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佛法基础 > 初入佛门 > 正文

仁清法师:初入佛门的在家居士应该怎么修?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师父,刚入佛门,在家居士应该怎么修?还有就是现在的人,如果不信佛,咱应该怎么做?”

  你说的这个问题啊,实际上说小很小,说大展开可就大了,说问怎么修,不仅仅是刚入佛门的人要问,入了佛门的人,很长的人也要问,甚至是出家的人有时候也要问,我应该怎么修啊,反倒好,能有这样问题的人,最起码他有这样修行的心,是吧。单纯说,刚入佛门的人在家怎么修,那么把他缩小了的话,应该说这个功课怎么做,对不对,在家怎么做功课,我劝大家是这样,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之正行,这个一定要知道,一定要记住。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正行,时时刻刻都在念佛,做家务也在念佛,走路也在念佛,甚至是买菜,甚至是有一部分工作也适合念佛,只要你工作不失误就可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个原则性的修法,刚才你提到刚信佛的人在家怎么修,肯定是有一个功课的问题了,懂吧。也就是说在家佛弟子,早课晚课,如果有缘的话,是跟我们寺院的功课,最好是一致的,相应,内容一致,时间一致,这样的话还是那个话,就是能够产生共同熏修的一种功德,并且是丛林当中的这种功课比较科学,功德也很大,功德非常之大。如果说我们自己在家没有能力,把这个功课做到像在寺院一样,那怎么办?也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没有一个确定格式,但是有一种指导,这种指导是什么,很多佛弟子采用了这种模式,早上的话是《普门品》要有,懂吧?《普门品》要有,《心经》要有,《大悲咒》要有,《往生咒》要有,《观音菩萨名号》要有,剩下的主要是阿弥陀佛名号,这是早课。晚课的话是,《弥陀经》要有,《佛说阿弥陀经》,《心经》要有,《往生咒》要有,《大悲咒》要有,观音菩萨名号要有,剩下的就是阿弥陀佛名号。你掌握住这些,不愧是佛弟子在家的一种非常好的一种功课,但是主要还是以念佛求生西方为主,是这样。

  如果有人说我早上念十句佛,晚上念十句佛,就行了,那叫或者是十念法,或者是十口气,这样的话就容易引起懈怠,放逸,时间一长,因为念着佛么,你干着事也能念佛,有些佛弟子信了佛以后,他也知道念佛。但是他还赌博,打牌等等。搓着麻将想起来了,今天还没念佛呢,东风阿弥陀佛,么鸡阿弥陀佛,摸着这个麻将,念了几句佛,算是完成了你的功课了。虔诚心不到位,功课就是相对固定的内容,有一定得数量,不是仅仅十口气,当然历史上产生过十念法,十口气念法,和一口气念十句的那种念法,两种十念法都产生过,后来呢。很多高僧大德也讲了,那是,高僧大德为达官贵人,比较忙的那些人,善巧的一种接引方法而设定的功课,所以我们佛弟子,三皈五戒以后,正式进入佛门了,正式修起法来了,然后每天早上十念法,那恐怕就是一种懈怠和放逸的借口,必须要给自己订下功课来,懂么?订下功课来,内容差不多是刚才我说的那些,因为很多佛弟子,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这种功课是比较科学的,能明白吧。如果说,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遇到违缘了,你专致的念念观音菩萨,求一求观音菩萨,或者是专门的念《大悲咒》,诵它几天,来排除违缘,消除业障,也是可以的。或者是我们专门念阿弥陀佛,念它个几天,几十天,都是可以的,就像闭关一样,这也是可以的。

  要是说,要说到说这个,在家佛弟子怎么修行,讲到怎么修行这个话,这个题目是很大的,简单给大家说一个轮廓,说个什么轮廓呢,要有正知见,这个正知见怎么树立呢,长期的熏修,诵经,实修,念佛,包括听闻经法,而慢慢慢慢树立起来,树立起来的那种佛教的正确知见。正知见必须有,没有正知见就是邪魔外道,魔和佛一念之间,念,理念,念头,一种解释是理念,就是知见问题,一种解释就是念头。比方说,我在这坐着,打了个念头,想放生,好了,趋于了脱之念,那可以叫做是佛之念,解脱之念,佛教修行人的念头,如果说我在这坐着,打了妄念,我去抓鸟,或者钓鱼,好了,那轮回之因,是这样。这是念头,知见那种理念呢,那个面就更大了,内容就更多了,所以单纯说,树立正确的知见,那绝非是三年五年的功夫。所以说,正知见是第一要素。

  第二不可缺少的是精进。精进是达到目的的唯一的途径。有了正确知见了,不精进不行,比方说,你也知道,饭能治饿,馒头能治饿,馒头也端上来了,不通过实修,不通过真正的一口一口的吃,治不了饿,打不了饥困,(方言:饥饿)博山人叫什么,“饥困”,我们老家叫饿,实修就是实干,就是实践的那种理论,这是一个过程。所以精进也是必要的。

  还有一种,非常必要的,持戒,持戒。有人问:师父,我们持什么戒,你受了三皈五戒,你就持三皈五戒,你受了八关斋戒,就持清净八关斋戒,受了菩萨戒,就持菩萨戒,像我们受了出家戒,就应该持住出家戒,持住你相应的戒条,为什么呢?你受戒了,通过一定的仪规受戒了,你就得到相应的戒体了,如果不持戒,万种功德很难生发,这是经上的一个含义。如果你持住戒了,就是一种功德,明白这个道理吧,持住戒了就是在护持你的戒体,持住戒了本来就是一种修行,所以持戒,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劝大家课下,多看经,你们看经的时候,任何一种修法,包括《观无量寿佛经》之净土法门是很重要的一部经典,再就是我们头一段时间讲的《大悲咒》,来自于《大悲经》,每一次讲到,相对高深的修法的时候,都讲到戒,《观无量寿佛经》,一讲到上品上生,中品以上的上生的人的时候,都讲到一个戒律的问题。除非是,你不想往上走,不想成就,是这样,所以持戒也非常重要,有人说末法时期可以不持戒了,这是句胡话,胡话,发烧烧胡了,那句话。末法时期持戒的因缘少了,末法时期持戒的人少了,所以才称为末法时期,假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年头,都在持戒,持的非常严谨,那么持戒的这个人,在持戒的这个人身上,就是正法,没有末法,就是这个含义。

  我原来举过一个例子,比方说出家人不拿钱,不捉持金银,不捉持金银这个戒,我们现在做不到了,很难做到,我举了一个例子,有时候从山上下来坐公交车,到明水汽车站,你得去方便一下,一两个小时了,明水汽车站,公共厕所,人那里一个卖票的,以前的时候你听说过,去厕所卖票么,看电影卖票,进大观园卖票,进厕所卖票,五毛,懂不?古代没有吧,所以说呢,末法时期,持戒的因缘少了,恶因缘多了,所以很多的轻微的戒,我们也很难做了,很难做到。释迦佛在世的时候,要求他的弟子们,每天每天必须去托钵化缘。我们现在要是托钵化缘,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叫人打出来,第二种可能110了,110了,说,不清了,你,跟李洪志什么的关系?怎么办这事?是吧。所以现在,这个因缘,和以前的因缘不一样了,末法时期,持戒的因缘少了,恶因缘多了,有些轻微的戒很难持住了,这叫末法表象,并不是说,末法时期,我们可以不持戒。正是因为末法时期持戒,持不清净了,持戒的因缘少了,所以末法时期成就的人少了,就这个含义。相应的么,一是正知见,二是精进,三是持戒。

  第四还有一条,发菩提心,这个发菩提心,很少有人讲,但是离了这个菩提心,究竟的佛果,是做不到的。《华严经》上说“亡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道。”这句话非常严肃的,没有菩提心,亡失了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道,厉害吧。菩提什么意思,菩提是觉的意思,佛是什么意思,佛也是觉的意思,佛是圆满佛果的觉悟。菩提是证悟的一个过程的一种觉悟,没有菩提的种子,你就不可能结这一个圆满的佛的那一种果位,所以说发菩提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菩提心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我要成佛,就是自觉。第二个含义我要度众,就是觉他。菩提么,觉有情的含义么,所以大家必须要发心,特别是佛教事业,对佛教事业共同的护持,对佛教事业发心。比方说我没有能力去寺院干活,好了,你有能力自己修行么,当你自己修行正法的时候,本来就是对正法的一种护持,明白不。当你和另外一个人处到某一种场合,生了烦恼的时候,假如不是学佛,也可能吵起来了,打起来了,但是你学佛了,你就想,我要维护佛教的名声,所以我要学忍辱,目的是为了护持佛教的名声,这也算是一种菩提心,也算是对佛教形象的一种维护,这个能懂么?

  所以说我在兴隆寺的时候,兴隆寺么,反正说土话,说土话我觉得也方便一些,说的直白一些,我就给他们喊出来一个口号,我那个口号是这样的,宁可自己吃亏,不能给佛教抹黑,这就是护持佛教形象,懂不懂?何况,在很多场合,我们不是吃亏了,而是发泄,一种发泄,谁谁谁碰了我,好几年都没有人敢碰我,你敢碰我,发泄么,在寺院就吵起来了,你在寺院里吵,你胜了,胜了,得打,得把她战胜,才叫胜了是吧。要么就骂过她了,要么就吵过她了,要么就下架子,把她撂倒了,摔倒了。所以这一切形象,让第三者看来,某某某寺院打仗了,这是最根本的,就是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某某某寺院打仗了,对不对,让别人一听,寺院打仗了,寺院那种场合为什么还有打仗的,这个道心不坚定的人,可能就退失道心了,没有信佛的人,可能从今以后也有一种障碍了,这就是对佛教形象的一种破坏。所以说护持佛教形象,是从我们做起的,我们个人做起的,是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的,并不是说我非要去到寺院做一个大事情,这一座塔我包了,十三层,好,几百万,几十万,才叫做护持,可不是那意思,护持佛法是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的,就是这个含义。

  修正法的时候,正法就增加了一股力量,何况我们修法,最后是把这个功德回向十法界,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让他们早日得闻正法,对不对,祈求的是世界和平,人民的安乐,他肯定在这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力量,这就叫护持,这就叫菩提心。刚才我讲的些题目,在家人怎么修行?正见、正知见、精进、实干,懂不?持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这几条实际上都是些题目,能明白不?所以也不要把忘掉我们自身的这个利益,自身的利益就是,一定掌握住就是坚持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现在的人的一个。就是一种出路,能懂吧?

  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个,解释一种不正确的说法。有人说,一切的事情,利于自己的,就是邪魔,利于他人的,就是佛菩萨,也就是说利于自己的就是恶的,利于别人的就是善的,这句说法,这个说法是片面的,这个说法是片面的,有一些东西是相互的。比方说,我们因为持戒,而不杀生,首先是为了利于我们自己,但是你不杀生,正是保护了其他众生的生命,那么说,不杀生,是利于自己呢?还是利于众生呢?谁能回答?谁能回答?

  佛教,佛教究竟意义上的含义,就是自利利他。比方说不饮酒,我们不喝酒,不喝酒从形式上来看,是我们自己不昏沉,自己不迷糊,对不对。可是从整个社会影响来看,那还是不去伤害人么,比方说汽车司机不喝酒,那交通事故就少得多,是不是。骑摩托不喝酒,那也是交通事故也少得多了,就是这个含义,还有一些朋友之间非常好,喝酒喝大了以后,失去正念了,丧失了心智,然后就拔刀相向,我那个《大悲咒》上讲到了,兄弟两个,喝了酒以后,他弟弟想杀一个生意人,结果他哥哥呢说不行,这个生意人是奔着我来的,是我的一个朋友,把他弟弟阻挡住了,不让他弟弟去杀这个人,最后他弟弟一听,你不让我杀,你不跟我一块杀,这个事麻烦了,喝了酒喊出去了,我还没杀人呢,人家都知道了,他弟弟借这个酒劲,提着刀,追上他哥哥,在路上就把他哥哥杀死了,想灭口,那怎么能灭。你看,这是酒的作用,酒,酒是助缘,恶因缘的助缘,懂这意思不?所以说,佛教的修法,要全面的掌握,要用佛教的知见,来理解,并不是利于自己的就是恶的,利于别人的就是善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最起码是不圆满的。

  比方说我们发心成佛,那首先是利于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成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做了很多善事,或者是断了很多的恶事,他引发的后果,那就是利于一切众生,能明白吧,还有没有,还有没有,你们没有,我再给你们解释一段,解释一段什么呢?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经上怎么说的,谁能回答?《弥陀经》上怎么说的?经上怎么说的不知道么,弥陀经没诵过么?“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是《弥陀经》上说,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你站起来说,站起来说。你就背一下这几句话吧,背下这几句话就行。“阿弥陀佛,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嗯对,从事相上看,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从我们这个世界,往西方去,超过十万亿个佛土以后,就有一个佛国了。这个佛国叫什么呢,叫极乐。就是说我们发愿往生,发愿往生的那个地方,走了以后,我们临死的时候就上那去,阿弥陀佛就来接我们,他的教主就是阿弥陀佛,对不对?这是事相,在西方,超过了十万亿个佛土,是吧,这是事相上讲。

  从这个心性上讲,你看《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佛土净”当你心净的时候你当下,这个佛土就是清净的,当你心净的时候,当下就是极乐世界,是这个意思吧。我再给大家补充一点,让你们正确理解什么叫极乐世界,佛法是缘起法,佛法是因缘法。也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果报的现前,任何一个事相的生成,都是有很多条件所组成的,是不是这样?都是很多条件组成的,是不是这样?这是佛法的一个很根本的很基本的原理,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同样也是,不念佛的人,西方极乐世界远在西方,他见不到,去不了,作恶的人,堕落地狱的人,也是去不了,对不对?念佛的人,那么,最后才能往生西方,从因缘法,我们可以这样给他解释,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的目的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说,极乐世界,其中一个因缘,就在你念阿弥陀佛的这一声名号当中,也可以这样解释。你念阿弥陀佛的这声名号的时候,就是组成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也可以这样说,阿弥陀佛这一声名号,你只要念他,就是组成,在你面前显现的,这个极乐世界的一部分,这样能听明白么,并且是我们发愿往生,发愿往生西方的时候,随着你这个愿的出现,那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一部分,就在你这一个愿当中而显现,愿也是一个条件,念佛也是一个条件,明白不?相信那边,相信有个西方极乐世界,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接引愿,相信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你相信他,包括了相信的这些内容,也是西方极乐世界在你这里显现的一种条件,对不对?所以信愿行,是组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这里面还又包括了放生、印经书、护持道场、严持戒律、读诵大圣经典等等等等。每一个条件都是组成西方极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能懂不,这是从因缘法,来讲的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也可以这样说,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你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上,懂了不?当你放生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你放生的这个善行上,懂不?当你印经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你所做的这个功德上,就这么含义。你说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在我们当下,你想做的那里,你当下想念一句佛,好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你这声名号上,因为这一声佛菩萨,这一生阿弥陀佛名号是组成西方极乐世界的,非常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些条件,西方极乐世界放在你跟前你也看不到他,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化现,还是一种事相,他跟我们经上看到的,地狱也是一个道理。

  你看《地藏经》大家都读诵过了,无毒鬼王问那个光目女:“圣女,你为什么来了?”圣女就说了:“我为什么来了呢。”她不知道呢,因为是她祈求的那个佛陀,那个佛陀加持的她。她说,我这上哪来了,我为什么到这来了,无毒鬼王回答了,这就是地狱,世人若想到这个地方来,要么就是业力,要么就是神力,懂了不?神力就是无阻无碍,你像佛陀证得佛果以后,一切事相他都能了了皆知,了了分明,任何地方他都能去的了,这就叫神力,圣人的力量么,作为凡夫来讲是业力。业力是什么意思呢,他就是做了,那个业力就化现了这么一个地狱。除非这两条,没有这两条,一般人,没有做地狱之因的人,也没有非常大的神通的人,他到不了地狱,你叫他去他都不去,去不了,没有,懂这意思吧?还是一种化现,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化现,怎样才能显现,如果我们不修行,如果我们不念佛,不发愿,不相信,等等,这一些条件通通没有的话,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咱们面前也看不到,懂了不?这就是佛教的因缘法,这就是佛教的因缘法,能明白不?所以阿弥陀佛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我们这起心动念上,就在我们的行走坐卧上,就在我们的发愿上,就在我们的修行上,最主要的,就在我们念阿弥陀佛这声名号上,能明白吧。

  以前不曾有过,实际这是佛法原理,佛教不是神我外道,有很多人没有正确理解佛教,就这样说,你只要信阿弥陀佛就什么都有了,然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父,像父亲一样慈悲,一样伟大。你的父亲慈悲了你什么?我讲到护法的时候,《大悲咒》的不共护法是,时时刻刻都护着这个行人,常随其侧,常随拥卫,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就是一种护法都能做到这一个,何况是佛陀呢,佛陀的慈悲摄受是时时刻刻的,无处不在的,你的父亲给你了什么?肉体而已,人间的,那种,情的那种缠缚,是不是?再就是人民币,拿两块钱买块雪糕,这就是你的父亲。佛陀可不是这样的,佛陀是一种出世间的功德,是让我们成佛的,很多人说西方极乐世界,像慈父一样,西方极乐世界什么都是庄严的。那边,阿弥陀佛给我们准备好的一切,我们只要相信他就行了,这句话是错误的,这就叫做割裂经文,光相信是不够的,还要实在实的做,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确确实实非常殊胜,当我们没有往生西方的时候,我们还是在娑婆世界,还是在吃馒头,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也有馒头,那里不用花钱了,你们知道不。所以说,你这一生的存折也不用带着走,那里不需要,那里不需要,那里的银行不叫中国人民银行,知道不,福报庄严,功德庄严。

  就是放在手上,小瓶的话,小东西,小物件,都可以在手上拿着,这是一个加持印。通过一种加持的手段,真大的时候,我在光盘上讲到了,很多人给我买的蜜,还有那个香油,大桶的买来的,20斤一桶,20斤一桶,我不可能放在这托着它。20斤一桶这样,我讲到了么,观想,主要是观想,你把他放在前面,主要是观想,加持的方法一样,不在手上了,懂了吧。这个清净心不够,是不是不如师父加持的好,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种道理。讲一种什么道理,我大悲咒光盘上讲到,法尔如是,谁做谁得,是那个意思不?法尔如是,谁做谁得,是法,就这么不可思议。谁如法,谁精进,谁提高了你的证量,谁得到的就多,就是这个意思,修行十年的,修行十生的,修行十劫的,和修行十天的,肯定不一样,明白了吧。修行他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肯定是不一样,有差别,但是呢,只要是法正,方法再正确,好了,谁做谁得,明白了么。所以我们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对自己要充满信心,不要认为,我是不是业障重啊,老是难受。是不是这个意思,难受,那就是身体不好。病有好几种,四大不调是身病,五阴炽盛是心病,想抽烟,想喝酒,他“拱缰”的慌(方言:意为心里非常想要达到某种目的,却憋在心里难受的心态),这个“拱缰”,是心病。看了人家那耳环,他就想搞一个破锣,跟锣一样大的,她那个耳环太小了,给你个大的,那是锣啊,项圈是吧,挂在脖子上的那种,那叫心病,五阴炽盛,烦恼。你看这个身体上的不舒服,有好多好多解释。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对于佛弟子来讲,讲到西游记,那仅仅是一种文学作品。但是西游记这个文学作品,确实来源于佛教的很多资料,非常多的祥实的资料,多数是来自于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日记本一样的那种东西,那种资料。玄奘法师是唐朝的一个法师,俗家姓李,发心去印度,求受大乘佛教,佛教经典,然后到我们中国来翻译。当然他在路上也是非常的艰苦,非常的辛苦。我们在资料上也看到了,电影上也看到了,他的师父是谁呢,他的师父是印度那烂陀寺的佛学院院长,叫戒贤法师。当时是相当厉害的大成就者,印度当时有三大佛教学院,那烂陀寺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是享誉世界名声的,就是在世界出名的一个佛教学院,戒贤法师他是那里的副院长,好像是,副院长。

  戒贤法师有一段特别的经历,什么经历,修行非常非常有成就,他主要是,持有唯识宗的一切教法,所以,玄奘法师去了以后呢,跟着戒贤法师学的唯识学,回来以后翻译了很多经典。也可以这样说,根据经上授记,弥勒菩萨再降生成佛,成了弥勒佛的时候,那么玄奘,会替他翻译经典,会帮着弥勒佛弘扬唯识法门,当然法门很多,其中唯识法门肯定就是有这个因缘,因为经上有授记,经上说的,所以唐玄奘他师父戒贤法师,在唐玄奘到印度之前,他经常,就是受着一种痛苦的折磨。哪一种痛苦呢,一到下午,他两个手,就像伸到火炉里一样,烤的难受,就他这两个手就生火,发烧,就像实实在在的放在碳炉子里一样难受。这戒贤法师,最后他难受到什么程度呢,不想活了,想自杀,想自杀的时候,晚上感得三大士在梦中现身,就是境界当中现身,告诉他,说这么句话,说你这是重罪轻报,因为过去,你曾经是国王,搜刮民脂民膏无数,你这叫重罪轻报。为什么重罪轻报呢?一是他相当大的修行,相当大的成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消了很多业。第二呢,他有这个缘,把唯识学,就是传给我们的唐玄奘法师,并且在境界当中,观世音菩萨告诉他,你不能死,三年以后,就说中国,要来一个僧人,你要把你所学的,你所持有的,唯识法门,这一全部的资料,要授给他,那时候,唐僧已经在路上了,已经在路上了。那时候没有手机是吧,也没有发电报,知道,就是这样,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戒贤法师才活下来,就是他不想活了,痛苦到那种程度。所以业报是自己的,当我们身体受到,身体有不舒服感觉的时候,你要相信,这是我们的业报,这是我们的业报,不要想其他的,不要想别的,不要一不舒服,马上想到了,是不是哪个怨亲债主啊?一个老太太问我,师父,我这腿老疼,是不是那一年我吃的那个鸭子在啄我啊?我就跟她解答了,可能还有鸡在啄你啊,她只想起来那年吃了个鸭子,懂了吧?她是特别执着,着相,就是这个含义。所以我们学了佛以后,就实实在在的干,不要执着,实实在在的干,明白吧?还有没有?还有没有?好,说,最后一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