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快乐来自正确的了解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想要快乐和平静,这是人们寻找「止息痛苦之道」的原因,由于这种诉求,各种宗教因而出现在世间,其中一种是佛教,佛教教导人们如何使痛苦止息。
苦的原因
佛陀发现苦(dukkha)的原因,根据佛陀的教导,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有其因缘。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原因;如果没有原因,什么也不会生起。当佛陀想要去除痛苦时,他必须找出原因。当苦因被根除时,就不再有痛苦。当无所不知的佛陀开悟时,他发现痛苦的原因是渴爱、贪爱(tanha)。Tanha这个字有贪婪、贪欲、欲望、渴望等意思。许多佛教学者将tanha译为执取,因为它包括各种的欲望。在英语,我们将tanha译为「执着」(attachment)。
执着是痛苦的原因。当有贪爱、执着时,就有痛苦;如果一个人能去除贪爱、执着,他一定能去除苦。「贪爱」的生起也有原因,没有原因,贪爱不会生起。「贪爱」是一种心的生灭过程。
佛陀发现贪爱的「因」是错误的观念(wrong view),也就是对「我、自我、你、人」错误的见解,也就是所谓的「身见」(sakkaya-ditthi,萨迦耶见)或「我见」(atta-ditthi)。因此「身见」和「我见」是贪爱的因;而贪爱是苦的因。那么什么是错误的见解(身见或我见)的因呢?
佛陀指出:对身心的自然(生灭)过程的无知或无明是「我见」的因。因此透过对身心生灭过程的了解,了解他的本质,我们就能去除无明。
我们了解「因果律」后,就可以了解这种因果循环:无明是因,错误的见解(身见或我见)是果;执着、贪爱是因,苦是果。因此,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正确的了解身心的生灭过程,这种正确的了解(正见)可以去除无明。当无明已经根除时,就没有「灵魂、自我、我、人」的错误观念。当这种错误的观念被摧毁时,贪爱、执着就不会生起;当贪爱、执着被去除时,就没有痛苦烦恼了;此时,所有的痛苦都止息了(Nirodha- sacca,灭谛)。
错误观念的原因
我们应该思考:「对身心生灭现象的无知」如何产生「自我、人或你我」等错误的观念,以及这错误的观念如何产生执着。由于我们不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我们认为它是「人」或自我。于是这个「人」或「你、我」,有想要致富的欲望,或想成为国王、王后、总统、总理或百万富翁。这种想成为王后或总统等等的愿望就是执着。这种执着是因为有「人」或自我,或「你、我」等错误的观念而产生的。
如果我们想要去除这种欲望或执着,我们必须摧毁它的因。它的因是什么?欲望、执着的因是有「人」或自我等错误的观念。因此,当错误的观念被去除时,就不会有想成为富翁、国王、总统等执着。这种想要成为,想要获得某种东西的愿望,是由于有「人」、有你、我等错误的观念而产生的。当生起这种愿望或执着时,它会给我们带来各种的痛苦。
当我们执着我们的房子时,我们会担心我们的房子。如果我们的房子着火了,我们会伤心,伤心是主要的痛苦之一,这种痛苦是由于我们对房子的执着而产生。此外,我们执着我们的亲戚、朋友,我们的孩子、父母,这种执着也会使我们受苦。当我们执着我们的孩子时,我们会担心孩子的健康、教育等等。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通过考试,我们会焦虑、难过、伤心,这种苦是心苦,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执着而产生的,所以这种执着是苦因。这种执着从何生起?这种执着来自于我们对身心生灭现象的错误的观念,我们把身心生灭现象视为「个人」或自我,或你我。当这种个人和自我观念被去除时,就没有任何执着;没有任何执着,就没痛苦。
如实观察
佛陀指出:借着保持正念,如实观察身心生灭的过程,我们可以正确了解它的本质。如果我们想要如实了解某些东西,我们应该观察它,以正念观察当下发生的现象,不去分析它,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哲学思考,没有成见。我们应该非常专注和有正念的如实观察。
例如,看一只手表,当我们不是很仔细的观看一只表时,我们无法如实的知道这只手表。当我们非常仔细的看时,我们会看到它的品牌,它的设计和上面的图案,我们才知道这只手表的品牌是Seiko,上头有一张国际时间表等等。如果我们没有如实观察这只手表,我们的观看含有成见,如:「我以前见过这种手表,它的品牌是Omega。」因此,乍看之下,我们会认为这只手表是Omega,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仔细的看。当我们看时,我们心中已有成见,而这种成见使我们对这只手表有了错误的判断。如果我们把成见放在一边,仔细的观察这只手表,我们会如实得知,这是一只Seiko表,是日本制的,上面也有国际时间表。我们能够如实的观察是因为:当我们看这只表时,我们先把Omega表的成见放在一边。
同样的,当我们想要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时,我们不可以去分析或思考,我们不可去推理或用任何知识、任何已有的观念;我们必须将这些搁置一旁,幷如实的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那么,我们就能如实的看到我们的身心生灭的过程。当我们的身体感到热时,我们应该观察热的感觉;当身体感到冷时,我们应该观察冷的感受。当我们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观察痛苦;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应该观察快乐;当我们生气时,我们应该观察愤怒,让愤怒消失;当我们悲伤时,我们应该以正念观察悲伤;当我们感到悲哀或失望时,我们应该觉知我们的悲哀或失望的情绪。
我们必须如实观察每一个身心生灭的过程,以便能正确了解它的本质。正确的了解能使我们去除无明; 当无明(ignorance)已经去除时,我们就不会把身心生灭的现象视为「人」或自我。如果我们把这些身心生灭的现象视为只是自然的过程,就不会产生任何执着。当执着被摧毁时,我们就没有痛苦,痛苦已经止息了。因此,以正念观察身心生灭现象,观察它们的本质是灭苦之道;这是佛陀所开示的「四念处」(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的内容。
在这次的开示中,佛陀教我们要以正念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要如实的观察。对身心生灭的现象,我们以正念观察的方法有许多种,兹胪列如下︰
1.身念处(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
2.受念处(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3.心念处(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
4.法念处(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无选择的觉知(Choiceless Awareness)
当我们以正念观察身心的生灭过程时,我们无须选择任何身心生灭现象做为禅修的目标(object),心会自行选择所缘境(禅修的目标);如果我们选择任何身心生灭现象做为禅修的所缘境,这表示我们有所执着。禅修时,「观察的心」会自行选择所缘境,所缘境或许是我们成功时的快乐感受,或是痛苦的感受,或是腹部的起伏。
虽然我们想要把心放在腹部的起伏上,但是如果疼痛更明显,心不会停留在腹部的起伏上,「观察的心」会去观察疼痛,因为疼痛非常强烈,观察的心自然会朝向它,所以我们无需选择观察的目标,而应该去观察心所选择的所缘境。
当痛苦因专注的观察而消失时,那么心会选择另一个更明显的目标。如果在背部痒的感觉比腹部的起伏更明显,心会去观察这痒的感觉,知道「痒、痒、痒」。借着强大的正念和深定(观察痒),痒的感觉消失后,心会选择腹部的起伏作为观察的目标,因为腹部的起伏比其它目标更明显。如果「快乐」比腹部的起伏更明显,心会选择「快乐」作为观察的目标,观察它是「快乐、快乐、快乐」。
所以毗婆舍那禅或念处禅的原则是去观察、观看,或如实的以正念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这种念处禅(mindfulness meditation)不仅非常简单容易,而且在止息痛苦方面也非常有效。
当我们吃东西时,我们应该觉知每一个与吃有关的动作;当我们伸开手臂时,我们一定知道伸展的动作;当手接触汤匙或米饭时,我们必须观察这接触的感觉。当我们拿这只汤匙时,必须观察这拿的感觉;当我们把汤匙浸入咖喱中时,我们必须观察这浸入的动作;当我们用汤匙舀起咖喱时,必须观察舀的动作。我们必须以这种方式,如实的观察与吃有关的每一个动作。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必须一一观察,以便去除无明;而无明是错误观念的原因。同样的,当我们在洗澡,在办公室或家里工作时,我们必须觉知所有的动作。
在禅修营中行禅时,脚的动作,例如提起、推前和放下,必须如实的仔细确实的观察。
标明或默念(Labelling or Mental Noting)
当我们以正念观察任何所缘境时,我们可能需要标明或称名;当我们把脚提起要走的时候,我们应该标明:「提起」;当我们把脚向前推时,我们应该标明:「推」(pushing);当我们把脚放下时,我们应该标明:「放下」。以这种方式「提起,推前,放下;提起,推前,放下」。标明或称名可以使心确实的放在禅修的目标上,这对禅修者把心专注在禅修的目标也非常有帮助。有些禅修者对禅修的目标无需标明或称名,他们只需直接观察,他们会观察脚的动作,从刚开始提起的动作,到结束时放下的动作,心必须非常仔细跟着脚的动作,如实观察,不去思考或分析。以这种方式,禅修者可以培养比以前更深的定。
在开始禅修时,心经常跑掉;每当心跑掉时,你应该跟着心并且观察它。如果你在想家里的事,要如实观察你的念头,心里默念:「想,想,想。」当念头消失后,你应该继续行禅,幷如往常般默念:「提起,推前,放下。」
止禅和观禅
我们应该知道止禅(Samatha meditation)和观禅(Vipassana meditation)的不同。止禅(奢摩他)指定、平静、沉静。当心深深的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心变得平静、安静。止禅的目的是在单一的目标上获得深定,因此,止禅的结果是获得深的定力,例如安止定(appana-samadhi)或近行定(upacara- samadhi)。当心深深的专注于禅修的目标时,所有的烦恼,例如贪欲、贪婪、嗔恨、欲望、慢心、无明等等,均已远离,此时的心全神贯注于所缘境。
当心没有烦恼或干扰时,我们会感到平静、轻安、快乐,所以,止禅是透过观察单一的目标而达到深的定力,例如安止定(absorption concentration)或近行定(access concentration)而获得某种程度的快乐,然而止禅无法使我们了解身心生灭的现象,无法止息痛苦。
透过正确了解的快乐
《清净道论》提到止禅有四十种业处(禅修的目标),修习止禅的禅修者可以用其中任何一种作为禅修的所缘境,例如,禅修者可以以红色作为禅修的所缘境,他可以划一个红色的圆圈在离地约两呎高的墙上,如《清净道论》所叙述的一样。红圈应该像盘子一样大,颜色应该是纯红色,平滑的。当所缘境已经准备好时,他必须坐在大约离墙两呎的地板上,很专注的看着红圈。如果心跑掉了,他不可以让心到处跑,他必须把心带回禅修的目标:红圈;他必须使心专注在红圈上,观察它是红的。简言之,这是止禅的方式。
至于毗婆舍那禅的目的是:透过正确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使痛苦止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某种程度的定。透过「对身心生灭现象保持持续的观察」可以获得这种定,因此,我们有许多禅修的目标︰快乐是禅修的目标,生气、悲伤、痛苦的感受、僵硬、麻等都是禅修的目标;任何身心生灭的现象都是禅修的目标。
止禅和观禅的禅修方法不同,所以目的和结果也不同。
我们应该回到之前我所说的:当我们走路时,我们观察脚的动作:提起、推前和放下。在开始禅修时,我们的心没有非常专注在脚上。当心跑掉时,我们必须跟着它,如实的观察它,直到它消失为止。当它消失后,我们像往常一样观察脚的动作。当心非常专注观察脚的动作时,我们观察到的是提起、推前和放下的动作,而不是脚或身体的形状。当我们把脚提起时,观察脚在提起;当脚向前推时,观察脚正向前推;当脚放下时,知道脚在放下。当我们知道这些动作是很自然的过程时,我们也认识到这颗观察脚的心。
因此,我们了解:脚提起的动作是一个过程,而正在观察的心是另一个过程;推前的动作是一个过程,而观察的心是另一个过程。以这种方式,我们彻底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过程。我们了解:身心生灭的现像是自然的过程,我们不会把身心的生灭现象当做「人」或你我;那么就不会有「个人、自我」等错误的观念。当这种错误的观念被摧毁时,就不会产生任何执着或贪欲;而这些执着和贪欲是痛苦的因,所以没有执着就没有痛苦,痛苦是执着的结果。当我们体验到脚的提起、推前、放下只是自然的过程,此时,我们的痛苦是止息的。
当我们继续禅修时,我们的正念变得持续和强大;当正念变得更持续强大时,定力会变得更深更强;当定力变得更深更强时,我们深入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会变得更清楚。因此,我们了解:一系列「提起」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生起又消失;一系列「推前」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生起又消失;一系列「放下」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生起又消失。在这种体验下,我们会了解:没有任何现像是永久、持续的,每一个过程必定是无常的,非常快速的生起又消失,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过程,是不好的,那么我们就会了解身心生灭过程的三种特性之一的「苦」。
当我们了解到:身体的生灭现象的本质是无常和苦时,我们就不会视身体为永久的实体;这是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无我,没有自我。因此,我们就会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三个特质:无常、苦、无我。
了知四圣谛
以这种方式,禅修者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观智:观察身心生灭现象所生起的智慧。禅修者达到最后一个阶段后,就获得须陀洹道(Sotapatti- magga)。禅修者在获得初果时,也了知四圣谛︰
一. 苦谛(Dukkha-sacca):有关苦的真谛。 二. 集谛(Samudaya-sacca):有关苦因的真谛。 三. 灭谛(Nirodha-sacca):有关灭苦的真谛。 四. 道谛(Magga-sacca): 有关灭苦之道的真谛。
当禅修者了解到身心生灭的现象不断改变时,这表示他已经了解苦谛。因此,痛苦的因---执着已被去除,此时,禅修者的痛苦已经止息了。
八正道
就在这时,禅修者已圆满完成八正道:
1、正见(Right Understanding)
2、正思惟(Right Thought)
3、正语(Right Speech)
4、正业(Right Action)
5、正命(Right Livelihood)
6、正精进(Right Effort)
7、正念(Right Mindfulness)
8、正定(Right Concentration)
当禅修者的心专注在所缘境时,也就是能专注在身心生灭的过程时,他就是在力行八正道(虽然尚未圆满)。
禅修者如何修持八正道?当他专注在脚的移动时,他必须聚精会神,而这聚精会神就是「正精进」。由于非常用心,他的心专注在脚的移动上;这种专注的观察就是「正念」(Samma-sati),由于以正念观察,使禅修者能正确了解身心生灭的现象。当他的心专注在脚的移动时,这是瞬间的专注;当他的定力持续不断,又强又深时,这种定是「正定」(Samma-samadhi)。
刚开始禅修时,心经常跑掉是很自然的,无论禅修者多努力,起初,心没有跟着脚的移动;然后,随着正念生起,把心专注在禅修的目标上,也就是脚的移动。把心朝向禅修的目标的心念即是「正思惟」(Samma-savkappa);正思惟的特性是把心朝向禅修的目标。以这种方法,心变得更专注于禅修的目标---脚的移动;然后深入了解身体移动过程的本质,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了知身体的生灭现像是自然的过程,这是正见(Samma-ditthi)。因此,当我们专注于脚的移动时,我们也修习了八正道中「五种与心有关的正道」。这五种是︰
1.正精进
2.正念
3.正定
4.正思惟
5.正见
这些与心有关的五种正道被归入「正念」:如实观察身心生灭过程的正念。当修习念处禅时,我们必须戒除不当的言语、错误的行为和不当的生计。戒除不当的言语是「正语」(Samma-vaca);戒除错误的行为是「正业」(Samma-kammanta);戒除错误的谋生方式是「正命」(Samma-ajiva)。因此,当我们专注于身心生灭的过程时,我们同时具足八正道。
我们修习八正道,透过八正道中正见的力量,我们可以去除错误的观念(身见或我见)。因此当禅修者获得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时,他已圆满具足八正道。八正道是灭苦之道,这是禅修者如何借着修习念处禅,以正念观察身心生灭的本质来了知四圣谛。
第七章 禅修者的五个条件 禅修者为了在观智上获...
第五章 清净的七个阶段(七清净) 为了证悟,我们必...
第六章 使智力敏锐的九种方法 禅修者的五根是:...
附录二 毗婆舍那禅修心得 时间:2006年 3月5日 至...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1)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
第二章 禅修者初步的教导 佛陀的教导(teachings)有三...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2) 然后讲到第二种,也就...
第三章 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 根据佛陀所说的《...
毗婆舍那禅 (Vipassana Meditation)开悟之道 (The Path to...
第一章 快乐来自正确的了解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4) 在这里佛陀讲到,如果...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3) 刚才忘了问大家什么是...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2) 然后讲到第二种,也就...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1)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
附录二 毗婆舍那禅修心得 时间:2006年 3月5日 至...
附录一 禅修指导 道德行为(持戒) 「戒清净」是禅...
第七章 禅修者的五个条件 禅修者为了在观智上获...
第六章 使智力敏锐的九种方法 禅修者的五根是:...
第五章 清净的七个阶段(七清净) 为了证悟,我们必...
第四章 四念处禅修法 佛陀说明了修习念处禅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