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定首先一定要找个目标、对象,就是所缘境。
这个所缘境要有所选择。有两个原则。
第一是能净惑障的。就是你所选择的所缘境要能清除你的烦恼习气。
第二是能减弱你强烈的执着,要随顺于真理。
事实上,禅定是通内外道成就的。四禅八定,所有其他的宗教都是共同成就的。在佛教看来,禅定只是一种手段,阶段性的目标,并不是最终目标,成佛才是最究竟的成就。因此佛教的不同在于它有正见,能够破除能所执着,这样才能趋向于解脱。所以所缘境要随顺于真理,要趋向于解脱,要能生起功德。
所缘境要选能产生功德的,不能缘于男女相上。比如一个帅小伙的所缘境是一个美女,那就完蛋了。不但不能够生起功德,反而产生更深的贪着。因此你的观想只能缘于佛或其他的所缘境。为什么要选择观想佛陀不观一个美女呢?这有讲究。因为对美女,凡夫本来天生的就有一种贪染心,强烈的占有欲,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而观想佛陀的相好庄严,你的执着会相对减弱,同时生起恭敬尊贵感。由于所缘境的不同,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结果也会大大的不同。所缘境也不能缘在一些恐怖的东西上。
所缘境有多种选择,有从外到内的选择。
比如有些人练气功,在外抱一个球。有的专盯一个外在的木球,然后就这样一直死盯,集中再集中,专注于它。有的人是晚上关灯后,点一盏油灯,只有一盏油灯亮在黑暗房中,然后站好姿势,集中精神专注于油灯上。这是在外面寻找的对象。
还有一种是将所缘境从外物转移到我们的身体上来,比如修四念处。四念处就是四个要观察的地方,四个要用心的地方。我们说要安身立命,到底我们的心要放在哪里?佛教里说,你可以观身不净。观身是怎么样,把心放到你的身体里来。比如观呼吸,把鼻子当成一扇大门,呼吸就像进出的人来来往往,你就像看大门的人。有几个人进来,几个人出去,你记得清清楚楚。也有观鼻端的亮点,或者吸气进去鼻端的清凉感。这样会让你的心局限在你的人中这个地方,感受呼吸的进、出、冷、热、轻、重、滑、涩、流畅、不流畅等各种相。你就这样清楚观察呼吸的状况是怎么样的,这个就是把所缘境由外放到内。
还有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丹田,或脚底下,以身体的某个部位作为所缘境。比如我们走路经行的时候,注意脚抬起来,到脚向前移动,到最后踏地,整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这都要培养一种正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很麻木无知。佛教就是要培养你的警觉性,觉照性,把注意力提起来,让你能够兼顾到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再有一种,是将所缘境从身体的外面移到内心。你可以观想佛像,可以念佛持咒。甚至可以观一个意境或者一个意象,然后把心放在那里。像佛教里面念咒,不管是念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还是文殊咒。这个咒从心里发出来,用嘴巴念,然后耳朵听,这叫心念心听。听要用心去听,把你的心放在这个地方,不要丢掉。如果丢掉了,马上回来提起。提完以后又丢了,就再提。开始的时候,可能丢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发现了,马上警觉,提起来。这样缩短时间,从一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从半个小时到一分钟、两秒钟。到了最后,将动未动的时候,都能发觉了,还没走远就又马上回转来。这是慢慢的收缩,让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要让它流动、流散。丢了就提,提了又丢……慢慢缩短丢失的时间,你不能离开所缘境。这是一个重复训练的过程。如果能够保持在所缘境上,那怕是如波浪状的强烈起伏,形成S线,也还是修定,只不过这个算散修吧。当然,如果通过对心的训练,能够慢慢拉伸压平到平衡直线,是接近理想的状态。
这些都是有所缘、有相的修行。六根所对的六尘,都可以作为修定的所缘境。以后如看到有人在修行,你一问就知道是怎么修行的,是以什么对境起修的。不会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所缘境,还有一种是从大到小。
从大到小是怎么样的呢?比如那个木球比一盏油灯要大得多对不对?然后所观的呼吸比这个油灯又要小,心里面观境的微细相有可能就更小了。如果观的对象越细、越小,心也就会相应跟着细下来,变得越集中、越专注,越明净。像我们的呼吸,开始可能很粗重,气喘如牛,比如跑步的时候。然后慢慢地,呼吸若有若无,像空谷的幽兰一样。文学作品中,经常把女孩子微弱、细长的气比喻成幽兰吐气一样,那么优美。气息跟我们的心是有关系的,气越细,心就越细,这个是对应的。就像人骑在马背上,马就如你的气息,心就是人。马跑得快,人也跟着在马背上跑得快;如果这个马跑得慢,心也跟着缓慢下来。所以修行取相有从粗大到细微的一个过程,当然还有反过来的从小到大的取相法。比如取鼻端的清凉感,是小而紧的,随着深入,就开始慢慢扩大到全身等。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种有所缘与无所缘的选择。
有所缘是缘于事相的修行方式,无所缘是没有对象的。我们前面讲的是有目标有对象的修法,禅宗多是没有对象的修法。是无所缘、无所止的,完全围绕着拆开能所对立这个要害来修的。把你所缘的对象夺掉,使其失去平衡,所谓的耕牛夺走。一个农民在耕田,突然牛被人家赶跑了,那还耕什么田?或比喻为“夺饥人口中之食”。一个乞丐饿了个半死,好不容易乞到一个馒头,正要饿狗扑食,抢吞到肚子,被人猛然把它夺抢了。这种意外的画面出现,他当时肯定会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此时此刻,你是否足够伶俐体会本心,这个就看各人的福德因缘了。“夺饥人口中之食”,就是当时失去了所对的对象。
还有一种有相跟无相。
《华严经》里面所讲的都是一种无相观。比如你观一个对象,集中完以后,慢慢扩大。像你观完人中之后,已经相对稳定了,就要慢慢扩大到全身。全身的每个感觉都要知道,再扩大到房子,扩大到十方,扩大到整个法界……最后还要把这种广大相清除干净,到无相。就是这样从小到大,从有相到无相的修证过程。
《华严经》告诉我们一种珠网观。珠网观是借帝释天宫殿里所装饰的一张珠网来形容的。像打鱼的网,每个网有结,每个结就是一颗透明发亮的珠子。任一珠影都可以投射到其它所有的珠子上去,其它所有的珠子又都摄入到任一颗珠子中。这颗珠子又含摄其它所有的珠子,投射到其它珠子里去,其他也是这样。它们是平等的,一切全部顿现,不来不去,重重无尽的。这个观法就叫无相无尽观。
你要是掌握了这个原则,别人怎么修,你一看就知道了。我把原则和对象讲明白了。
https://fojiaowang.com.cn/plus/view.php?aid=23953
四念处是修习共法 四念处禅修,是佛教根本的一些...
什么是禅净双修? 其实禅和净本来就不是两个,...
学佛修禅者在生活工作中,也难免常遭遇恶人的诽...
为何需要修习四念处? 《地藏经》中说,阎浮提众...
何谓有分心?是不是指有分别的心? 有分心可以翻...
1.熟能生巧,贵在坚持 一旦开始禅修,最重要在于...
编者按 本讲座为深圳东山寺监院法广法师2014年7月...
问: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做事也容易风风火火...
问:三月二十一日禅师开示时提到:禅修者修未来缘...
问:请示禅师下列问题: 在禅师所教授的业处当中...
正念禅为什么被称作智慧禅呢? 那是因为通过正念...
什么是禅净双修? 其实禅和净本来就不是两个,...
禅修时的烦扰心理称为心魔,诸如烦恼心理的贪、...
若长命百岁,但不知究竟正法, 不如得见究竟正法...
问题: 禅和戒这两个怎么更好的合拍,没有那么多...
四念处是修习共法 四念处禅修,是佛教根本的一些...
为何需要修习四念处? 《地藏经》中说,阎浮提众...
阿罗汉不积聚[1],进食时如实知进食的意义[2]。...
学佛修禅者在生活工作中,也难免常遭遇恶人的诽...
修禅定首先一定要找个目标、对象,就是所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