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谛义
立标大意、释名等十重,以阐明真俗二谛之义。二谛说是南北朝佛教界普遍论及的问题,吉藏就此发挥了独特的见解。其内容与吉藏的另一作品《二谛章》三卷近似。
(2)八不义
立辨大意、明三种中道等六重,以辨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出、不生、不灭八义。此八不义与吉藏所说有相异处,因此本书之八不义是否为吉藏所撰,古来即成为问题。或说此八不义乃唐·慧均《四论玄义》所阙之八不义,因吉藏之八不义不流布,故后人取慧均之作添入《大乘玄论》,即《大乘玄论》原为四卷,加慧均之八不义而成五卷。又,吉藏所著《中论疏》中,开十门论八不义,可以参照。
(3)佛性义
立大意、岱释等十门,以明三因佛性等义。此说可与《四论玄义》卷七至卷八〈佛性义〉互为参照,以资理解,且可了解六朝时代的各种说法。
(4)一乘义
分释名、出体、同异等三门,以释《法华经》等所说之一乘义,此可与《四论玄义》卷十〈三乘义〉对照。
(5)涅盘义
立释名、辨体及八倒等三门,以呼盘之义。 以上(3)、(4)、(5)三义,显示出受当时《涅盘经》的影响很大。
(6)二智义
立翻名、释名等十二门,以辨权实二智。此义与《净名玄论》卷四之文殆乎全同。此外,另可参照《四论玄义》卷九。
(7)教迹义
立释教不同、感应、净土等三门,以明佛陀教化之迹仪。此与《法华玄论》等所说相通。
(8)论迹义
以屈申大意、明四论宗旨等五明,叙述《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书之大要,与《三论玄义》之后半共通点颇多。
根据古代记录所载,本书有广本二十卷、中本五卷及略本四卷。其中,略本即除去八不义而成,而二十卷本之内容如何则不详。若依《东域传灯目录》、《诸宗经疏目录》等所载,系为五卷。 由本论内容与吉藏其他著作的引用关系,以及八不义一科与慧均《四论玄义》卷二〈八不义〉之相应一致等方面来看,有谓本书并非吉藏真作,或为后人将要义归纳所成。然不论此说真伪,本书内容所辑皆可视为吉藏学说的重要思想。故亦为理解三论宗之重要典籍,对于三论宗思想之流传,尤其是日本三论宗,其影响显著。 此外,论中博采《涅盘经》、《维摩经》、《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胜鬘经》、《阿含经》及三论、《大智度论》、《成实论》、《涅盘论》、《法华论》、《中边分别论》、《婆沙论》等书,并列举鸠摩罗什、僧肇、僧睿、道生、僧朗、僧诠、法朗等诸师所说,一一加以论评,义旨精明。故本书古来甚受三论家所重视,也是研究南北朝佛教教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简介 总十卷,又称《入于大悲大方等大集说经》、...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简介 《付法藏因缘传》也称做《付法藏传》,或《...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中国北周时代印度...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