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尽智(àsavakkhaya¤àõa)
99. 当他的心如此专注……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漏尽智
注:「当他的心如此专注」:在此,应当理解第四禅之心作为观智的基础。
新疏:根据培育观智的人,观智可分为三种:大菩萨的观智、辟支菩萨的观智、声闻菩萨的观智。对于大菩萨及辟支菩萨,观智是从「思所成智」(cintàmaya¤àõa)开展出来、无师自通的观智。对于声闻弟子,其观智源自他人的指导,是从「闻所成智」(sutamaya¤àõa)开展出来的。《清净道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详细地解释后者,在以下的文段里等等显示它的多样化:「他应当从任何一个色界禅或无色界禅出定,除了非想非非想处之外。」再者,依无色(禅)的标题,以及依记载于四界分别(一篇里)观照诸界的几个标题的任何一个,它是多样化的。
然而,大菩萨的观智涉及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归纳于二十四万亿个标题分类。这观智完全成熟时产生作为圣道的基础的遍作智,而圣道则是(佛陀成就)一切知智的助缘。诸注释称它(一切知智)为「大金刚智」(mahàvajira- ¤àõa),它极其深奥、非常微妙、不与他人共有。导师的二十四万亿每天例常禅定被称为进入以作为观智的基础,根据其发生方式的分析而分类为二十四万亿种。护法论师(âcariya Dhammapàla)在其批注《清净道论》的《胜义灯注》(Paramatthama¤jusà)概略地讲述佛陀的观智的进展。有兴趣的人应该参考该著作。在此(经中)要讲的只是声闻弟子的观智。
注:「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他使自己的观心倾斜、滑向、斜向那个方向。
「于漏尽智」:为了产生漏尽智。在此,道、果、涅槃与坏灭称为漏尽(àsavakkhaya)。在「灭尽智、无生智」这句经文里(《长部》33),道称为漏尽。在「透过灭尽诸漏,他是沙门」这句经文里(《中部》40),漏尽是果。在「常挑他人的过失及贬低他人者,其漏增长。灭尽诸漏离他真是遥远。」(《法句经》第253首偈)这句经文里,漏尽是涅槃。在「诸漏之灭尽,它们的离去、分解、无常及消失」(出处还未找到),漏尽是坏灭(bhanga)。在此所指的是涅槃;说是指阿罗汉道也适当。
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
注:他如此透过通达其精华特相而如实地了知整个苦圣谛:「就只有这么多苦,超越此就没有苦。」他如此透过通达其精华特相而如实地了知产生该苦的贪爱:「这是苦的原因。」(了知)证悟之后会导致苦及其因灭尽、不再发生之法,(即)涅槃:「这是苦的灭尽。」以及(了知)导致证悟的圣道:「这是导向苦灭之道。」
新疏:「透过通达其精华特相」(sarasalakkhaõa- pañivedha):论师显示「如实」了知是指透过通达精华特相来了知。精华(rasa)是自性(sabhàva),应当被「品尝」或了知[81]。某法自己的精华是它的特别精华(sarasa),它本身就是相。因此(上述的词组)是指:透过无痴地通达该(相)。而(关于第一圣谛)「透过无痴地通达该(相)」是指智慧产生之后不会有愚痴障碍确定苦谛的特征(saråpa)等等。所以说:「他如实了知它。」
当圣典说「这是苦」以显示比丘透过确定、彻知直接识知苦圣谛而掌握了它时,论师说:「就只有这么多苦,超越此就没有苦。」透过第一个词组,他显示在确定之后已经掌握了它,而透过第二个词组显示在彻知之后已经掌握了它。所以说:「整个苦圣谛。」贪爱被称为「苦的原因」,因为苦缘于它而产生。
「证悟之后会导致苦及其因灭尽、不再发生之法,(即)涅槃」:这是说(它们)依靠涅槃(而灭尽);涅槃是圣道(生起)的其中一个原因,作为圣道的所缘缘。涅槃被称为「它们不再发生」,因为由于它(etena),它们不再发生,所以涅槃是它们不再发生的原因(nimitta),或者是因为它是它们不再发生之境(ñhàna),意思是它们不在该处(ettha)发生。
他如实地了知:「这些是诸漏。」
注:依特征显示诸圣谛之后,佛陀在接下来的经文里说到诸漏,以便依烦恼再次比喻性地解释它们。[82]
新疏:「依烦恼」:这就是说依照组成诸漏的烦恼。采用「比喻性地」(pariyàyato)一词是因为诸漏是苦谛的比喻性(pariyàya)表达方式,事实上它们包括在它(苦谛)之内,而它们的原因、灭尽及导致它们灭尽之道则各自是其余(三)圣谛比喻性表达方式。在此只提及诸漏〔而没有提及其它烦恼〕,因为该段经文提到漏尽智〔而没有提及其它烦恼灭尽〕。因此,当说到「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时,解脱诸漏表达了解脱一切烦恼。
如此知见
注:佛陀解释已经达到顶点之道及观智。
新疏:由于说「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等等,在此所解释的是混合道,因为出世间道和世间的观智[83]混合在一起(解释)。
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心解脱之后,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
注:透过「他的心(从……)解脱出来」这一词组,佛陀指出道心的剎那,透过「心解脱之后」这一词组指出果心的剎那,以及透过「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这一词组指出省察智的剎那。透过「生已灭尽」等经文,他指出省察智之境,因为当漏尽者以该智省察(自己的成就)时,他了知「生已灭尽」等等。
新疏:透过「如此知见」这一词组指出了(四种)突破的三种──遍知、现证与修习。然而,剩下的「舍断突破」则透过「他的心(从……)解脱出来」这一词组指出来。因此论师说:「佛陀(以此)指出道心的剎那。」因为这四项任务透过了知四圣谛完成。[84]
与注释不同的另一种解释是:「由于知,由于见,他的心从诸漏当中解脱出来。」在此,虽然知见的运作与解脱的过程同时发生,缘法与缘生法[85](之间的差别)依旧存在于同时发生之法。
在此,提到有漏时,见漏及欲漏已包括在内。所以当视见漏已包括在内。
他了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
注:问:他的什么生已灭尽?他又如何了知这一点?所灭尽的不是过去生,因为那在以前已经灭尽了。它也不是未来生,因为没有未来的精进。它也不是今生,因为它目前还存在。
答:那是如果没有圆满地培育圣道才有的生,由一蕴、四蕴或五蕴组成,各别属于一蕴界、四蕴界或五蕴界。透过圆满地培育圣道,该生已灭尽,因为它变得不可能在未来生起。省察了培育圣道所舍断的烦恼之后,他了知由于没有烦恼,即使有造作,也不能在未来产生结生。因此他了知:「生已灭尽。」
新疏:「那不是过去生」:该比丘的过去生不是被所培育的圣道灭尽,因为在培育圣道之前,它已经透过坏灭而灭尽。「它不是未来生」:发问者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找借口来批评,泛指未来,而不是指特定的未来。意思是透过培育圣道根本就没有精进去灭尽未来(之法),因为精进只发生于当下存在之法,并不发生于当下不存在之法。然而,在此(佛陀的话)是指特定的未来,精进即运用于灭尽该未来。因此论师说:「那是如果没有圆满地培育圣道才有的生」等等。这点显示事实上灭尽是与未来生(有关),透过培育圣道灭尽了作为它(未来生)的原因的烦恼。
注:「梵行已立」:已经圆满地活出了圣道梵行。因为七种学者[86]及善凡夫被称为正在过着梵行生活,漏尽者则被称为已经过着梵行生活。因此,省察自己的梵行生活,他了知:「梵行已立。」
「应作皆办」:已经透过培育四道达到遍知、舍断、现证及修习四圣谛而完成了十六项任务。意思是应当被每一道舍断的烦恼已经被舍断,苦的根已经被灭尽了。因为善凡夫等正在作应当作的;漏尽者已经作了应当作的。因此,省察自己以前应当作的,他了知:「应作皆办。」
「不受后有」(nàpara§ itthattàya):他了知:「现在已经没有培育圣道的任务给我实行,以便达到此境,即以便(完成)十六项任务或以便灭尽烦恼。」或者,「此」可理解为「超越此」。所以他了知:「超越此现有如此发生的诸蕴相续流,我不再有接下来的诸蕴相续流。这些五蕴已被彻知,犹如已被根断的树。最后一个心识坏灭之后,他们(阿罗汉)将会犹如无油之火熄灭一般,达到无法形容之境。」
新疏:「以便(完成)十六项任务」:这是指圣道的遍知等作用。当人省察圣道时,这些透过道的力量变得明显,所以在省察圣道之后,就很容易省察这些作用。如此透过四圣道的每一道的四项任务概括地说明了十六项任务之后,由于舍断是它们当中的主要任务,也由于其它(任务)以这个为它们的目的,为了个别地说明它,论师说:「或以便灭尽烦恼。」
在第二种解释里,「超越此」拥有夺格的含义。「接下来」是指「未来」。组成最后一个个体的「这些五蕴已被彻知」,这就是说在被圣道确定之后,它们已被了知。以此他显示它们没有立足处(appatiññhatà)。因为以没有遍知为根基的那些(蕴)拥有立足处。正如所说的:「诸比丘,若有对色食的贪欲,取乐于它(色食),渴爱它,识从它获得立足处而萌芽。」(《相应部》XII.64/ii.101)为了以譬喻阐明这一点,他说:「犹如已被根断的树。」犹如已被根断的树没有根而没有立足处,没有支撑处,已被彻知的这些五蕴也是如此。
「无法形容之境」(apaõõattikabhàva):形容是透过以各种方式归因当下存在的诸蕴而作出来。(说)他们「达到无法形容之境」是因为当如此的(诸蕴)不存在时,就没有可以运用于它们的形容。
100. 大王,假设在山谷中……
注:视力敏锐的人站在湖边可以清楚地看见蚝贝等的时刻,就好比坐着使心倾向于漏尽智的比丘清楚地了知四圣谛的时刻。
至此已解释了十种智:观智、意生身智、神变智、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透过天眼智成就的未来分智及依业投生智这一对智、天眼智(本身)、漏尽智。也应当知道对它们的目标的分析。其中,观智有七种目标:有限与广大;过去、未来与现在;内在与外在。意生身智只取(心)所造的色处为目标,因此其目标是有限、现在与外在。漏尽智所取的目标无量、外在与无法(依时间)形容。对于其余的(智),它们的目标的分别已经在《清净道论》(第13章.第102-129节)里解释了。
新疏:由于未来分智及依业投生智这一对智没有记载于经文之中,它们被称为「透过天眼智成就」。它的意思是,由于它们是透过天眼智成就,在提及后者时,这两种智也间接地被包括在内,因为这两种智是天眼智的分支。(在经文中)天眼智被称为「死亡与再生智」。
大王,再也没有比这种更殊胜与崇高的其它沙门果了
注:世尊结束他的教法于其巅峰阿罗汉果,说道:「再也没有在任何方面比这种更殊胜的沙门果了。」
新疏:他结束他的沙门果教法。此教法不与他人共有,显示外道导师的见解无内涵,去除诡诈、暗示等各种邪命方法,受到三种戒律庄严,解释至上消除自我的修行,受到禅那与神通等过人法庄严,也受到十四种大沙门果庄严。犹如宝屋(里的珍宝)最上等的是羽冠宝,因此他结束他的教法于其巅峰阿罗汉果,因为「解脱」这一词表示已经教导了阿罗汉果。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Cetasikasangahavibhaga) 节一:序...
Ⅰ. 经文篇 沙门果经(Sàma¤¤aphala Sutta) 群臣之言...
八圣道之正语正业正命 净化心灵的辅助 菩提长老...
第六章:色之概要 (Rupasangahavibhaga) 节一:序文 E...
观智(vipassanà¤àa) 85. 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
八圣道之正定 纯然的专注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朱怡...
知足(santosa) 66. 大王,比丘如何知足呢?在此,大...
神变智等等(iddhividha¤ààdi) 90. 注:其中,善巧的陶...
佛陀与他的启示联合国首次卫塞节庆祝典礼上的...
第八章:缘之概要(Paccayasangahavibhaga)节一:序文Y...
一次与菩提长老的会晤 攀登佛法的高山 释见勛译...
智慧的修练 我生已尽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朱怡康译...
八圣道之正定 纯然的专注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朱怡...
八圣道之正念 通往觉悟的基石 菩提长老著 林娟蒂...
八圣道之正精进 达致解脱的努力 菩提长老著林娟...
八圣道之正语正业正命 净化心灵的辅助 菩提长老...
八圣道之正思惟 航向彼岸的心灵舵手 菩提长老著...
八圣道之正见 解脱道的领航者 菩提长老著 释见芊...
前往归依(saraagamana)[90] 为了通达有关归依(的课题...
阿阇世王自誓为在家弟子 101. 注:细心聆听了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