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殊
信仰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
五台山普寿寺 释如瑞
内容摘要: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经济的过热增长,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财富,随之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心灵恐慌。
众生渴望安宁,世界呼吁和谐。笔者藉庆祝山西省佛协和五台山佛协成立五十周年之缘,将自己对和谐社会的粗浅认识撰写成文,供养国家和社会。
本文首先介绍佛教信仰的理性特征,说明佛教信仰与其他信仰的主要区别;其次浅释文殊信仰之智信特质,彰显文殊菩萨引导众生的方便;最后,点出目前社会存在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从
佛法的视角提出消除不和谐因素的思路。
关键词:佛法 文殊菩萨 信仰 和谐
前 言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经济的过热增长、资讯和交通的便利发达,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空前的心灵恐慌。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人情淡漠;人与自然之间,无节制开发、无休止报复。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失去了本有的安宁与和睦。世界呼吁和谐,人类渴望安宁。国际社会、国家政府、地方行政乃至民间团体,纷纷寻求和谐社会的良策。佛教素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佛教徒亦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和特别的方式,积极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一、佛教信仰的理性特征
在众多的宗教信仰中,佛教信仰比较注重理性。佛教理性的特征乃是强调与私欲对立的“
无我”
意识,《杂阿含经》[1]中说:“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
涅槃。”即从无常出发,才能了知无我;从无我出发,才能达到涅槃。众生之所以永在无常生灭中而不涅槃,问题就在于执我。佛经说的
生死因,如我见,我所见、我爱、我慢、我欲、我使等,都加个“我”字。如能断了我见,就可达到无漏的般若
智慧,最终达到慧
解脱的涅槃境界。从理论上讲,发扬建立在“无我”意识基础上的佛教理性有助于克服目前的社会弊病。
二、文殊信仰重在智信
印顺导师认为:
大乘法虽然方便多门,但举要来说不外三类:(1)有以信乐十方
净土精进而入的,是“信增上人”。信增上人重在信心,不能自己去深究、决定,只要有人向他说了,就可以照著行去,毫无怀疑。(2)有以智慧解悟而入佛道的,是“智增上人”。智增上人重视智慧,什麽都要经自己的研究观察,不愿意人云亦云的随著做去。非经过熟思审虑,认为可信,不轻意盲从他人与古人。(3)有以悲济众生而入佛道的,是“悲增上人”。悲增上人特别热衷于牺牲自己利益他人,好乐慈善及政治事业等。[2]
声闻乘学人根据根机的钝利,也可分为随信行和随法行两种。随信行指声闻乘“见道”之钝根圣者。又作信行。从他人处听闻佛之教法而生信仰,由信仰而
修行,称为随信行。[3] 随法行,指声闻乘“见道”之利根圣者,能自以智力依法修行而趋于圣道。即于见道之阶段中,利根者能自披阅经典,善作抉择思惟,于法能作思惟,而如理修行。[4]
如表[5]所示:
┌─随信行───从信(精进)门入
声闻乘二种行人─┤
└─随法行─┐
├─从智门入
┌─智增上─┘
大 乘 二种行人─┤
└─悲增上───从
慈悲门入
众生根机不同,入门的方法也不同。然论到圆
成佛道的
菩提道,信愿、慈悲、智慧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大毗婆沙论》、《大般涅槃经》都说∶有信无智长
愚痴,有智无信长邪见。
三、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及原因
通过各种传媒,我们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进步、文化发达的主流发展趋势中,也不难看到一些不和谐的逆流。自然失衡和心理失衡问题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还比较严重。比如水土流失、物种减少、沙漠化现象、频繁自然灾害等自然生态失衡问题令人焦虑;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增高、在各种死亡中
自杀的比例增大、离婚率居高不下、官员腐败、道德沦丧、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人类心理失衡问题使人不安。
根据学者的分析[6],导致不和谐的因素主要有如下方面:1、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2、劳资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日益显性化。3、城乡之间的发展失衡,城市的繁荣与富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三农”[7]为代价的。4、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失衡,在物质财富高速增长、商品市场日益繁荣的同时,企业与公民的社会责任在不断下降。5、效率与公平的失衡,效率优先存在着向“效率至上”乃至唯利是图转化的倾向,而社会公平与正义却并未随着经济发展而成为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追求。6、经济发展与政治、法制发展的失衡,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治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法制建设仍依然滞后于时代的要求。7、权力滥用与失控。8、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利益失衡导致心理失衡,是当前社会情绪一个重要诱发因素。9、观念碰撞和冲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体制的惯性力量仍然在起作用;先前的利益格局将继续被打破,社会观念呈多元化存在形态。10、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以牺牲环境、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客观上不断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四、消除不和谐因素的佛教视角
1、对现行解决方案的顾虑
面对目前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民间从不同的角度都在努力进行着种种尝试予以对治:譬如增强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帮助力度、严格管理好农药的发放和保存以减少自杀率;提出“循环经济”以保障环境不受污染;整顿政府机关工作作风以提高对管辖区域内不法行为的监督和控制;乃至不惜大批量处分党员干部、甚至对直接责任人处以极刑以警示制造不和谐因素的人员。
政府及社会各界采取的种种措施,实在不失为有力的惩治救助对策。但一切救济措施如果不从人的心灵深处着手,不从世界观、方法论上改变,这些措施至多能算得上是“事后救济措施”,是否能将对立的双方从心灵
痛苦和
烦恼中彻底释放出来?比如被惩治的相关人员是否心悦诚服?[8]被解救的受害者是否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妥善管理农药能否消除极度痛苦绝望者的自杀心念?“循环经济”面对人们在对物质世界无止境的追求,是否仅仅是个口号?[9]
基于如上重重顾虑、疑问,作为佛教徒,我们思考可否考虑用文殊菩萨的般若智慧、平等慈悲、甚深大愿中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辅助政府及民间的各种措施。如果说国家机器采取的行动多为事后救济的话,那么平日里,将文殊信仰中的思想、理念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灌输到人民的观念中,也许能起到“事前防范”之功效。
2、佛法可作为执政者的辅助方略
(1)视文殊思想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千多年佛教教义的实践,能够通行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表明其具有时代的适应性,更具有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佛教不仅对于治理国家有精辟的主张,在防范犯罪于未然,鼓舞人心向上、向善,具有积极性、平等性、包容性、互摄性、圆融性的特质。我们并非奢望政府官员皆能信奉佛教,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将佛教,尤其是文殊菩萨的超越二元对立的般若思想、中道理论、平等观念作为一种哲学流派、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进行学习研究,如果认为其中有与党的治国方略相契合的理念,能亲身去实践。
(2)参考学习
佛陀的仁王之治
释迦牟尼佛
出家前身为太子,对治理国家的方略有透彻的理解。佛陀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是转轮圣王的仁王之治,即自由民主的政治。根据《长阿含经》[10]中的《转轮圣王修行经》记载:轮王的政治不是以刀杖,而是以法教令。也就是行
五戒十善的德化政治。经里记载了转轮圣王与太子关于仁王之治的一段对话,发人深省。太子请教轮王的正法如何,应怎样去推行?轮王回答:应当依于法来立法,恭敬尊重观察于法,以法为首,守护正法。“自除贪欲。化彼除贪。自除瞋恚。化彼除瞋。自除愚痴。化彼除痴。”以法来教诫宫廷中的人,以法爱护人民百姓乃至禽兽等。轮王又说:对于有
德行的人,“身行清净。口言清净。意念清净。
正念清净。仁慧无厌。衣食知足。持钵乞食。以福众生。有如是人者。汝当数诣。随时谘问。” 轮王治世尤其重视慈善,他教导太子,若“国有孤老。当拯给之。贫穷困劣。有来取者。慎勿违逆。”
另外,佛陀为其七众弟子[11]制定的
戒律、僧团规约以及僧众会议的程序、表决方式等,和两千多年后发展起来的民主政治居然有很多相似之处。难怪英国政治名著《印度的遗产》[12]一书说:“今天文明国会制度的基阶,竟可从两千多年前印度佛教徒的会议中见到,真是令人惊奇不已。”
(3)借鉴祖师“佛道济俗”的思想
庐山慧远大师[13]说:“佛道济俗,亦为要务。何则?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一千,则仁人百万。夫能修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则万刑息于国,此所谓坐致太平者是也。”梁启超也说过:“佛教之
因果,使上智下愚皆不能不信也。”如果社会大众人人能够
受持佛教的五戒,那么我们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淳朴谦让、重德祥和的净土;如果人人能够树立正确的因果观念,文明的社会就不会再是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社会;如果人人能够怀抱佛教的慈悲精神,这个社会就会减少暴戾杀伐之气、安和利乐;如果人人都能有佛教“诸法无我”的体认,这个社会将是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同世界。[14]
3、环保事业中可引入佛教思想和方法
(1)佛教环保意识的理论基础
佛教的环保思想源于 “
缘起观”。在缘起理论中,
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
在《楞严经》[15]中,佛陀以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的道理来回答富楼那尊者所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等问题。佛言: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继承文殊菩萨甚深观[16]法脉的龙树菩萨[17]在其所著的《中论》[18]中亦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
无生。如诸法
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
印度安慧菩萨[19]解释:所言生者,本无今有之别名。由于自体无性故不见有自生之法。自缘既然不生,他性亦然,所以亦不从他生。自他皆无性,因而共生亦无性。即“彼增上所作言非二法共生”。那么,事物究竟是如何生起的?回答:“亦不无因生。” [20]
佛在阿含经中说:有四种缘能生诸法。而此四缘诸经论中皆如是说。何等为四:谓因缘、所缘缘、次第缘、增上缘。如是四缘生诸法,没有第五缘。
这是说宇宙万物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包括现象界的有情和无情,都是因众缘和合而生。如果缺少其中一个环节,其他相关联的事物也就无法存在。根据缘起理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任何一种破坏地球环境、人类和谐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皆会影响到全球乃至整个宇宙空间。
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原始积累开始,到二次大战后全球经济复苏,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极大地消耗了地球提供给全人类的有限资源。片面追求经济繁荣的结果,就是全世界范围内疯狂掠夺地球上的物资,最终造成全球生态的失衡。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廉价进口不发达国家的资源,以换取本国的经济发达和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以及极不发达国家以出口原材料和劳动力,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以扭转本国的经济困境。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现今全球环境告急:森林覆盖面积急剧减少、淡水资源缺乏、野生动物不见踪影、水土流失、沙漠化现象等等,大自然在各个地区和国家以地震、洪水、台风、飓风、海啸等等形式惩罚了人类对其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乃至掠夺行为。
事实证明:地球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以牺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换得本土资源的保存和生态环境的和谐,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妄想。过分消耗自然资源造成的恶果一定是全人类共同来承受。[21]
(2)菩萨关爱众生的情怀
《梵网经
菩萨戒本》第一条: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
常住慈悲心、
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
杀生者。是菩萨重罪。
佛制杀戒的意义为何?贤首大师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22]作了详尽解释:(1)由断
生命业道重故。负此重业不堪入道。是故大小二乘道俗诸戒皆悉同制。(2)由违害大悲心故。瑜伽云。若有问言。菩萨以何为体。应正答言。大悲为体。尚须为物舍身。况害彼命。(3)背恩养故。下文云[23]。
六道众生皆我父母。生生无不从是而生。岂得害也。(4)乖胜缘故。智论云。或可蚁子在前成佛蒙其济度。此事难知。若害彼命。与彼无缘不蒙救也。(5)并有
佛性悉为当来法器。如《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深敬众生。尚无不敬。岂容有害。(6)违失菩萨
无畏施故。经云。所以持不杀戒。为施众生无畏故也。又涅槃经中云,如来
寿命无有限量皆因不杀。(7)乖四摄行故。论云。菩萨二利之中利他为最。若起害心众生舍离。设欲法施无所化故。(8)损过实故。智论云。假使满阎浮无价珍宝无有能直于身命者。是故夺彼命根亦得盗宝之罪。涅槃经又云。一切畏刀杖莫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等禁。(9)为报恩故。谓菩萨大行依众生得。尚念报恩。宁容加害。(10)法尔故。三世诸佛家业,法尔如是,不念加害,利益众生故也。
如果杀害众生,得怎样的
果报?根据《十地论》[24]《对法论》[25]等阐述的道理,杀害众生会得三种果:(1)异熟果。谓堕三恶道。(2)等流果。谓若生人中多病短命。(3)增上果。谓所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住故。又依《优婆塞戒经》[26]云:因杀生故现在获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诃啧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
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此一恶人因缘力故。此外,尚能令一切五谷菓蓏皆悉减少。此人殃流及一天下。
怎样才能消除杀众生的恶念?
首先学习菩萨对众生所生的心念。《十地经论》云:是菩萨复于一切众生中,生安稳心,于恶行众生欲令住善行故;生乐心,于苦众生欲令乐具不尽故;生慈心,于怨憎众生不念加报故;生悲心,于贫穷众生欲令远离彼苦故;生怜愍心,于乐众生欲令不放逸故;生利益心,于外道众生欲令现信佛法故;生守护心,于同行众生欲令不退转故;生我心,于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是诸众生即是我身故;生师心及尊心,观彼众生乘大乘道进趣积集具足功德故。
其次学习菩萨宁舍生命救护众生的精神。如昔二比丘过夏参佛。一亡一达。佛问达者:汝伴何在?答云:为不饮虫水在路自亡(渴死),达者恐不得见佛,遂犯虫水存命至此。佛即出金色臂看云:汝不
持戒,见我何益。其在路亡者先已至此闻法得果。又如鹅珠比丘,护众生命不惜身命。又如鹿王,以身为桥救济群兽。又如月上女菩萨,捡世见女人新产饥急,恐杀其子,菩萨割自乳房以救彼命。又如萨埵王子救饿虎舍身命。又如海中船破众人将没,菩萨商主告彼众人令投我发,我今闭气取死,海必漂岸以济众命等。隋代慧日道场的慧越法师,与群兽前来时,为其说法,老虎的凶性不但不发,更以法师的双膝为枕,时人传为美谈。新罗的慈藏法师[27],日常以慈救为先,隐居山林,绝粮数日,感得异鸟衔果供养。《杂宝藏经》[28]记载,一位即将命终的
沙弥因抢救落水的蚂蚁而得延长寿命。
如是众多菩萨,皆为我等做护生之楷模。菩萨护生,纯为利他。而我们今天,若再不护生,生态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将自命难续,故应善思、慎行。
(3)佛子保护无情草木的精神
佛教不仅要求佛子们对有情要有爱心,而且对山河大地也要精心保护。因为“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在佛陀的教义里,草木、国土等无情,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在大乘教诸宗中,主张草木成佛论者,如华严、天台、
密宗等一乘教皆是。华严宗以毗卢遮那佛十身具足,真如之性通于情、非情,依报之草木等亦有佛性。又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礼弥勒之楼观,乃得法门
三昧;无量寿经有宝树说法,莲华世界之海水宝树皆能说法,故亦有佛性。天台宗之草木成佛说,其教依法华涅槃而立,其理依色香中道而立,故有“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说,认为一切物悉具中道之理。密宗主张草木国土皆大日如来之法身,以六大为佛性,盛谈非情成佛之义。盖密教之意,十界之依正皆由六大所成,故若约五大,则为本初之佛体;若约识大,亦为性德之五智。草木等虽不具识大,然其自体即是本来佛,况又具觉知之功德,故亦具
发心成佛之义。[29]
《梵网经菩萨戒本》第十四条“放火焚烧戒”,要求佛子不得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四分律》[30]也规定,比丘
比丘尼不得掘地,不得坏生种。否则将堕在众合地狱,受苦二十一亿四十千岁。
(4)佛菩萨国土的
庄严环境及实现方法
佛在《
阿弥陀经》[31]中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西方
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彼佛国土常做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还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极乐世界,威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此经彰显佛菩萨所在世界的优美环境。
这样的净土如何建立?以佛教的观点来说,应从人心开始,心内的环境清净了,心外环境自然也就没有污染了。反之亦然。《维摩经·佛国品》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常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因此“环保”,除了注重物质世界的保护工作外,心灵的环保更加重要。
心灵环保如何做?从佛教徒的视角看就是要“心中有佛”。贪欲、嗔恨、嫉妒、邪见等盘踞在我们平常人的心里,污浊了我们的心灵,使得我们烦恼充满,从而感召我们生存的世界亦是污秽杂乱。《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32]说:“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以其杀生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其偷盗业故,感外霜雪、蝗虫毒害等,令世饥馑;三者、以其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诸外物皆悉臭秽。”由此可见,有情造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十恶业,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世界,而且也危害到器世间的山河大地。
如果我们用佛陀教导的方法,将内心的贪欲心改变成喜舍心、将嗔恨心改成慈悲心、嫉妒心改成包容心、轻慢心改成尊重心。心念转变之后,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佛就住在我们的心里,眼睛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耳朵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口中所说的都是佛的语言;身体所做的都是佛的事业。常行修习十善业道,则可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共业。可知,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乃至人与山河大地,莫不息息相关。这便是佛教中“同体与共生”的理念。
4、在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中可突出佛法教育[33]
面对现代社会中,大到世界、小到家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问题,很多贤善之士从文化教育方面寻求化解的方法。
(1)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之一在于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建国君民,教育为先”。中国远古时代的贤王汤王说:天下有罪,罪在朕躬。因为我没有把人民教育好。目前社会中,很多家庭出现了问题、社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根源之一在于“教育出现了问题”。
根据教育的途径,可以将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种。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教育的功能随三口之家和双职工家庭结构的形成而逐步丧失;而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应试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基本上或者说实质上不具有对学生施以道德修养教育的功能;在社会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方式是媒体,收视率最高的是哪些频道,票房价值最高的是哪部电影,点击率最高的是什么网站、最畅销的是那类书刊?媒体给予受众的教育中,不良成分占多大比例,我们从犯罪率、自杀率、离婚率、吸毒率的逐年提高中不难得出结论。净空老法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直接影响到社会文明进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国家领导人,一个媒体主持人。这两个人一念之间就可以成败社会。
(2)优秀文化教育应从人的最初形态开始
道德修养教育,包括优良正统的佛教信仰教育,一定要从人的最初形态开始。首先是胎教。即将做父母的人要对胎儿的心灵负起责任,让他在娘胎中就感受和平、温馨。婴儿一出生就开始认知这个世界,从此时起,让他去认识、接受美好的事物,培养他善良、诚实、包容、忍让的性格。幼稚园和小学阶段,是开始学习读书写字的关键时期,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教他背诵书写与其年龄相适应的优秀文化篇章,逐步达到出口成文、提笔成章,并且把所背诵的知识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慈悲博爱、清净纯洁、忍让和平的种子。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幼稚园的儿童就开始灌输“竞争”的思想。从和谐的立场来看,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竞争”升级后就变成“斗争”,再升级就会变成“战争”。战争的结果就是毁灭人类。
(3)多元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宗教,尤其是佛教,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原本是各种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但在中国近几十年里常常将其视为迷信而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中国现代哲学家方东美先生[34]说: 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学可以改造命运,主宰命运。净空老法师也说,从佛法中可以寻求到聪明智慧,幸福长寿。英国汤恩比博士说:二十一世纪之后,能够真正统治全世界的是中国人。因为中国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宇宙是多元的,社会的组成是多元的,乃至人的身体也是多元的,这就需要多元的文化教育。佛教里讲“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制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最终使众生得到究竟的安乐和解脱。可以说佛陀是多元化文化教育的真正实践者。
根据当今社会的现状,在多元化教育中应突出“和谐”的教育。在和谐的教育中,应使用多元化的方式。佛教中的四摄、
六度、十善业道等,都是净化世风、成就人类淳善道德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传播给世人。佛经中记载了佛及其圣弟子的本生故事,高僧传记中谱写了无数
大德修道成道的光辉篇章,经典及祖师论著中揭示了微妙的大自然法则及富有逻辑思辩性的哲学思想。所有这些都可以按照学历次第,分门别类,深浅相应或者写进教科书,或者作为辅助阅读资料,或作为大学里的选修课,或作为研究生的专项研究课题。以种种方便,使一个人在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中,都有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相伴随。
影视、音乐等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佛教文化,就能从众多吸引人的题材中得到创作智慧和灵感。比如佛经中记载的许多佛陀本生及圣弟子的本事故事、高僧传记中记载的很多高僧大德的修行历程,都比较适合作文学、电影及电视剧的题材;佛法中具有思辩性的哲学思想可以作为类似“百家讲坛”的题材来进行宣传;而佛菩萨的修行境界,一般世人难以体悟,则适合以科幻或神话作品的形式向世人传播,甚至可以制作成电脑网络中的游戏软件,使得热爱网上游戏的人在游戏中感受佛法。此外佛教音乐、诗词、散文等等本来就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中,功效显著。在大力呼唤“和谐社会”的今天,其积极意义更是不可估量。
结语
大自然原本是和谐的,人与人原本是和谐的,人的身体原本是和谐的,是什么造成了不和谐?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贪嗔痴。因外三毒膨胀,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带来了自然灾害;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造成了人类的不和平;破坏了自身身体的和谐,引发了各种新型态的疾病。
作为生活在文殊菩萨道场的佛教徒,我们有责任把文殊菩萨的清净、平等、智慧、慈悲等等精神落实在自己身上,然后将菩萨对众生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理
如法地传递给众生。教育众生破除迷信,启迪觉性、开发淳善真智。最终摆脱痛苦,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身与心、精神与物质的彻底和谐。
主要参考文献
一、佛教经典
1、《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
2、《文殊般若经》,扶南人曼陀罗仙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3、《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西晋聂道真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
4、《文殊般若泥洹经》,西晋白法祖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
5、《长阿含经》,姚秦
三藏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
6、《中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
7、《杂阿含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
8、《大般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9、《维摩诘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
10、《梵網经菩萨戒本疏》,唐贤首大师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
11、《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
12、《无常经》,唐三藏法师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
13、《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隋法智法师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
14、《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15、《杂宝藏经》,元魏吉迦夜与昙曜共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
二、佛法律教
1、《优婆塞戒经》,北凉昙无谶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
2、《四分律》,姚秦三藏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3、《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凡六卷或三卷。唐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梵网戒本疏、梵网戒疏、梵网法藏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
4、《四分戒本如释》,明广州沙门释弘赞在犙绎,载《大正藏·律部类·四分律疏》。
三、佛法论释
1、《中观论》,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
2、《俱舍论》,世亲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九册。
3、《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著,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4、《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著,南朝梁代真谛法师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5、《大毗婆沙论》,相传系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五百阿罗汉,经十二年而成。唐三藏法师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
6、《十地论》,世亲菩萨著。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7、《对法论》,安慧菩萨杂糅。唐三藏法师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9、《华严经探玄记》,唐法藏大师著。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
10、《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唐澄观大师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
11、《大明三藏法数》,明一如大师等编纂。收于《嘉兴藏》(新文丰版)第六册、《大藏经补编》第二十二册。
四、书籍
1、《清凉山志》,明释镇澄著。中国书店1989年12月版。
2、《教制教典与教学目次》,印顺导师著,正闻出版社1984年版。
3、《佛教丛书之八·教用》,星云大师编著。台湾
佛光出版社1998年8月第二版。
4、《文殊智慧之光》,崔正森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5、《印度的遗产》,(英)G.T.加勒特著。 陶笑虹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五、文章
1、“构建和谐社会需首先消除目前所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载《瞭望》周刊2005年第2期。
2、“新闻媒体如何面对社会不和谐因素”,丁柏栓撰。《现代传播》2005年第5期。
3、“不和谐因素亟待消除”,载《瞭望》2005年第7、8期。
--------------------------------------------------------------------------------
[1]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
[2] 见印顺导师著《华雨集(一)》第1页。
[3]据俱舍论卷二十三载,利根者在见道之位,称为随法行;钝根者在见道之位,称为随信行。于成实宗,随信行为三贤之位,随法行为四
善根之位,皆系见道以前之人。显扬圣教论云:随信行。谓如有一,性是软根;纯熟相续;自昔已来,恒信解行。由此因缘,今于诸谛,随信解行,趣向谛观。显扬圣教论第3卷、大毗婆沙论第54卷也有详解。
[4]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俱舍论卷二十三、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显扬圣教论第3卷、大毗婆沙论第54卷、法蕴足论等亦有详解。
[5]见印顺导师全集——《教制教典与教学目次》,正闻出版社1984年版。
[6] 参见《瞭望》周刊2005年第2期刊登“构建和谐社会需首先消除目前所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一文;《现代传播》2005年第5期丁柏栓撰“新闻媒体如何面对社会不和谐因素”一文;《瞭望》2005年第7、8期刊登“不和谐因素亟待消除”一文。
[7] 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8] 社会上持激进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从人民身上赶跑一批已经吃饱了的蚊子,再换上一批饿蚊子。此说法虽然不能算得上主流思想,但还是有一定的提醒、警示价值。
[9]山西省前计委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张奎坚决反对过分炒作循环经济,他说:“要务实推进,不要好高骛远,循环经济不是调整山西经济结构的灵丹妙药,循环经济离山西还远着呢。”
[10] 凡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413)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为北传四阿含之一,系纂辑阿含经典中篇幅较长之经而成。关于长阿含名称之由来,据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等载,因系长经之总集,故有此名;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破诸外道,是为长阿含;分别功德论卷一则谓,长者,乃说久远之事,意即历劫而不绝。全经有四分,三十经,即:(一)第一分包括大本经、游行经、典尊经、阇尼沙经等四经。(二)第二分包括小缘经、转轮圣王修行经、弊宿经、散陀那经、众集经、十上经、增一经、三聚经、大缘方便经、释提桓因问经、阿閦夷经、善生经、清净经、自欢喜经、大会经等十五经。(三)第三分包括阿摩昼经、梵动经、种德经、究罗檀头经、坚固经、裸形梵志经、三明经、沙门果经、布吒婆楼经、露遮经等十经。(四)第四分则仅收世记经一经。其中,第一分收录有关佛陀之本始及事迹,第二分为诸行之修习及佛说法之纲要,第三分收录对外道异学之论难,第四分则记载世界之起源相状等。
[11]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12]又名: The Legacy of India(英)G.T.加勒特著, 陶笑虹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3]《高僧传》记载:庐山东林寺慧远,俗姓贾氏,雁门人。初学儒,二十一岁出家,以道安为师,达大乘之奥旨。时襄阳有寇乱,道安散徒众,远辞而至荆州,将往罗浮,抵浔阳,爱庐峰清静,住于山阴。时有沙门慧永,在西林寺,原为同门。永劝刺史桓伊兴东林寺,使远居之。于是隐士刘遗民雷次宗及沙门千数,由远游止,远乃与缁素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于无量寿佛像前修净业。着法性论,唱涅槃常住之说。出沙门不教王者论,张沙门之纲维。居庐阜三十余年,不出影山。送客每以虎溪为界。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寂,寿八十三。
[14] 见星云大师编著《佛教丛书之八·教用》,台湾佛光出版社1998年8月二版。
[15] 凡十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之略称。又称大佛顶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唐代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首楞严为佛所得三昧(三摩提)之名,万行之总称。
[16] 甚深观是藏传佛教对中观的称呼。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学问的相承,而黄教的开祖宗喀巴将传承归纳为三种。三种传承为甚深观、广大行与加持祈祷。若以黄教的教义体系而言,甚深观的教义是以《入中论》为代表,其教义源流为︰文殊──龙树──提婆。据《菩提道次第修法》、《菩提道次第
祈愿法》的记载,甚深观派的传承如下︰释尊──文殊──龙树──月称──大理杜鹃──次理杜鹃──阿底沙──敦巴宝──博朵瓦──霞惹瓦──伽喀巴──笈补巴──
自在胜智──依怙宝──桑勤巴──错拏瓦──门札巴──戒燃──童子光──杰公足──佛陀弟──
虚空王──狮子贤──虚空幢──观世音──妙音──宗喀巴。
[17]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又称龙猛、龙胜。二、三世纪顷,为南印度
婆罗门种姓出身。自幼颖悟,学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及诸道术等,无不通晓。 师之著作极丰,如: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因缘心论颂、菩提心离相论、福盖正行所集经、赞法界颂、广大发愿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遂有“千部论主”之美称。
[18] 即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
[19] 安慧菩萨(475~555),南印度罗罗国(伐腊毗国)人。为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左右,南印度大乘佛教之大学者。
[20]见《大乘中观释论》卷第一,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译。
[21]有两则关于警示人类破坏环境的公益广告令人深思:其一,“森”变成“林”,“林”变成“木”,“木”变成“十”字架。其二、广告上写道:“人类享有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
[22] 凡六卷或三卷。唐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梵网戒本疏、梵网戒疏、梵网法藏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详解梵网经卷下菩萨戒本,总立教起所因、诸藏所摄、摄教分齐、显所为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教起本末、部类传译、随文解释等十门。
[23] 《梵網经菩萨戒本》第二十条“不行放救戒”。
[24] 凡十二卷。印度世亲菩萨著,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略称十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系注释十地经(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之作。内容系解说菩萨修行之阶位,十地融摄一切
善法:初三地寄说世间之善法;次四地说三乘修行之相状;后三地则说一乘教法。此书为六朝时代地论学派所依据之重要典籍,至隋代净影寺慧远作十地义记十四卷(现仅存八卷)集其大成。
[25]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的略称。凡十六卷。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系无著弟子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论而成,为
法相宗所依用重要论典之一,乃瑜伽十支论之一。
[26] 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系善生长者为大乘在家信者(优婆塞)说三归五戒等。乃由长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经(六方礼经),敷演成为一部大乘经典。
[27] 新罗僧。俗姓金。新罗王族出身,夙怀出尘之志,双亲丧后,辞妻子,舍田园创建元宁寺。适王室征召台辅,时有豪族以威吓胁师就征,师谓(大五○·六三九上):“吾宁持戒一日而死,不愿一生破戒而生。”自此,名声顿扬,乡邑士女争来受戒。善德王仁平三年(634,即唐贞观八年),奉敕率门人僧实等十余人来唐,初登五台山
礼拜文殊,数日后有异僧赠以释尊之袈裟及
舍利数粒。后入京师,得太宗知遇,先后住胜光别院、云际寺。贞观十七年(643),善德王召返,临太归,宗特引至宫,赐绢、杂彩,师另请藏经一部四百余函与诸妙像、幡盖等。归后,常入宫讲大乘论,或于皇龙寺授菩萨戒,大弘律藏,受敕任大国统,统理僧尼。国中之人受戒奉佛,祝发请度者不计其数,师乃创立通度寺,建筑戒坛,广度四来,通度寺即今日韩国三大寺刹之一。仁平十四年皇龙寺九层塔初成,塔心柱内安奉师于五台山所得之佛舍利六粒,其余舍利分置通度寺戒坛及大和寺塔内。终其一生,创寺建塔十余所,每兴必有祥瑞。著有羯磨私记一卷、木叉记一卷、出观行法等十余卷。生卒年及世寿均不详。——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法苑珠林卷六十四、三国史记卷五、三国遗事卷三。
[28] 凡十卷(或八卷、十三卷)。元魏吉迦夜与昙曜共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本经系集录关于佛陀、佛弟子,及佛陀入灭后之诸种事缘。凡一二一章之因缘谭,大部分皆系与佛陀有关之故事。包括十奢王与罗摩王子之事、佛陀入灭后二百年顷那先比丘与希腊弥兰陀王之问答,以及佛陀入灭后四百年只夜多尊者与月氏人栴檀罽尼吒王之问答等。全书共分五类:孝养篇、诽谤篇、施行篇、
教化篇、斗诤篇。主要为阿含藏教思想,以因缘譬喻来阐示因果关系。(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二)。
[29] 参考《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华严大疏钞》卷三十、《台宗二百题》卷七。
[30] 凡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于长安(410~412)。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所传之戒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又称昙无德律、四分律藏。
[31]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净土三部经之一。此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
往生。最为切要。此经所摄,拣除小善根
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笃之机也。
[32] 隋法智法师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
[33]参考净空老法师2004年4月30日在中国凤凰卫视大红鹰世纪大讲堂作的“多元文化教育与和平”讲座。
[34]方东美(1899—1977),安徽省桐城人。原名方珣,字东美,曾用名东英,后以字行世。早年就学于桐城中学,1917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读书。曾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主编该会发行的《少年世界》月刊。1921年赴美国留学,入威斯康新大学。二十六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夏回国,历任武昌高等师范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前身)、东南大学、中央政校及中央大学哲学教授。1948年去台湾,任教于台湾大学哲学系。1973年6月在台大退休后为辅仁大学聘为讲座教授。他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始终能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