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法藏因缘传》也称做《付法藏传》,或《付法藏经》,六卷。各经录原来题作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本书的记录,最初见于梁代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经论录》载:“《付法藏因缘经》六卷(阙)。……宋明帝时西域三藏吉迦夜于北国以伪延兴二年(472)共僧正释昙曜译出,刘孝标笔受。……并未至京都。”其后,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九,载“《付法藏传》四卷(见《菩提留支录》)。和平三年(462)昭玄统沙门释昙曜译”。同卷又载“《付法藏因缘传》六卷(或四卷,因缘广,昙曜自出者)西域沙门吉迦夜延兴二年(472)为沙门统释昙曜于北台重译,刘孝标笔受(见道慧《宋齐录》)”。同书卷十,又载“《付法藏经》六卷(见《李廓录》),凉州沙门宝云译”。跟着唐代的道宣《大唐内典录》和智升《开元释教录》都依《三宝记》重复记载。实际存在的本子,只有昙曜和吉迦夜共出的一种,但各种经录记载不一而已。所谓昙曜自出的,或者是种略抄本,至于宝云译本,则全属误传。七卷数多少,乃因抄写的开合而异,不足为不同本子的依据。
本书编译的因缘,大概如《内典录》等所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信崔浩之言,下诏大杀沙门,毁佛经像,诏书中并谈到佛法“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刘元真、吕伯疆之徒,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实”。七年后,文成帝即位重兴佛法,昙曜等感奋之余,乃于北台石窟和吉迦夜编译此书,以明释教之由来,历然可考。
本书列举印度传法世系二十四人,从佛灭度时以最胜法咐嘱大迦叶起,其后以次传法为阿难、摩田提、商那和修、忧波毱多、提多迦、弥遮迦、佛陀难提、佛陀蜜多、胁比丘、富那奢、马鸣、比罗、龙树、迦那提婆、罗睺罗、僧伽难提、僧伽耶舍、鸠摩罗驮、阇夜多、婆修槃陀、摩奴罗、鹤勒那、师子。其内容多取材于旧籍。象《优波毱多》传记的一部分,就是大体上采用安法钦译《阿育王传》的原文。又象《龙树提婆》传记部分,也是用罗什所译两传原文而略改动。这些都表明本书大部分出于编纂,而非翻译。本书所述传承出处,多无可考。在此以前,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曾自编萨婆多记传承世系,又录佛驮跋陀罗师承一种,次序紊乱,不可尽信。本书所列传承和它又有异同,其正确性如何,也很难决定。
不过本书流行之后影响极大,它使中国佛教形成了一种法统之说而影响到宗派的建立。在隋、唐时代,台、禅两宗的法统说,均以本传为依据。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一中,历述天台传法世系,就是将《付法藏传》中和商那和修同时而得法于阿难的摩田提也作为一代,遂成二十四祖。他还认为诸师的相承都属“金口所记”。智者系慧文禅师的再传,慧文用心一依龙树所作的《智论》,龙树是《付法藏传》中的禅师,而为东土传承的高祖,这样相承而下,智者是东土第四代,这就成为后来天台家共认的法统。禅宗最初在古本《坛经》里,依着《付法藏传》,略加增减构成二十八祖之说(在阿难后加摩田提,提多迦后略去弥遮迦,又在师子后加舍那婆斯、优婆崛、僧迦罗、婆须蜜、下接达摩)。唐贞元中,智炬《宝林传》又加修正,遂成定论(于《付法藏传》弥迦后加婆须蜜,又于师子后加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菩提达摩,仍为二十八代,《宗镜录》卷九十七,《景德传灯录》卷一至卷三之说同)。到了宋代,台、禅两家在法统的议论上,互相是非。象契嵩,甚至以为《付法藏传》说师子尊者后法统断绝,实是谬书,但他对于《付法藏传》所编译之法统则依然信以为真。
(田光烈)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基本信息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永明延寿阐明唯心思想的著作。一卷。收在《大正...
《金刚三昧经》,隶属“般若波罗蜜”经类。经文...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