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白话佛经 > 禅宗七经白话解(观辉居士) >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 正文内容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十一划之一

  作者: 未知  来源: 网络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十一划之一

理则顿悟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十第五十七章

量变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忽然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一次顿悟

菩萨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善现起请分第二

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意译为觉有情。修习自觉觉他的菩萨行的人,都称为菩萨。

菩萨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一第一章

诸经对菩萨一词的含义并不统一。有时把修菩萨行的人都称为菩萨,有时把修行功德完满、不入涅槃以利群生的修行人称为菩萨。这经说的菩萨属于后一种,且多为象征某种概念的化身。

菩萨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第一章

发大菩提心,修习大乘菩萨行,求自己得解脱,并且化度广大有情众生,同登极乐佛国净土,这样的修行人都可称为菩萨。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四、邪与正对。思益经说:。住正道者,不分别是邪是正。住正法而无执,入外道而不迷,二者都是菩提。

菩萨众生皆是幻化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约有幻垢,名曰众生。对离幻垢,名为菩萨。二者皆空。

菩萨摩诃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大乘正宗分第三

修持菩萨行功德圆满的人。称为菩萨摩诃萨,简称大菩萨,又称大士。

菩萨终不妄舍灭正受乐门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四章之一

到第八地,入灭正受;声闻、缘觉舍一切有为法入涅槃。菩萨以大悲心普度众生,不舍有为,不尽无为,不入涅槃。

菩提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一

用般若智慧观照禅中的玄妙境界,从而净化心灵,建立无分别智,得诸法实相,这样的殊胜境界,称为菩提,意译觉悟,又译智慧,又译道。

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第四章涅槃,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又译泥洹,《楞伽经》说:“妄想识灭,名为涅槃。”又说:涅槃自性是空事境界,非断非常,离坏离死,非舍非得。菩提和涅槃都是在离生灭妄识的状态下,用清净本心才能体认的至理,所以说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一第二章

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为在离主观意识、心地清净的状态下,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觉知,是修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所得的智慧,相当道家所说的大道。奢摩他,梵文Shamata的音译,意为寂静,心专一境,不受杂念干扰。三摩,梵文Samadhi,音译三摩提、三摩提、三摩、三昧,意指对禅中作意观想或无意中显现的诸般幻境,能自心不动,不即不离,不生妄想。意译正定,或译正受、等持。禅那,梵文Dhyana的音译,意为在寂静、正定中产生的智慧,意译正思维。这不是常人的逻辑思维,而是离一切妄想的圣智圣慧。《圆觉经》称奢摩他、三摩、禅那为三净观,是修入圆明觉性的方便法门,总摄一切修行方法。寂静、正定、智慧,三者不能截然分割,三者融为一体,即是天台宗说的止观,亦即是禅宗说的圆明常寂照。一般说的禅定就包括奢摩他、三摩、禅那,到达三者圆融的境界,就是《楞伽经》说的如幻三昧身。

菩提妙净明体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三第八章

在三摩提中,所见影像,非想非无想,非有作非无作,对所见影像,如实见,如实知,不起攀缘心,便说是见如来,便说是正觉,所以在三摩提中的能见及缘影所见,是菩提妙净明体。

梵天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九第二十七章

在色界修行初禅天境界,称为梵天。

梵天为树根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三章

梵天是初禅天,只到清静离欲境界,是婆罗门教的主神所居的天。外道以梵天为其终极归依,他们的一切妄想言论都以此为根。

梵志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七第十九章在这里指出家修清净行的婆罗门。

梵志种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九章

即婆罗门种性,这里引申为发菩提心之人。

奢摩他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渐次

奢摩他是梵文shamata的音译,意译止念,或作寂静,亦说为定。于染净境,心不妄缘。

奢摩他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梵文shamata,音译奢摩他,意译止念,或作寂静,亦说为定。于染净境,心不妄缘。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介绍的阿那波那念,意译念的止息。略说如下:

缘入息出息念,名为阿那波那念。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

入息者,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

入息出息有二种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

入息出息有二种地。何等为二?一粗孔穴,二细孔穴。

云何粗孔穴?谓从脐处孔穴乃至面门鼻门,复从面门鼻门乃至脐处孔穴。

云何细孔穴?谓于身中一切毛孔。

安住念已。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以此为因缘,能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证一境性。

奢摩他毗婆舍那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七第五十一章

奢摩他是梵文shamata的音译,意译止念;毗婆舍那是梵文vipasana的音译,意译正确观察;合译止观。止念即是定,正确观察即是慧,止观即是定慧等持的大乘修行法门。一般亦称禅定。

虚妄浮心多诸巧见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金刚藏何以复有无明

前金刚藏菩萨所问三种疑惑,都是虚妄浮心巧见。

虚受照应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九第五十五章

观而不着。譬如有事上街,听到有汽车开过来的声响,或见到有人行过来的影子,知道有这回事就算了。不去瞧那车是什么型号,更不想它载着什么东西;不去瞧那人是什么样子,更不想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就是虚受照应。

发大菩提心,修习大乘菩萨行,求自己得解脱,并且化度广大有情众生,同登极乐佛国净土,这样的修行人都可称为菩萨。

虚空性故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一切法空,不生不灭。

常不动故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文殊师利因地如何发心

一切法寂,不来不去。

常不思议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六章

第一义常不思议指自觉圣智境界出现的殊胜景象,景象殊胜不可思议,功德殊胜不可思议。非声闻乘、圆觉乘及外道所可企及。

常坐不动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定慧品第四之二

这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禅病。在静坐中,若心中没有正思维,没有般若智,对心中显现的种种景象(法相),常会把妄境当成真,这就很容易着魔,会导致神经错乱,或痴迷,或颠狂。修道之人,对此必须提起足够的重视。

常觉不住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唯识见道偈说: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能明智无所得,则此常觉不住。常觉即是无分别智,不住即是不取妄相。能取所取,二者俱离。照与照者,俱时寂灭。智与真如,平等平等。此常觉者,已非贤位所说寻伺,而是圣位无寻无伺,我生已尽,证阿罗汉矣。

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第三章之六

眼根包括视觉功能和希望了知事物的希望心,色尘即通过眼球摄入的影像,眼根能缘,色尘是所缘,以这因缘,生出眼识。

遇善境界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圆觉如何安立道场

感应道交,或见佛像,或睹光明。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堕群邪。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三、愚与智对。大宝积经说:痴从分别生,分别亦非有。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愚痴与智慧,只在一念差,一念识转智,通为般若智。

第一义智因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六章

因为修习到第一义自觉圣智境界,才出现常不思议的殊胜境界,所以说产生常不思议的因是第一义智因

第一波罗蜜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波罗蜜,又译度门,是度到彼岸的方便法门,即是修持法。第一波罗蜜,指此次所说《金刚般若波罗蜜》,以这经为最上乘修持法门。

第二个月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第七章

因捏目成劳或眼患翳障,会见两个月,这第二月非本来的真月,又不离真月。

第三无因生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八章之二

外道立二十五谛,以说明因中有果。第一、从冥谛初生觉,第二、从觉生无心,第三、从我心生色声香味触等,他们不知缘起根本而妄作分别,世尊批驳这是无因生。

兜率天宫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四章

在欲界天修行,到了知足常乐境界,就说到了兜率天宫。

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弥勒何得永断轮回

菩萨假借贪欲之行,以示生灭之理。

假说方便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觉性本圆,妄法本寂,实无所修。初悟之人,迷习难息,所以请世尊于无修之中假说修习方便。

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五章之二

佛智无证无得,涅槃无体无性,无舍无得,所以说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

得成于忍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无生法忍。离心离想,即相离相,任运泰然,名无生法忍。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一、识与智对。觉则离念,念则不觉。无念则得正念。是智。有念则为失念,是识。念本自空,本来无念,无非解脱,即究竟觉。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一、识与智对。觉则离念,念则不觉。无念则得正念。是智。有念则为失念,是识。念本自空,本来无念,无非解脱,即究竟觉。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

第一、识与智对。觉则离念,念则不觉。无念则得正念。是智。有念则为失念,是识。念本自空,本来无念,无非解脱,即究竟觉。

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渐次

众生根性,千差万别。建立三门,一切收尽。第一观门,泯相澄神,名奢摩他。第二观门,起幻销尘,三摩钵提。第三观门,绝待灵心,名为禅那。修习菩提,非此不证。邪正凡圣,大小权实,事理渐顿,有共不共。今此托法进修,以成圆顿观行。修习如幻三昧,由此得证真如。

盘大子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五章之一

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叫做盘大,盘大的儿子,无疑是子虚乌有的东西。

庵摩罗果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三第七章

梵文Amara的音译,又译阿摩勒果。是产于印度的一种通体透明的水果。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六

当自心不作意,已离六识之时,在寂静中还有惑乱相,引起烦恼,这是藏识引起的无明烦恼,把这种无明烦恼称为微细惑。

庵摩勒果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第十三章

庵摩勒,梵文Amara的音译。庵摩勒果是产于印度的一种通体透明的水果。

旋法归无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第二十八章

前边已反复阐明离有无相,离是非相。对无漏阿罗汉和大菩萨说的“空”,即是非空非非空;说“无”,则是即有即无,非有非无。转法归无的意思是,不作意,面对妄相,能离相不生妄想。到达这个境界,当下妄识转成正智,妄相即成菩提。

惟论见性,不讲禅定解脱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

禅定解脱是修学佛法入门的途径。佛陀在世时,先教弟子修学声闻乘、缘觉乘,声闻乘、缘觉乘是小乘法,合起来称为二乘。当弟子们修习声闻乘、缘觉乘功德圆满后,再说大乘法,引导弟子再发菩提心,舍小从大,修习大乘法门。修习大乘法门的人中,有利根大智的,可以在上师的点拨下,心心相印,当下见性成祖作佛,这就是顿教法门。五祖知道惠能是利根大智,在密授衣法时,不必再讲禅定解脱,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大师已当下明心见性了。当今有不少人根据惠能大师说的五祖在密授衣法时“只讲见性,不讲禅定解脱”这句话,认为禅宗顿教法门总不讲禅定解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真正用心读好这部《坛经》,便会明白,惠能大师只是反对像枯木死灰那样的空心静坐,说这不是禅,而是禅病。在妙行品第五中就专门讲说修习禅定之法。

盖缠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第一章

盖,即盖覆义,此有五种:一、贪欲盖,能障出离;二、嗔恚盖,能障慈悲;三、掉举盖,能障禅定;四、昏沉盖,能障智慧;五、疑盖,能障正信。“缠”谓缠绕,此有八种:谓无惭、无愧,此二障戒;昏沉、睡眠,此二障慧;掉举、恶作,此二障定;嫉、悭,此二障自利利他。因这些恶法障碍止观,闭塞定慧,所以叫做盖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