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毗婆沙论
【十住毗婆沙论】
(梵Da?abhūmika-vibhā?ā-?āstra)
十七卷。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梵本及藏译本皆不传。又名《十住毗婆沙》或《十住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书是《华严经》〈十地品〉的注释,但并未注释其全品,而是仅注释初地(欢喜地)及第二地(离垢地)的一半而已。全书用偈颂简述经文大意,再加以引申疏释,并不是经文的逐句释。
全书凡三十五品,第一品〈序品〉乃全书之总论,叙述菩萨十地的意义及三乘的区别,第二品〈入初地品〉至第二十七品〈略行品〉为初地之注释,说明初地的内容及菩萨的行愿果等;第二十八品〈分别二地业道品〉以下八品论述第二地,力陈十方便心之重要性,并阐释大乘菩萨的十善业道。
关于本书的传译,法藏在《华严经传记》卷一谓(大正51·156b)︰
‘《十住毗婆沙论》一十六卷,龙树所造,释《十地品》义。后秦·耶舍三藏口诵其文,共罗什法师译出。释《十地品》内至第二地余文,以耶舍不诵,遂阙解释。相传其论是大不思议论中一分也。’
关于本书是否为龙树所造一事,目前尚无定论。学界在将本书与《大智度论》的内容作比较研究后,发现二者在思想背景、宗教实践等方面,特别是对戒律的理解上,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还有再作研究之必要。
本书由于被视为不完整的注释,因此在十地思想的研究上,不太受重视。但书中说明弥陀信仰的〈易行品〉,古来即特受瞩目。该品不仅在了解龙树思想上极为重要,同时也是认识净土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的重要典据。尤其论中所揭示的难行与易行二道,经由昙鸾援引以后,其影响是决定性的。亦即昙鸾在所谓自力、他力的实践态度问题上,提出‘依靠信,较容易证入不退转地之道’(信方便易行)。这种仰赖他力的信仰,遂成为净土教之特色。此外,道绰在《安乐集》中,将昙鸾之所说,结合末法思想,开出了圣道、净土二门。又,自从日僧亲鸾以〈易行品〉为正依经论以来,真宗学者撰述诸多〈易行品〉的注释,终于形成认为〈易行品〉全品大意唯说弥陀易行的独特易行观。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简介 总十卷,又称《入于大悲大方等大集说经》、...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简介 《付法藏因缘传》也称做《付法藏传》,或《...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中国北周时代印度...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