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十轮经
即《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又译《大方广十轮经》。本经与《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相比,篇幅、内容更为浩大。
【地藏十轮经(梵Das/a-cakra-ks!itigarbha,藏H!dus-pa chen-po las sah!i sn~in%-poh!i h!khor-lobcn-pa shes-bya-ba theg-pa chen-poh!i mdo)】
"凡十卷。唐玄奘译。全称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译于唐永徽二年(651),共八品。内容系赞叹地藏菩萨之功德,并叙述如来依地藏菩萨之问,而由本愿力成就十种佛轮,能破除末世之十恶轮。本经之异译本,为‘大方广十轮经’,共八巷,十五品,文中缺略之处不少。(参阅‘大方广十轮经’757)"
十卷。唐·玄奘译。又称《大方等十轮经》、《大乘地藏十轮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
本书译于唐·永徽二年(651),共有序、十轮、无依行、有依行、忏悔、善业道、福田相、获益嘱累八品。卷末则附录新罗·神昉的序文。与《大方广十轮经》(八卷,译者不详)为同本异译,不过后者的内容缺略颇多(参阅附录)。此外,伪经《延命地藏经》二卷亦多依据本书所说。
(1)序品︰佛在佉罗帝耶山说《月藏经》毕,尔时南方大香云、大花云等来雨诸供养,演出种种百千微妙大法音声。尔时与会之大比丘众、大声闻僧、菩萨摩诃萨众等,各自见两手掌中持如意珠。从是一一如意珠中放诸光明。因光明咒,一一有情皆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佛为无垢生天帝释广说赞叹地藏菩萨之功德。说已,地藏菩萨与诸眷属以神通力现声闻像,从南方来,恭敬顶礼世尊双足。佛复为好疑问菩萨广说地藏菩萨之胜德。
(2)十轮品︰佛应地藏菩萨之问,为说如来由本愿力成就十种佛轮,得降诸天魔外道之邪论,摧灭一切诸众生类坚如金刚相续烦恼。随其所乐,安置一切有力众生。令住三乘不退转位。复以刹帝利种灌顶大王之十种王轮为喻,为会众开示。
(3)无依行品︰佛为天藏大梵说二种之十无依行法。复谓虽是破戒诸恶比丘,犹能示导一切天、龙、人、非人等。能令诸有情睹其形相,而生十种殊胜思惟。故不得非法加害。佛复告知地藏菩萨,末世有十恶轮,帝王旃荼罗、宰官旃荼罗等,与破戒恶行比丘互为朋党。对清净比丘不能生实信心希有之想,心无恭敬,意怀凌懱百般恼害。地藏菩萨亦誓愿救拔此等旃荼罗者,远离十恶轮,增长十法,俾使彼等不致堕入地狱。
(4)有依行品︰佛答金刚藏菩萨之问。时,佛劝会众供养破戒比丘,然金刚藏菩萨不以为然,以为彼等并非佛子,不堪消受供养。佛则以为彼等犹现诸佛法幢相,故不得辱害。佛复说三乘法皆为如来度生之方便,故虽修行大乘,亦不得废弃其余二乘。佛又说二种十有依行,并教示大乘之无尘垢行轮、无取行轮。
(5)忏悔品︰与会之大众中,有无量众生曾误闻法,谬生空解,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其时闻佛说此经,乃还得正见,深生惭愧,至诚忏悔。佛乃为说十种法,俾令诸菩萨等获得无罪正路法忍。
(6)善业道品︰佛答金刚藏菩萨之问,以为十善业道即菩萨之十轮。且为广说修十善业道之因果、利益。
(7)福田相品︰佛说菩萨有十财施、十法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善巧方便、大慈等大甲胄轮,能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
(8)获益嘱累品︰佛说如是大法门时,大众各蒙无量法益。佛复以地藏十轮大记法门付嘱虚空藏菩萨,使其受持,广令流布。
◎附︰〈大方广十轮经〉(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八卷。译于北凉,译者佚名。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又称《方广十轮经》或《十轮经》。全经计十五品,内容叙述地藏菩萨的功德,以及依十种佛轮与三乘十种依止轮等可转十恶业轮。其主旨并非在破斥二乘,而系阐述对破戒比丘作胜想可得功德,并述说地藏菩萨现沙门之相,以济度末法浊世众生。文中尝对‘唯有一乘说’之思想加以反驳。
本经之异译本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乃唐·永徽二年(651)玄奘于大慈恩寺之译经院所译出,由大乘光等笔受。凡十卷八品,卷首附神昉所撰之序。两者对照,文辞虽有出入,但唐译第一〈序品〉大致相当于凉译第一〈序品〉与第二〈诸天女问四大品〉。唐译第二〈十轮品〉相当于凉译第三〈发问本业断结品〉及第四〈灌顶喻品〉。唐译第三〈无依行品〉相当于凉译第五〈相轮品〉与第六〈刹利旃陀罗现智相品〉。唐译第四〈有依行品〉及第五〈忏悔品〉相当于凉译第七〈众善相品〉、第八〈刹利依止轮相品〉。唐译第六〈善业道品〉相当于凉译第九〈远离讥嫌品〉,唐译第七〈福田相品〉与第八〈获益嘱累品〉相当于凉译第十〈布施品〉、第十一〈持戒相品〉、第十二〈忍辱品〉、第十三〈精进相品〉、第十四〈禅相品〉、第十五〈智相品〉等六品。
隋代信行所提倡的‘普佛普法’之三阶教义,主要即是根据凉译本而立论。信行所著《三阶佛法》四卷中,共引证凉译百二十次之多。唐译本译出后也被广为引用,以致有地藏教之称。三阶教籍中有《十轮依义名》二卷与《十轮略抄》一卷。《释净土群疑论探要记》卷六所述,三阶师有《十轮钞》之著述,当系指后者。
本经所揭示‘十种王轮’之说,可谓后世地藏十王信仰之由来;又《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所载‘木轮占察法’,当亦系衍生自本经的‘十轮说’。
[参考资料]《内典录》卷五、卷九;《译经图纪》卷四;《大周众经目录》卷二;《开元录略出》卷一;《开元录》卷八;《贞元录》卷十一;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
修持、思维、宣讲这部经典有十种利益:“令于长夜利益安乐。何等为十。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二者为彼守护一切怨敌令不侵害。三者为彼守护令舍一切邪见邪归十恶业道。四者为彼守护令免一切身语[言*适]罚。五者为彼守护遮断一切谤毁轻弄。六若为彼守护令于一切轨范尸罗皆得无犯。七者为彼守护令悉除灭一切非人四大乖反非时老玻八者为彼守护不遭一切非时非理灾横夭殁。九者为彼守护命欲终时得见一切诸佛色像。十者为彼守护令其终后往生善趣利益安乐。”
本经续品中,释迦牟尼佛宣讲了地藏菩萨的功德:“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熟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此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度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有情类。皆令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如法所求意愿满足。随所在处若诸有情种种希求忧苦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盘之道。”其后地藏菩萨宣说其陀罗尼经咒。
于此后,由地藏菩萨、天藏菩萨、金刚藏菩萨等大菩萨请法,佛陀宣说了成就十种佛轮,以此“降诸天魔外道邪论。摧灭一切诸有情类犹如金刚坚固烦恼。随其所乐安立一切有力众生令住三乘不退转位。”
以及十种无依行法、十恶轮、离十恶轮功德、护国不退轮心大陀罗尼、十无依行、十有依行轮、菩萨获得无罪正路法忍十法、忏悔恶业、菩萨摩诃萨十轮、十善业道、十财施大甲胄轮、十法施大甲胄轮、净戒大甲胄轮、安忍大甲胄轮、精进大甲胄轮、静虑大甲胄轮、般若大甲胄轮、善巧方便大甲胄轮、慈大甲胄轮、大悲大甲胄轮、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等等无量法门。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简介 总十卷,又称《入于大悲大方等大集说经》、...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中国北周时代印度...
简介 《付法藏因缘传》也称做《付法藏传》,或《...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