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诸法实相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这话说了一半,大家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对不对啊?对了一半。要知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叫真谛中道,它不离俗谛中道。
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言语道断也断,心行处灭也灭,这是深的。浅的怎么说?言语道断,不是不说话。你要是言语道断,不说话了,偏了!说话只管说话,离四口过。没有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修的时候从这里修。心行处灭,不是你不思想。你可以想一切法,没有贪瞋痴。这么说起来,十恶业没有的话,你言语道、心行处皆是功德,这就是那个众善奉行。
所以,实相深的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浅处下手修,谨慎三业。身口意谨慎,就暗合于实相了。
「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无生亦无灭」,大家要深深体会!我们先举个例子说,然后说法,这个说法叫以法合譬。好比虚空,虚空无形无相,不生。是不是啊?虚空,横遍十方,有上下东西南北四维,既然有十方,不灭。虚空无形无相,就是实相无相;有十方虚空,就是实相无不相。这是譬喻说。
会到法上,你怎么会呢?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法不生?何法不灭呢?维摩诘居士就回答说: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学佛就是这个样,恶法不生,善法不灭。好比虚空,无形无相,不生;横遍竖穷,不灭。这样才能上成佛道嘛!
「寂灭如涅槃」。假名称为涅槃,涅槃没有。因为什么涅槃没有?涅槃若有,是涅槃生,涅槃要是生就无常,要是无常就不是涅槃。所以大家不要灭妄求真啊!你想想,妄不生真,如果说真从妄生,真则有始,有始就有终,无常。真也不生妄,如果妄法从真生,那么真也是妄。那就不对了!
今天我们时间到了。
大家看《中论》。
「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这是显正义。显正义是即四句,还有离四句。因为经上说过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嘛!离四句就是离一切相,即四句就是即一切法。不过我们今天不讲得太复杂,讲太复杂恐怕大家听不懂。
「一切实非实」,先讲譬喻,然后以法来合。譬喻大海水,海水起万重浪,万重浪皆是水所起。水是湿,浪起伏,水不动。浪起伏是假,海水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水,那就是一切都是实。也可以说一切都是浪,浪是假的,非实。这就是「一切实非实」。
「亦实亦非实」,海水也可说也是浪也是水,也是水就是也是实,也是浪就是也是非实。浪是假相,就不是水,非实。水不动,不是假相,就非非实,所以他说「非实非非实」。应该怎么讲呢?一切实,一切非实,一切亦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非实。我们首先以海水为譬喻,大家能听懂吗?
「是名诸佛法」,这是佛法,诸佛法是暗指实相法。我们现在以法来合,实相无相。譬如说,人没有相,人的相是细胞现的。没有细胞就没有人的相,无相是实在相。实相无相好比水一样,水性湿,没有相。实相无相无不相,细胞可现手的相,现脚的相、头的相,现一切相。这一切相都无相,所以现的相─假相。
好比浪一样,浪现万重浪都是假相。人也是无相,也是假相,就是那个「亦实亦非实」。细胞现的相不是无相,非实。一切现相皆是假相,假相没有,还是无相,所以说非非实。第一首偈我再念一遍:「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大家仔细听!
现在我再讲第二偈:「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自知不随他」,「自知」是心。一切法唯心所现,心外无法。「他」是尘,广说无量,略说有六种,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六尘没有,唯心所现,所以唯识宗讲「唯识无境」。因为色声香味触法是因缘生,因缘所生法都没有自性,都是空的。心现的,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所以他说「自知不随他」。
修学佛法唯正其心,不尚余学,不崇尚其余的学问。修学佛道,悟心便得,悟知自己的心就得到佛道了。什么是心呢?心是依他起,空的。法是实相,是无相的。那怎么修学?空心则无所住,以无住心契无相法叫修学佛道。无住心就是「自知」,无相法就是「不随他」。
那么我们要问了,怎么是无住心呢?无住心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怎么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呢?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么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呢?一心清净不被六尘缘影所乱。怎么达到这个地步?大家谁知道?持念佛名。持念佛名就可以一心不乱;持念佛名就可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持念佛名就可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就是「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戏论是不实之论,有名无实,没有实在的。什么是戏论呢?取相叫戏论。一切六尘虽空有其名而无其实,如果执着它为实有叫遍计执。如果知道它是依他起无自性,就是那个实相无相。一切假相如果寂灭的话,就没有戏论了。怎么寂灭无戏论?不取于相,寂灭了;如如不动,无戏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没有戏论了;一心不乱,就没戏论了。
「无异无分别」,实相无相,无相法无异无分别。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异无分别。大家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异无分别。一心不乱,无异无分别。这是实相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实相。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实相。一心不乱,实相。所以他说:「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
「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是故名实相,不断亦不常。」「若法从缘生」,缘生无自性,法无自性就无相,就是实相。「不即不异因」,无性能随缘,随缘有差别。好比万重浪一样,有差别,是不即因。万重浪无自性,皆是一水,还是无自性,不异因。所以他说:「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是故名实相。」这叫实相,实相无相,无相就是无不相。无不相有差别,不同于无相。差别皆是假相,假相无自性,就是不异因。所以他说「是故名实相」。
「不断亦不常」。无性「不断」。无性能随缘,随缘生万法,万法起名无常,所以说也「不常」。
「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世尊,教化甘露味。」这说的还是实相法。无性随缘,随缘有差别就「不一」。法要是随缘就没有自性,所以说随缘无性,随缘无性就「不异」,没有差别。「不常亦不断」。无性随缘生万法,万法有生有灭,所以他说「不常」;万法缘生无自性,无自性就「不断」。所以说「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世尊」,这就是诸佛,「教化甘露味」,教化众生甘露法味。
「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尽,诸辟支佛智,从于远离生。」佛不出世,实相法灭尽了。辟支佛他的智有限,声闻、辟支佛、菩萨,声闻人上依于佛,依于佛教。菩萨下化众生。辟支佛翻译为独觉,出现在无佛之世。辟支佛上不依佛,他独觉嘛!下不化众,不化众生。这是他和声闻、菩萨不同之处。他的智慧不见实相,辟支佛智不见实相。实相也称为佛性,辟支佛不见佛性,成辟支佛道。
他的智从那儿来的?从远离生。远离分两方面说:内心和外境。辟支佛于外境,远离愦闹,独居深山,不见世人。内心里他远离烦恼结使缠缚,他体会到生灭无常,他观飞花落叶,体会无常。不见于常,所以他的智慧偏空。
今天时间到了,大家有问题没有?没问题我要休息了。
中论讲记:观因缘品第一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中论讲记:观去来品第二 外人有个疑问:你说诸法...
中论讲记:观三相品第七 外人就问了。什么叫外人...
中论讲记:观颠倒品第二十三 现在我们看《观颠倒...
中论讲记: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大家看《中论》,(...
中论讲记:观涅槃品第二十五 大家看《中论》,观...
中论讲记:观成坏品第二十一 外人就问了,世间法...
中论讲记:观六情品第三 大家看《中论》观六情品...
中论讲记:观染染者品第六 这里头有两个染,第一...
中论讲记:观如来品第二十二 下面卷四,(观如来...
中论讲记:观染染者品第六 这里头有两个染,第一...
中论讲记:观作作者品第八 第一个作是作业,杀、...
中论讲记:观法品第十八 大家看《中论》,观法品...
中论讲记:观业品第十七 外人就说,你讲一切法空...
中论讲记: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大家看《中论》,(...
中论讲记:观三相品第七 外人就问了。什么叫外人...
中论讲记:观缚解品第十六 我先和大家讲,它的原...
中论讲记: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 很久没有讲《中...
中论讲记:观有无品第十五 下面卷三,(观有无品...
中论讲记:观六种品第五 外人就问了,你说若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