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人物 > 汉传佛教人物 > 觉真法师 > 正文

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作者: 觉真法师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背景色: 未选择

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觉真

摘自: 《新财富》

一个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这是一种责任自觉。有了这个“自觉”,什么问题不能自我解决?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快速奔跑的30年,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重压,往往令人身心焦虑。在收获西式的物质文明之后,人们的心灵却难得救赎。因此,近年传统文化大举回归,佛学热、儒学热等各种国学热一波波袭来。其中,儒学重在教化百姓,道学重在修身养生,佛学重在安抚人心,故而,作为最亲近人心的学问,佛学尤其受到陷入心灵困境的企业家的青睐,浓缩了东方文化精髓的佛教经典,成为安抚现代人的药剂。人们不仅从中追求人生智慧的顿悟,还试图在禅机中探寻管理的伦理。

如何从佛学中获取大智慧?向尊者取经,无疑是一条捷径。今年4月,我们在深圳得遇香港东林念佛堂弘法主任、首座和尚觉真法师,听他开示,是一段愉快的学习经历。生于江苏南通的觉真法师,儿时出家,童真入道,1949年毕业于上海静安佛学院,后游学多所高校,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的亲传弟子,交游广阔。尤为难得的是,他眼界开阔,心态开放,言谈间,从译解《论语》到评点电影《孔子》、《阿凡达》,信手拈来,俱有深意。

因为学养颇深,法师曾担任潮州岭东佛学院副院长、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副院长、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等职,着作有《快乐人生》、《当管理遇到佛学》等10余本;近10年来,还应邀为长江商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EMBA班、国学班讲授“佛教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禅与心灵世界”、“藕益大师四书解”等讲座,颇受欢迎。

法师今虽78岁高龄,每日行程却是满满当当,加之最近筹建东北佛学院,一直在外奔走,香港、内地,内地、香港,两个月跑了20多个城市,以至于他自叹,“我真的不属于我了”。我们的采访只能由面访转为笔谈。在一天难得的空闲中,法师亲笔回复了本刊的提问,以世外的智慧,化解我们的现世烦恼

新财富:近些年,佛学吸引了许多中产阶级与企业家研习,从您所接触到的企业家看,他们的主要困惑来自哪里?这些管理学的问题可以从佛学中得到怎样的解答?

觉真:我在各地讲学,经常接到的一个提问,就是压力,就是累(身心疲惫)。有压力,是好事,不是坏事。人没有压力,人类不会发展到今天。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压力成了生活的阻力,成了生命的杀伤力。因为,这个“累”字,这个“压力”,就成了某些现代人忧虑、恐惧、不安、烦躁、失落、空虚、迷茫、无助而陷入紧张、冲突、矛盾与危机之中的一个形象概括。一个人,不是身累,是心累。心累必定身也累,身心俱累,来自压力。身心既累,身心俱疲,就无力抵抗压力了,那么问题就越来越大了。

我想,要认知压力的虚妄性,首先要看看压力是从哪里来的?压力的来源,大致上有三个。

1.比

人好与人比。一比,不如人,心头的压力就升高了。比,无处不在,中国台湾的大企业家张忠谋说,人从儿时起就开始比了。他排列了一下:

1到4岁比可爱,2到7岁比聪明学艺,8到12岁比成绩,

13到15岁比cool,16到18 岁比帅,19到22岁比女朋友,

23到24岁比体力,25 岁比学历,26到27岁比汽车,

28到32岁比老婆,33到35 岁比小孩,比儿女,

35到40岁比事业,比地位,

41到50岁比房子,51到55岁比钱,比享受,

56到60岁比媳妇,60到65岁比声望,

66到70岁比子孙,70到75 岁比健康,

75岁比老,比老资格,老来俏?反正,好与人比,永远比不完。

羡慕别人没有错,比比不如人,耿耿于怀,压力就来了。张忠谋说得很幽默:我发现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多少都少了一些东西。有人夫妻恩爱、月入数十万,却有严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双全、能干多才,可是,情字路上,坎坷难行。有人家财万贯,可是子孙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却是一辈子脑袋空空。你比的是你看到的,你能同你看不到的去比吗?

2.贪

贪吃贪睡,问题还不算大。贪财贪色,问题就来了。“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这就是说,需要有限,欲望无穷。就基本的需要而言,那不算贪。就无止境的欲望而言,那就是贪了。贪心不足,贪得无厌,所求不得,欲壑难填,那压力可想而知了。

贪的本质,是一个私欲的问题。欲望无罪,但是欲望可怕。止欲,是向道德、向智慧走去。纵欲,被欲望牵着走,那是向迷误走去,很可能不堪设想,后患无穷了。所以,人的私欲不能被克服、被抑制,人就会向破坏性的方向走去。这时,他想把他所想得到的,都“吞”进自己的身体之内。否则,他不甘心。如果这个世界可以吃,他也一定会把整个世界吃下去,目的就是“占为己有”。这就是“私欲”无限制的可怕之处。于是,人把财产当成了自己,把权势、地位、名望、赞誉,连同自己的聪明、才智、色相,也都当成了自己。人被物化了。物化的目的达不到,危机就来了,内心的危机,生命的危机,接踵而至。所以,危机实际上是人的一种退化,一种自我迷恋与自我捆缚,最终只能是自作自受。

3.困

我说的是受困的困,遭遇阻碍,办事不顺。这很正常啊,“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顺利起来,有愿皆遂,财帛进门,挡也挡不住;不顺起来,就是相差半拍,横竖不成,急也没有用。

比如说:金融海啸来了,在香港,那阵子,经济一片低迷,企业倒闭,老板潜逃,失业指数上升,人心惶惶。靠股票债券为生者,大惊失色。日子过不下去了的,卧轨跳楼,新闻媒体上屡屡报来。哗,别忙,“稍安毋躁!”我想奉劝一句:请暂别一下安乐、兴奋的状态,进入一种清醒、思考和经受考验的状态吧。转换一下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吗?能够转换一下人生状态,这是证明自己的理性,证明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能力,证明自己能面对一切。你必须实现这一转换。能顺利转换自己、转变自己的人,才是一个能管理好人生的人。人,不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这叫自然生态。人也不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人群,这叫社会生态。人的一切行为,又不能不与环境相协调,所以,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谁也不能跟谁作对。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即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在佛家,就叫“众生平等,法性平等,依正不二”,名相不同,含义都是一样的,无非叫我们懂得惜缘,惜福,不要做害人又害己的蠢事。如此而已。

佛家有智慧,对这三个妄而不实的问题,早有回答。比,比什么?怎么比?好比不好比?人与人,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佛家讲缘,各有各的缘。举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有几个徒弟,他们各有各的私家车,有的是徒弟自己购买的,有的是大护法大居士送给他们的。我是师父,今年也78岁了,我可没有自己的车,出门上巴士,或者叫的士。我能和徒弟比吗?各有各的缘,各有各的福报。我没有那个出门即有车的缘,但是我有出门就走路的缘,走路可以锻炼腿力,这也是福报啊。

贪嗔痴,在佛家叫三毒;贪,是三毒之首,许多痛苦、烦恼都从贪来。能不能把贪放下,能不能把贪转化为随缘自在,自在随缘呢?

困,人有困难是必然的。一帆风顺的事很少,而困难总是暂时的,终究是可以克服的,天无绝人之路,人无绝望之理。有佛法,就有办法。佛法是智慧,有智慧就心明眼亮,有什么困难不能跨越呢?

问题是,我们有些人不愿观察自己,也不想了解自己,认知自己。比如身体出了毛病,脑子有了苦闷,不去研究一下身体不适的原因,脑子里苦闷的来由,只想逃避。其实,有痛苦,逃避不了;有灾难,也逃避不了。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正视痛苦,观察痛苦,找到原因,发现来由,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观察自己、认知自己的好处。一个人生病了,他只看到病、痛,看到身体的某一部分出了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你的心态,心念,情绪,气,性格,性情。其实,这些你看不到的东西,却与免疫力很有关系。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免疫系统的伤害最大。健康,靠的是免疫力。佛学,学佛,就是提升心理的免疫力,增强心理的免疫力。你每天打扫房间,清洗用具,清洁环境,这很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打扫自心,清洗情绪,尤其是打扫自心的染污,清洗负面情绪,清洁自己的心灵,这就是你心灵的免疫力呀。

新财富:佛学是人心的学问,从佛学的观点看,现代人容易陷入哪些心灵困境,如何从佛学中寻找自我,得到解脱

觉真:这道问题可谓问得彻心彻肺了。现代人的心灵困境,扳着指头数,恐怕还真的不少哩。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回应。

1、市场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做生意,中国自古就讲诚信为本,童叟无欺。诚是甚么?诚是人心。信是甚么?信是人心。人心无诚,人心无信,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稳定的关系。互相猜疑,疏离,人际关系陷入尔虞我诈,这个社会还成其为社会吗?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有许多微妙性。你必须保护这种微妙性,绝不应破坏它。因爱生恨,由恩变仇,至亲变为死敌的例子,在在都有。请以船和水的关系为鉴吧,船和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没有水,就没有船;因为有水,才有了船。船是靠水托起来的,船借水而行,水是船的恩主,船当然要感水之恩。可是,“水能载舟,水能覆舟”。这位恩主却又成了船的可怕的克星。船每前进一步,都必须克服水的阻力,否则,船便不能前进。如果遇上了风(外缘),水变成了波涛汹涌,狂狼大作,就更加凶险莫测了。可见,水是船的助力,也是船的阻力。

这不奇怪。得利受益,往往也隐伏了障碍。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得利就要思害,受益就要思损。你是船,你不应忘记水之恩,但你依然要借水之力,学会乘风破浪,踏着波浪向前。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有这种微妙性,你必须保护这种微妙性。恩仇相生,苦乐相连,实为一体,本无分别。恩仇相视,人自分别。所以佛家提倡中道,不落两边。佛家讲平常心,讲无分别心,这才是人生的最高智慧。

2、人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有了感恩心的人,才能有包容心,才能宽容别人,宽待别人。说感父母之恩,感师长之恩,这容易做到。再说感客户之恩,感员工之恩,感竞争对手之恩,感一切帮助过你的人之恩,这也应该不难。可是还有四种人,你能做到感他们的恩吗?

一是小人物,不起眼的,甚至在你身边还有点碍手碍脚的,你要感他们的恩。比如,送货者,派信者,打扫厕所者,垃圾清理者,扫马路者,拣垃圾者,甚至站在门口或十字路口向你指路的人。请感恩他们吧,他们都是做好事的人。

二是惹你生气的,互有怨气的,不怀好感者,也要感他们的恩。这是逆增上缘,有了他,让你懂得忍受、忍让、忍辱波罗蜜,他成就了你的忍耐心、忍耐力,你怎能不感恩呢?

三是增加负担者,或者成为弃之不去的沉重包袱者,也要感他们的恩。这是考验你承受力的人,是帮助你懂得责任,懂得要牺牲自己、关怀他人、成就他人的人。你怎能不感恩呢?

四是仇人、冤家。这更要感他们的恩了。为什么?很简单。我们有个词儿:内耗。它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清楚。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不会内耗,只有内聚、内敛、内明。这是成就你的大智慧,能不感恩吗?

这四种人,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走在人生的路上,永远不会没有他们的。你能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们,你的心灵境界还是常人吗?是企业家中、事业家中的圣人了,是佛菩萨。

3、人,只要在生活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中,总会遇到倒霉事,不顺心的事,甚至冤枉的事,意外的措手不及的事。你怎么办呢?是面不改色,处事若定,还是心乱如麻,六神无主呢?风雨如晦不可怕,道路泥泞不可怕,前有高山后有猛虎亦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失落,人生意义的失落,人的道德底线的失落。人不能像人那样活着,才最可怕。人生会经受许多折磨。有来自对面的,有来自背后的,有来自仇者,怨者,也有来自亲人,来自你最信赖的人,还有来自素不相识、也素不相干的人。总之,说不清、道不明的折磨,的确不少。

请别害怕折磨。没有折磨,人不会走向理性;没有折磨,人不会走向成熟;当然,更不会走向成功。只有经过折磨,不拒绝折磨,能忍受折磨,人才学会了怎么活下去。所以,有一句古语:能耐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妒是庸才。你的心,像一块磁铁。当你心情愉快,对这个世界充满喜欢和善意,一切美好的东西就自然地被你所吸引。当你苦闷、忧郁,对这个世界充满失落和隔膜,那么,一切烦恼和厄运也就自然地被你吸引过来了。把你的心转变一下,你的磁力方向就转换了。

以上三点回应,我们能够都想明白了,这就是佛学中“心的学问”,叫“自净其意”,能自净其意,还不得到解脱吗?

新财富:依法师看,佛教的哪些经文可以用于解答管理学的问题,哪些经文可以用于信众安抚自己的心灵?

觉真:无须我推荐哪一部经文,因为佛家的任何一部经文,都是“治心”的。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生命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的生命。一个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这是一种责任自觉。有了这个“自觉”,什么问题不能自我解决?这就是任何一部佛经的主题,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佛经的主题,都可以说是人的自我管理。任何一种经文,都能用于信众安抚自己的心灵。

我还要重申一句:不是经文安抚我的心灵,而是我读懂了经文,理解了经文,由经文的内涵,启发了我的信与解,是我自己安抚了我自己的心灵。这一点,很重要。信与解,是前提。由信而解,由解而信,由信而解而悟,都是通过自己完成的,是自己解救自己。对一个不信不解者而言,经文安抚不了他,也帮不上他的忙。

新财富:很多人学佛时可能遇不到高僧大德,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取得精进

觉真:学佛,不一定要遇高僧大德。即使遇上了,也要有缘才能亲近善知识。学佛靠自己,精进也靠自己。能亲近大善知识,固然是福报,是福德因缘,如果胜缘难遇,也不要紧。因为,自己可以努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样也是学习和自我追求。

新财富:法师曾带领信众到印度朝圣,这样的旅行对修佛有哪些帮助?

觉真:我有两次去印度的经历(应信众要求,很可能第三次又要去了),这不是旅游,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追寻历史、追寻佛陀的故乡,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体验,一种人生感悟。所以,两次去印度,同行者中,有信仰佛教的人,也有不信仰佛教的人,但他们沿着佛陀的足迹,叩问历史,亲历其境之后,都有许多内心的感悟,精神上的收获,这是我未曾预想到的,也是没有去过印度的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新财富:学佛会否陷入一些误区,如何避免误区?

觉真:关于误区,如果不学佛,既不亲近善知识,又不能精进,那的确很容易走向误区,或陷入许多自设的误区的。

我感到,人的最大误区,是认知的误区。

人,只能看到他所看到的,却看不到他所看不到的。凡存在,有看到的存在,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存在。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说,除了我们看到的存在之外,就一切都不存在了。这是人的认知的误区。

你看到了美,是,这是美。然而,美也会遮掩了丑。可能美的另一面,美的背后,还有一些你所未见到的丑。

你看到了丑,是,这是丑。然而,丑也会遮掩了美。可能丑的另一面,丑的背后,还有一些你所未见到的美。

对人、对事,为什么要宽容?就因为我们只看到“看到的那一部分”,看不到那“看不到的一部分”。举个例子吧,足球运动,牵动无数球迷的心,而许多杰出的足球球员、万人迷,却常常情绪不稳,或被红牌罚下,或退场后,酗酒、赌博,或生活放纵,道德败坏。这是人所看到的,可是,他们驰骋球场,强烈拼杀,只求冲击,其实脑部已严重受创,这种脑伤、内伤,使他们的判断力、注意力、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力,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人所看不到的。你说,没有了健康的大脑,他的行为还能健康吗?

第二个误区是不识真,也不识假,真假莫辨。既然真假不辨,也就容易走向愚,走向迷了,那叫迷、悟不辨。以前,社会上有个词,叫“打假”。“假”能打得了吗?四川有一名酒,叫“郎酒”。假的多了,叫“真郎敌不过假郎”。为什么能够造假?为什么造假越来越多?因为我们不识假。正因为不识假,才让以假充真有了市场,有了出路,有了“甜头”。假如人人能识假,假货有谁买?有谁要?“假”能通行吗?越是名贵的东西,就越多假。名人也一样,许多名人的假货,更因他的“名”,借假图利,大行其道。不识,才是真正的悲剧。所以,无知,不可怕。不知道自己无知,把自己的无知,还当作了绝对真理,才真的可怕。

第三个误区,任性妄为,我行我素,管它冬夏与春秋,这不是文明。文明是一种谦虚、一种品性,一种上进和提升。当然也是一种调整,一种规范,一种约束。“发乎情,止乎礼”,这礼,就是约束,就是规范,就是调整,就是文明。

人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是自律。一个任性妄为的人,一个不能自律的人,他的金钱纵然很多,但也很容易挥霍一空,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一个人,能管住自己,管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个人素质,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说一个小例子,非典型肺炎在香港闹得满城风雨时,政府下令,要求自行隔离,逗留在家中不外出。你能做到吗?只有具自律精神的人,才能做到。不外出,不是说你已是感染者,而是共同行动,关怀别人,不做“可能带菌者”,这有利于控制与遏止疫症。有一颗为别人着想之心,才会自律,必能自律,当然他不会任性妄为,我行我素了。一个对别人不负责的人,也肯定是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任,他还会对别人负责吗?一个不接受他律的人,也一定是一个不能自律的人。不接受他律,正源于他不能自律。

你是老板、你是CEO、你是企业家,还必须懂得企业伦理和社会伦理。伦理,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工作,都具有最本质的意义。它是维系社会秩序、维系人与自然环境,维系一切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人类还怎么生活?怎么生存?与伦理相对应的就是管理。伦理是内在的管理,管理是外在的伦理。伦理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自觉的行为。管理是外在的规范和行政的措施。只有把伦理精神融入到管理之中,你的规范和行政措施,才不是硬性的,强制的,而是内化为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自觉,自我要求,对集体而言,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或叫文化习俗了。到了这个时候,管理就真正进入文化层次的文明轨道了。

一个人,在认知上,能够识真、识假,知迷、知误,在行为上能够自律,能够维护企业的、社会的伦理,那么,我想,他的误区就必然会少,或者总能走出误区的。

新财富:您对佛学的发展也作了很多思考,在您看来,佛教组织是否需要因应时世的变化而创新,完成佛教的现代化,续佛慧命?应当往哪些方向创新,同时又不脱离根本?在佛教发展史上,是否也遇到过与时俱进发展的情况?您如何看待“慈济”在慈善领域的创新、中台禅寺在建筑上的创新?少林寺在经营上有一些做法,如商标授权、僧团巡演等,引起了一些争议,您是否方便谈谈看法?

觉真:社会是发展的,时代不断向前。佛家也讲无常,无常就是发展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部佛教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今天佛教的现代化,是事实,也是现实。《新财富》提到创新,但不能脱离根本,我认为说得很对。佛教有个“三法印”,即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寂静。佛陀住世时,还有“法四依”的教导: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三法印、法四依正是我们佛教的根本。

中国台湾的“慈济”在慈善关怀、赈灾济难、救苦助人方面,的确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在慈善事业方面,内地佛教界,香港、澳门的佛教界也都做出了显着的令人难忘的奉献,各有许多宝贵经验,希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中台禅寺在建筑上的创新,是很有意义的。这方面,法鼓山、佛光山、台北善导寺,也都有新的构思,新的建筑风格,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四大名刹之一的法藏讲寺(建于1918年)在建筑设计上,就已融合了欧洲(古希腊、罗马)的一些建筑元素了。这种发展、变化,是很必然的。由唐而宋,由元而明清,本来就是代有更革的。今天有新的发展,新的面貌,是好事啊。佛教从山林走向城市,今天的都市佛教,就更有许多发展了。关于少林寺管理模式上的某些争议,各界都很关心,我想,在实践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总会得到改进、得到解决的。

不过,借此因缘,我想表示对《新财富》这一提问的感谢,特别是续佛慧命,这是佛教发展创新的主题和根本。

佛教从印度传来,赖有中国文化这个母体,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并且开花结果。离开了中国古代文化,你将无法理解自汉以来的一切经论(经、律、论三藏)的翻译及其传播,你也无法去阅读、研究中国佛教史上历代祖师的大量着作。中国佛教已经不是印度佛教,是经过中国文化的浸润、吸纳、融化、转换而成了中国形态的佛教。如果不懂得老、孔、孟、庄,恐怕就很难懂得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其中国特色的创造性发展了。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儒、释、道,已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DNA,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原色,三者相融相依。不通儒,焉能通释?这已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史所形成的,没有传统文化的涵养,的确,很难阅藏知津,也很难认知中国佛教的精髓了。

所以,我一再呼吁,佛教的创新和发展,不能丢失了传统,不能丢失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承传。

新财富:很多人认为,基督教尤其是新教的信仰,是西方形成契约社会的重要基石,那么,在信仰危机问题日益凸显的中国,佛教的弘法(如利他主义、慈悲利他、舍己为人等)对于社会的进步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觉真:《新财富》由西方的基督教而联想到中国的佛教,可见贵刊的视野非常开阔。

基督教信仰与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学术界都是有共识的。尤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是人们所共知的。而佛教在中国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如果没有历代主政者的护持、推动,那也是很难设想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讲儒家治国、道家治身、佛家治心,这是有历史证明的。在今天,佛教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稳定因素,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正是人类实现和谐的思想基础,和谐、和合、和平,正是人类所应该追寻的共同利益与普世价值。佛教的利他主义,慈悲利他,舍己为人,这种生命关怀,关怀生命的道德情操,不是最具有普遍性、普适性、包容性和平等性吗?

我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论说佛教在今天的十大文化功能,即信仰功能、灵魂净化功能、心理调节功能、祭祀功能、文化学术功能、艺术功能、旅游功能、民族团结功能、国际交往功能、慈悲福利功能,这个十大功能,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但是我觉得,钱文忠教授在《佛教社会功能四题》一文中,归纳得更好:超小区的凝聚功能;超专业的教育功能;超事相的抚慰功能;超界别的摄护功能。钱教授还指出,这四个方面是不能彼此截然分开的,实际上是彼此包蕴相互依持的。钱教授所点出的四个“超”,我想,正是今天社会最需要的普适性、包容性的精神资粮了。

在香港有一次佛诞节的盛会上,我讲了这么一段话: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健康是心安,最大的心安是自净其意,能够自净其意,就是成佛了。心安,天下安。心平,天下平。心中有和谐,我们的世界才能和谐。这正是人间佛教的智慧之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