《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多部大乘论典,自此盛弘大乘法相唯识法门,继龙树后,成为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师之一。
无著的论著与注释的典籍甚多,重要的著述如《显扬圣教论颂》、《顺中论释义》、《金刚般若经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都是印度大乘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显扬圣教论颂》是重新组织《瑜伽师地论》的纲要性著作,《瑜伽师地论》则是无著介绍唯识学的思想根源。
此外,《顺中论》是《中论》的概说书,《金刚般若经论》是般若思想的注释书,以《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论》传授《般若经》的修行次第,以《摄大乘论》论述大乘义理,《摄大乘论》后来传至中土,又形成「摄论宗」一派,足见无著学说的伟大。
无著的唯识观,主张出世间的清净种子,是由「闻薰习」(即听闻善法,薰习三学、六波罗蜜等法)成就福慧资粮,证入真如法界,最后转识成智而得涅槃佛果。他以空(中观思想)为理念根据,发挥大乘空慧悲济的特质,又以识为学说立论根本,在印度大乘佛教弘传史上,开创出另一个思想领域,成为印度首先弘扬唯识思想的人,也是古代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创始者。
无著的胞弟世亲菩萨本习小乘,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造论抨击大乘佛教,后来经他善巧接引,终于肯定「小乘为失,大乘为得,若无大乘,别无三乘道果」。悔悟后的世亲,本欲割舌以示忏悔谢罪,无著告以「毁谤大乘的过失,纵割千舌亦无补于事,唯有发心造论,弘扬大乘,始为最究竟的忏悔」。不久,无著以七十五高龄圆寂,世亲秉承遗命,竭力举扬大乘,致力于论典的撰述。
无著与世亲奠定大乘唯识教学的稳固基业,为印度佛教历史开创新纪元;而印度大乘佛教自龙树、提婆后,至无著、世亲时期为发展的最高点,此后渐渐衰微。
无著一生专志于弘传大乘佛教,其学说思想不仅对印度的瑜伽行派深具贡献,对中国、西藏、日本的佛学也有深远的影响,不但是印度佛教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人物,其度化胞弟世亲回小向大的史事,更是千百年来佛教史上流传的佳话。
第八课 弥勒欢喜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
第十九课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大乘经论里有许多蕴含...
第六课 普贤菩萨的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
第五课 智者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简称「文殊」,...
第十八课 现代菩萨的风姿 「现代菩萨的风姿」,...
第三课 菩萨道的次第 大乘菩萨的思想,源于佛陀...
第一课 菩萨道的起点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
第二课 菩萨道的实践 吾人学佛修行,若依二乘声...
第十课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经师、律师、...
第十六课 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
第二十一课 圆满菩萨道 《法华经.譬喻品》云:...
第二十课 总论菩萨道 菩萨依其功德和势力,在许...
第十九课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大乘经论里有许多蕴含...
第十八课 现代菩萨的风姿 「现代菩萨的风姿」,...
第十七课 现代菩萨的性格 菩萨者,即发心利益社...
第十六课 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
第十五课 《维摩经》与维摩 在佛教里,有一部文...
第十四课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
第十三课 千部论师世亲菩萨 「佛以一音演说法,...
第十二课 唯识家无著大师 「密富禅贫方便净,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