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觉真
摘自: 《新财富》
一个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这是一种责任自觉。有了这个“自觉”,什么问题不能自我解决?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快速奔跑的30年,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重压,往往令人身心焦虑。在收获西式的物质文明之后,人们的心灵却难得救赎。因此,近年传统文化大举回归,佛学热、儒学热等各种国学热一波波袭来。其中,儒学重在教化百姓,道学重在修身养生,佛学重在安抚人心,故而,作为最亲近人心的学问,佛学尤其受到陷入心灵困境的企业家的青睐,浓缩了东方文化精髓的佛教经典,成为安抚现代人的药剂。人们不仅从中追求人生智慧的顿悟,还试图在禅机中探寻管理的伦理。
如何从佛学中获取大智慧?向尊者取经,无疑是一条捷径。今年4月,我们在深圳得遇香港东林念佛堂弘法主任、首座和尚觉真法师,听他开示,是一段愉快的学习经历。生于江苏南通的觉真法师,儿时出家,童真入道,1949年毕业于上海静安佛学院,后游学多所高校,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的亲传弟子,交游广阔。尤为难得的是,他眼界开阔,心态开放,言谈间,从译解《论语》到评点电影《孔子》、《阿凡达》,信手拈来,俱有深意。
因为学养颇深,法师曾担任潮州岭东佛学院副院长、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副院长、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等职,着作有《快乐人生》、《当管理遇到佛学》等10余本;近10年来,还应邀为长江商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EMBA班、国学班讲授“佛教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禅与心灵世界”、“藕益大师四书解”等讲座,颇受欢迎。
法师今虽78岁高龄,每日行程却是满满当当,加之最近筹建东北佛学院,一直在外奔走,香港、内地,内地、香港,两个月跑了20多个城市,以至于他自叹,“我真的不属于我了”。我们的采访只能由面访转为笔谈。在一天难得的空闲中,法师亲笔回复了本刊的提问,以世外的智慧,化解我们的现世烦恼。
新财富:近些年,佛学吸引了许多中产阶级与企业家研习,从您所接触到的企业家看,他们的主要困惑来自哪里?这些管理学的问题可以从佛学中得到怎样的解答?
觉真:我在各地讲学,经常接到的一个提问,就是压力,就是累(身心疲惫)。有压力,是好事,不是坏事。人没有压力,人类不会发展到今天。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压力成了生活的阻力,成了生命的杀伤力。因为,这个“累”字,这个“压力”,就成了某些现代人忧虑、恐惧、不安、烦躁、失落、空虚、迷茫、无助而陷入紧张、冲突、矛盾与危机之中的一个形象概括。一个人,不是身累,是心累。心累必定身也累,身心俱累,来自压力。身心既累,身心俱疲,就无力抵抗压力了,那么问题就越来越大了。
我想,要认知压力的虚妄性,首先要看看压力是从哪里来的?压力的来源,大致上有三个。
1.比
人好与人比。一比,不如人,心头的压力就升高了。比,无处不在,中国台湾的大企业家张忠谋说,人从儿时起就开始比了。他排列了一下:
1到4岁比可爱,2到7岁比聪明学艺,8到12岁比成绩,
13到15岁比cool,16到18 岁比帅,19到22岁比女朋友,
23到24岁比体力,25 岁比学历,26到27岁比汽车,
28到32岁比老婆,33到35 岁比小孩,比儿女,
35到40岁比事业,比地位,
41到50岁比房子,51到55岁比钱,比享受,
56到60岁比媳妇,60到65岁比声望,
66到70岁比子孙,70到75 岁比健康,
75岁比老,比老资格,老来俏?反正,好与人比,永远比不完。
羡慕别人没有错,比比不如人,耿耿于怀,压力就来了。张忠谋说得很幽默:我发现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多少都少了一些东西。有人夫妻恩爱、月入数十万,却有严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双全、能干多才,可是,情字路上,坎坷难行。有人家财万贯,可是子孙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却是一辈子脑袋空空。你比的是你看到的,你能同你看不到的去比吗?
2.贪
贪吃贪睡,问题还不算大。贪财贪色,问题就来了。“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这就是说,需要有限,欲望无穷。就基本的需要而言,那不算贪。就无止境的欲望而言,那就是贪了。贪心不足,贪得无厌,所求不得,欲壑难填,那压力可想而知了。
贪的本质,是一个私欲的问题。欲望无罪,但是欲望可怕。止欲,是向道德、向智慧走去。纵欲,被欲望牵着走,那是向迷误走去,很可能不堪设想,后患无穷了。所以,人的私欲不能被克服、被抑制,人就会向破坏性的方向走去。这时,他想把他所想得到的,都“吞”进自己的身体之内。否则,他不甘心。如果这个世界可以吃,他也一定会把整个世界吃下去,目的就是“占为己有”。这就是“私欲”无限制的可怕之处。于是,人把财产当成了自己,把权势、地位、名望、赞誉,连同自己的聪明、才智、色相,也都当成了自己。人被物化了。物化的目的达不到,危机就来了,内心的危机,生命的危机,接踵而至。所以,危机实际上是人的一种退化,一种自我迷恋与自我捆缚,最终只能是自作自受。
3.困
我说的是受困的困,遭遇阻碍,办事不顺。这很正常啊,“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顺利起来,有愿皆遂,财帛进门,挡也挡不住;不顺起来,就是相差半拍,横竖不成,急也没有用。
比如说:金融海啸来了,在香港,那阵子,经济一片低迷,企业倒闭,老板潜逃,失业指数上升,人心惶惶。靠股票债券为生者,大惊失色。日子过不下去了的,卧轨跳楼,新闻媒体上屡屡报来。哗,别忙,“稍安毋躁!”我想奉劝一句:请暂别一下安乐、兴奋的状态,进入一种清醒、思考和经受考验的状态吧。转换一下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吗?能够转换一下人生状态,这是证明自己的理性,证明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能力,证明自己能面对一切。你必须实现这一转换。能顺利转换自己、转变自己的人,才是一个能管理好人生的人。人,不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这叫自然生态。人也不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人群,这叫社会生态。人的一切行为,又不能不与环境相协调,所以,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谁也不能跟谁作对。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即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在佛家,就叫“众生平等,法性平等,依正不二”,名相不同,含义都是一样的,无非叫我们懂得惜缘,惜福,不要做害人又害己的蠢事。如此而已。
佛家有智慧,对这三个妄而不实的问题,早有回答。比,比什么?怎么比?好比不好比?人与人,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佛家讲缘,各有各的缘。举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有几个徒弟,他们各有各的私家车,有的是徒弟自己购买的,有的是大护法大居士送给他们的。我是师父,今年也78岁了,我可没有自己的车,出门上巴士,或者叫的士。我能和徒弟比吗?各有各的缘,各有各的福报。我没有那个出门即有车的缘,但是我有出门就走路的缘,走路可以锻炼腿力,这也是福报啊。
贪嗔痴,在佛家叫三毒;贪,是三毒之首,许多痛苦、烦恼都从贪来。能不能把贪放下,能不能把贪转化为随缘自在,自在随缘呢?
困,人有困难是必然的。一帆风顺的事很少,而困难总是暂时的,终究是可以克服的,天无绝人之路,人无绝望之理。有佛法,就有办法。佛法是智慧,有智慧就心明眼亮,有什么困难不能跨越呢?
问题是,我们有些人不愿观察自己,也不想了解自己,认知自己。比如身体出了毛病,脑子有了苦闷,不去研究一下身体不适的原因,脑子里苦闷的来由,只想逃避。其实,有痛苦,逃避不了;有灾难,也逃避不了。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正视痛苦,观察痛苦,找到原因,发现来由,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观察自己、认知自己的好处。一个人生病了,他只看到病、痛,看到身体的某一部分出了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你的心态,心念,情绪,气,性格,性情。其实,这些你看不到的东西,却与免疫力很有关系。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免疫系统的伤害最大。健康,靠的是免疫力。佛学,学佛,就是提升心理的免疫力,增强心理的免疫力。你每天打扫房间,清洗用具,清洁环境,这很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打扫自心,清洗情绪,尤其是打扫自心的染污,清洗负面情绪,清洁自己的心灵,这就是你心灵的免疫力呀。
新财富:佛学是人心的学问,从佛学的观点看,现代人容易陷入哪些心灵困境,如何从佛学中寻找自我,得到解脱?
觉真:这道问题可谓问得彻心彻肺了。现代人的心灵困境,扳着指头数,恐怕还真的不少哩。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回应。
1、市场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做生意,中国自古就讲诚信为本,童叟无欺。诚是甚么?诚是人心。信是甚么?信是人心。人心无诚,人心无信,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稳定的关系。互相猜疑,疏离,人际关系陷入尔虞我诈,这个社会还成其为社会吗?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有许多微妙性。你必须保护这种微妙性,绝不应破坏它。因爱生恨,由恩变仇,至亲变为死敌的例子,在在都有。请以船和水的关系为鉴吧,船和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没有水,就没有船;因为有水,才有了船。船是靠水托起来的,船借水而行,水是船的恩主,船当然要感水之恩。可是,“水能载舟,水能覆舟”。这位恩主却又成了船的可怕的克星。船每前进一步,都必须克服水的阻力,否则,船便不能前进。如果遇上了风(外缘),水变成了波涛汹涌,狂狼大作,就更加凶险莫测了。可见,水是船的助力,也是船的阻力。
这不奇怪。得利受益,往往也隐伏了障碍。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得利就要思害,受益就要思损。你是船,你不应忘记水之恩,但你依然要借水之力,学会乘风破浪,踏着波浪向前。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有这种微妙性,你必须保护这种微妙性。恩仇相生,苦乐相连,实为一体,本无分别。恩仇相视,人自分别。所以佛家提倡中道,不落两边。佛家讲平常心,讲无分别心,这才是人生的最高智慧。
2、人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有了感恩心的人,才能有包容心,才能宽容别人,宽待别人。说感父母之恩,感师长之恩,这容易做到。再说感客户之恩,感员工之恩,感竞争对手之恩,感一切帮助过你的人之恩,这也应该不难。可是还有四种人,你能做到感他们的恩吗?
一是小人物,不起眼的,甚至在你身边还有点碍手碍脚的,你要感他们的恩。比如,送货者,派信者,打扫厕所者,垃圾清理者,扫马路者,拣垃圾者,甚至站在门口或十字路口向你指路的人。请感恩他们吧,他们都是做好事的人。
二是惹你生气的,互有怨气的,不怀好感者,也要感他们的恩。这是逆增上缘,有了他,让你懂得忍受、忍让、忍辱波罗蜜,他成就了你的忍耐心、忍耐力,你怎能不感恩呢?
三是增加负担者,或者成为弃之不去的沉重包袱者,也要感他们的恩。这是考验你承受力的人,是帮助你懂得责任,懂得要牺牲自己、关怀他人、成就他人的人。你怎能不感恩呢?
四是仇人、冤家。这更要感他们的恩了。为什么?很简单。我们有个词儿:内耗。它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清楚。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不会内耗,只有内聚、内敛、内明。这是成就你的大智慧,能不感恩吗?
这四种人,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走在人生的路上,永远不会没有他们的。你能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们,你的心灵境界还是常人吗?是企业家中、事业家中的圣人了,是佛菩萨。
3、人,只要在生活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中,总会遇到倒霉事,不顺心的事,甚至冤枉的事,意外的措手不及的事。你怎么办呢?是面不改色,处事若定,还是心乱如麻,六神无主呢?风雨如晦不可怕,道路泥泞不可怕,前有高山后有猛虎亦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失落,人生意义的失落,人的道德底线的失落。人不能像人那样活着,才最可怕。人生会经受许多折磨。有来自对面的,有来自背后的,有来自仇者,怨者,也有来自亲人,来自你最信赖的人,还有来自素不相识、也素不相干的人。总之,说不清、道不明的折磨,的确不少。
请别害怕折磨。没有折磨,人不会走向理性;没有折磨,人不会走向成熟;当然,更不会走向成功。只有经过折磨,不拒绝折磨,能忍受折磨,人才学会了怎么活下去。所以,有一句古语:能耐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妒是庸才。你的心,像一块磁铁。当你心情愉快,对这个世界充满喜欢和善意,一切美好的东西就自然地被你所吸引。当你苦闷、忧郁,对这个世界充满失落和隔膜,那么,一切烦恼和厄运也就自然地被你吸引过来了。把你的心转变一下,你的磁力方向就转换了。
以上三点回应,我们能够都想明白了,这就是佛学中“心的学问”,叫“自净其意”,能自净其意,还不得到解脱吗?
新财富:依法师看,佛教的哪些经文可以用于解答管理学的问题,哪些经文可以用于信众安抚自己的心灵?
觉真:无须我推荐哪一部经文,因为佛家的任何一部经文,都是“治心”的。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生命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的生命。一个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这是一种责任自觉。有了这个“自觉”,什么问题不能自我解决?这就是任何一部佛经的主题,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佛经的主题,都可以说是人的自我管理。任何一种经文,都能用于信众安抚自己的心灵。
我还要重申一句:不是经文安抚我的心灵,而是我读懂了经文,理解了经文,由经文的内涵,启发了我的信与解,是我自己安抚了我自己的心灵。这一点,很重要。信与解,是前提。由信而解,由解而信,由信而解而悟,都是通过自己完成的,是自己解救自己。对一个不信不解者而言,经文安抚不了他,也帮不上他的忙。
新财富:很多人学佛时可能遇不到高僧大德,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取得精进?
觉真:学佛,不一定要遇高僧大德。即使遇上了,也要有缘才能亲近善知识。学佛靠自己,精进也靠自己。能亲近大善知识,固然是福报,是福德因缘,如果胜缘难遇,也不要紧。因为,自己可以努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样也是学习和自我追求。
新财富:法师曾带领信众到印度朝圣,这样的旅行对修佛有哪些帮助?
觉真:我有两次去印度的经历(应信众要求,很可能第三次又要去了),这不是旅游,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追寻历史、追寻佛陀的故乡,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体验,一种人生感悟。所以,两次去印度,同行者中,有信仰佛教的人,也有不信仰佛教的人,但他们沿着佛陀的足迹,叩问历史,亲历其境之后,都有许多内心的感悟,精神上的收获,这是我未曾预想到的,也是没有去过印度的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新财富:学佛会否陷入一些误区,如何避免误区?
觉真:关于误区,如果不学佛,既不亲近善知识,又不能精进,那的确很容易走向误区,或陷入许多自设的误区的。
我感到,人的最大误区,是认知的误区。
人,只能看到他所看到的,却看不到他所看不到的。凡存在,有看到的存在,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存在。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说,除了我们看到的存在之外,就一切都不存在了。这是人的认知的误区。
你看到了美,是,这是美。然而,美也会遮掩了丑。可能美的另一面,美的背后,还有一些你所未见到的丑。
你看到了丑,是,这是丑。然而,丑也会遮掩了美。可能丑的另一面,丑的背后,还有一些你所未见到的美。
对人、对事,为什么要宽容?就因为我们只看到“看到的那一部分”,看不到那“看不到的一部分”。举个例子吧,足球运动,牵动无数球迷的心,而许多杰出的足球球员、万人迷,却常常情绪不稳,或被红牌罚下,或退场后,酗酒、赌博,或生活放纵,道德败坏。这是人所看到的,可是,他们驰骋球场,强烈拼杀,只求冲击,其实脑部已严重受创,这种脑伤、内伤,使他们的判断力、注意力、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力,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人所看不到的。你说,没有了健康的大脑,他的行为还能健康吗?
第二个误区是不识真,也不识假,真假莫辨。既然真假不辨,也就容易走向愚,走向迷了,那叫迷、悟不辨。以前,社会上有个词,叫“打假”。“假”能打得了吗?四川有一名酒,叫“郎酒”。假的多了,叫“真郎敌不过假郎”。为什么能够造假?为什么造假越来越多?因为我们不识假。正因为不识假,才让以假充真有了市场,有了出路,有了“甜头”。假如人人能识假,假货有谁买?有谁要?“假”能通行吗?越是名贵的东西,就越多假。名人也一样,许多名人的假货,更因他的“名”,借假图利,大行其道。不识,才是真正的悲剧。所以,无知,不可怕。不知道自己无知,把自己的无知,还当作了绝对真理,才真的可怕。
第三个误区,任性妄为,我行我素,管它冬夏与春秋,这不是文明。文明是一种谦虚、一种品性,一种上进和提升。当然也是一种调整,一种规范,一种约束。“发乎情,止乎礼”,这礼,就是约束,就是规范,就是调整,就是文明。
人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是自律。一个任性妄为的人,一个不能自律的人,他的金钱纵然很多,但也很容易挥霍一空,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一个人,能管住自己,管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个人素质,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说一个小例子,非典型肺炎在香港闹得满城风雨时,政府下令,要求自行隔离,逗留在家中不外出。你能做到吗?只有具自律精神的人,才能做到。不外出,不是说你已是感染者,而是共同行动,关怀别人,不做“可能带菌者”,这有利于控制与遏止疫症。有一颗为别人着想之心,才会自律,必能自律,当然他不会任性妄为,我行我素了。一个对别人不负责的人,也肯定是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任,他还会对别人负责吗?一个不接受他律的人,也一定是一个不能自律的人。不接受他律,正源于他不能自律。
你是老板、你是CEO、你是企业家,还必须懂得企业伦理和社会伦理。伦理,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工作,都具有最本质的意义。它是维系社会秩序、维系人与自然环境,维系一切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人类还怎么生活?怎么生存?与伦理相对应的就是管理。伦理是内在的管理,管理是外在的伦理。伦理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自觉的行为。管理是外在的规范和行政的措施。只有把伦理精神融入到管理之中,你的规范和行政措施,才不是硬性的,强制的,而是内化为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自觉,自我要求,对集体而言,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或叫文化习俗了。到了这个时候,管理就真正进入文化层次的文明轨道了。
一个人,在认知上,能够识真、识假,知迷、知误,在行为上能够自律,能够维护企业的、社会的伦理,那么,我想,他的误区就必然会少,或者总能走出误区的。
新财富:您对佛学的发展也作了很多思考,在您看来,佛教组织是否需要因应时世的变化而创新,完成佛教的现代化,续佛慧命?应当往哪些方向创新,同时又不脱离根本?在佛教发展史上,是否也遇到过与时俱进发展的情况?您如何看待“慈济”在慈善领域的创新、中台禅寺在建筑上的创新?少林寺在经营上有一些做法,如商标授权、僧团巡演等,引起了一些争议,您是否方便谈谈看法?
觉真:社会是发展的,时代不断向前。佛家也讲无常,无常就是发展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部佛教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今天佛教的现代化,是事实,也是现实。《新财富》提到创新,但不能脱离根本,我认为说得很对。佛教有个“三法印”,即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寂静。佛陀住世时,还有“法四依”的教导: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三法印、法四依正是我们佛教的根本。
中国台湾的“慈济”在慈善关怀、赈灾济难、救苦助人方面,的确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在慈善事业方面,内地佛教界,香港、澳门的佛教界也都做出了显着的令人难忘的奉献,各有许多宝贵经验,希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中台禅寺在建筑上的创新,是很有意义的。这方面,法鼓山、佛光山、台北善导寺,也都有新的构思,新的建筑风格,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四大名刹之一的法藏讲寺(建于1918年)在建筑设计上,就已融合了欧洲(古希腊、罗马)的一些建筑元素了。这种发展、变化,是很必然的。由唐而宋,由元而明清,本来就是代有更革的。今天有新的发展,新的面貌,是好事啊。佛教从山林走向城市,今天的都市佛教,就更有许多发展了。关于少林寺管理模式上的某些争议,各界都很关心,我想,在实践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总会得到改进、得到解决的。
不过,借此因缘,我想表示对《新财富》这一提问的感谢,特别是续佛慧命,这是佛教发展创新的主题和根本。
佛教从印度传来,赖有中国文化这个母体,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并且开花结果。离开了中国古代文化,你将无法理解自汉以来的一切经论(经、律、论三藏)的翻译及其传播,你也无法去阅读、研究中国佛教史上历代祖师的大量着作。中国佛教已经不是印度佛教,是经过中国文化的浸润、吸纳、融化、转换而成了中国形态的佛教。如果不懂得老、孔、孟、庄,恐怕就很难懂得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其中国特色的创造性发展了。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儒、释、道,已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DNA,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原色,三者相融相依。不通儒,焉能通释?这已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史所形成的,没有传统文化的涵养,的确,很难阅藏知津,也很难认知中国佛教的精髓了。
所以,我一再呼吁,佛教的创新和发展,不能丢失了传统,不能丢失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承传。
新财富:很多人认为,基督教尤其是新教的信仰,是西方形成契约社会的重要基石,那么,在信仰危机问题日益凸显的中国,佛教的弘法(如利他主义、慈悲利他、舍己为人等)对于社会的进步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觉真:《新财富》由西方的基督教而联想到中国的佛教,可见贵刊的视野非常开阔。
基督教信仰与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学术界都是有共识的。尤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是人们所共知的。而佛教在中国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如果没有历代主政者的护持、推动,那也是很难设想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讲儒家治国、道家治身、佛家治心,这是有历史证明的。在今天,佛教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稳定因素,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正是人类实现和谐的思想基础,和谐、和合、和平,正是人类所应该追寻的共同利益与普世价值。佛教的利他主义,慈悲利他,舍己为人,这种生命关怀,关怀生命的道德情操,不是最具有普遍性、普适性、包容性和平等性吗?
我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论说佛教在今天的十大文化功能,即信仰功能、灵魂净化功能、心理调节功能、祭祀功能、文化学术功能、艺术功能、旅游功能、民族团结功能、国际交往功能、慈悲福利功能,这个十大功能,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但是我觉得,钱文忠教授在《佛教社会功能四题》一文中,归纳得更好:超小区的凝聚功能;超专业的教育功能;超事相的抚慰功能;超界别的摄护功能。钱教授还指出,这四个方面是不能彼此截然分开的,实际上是彼此包蕴相互依持的。钱教授所点出的四个“超”,我想,正是今天社会最需要的普适性、包容性的精神资粮了。
在香港有一次佛诞节的盛会上,我讲了这么一段话: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健康是心安,最大的心安是自净其意,能够自净其意,就是成佛了。心安,天下安。心平,天下平。心中有和谐,我们的世界才能和谐。这正是人间佛教的智慧之光。
《仁王护国经》的般若思想 ◎觉真法师 仁王经的...
弥勒文化及其实践意义(一) 在山水如画、钟灵毓秀...
无绳自缚 你知道什么叫“无绳自缚”吗? 阿秀是...
佛教之道 正信之道 佛教之道,这个论题太大了。...
香港佛学院建议及设想 觉真法师 创建香港佛学院...
庄严隆重世纪风采——香港庆祝佛诞盛况与联想...
试释“如意” 觉真 如意,梵名anurddha,译作“阿那...
没有折磨 人不会走向成熟 人生会经受许多折磨。...
知之一字 众妙之门 觉真法师 市场是没有记忆的,...
识才爱才、大人榜样 ——缅怀真禅长老的福德慧德...
(第三十八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
(第三十七个故事) 在中东地区拍卖女奴,是以骆驼...
(第三十六个故事) 在美国,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
(第三十五个故事) 有一天,苏东坡偕佛印禅师同去...
(第三十四个故事) 马祖道一禅师是四川人,自南岳...
(第三十三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哲人,能回答大家...
(第三十二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下一名公主...
(第三十一个故事) 有一只狐狸,想溜进一座葡萄园...
(第三十个故事) 有个出家人去问马祖道一禅师:“...
(第二十九个故事)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