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
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若果似于因 是事则不然
果若不似因 是事亦不然」
他这里是讲对待空,因果对待。为什么《中论》讲空义呢?我们说过了,他讲法性,所以《中论》称为法性宗。我们说过,他里面提到的有两种空:因缘空和对待空。因缘空广泛,对待空狭隘。他很多处用对待空。
果似于因,是因和果是一。果同于因,因果是一个,这个不然,不可能的。果不似因,因与果异,也不然。因为因果「一」不成对待;因果「差异」,两个东西,也不成对待,不能显空义。空是一切法所根据,不能显空义,就没有一切法。
我们现在逐渐把这个道理讲明白一点。怎么似因不行,不似因也不行呢?一也不行,差异也不行?原来这个法性啊!空是无性,无性就能够随缘,有定性的话不能随缘,随缘就是有;有是因缘有,因缘有就是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是空。
所以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我们说诸法无性随缘,空就是有;诸法随缘无性,有就是空。
这个我们再拿一个例子来讲。虚空无形无相就是空,虚空横遍竖穷就是有。虚空无形无相就是横遍竖穷,空就是有;虚空横遍竖穷就是无形无相,有就是空。
古德从这里分析,他说空是真谛,有是俗谛。比如《心经》说,色就是俗谛,空就是真谛。色即空,俗谛就是真谛;空即色,真谛就是俗谛。所以吉藏大师说过,若知二谛即明中道。换句话说,要是不知二谛,不懂中道。他这个道理,根据那儿来的啊?根据实相法印。
比如说,我面前的讲台,它现的相是假相,不是实相,因为它是木头现的假相。实相就是无相,去掉木头没有讲台相,没有讲台相是讲台的实相。实相随缘,随木头的因缘,就现讲台相。实相无相谓之真,实相能现假相谓之如,这是真如法性。真如随缘生万法,万法无性是真如。我们如果知道这个要点,这部《中论》就好懂了。所以《中论》是大乘论,因为大乘讲的实相一法印,小乘用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寂静。
讲到这儿,我们应该明了了,果似因不行,不似因也不行。实相无相是果似因,可是实相就是无不相,那就是果不似因。所以定说果似因,不行;定说果不似因,就是实相无不相,那也不行。因为实相无不相就是实相无相,从这两边显出中道义来。
所以吉藏大师发挥,他说实相无相是空,实相无不相是假。用空破一切执着的时候叫夺破,用假破一切执着叫纵破,其中显示中道。
天台的采取,就立空假中。空就是不空,不空就是空。所以说,说空的时候,一切都是空;说假的时候,一切都是假;说中的时候,一切都是中。
我们要知道,这是《中论》的本怀。所以他这首偈说「若果似于因,是事则不然。」空就是假嘛!「果若不似因,是事亦不然。」假就是空嘛!中在其中,中不可说,只可用二谛显。那么什么是中呢?中是离两边不住当中,称为中。就是般若经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
般若讲的法很多,他说无有定法是名无上菩提。果若似因、不似因都不行,它有定法了。这个法没有定的嘛!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是般若说的。你说有定法就有相,它没有相嘛!没有相不是定法。有人说无相是决定的,无相也无相,因为我们说无相也是假名。
大家了解这首偈的时候,会入实相。变个方式讲,果似因就是不似因,果不似因就是似因。
天台宗发挥有他独到之处,他说实相无相的时候,他发挥离四句:离有,离无,离亦有亦无,离非有非无,这叫一法不立。离四句就是即四句。离无就是有;离有就是无;离亦有亦无,就是非有非无;离非有非无,就是亦有亦无。所以他说:说有一切有;说无一切无;说亦有亦无,一切亦有亦无;说非有非无,一切非有非无。一法不舍。
我们用一个例子讲,大家就明白了。虚空无形无相,一法不立;虚空横遍竖穷,一法不舍。一切法皆如此。禅宗说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也是这个道理。你不分别一切法,是白痴;你要是分别一切法,亦是愚痴人。
比如讲堂,讲堂是钢筋、水泥因缘构成,如果讲堂实在有,不空的话,没有钢筋、水泥也有讲堂。既然是钢筋、水泥假现的,讲堂就空。空就是不空,要是空的话,我们讲经为什么在讲堂里,不在太阳下面讲经?空就是钢筋、水泥假现,钢筋水泥假现的有就是空。
这是六祖说「出没两边」。不能于法打转身,就死于文下了。
现在大家了解似空不对、不似空也不对这个道理了吧?有谁那句话听不懂可以举手。
「受阴及想阴 行阴识阴等
其余一切法 皆同于色阴」
他在五阴里头举一项来说,举色法讲,其实受想行识也是这个样。受想行识有两个法可以知道它空。色受想行识都是因缘生,因缘生法无自性就空,这是一个角度。色受想行识都是果法,果对因才有,没有因就没有果,没有果亦没有因,这是对待空。此处他用对待空,一切法皆如此。
我们大家考虑一切法的时候,用空义去考虑。如果不用空义考虑,不得真谛。不得真谛,你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叫狂慧,不了生死,因为你仅仅执着假相嘛!
「受阴及想阴,行阴识阴等,其余一切法,皆同于色阴。」所有的法都同于色阴。都是说它一不行,说它差异也不行。
我们再举个例子。太平洋的水,基隆海边的水和美国海边的水,是不是同是太平洋的水?是一个。可是你说一不对,不能定执。没有定法,你绝对不能说到了基隆海边,就到美国海边了,它有差异性。古德讲叫「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切法皆如此。
初步学这个法,先入真谛,得其总相;再入俗谛,得其假相。小乘人得其总相,不出来了;菩萨出空入假。
所以下面说:
「若人有问者 离空而欲答
是则不成答 俱同于彼疑」
假使有人问你,你离开空义去回答,就「不成答」了,答错了。「同于彼疑」,他不懂,你也不懂。
离空答怎么不对呢?你不得法性。知道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知道一切法假。知道一切法假、空,自然就会入中。这个样答,知道空义叫法性。如果不知道空义呢?妄见。
我们举个例子。比方山,游山玩水,不是修道人办的事。修道人要认识,游山玩水其相皆假。因为山是土石花草树木构成的,山是空的;如果山不空,没有土石,没有花草树木还有山。那个山不可得,山现的相,高高地一块地,那是土石花草树木现的假相。
你如果说定有山,妄见!山是假相怎么定有呢?你要是说定没有山,也是妄见。定没有山,就是山空。山空因为假相才空,空就是假相;如果它不是假相的话,它就不空了。
一切法没有不是这个样的。比如现在科学家讲原子,我讲原子空。怎么知道它空呢?原子是电子构成的。如果原子不空,没有电子,应该还有原子,所以原子是空的。空就是假,他说空的理由,是因为是电子假现才空。空就是假,假就是空。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打转身,一打转身就会到中了。所以吉藏大师说,不了解二谛,不能了解中道。六祖说过,本来无一物,你不要定执本来无一物,假使有个本来无一物,那个本来无一物就是有啊!你要怎么会呢?本来无一物也无。本来无一物,毕竟空寂;本来无一物也无,万法繁兴。这样才能够成功啊!
所以若人有问者,离于空而欲答,离开空就离开法性了,以妄见回答都不对。「是则不成答,俱同于彼疑」。
最后一首偈:
「若人有难问 离空说其过
是不成难问 俱同于彼疑」
「难问」佛说无过,你不懂的应该问,如果故意的为难,那不对,犯戒。真不懂,可以问。去难问人家,离开空义去问,就不对了。他不懂你也不懂,因为你以妄见问,以妄见问,落于有法。凡夫人大部分落于有法,二乘人落于空法,都是妄见。
最后这两句偈说:「若人有问者,离空而欲答,是则不成答,俱同于彼疑。若人有难问,离空说其过,是不成难问,俱同于彼疑。」离开空,离开实相法印,就不对了。
这一品我们讲到此地。下面看(观六种品)。
中论讲记:观因缘品第一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中论讲记:观去来品第二 外人有个疑问:你说诸法...
中论讲记:观三相品第七 外人就问了。什么叫外人...
中论讲记:观颠倒品第二十三 现在我们看《观颠倒...
中论讲记: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大家看《中论》,(...
中论讲记:观涅槃品第二十五 大家看《中论》,观...
中论讲记:观成坏品第二十一 外人就问了,世间法...
中论讲记:观六情品第三 大家看《中论》观六情品...
中论讲记:观染染者品第六 这里头有两个染,第一...
中论讲记:观如来品第二十二 下面卷四,(观如来...
中论讲记:观染染者品第六 这里头有两个染,第一...
中论讲记:观作作者品第八 第一个作是作业,杀、...
中论讲记:观法品第十八 大家看《中论》,观法品...
中论讲记:观业品第十七 外人就说,你讲一切法空...
中论讲记: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大家看《中论》,(...
中论讲记:观三相品第七 外人就问了。什么叫外人...
中论讲记:观缚解品第十六 我先和大家讲,它的原...
中论讲记: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 很久没有讲《中...
中论讲记:观有无品第十五 下面卷三,(观有无品...
中论讲记:观六种品第五 外人就问了,你说若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