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经
《涅盘经》是佛教经典。又称《大本涅盘经》、《大涅盘经》。中国北凉昙无谶译。40卷,13品。经中说佛身常住不灭,涅盘常乐我净;宣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思想。为大乘佛教前期作品,约于2~3世纪时成书。晋宋时对中国佛学界影响很大,为涅盘学派的本据经典。
《涅盘经》,是一本深奥的佛教经典。又称《大本涅盘经》、《大涅盘经》。
涅槃图
中国北凉昙无谶译。40卷,13品。经中说佛身常住不灭,涅盘常乐我净;宣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思想。为大乘佛教前期作品,约于2~3世纪时成书。晋宋时对中国佛学界影响很大,为涅盘学派的本据经典。
此经多次汉译,已佚之本子为支娄迦谶译《梵般泥洹经》2卷,三国魏安法贤译《大般涅盘经》2卷及吴支谦译《大般泥洹经》2卷。现存异译本有东晋法显和佛陀跋陀罗译《大般泥洹经》6卷,约当昙无谶译本之前10卷;另有南朝宋慧严、慧观与谢灵运依昙无谶本,对照法显译本,润文改卷的南本涅盘。注疏本颇多,重要者有世亲著《涅盘论》1卷;真谛译《涅盘经本有今无偈论》1卷;梁宝亮撰《大般涅盘经集解》71卷;慧远撰《涅盘经义记》10卷;吉藏撰《涅盘经游意》1卷;灌顶撰《涅盘经疏》33卷等。
中国禅宗思想的两大重要源头是般若思想和涅槃思想。般若之学自东汉传入东土以来,译经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般若类经典的旧译臻于完善,经义研究的热潮也随之掀起,晋宋之际讲解般若蔚然成风。最能体现般若特色的佛经是《心经》、《金刚经》,它破除外相、破除非相,乃至于破除“佛法”,以臻于无住生心的境界。禅门在传灯接棒之时,以之作为无上法宝。慧能因听诵《金刚经》而出家求法,后来得五祖亲授《金刚经》要旨而豁然见性,成为禅宗六祖,可见般若思想对禅宗影响之巨。但是,般若类经典讲空固然能使人生起对俗界的厌弃,却难免使人生的追求与期望无所栖泊,而生起茫然失落之感。因此在“色即是空”的后面,还必须下一转语,这就是“空即是色”。 涅槃之学正是侧重于妙有的理论。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涅槃经》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类经之后,也就是说,大乘“空”的思想出现在前,大乘“有”的思想出现在后,从真空到妙有是大乘佛教发展的两个阶段。《涅槃经》是阐释妙有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经典,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虽然般若明无我,涅槃示真我,般若述凡夫四大假和合,涅槃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二说似多相矛盾,然诚如汤用彤先生所言:“《般若》、《涅槃》,经虽非一,理无二致。《般若》破斥执相,《涅槃》扫除八倒。《般若》之遮诠,即以表《涅槃》之真际。明乎《般若》实相义者,始可与言《涅槃》佛性义。” 正是般若“真空”与涅槃“妙有”的完美融合,才使佛法成为圆满的体系。 《涅槃经》全称《大般涅槃经》,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经典之一。《大般涅槃经》,40卷,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1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大般涅槃”是本经特别彰显的名相,它含具法身、般若、解脱的佛之三德,代表着大乘佛教的真实理想。从经文中看,大般涅槃是渊深如海的大寂禅定,如同夏日般光明璀璨,绝对永恒无有变易,怜爱众生犹如父母,济度痴迷出离生死,不生不灭无穷无尽,是超出世俗的宁静、光明、永恒、慈慧、超越的解脱的境界。《涅槃经》经于北凉玄始十年421由昙无谶译出,现编为40卷。由于它的来源和内容都比较复杂,有的学者考证它曾经有过大约七次或八次的增编,以致于在内容上甚至是在涅槃的定义上都产生了矛盾;有的学者甚至推测它并非出于一时一地一个教派之手,而可能是曾经分别流传于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多种小本经的合本。 《涅槃经》中如来藏学说中蕴含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皆得成佛、涅槃具常乐我净四德等旗帜鲜明震聋发聩的主张,以及对本心迷失的哲学思索、中道思想、涅槃境界,成为禅宗思想的灵性源头。禅宗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深受涅槃妙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生命体悟。作为禅宗思想、禅悟思维载体的禅宗诗歌,通过生动形象的吟咏,创造出流漾着涅槃慧光的文学意象,构成了一幅幅彰显着涅槃诗思的意境。《涅槃经》通过对禅宗思想的影响,为中国禅林诗苑增添了高华深邃、灵动空明的篇章。
所有的佛教经典都探讨心性的问题。
《涅槃经》以佛性作为宗旨,已成佛教学者的共识,如延寿即明确宣称:“《维摩经》以‘不思议’为宗,《金刚经》以‘无庄为宗,《华严经》以‘法界’为宗,《涅槃经》以‘佛性’为宗。” 《宗镜录》卷2《涅槃经》里有一则非常著名的盲人摸象喻。经文说,国王令大臣牵来一象让众盲人扪摸,众盲人摸象后都自以为知道大象的形状,“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在这则譬喻中,“王喻如来正遍知也,臣喻方等《大涅槃经》,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卷32。本章随文注括号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于北本《涅槃经》。 经文以众盲各执一词,比喻将色、受、想、行、识、有我当作是佛性的观点。可见《涅槃经》的佛性说并不容易为浅根钝机者所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其佛性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涅槃经》的佛性思想有两个最为鲜明的旗帜,这就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和“一阐提人亦能成佛”。
《涅槃经》认为本心之所以由悟而迷,是由于客尘烦恼等无明妄念的盖覆。延寿分析《涅槃经》的迷失论说:“只为佛之知见蕴在众生心,虽然显现而迷者不知。以客尘所覆,妄见所障,虽有如无。似世间宝藏,为物所覆,莫有知者。是以须的示其宝处,令亲得见。遂获其宝,利济无穷。”《宗镜录》卷37 《涅槃经》以奇警的譬喻,睿智的反思,揭示了本心沉迷的缘由,并深刻地影响了禅宗思想。
《涅槃经》的开悟论也很有特色,经文以警拔的文句,描绘了人生无常,使人悚然生起求取解脱的意念。《涅槃经》提出了“防六贼”、“龟藏六”、“牧牛”、“调象”等渐修之门。但《涅槃经》更注重一念成佛不落言筌的顿悟,提出了圆融通达的语言观,应病与药的对治门,以及超越对立的不二门。凡此,都成为禅宗思想的灵性源头。特别是禅宗对《涅槃经》常与无常的创造性体证,使得《涅槃经》与禅宗思想在更深的层面交汇摩荡。
《涅槃经》的境界论以超越为特性,表征着悟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如来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有动遥……非行非灭。……非有非无,非觉非观。……不可睹见,无有相貌。……非身非不身,不可宣说。”卷3禅宗的境界论也以超越为根本精神。禅宗指出,《涅槃经》以“如如”为极则,《从容录》第69则:“南泉问座主:‘《涅槃经》以何为极则?’ 主曰:‘以如如为极则。’泉云:‘唤作如如,早是变也/” 所谓“如如” 即是万物真实不变的本性,一旦形诸语言,即破坏了其超越性。因此,从第一义说,涅槃的境界是不可言说的禅悟境界。《涅槃经》的境界论,表现为超越无常的涅槃妙有、不即不离的处世禅机、小大一如的空间意识、一切现成的现量境界。凡此,都对禅宗思想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名生四趣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如是经典乃是无量无边诸佛之所修习。
善男子。譬如农夫春月下种常有悕望。既收果实众望都息。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修学余经常悕滋味。若得闻是大般涅槃。悕望诸经所有滋味悉皆永断。
若有闻者闻已信受。能信如来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我涅槃后若有得闻如是大乘微妙经典生信敬心。当知是等于未来世百千亿劫不堕恶道
是大涅槃。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道。若有书写读诵解说思惟其义。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见佛性。
又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是中诸人亦如金刚。若有能听如是经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其所愿悉得成就如我今日所可宣说。汝等比丘应善受持。若有众生不能听闻如是经典。当知是人甚可怜愍。何以故。是人不能受持如是大乘经典甚深义故
善男子。譬如雾露势虽欲住不过日出。日既出已消灭无余。善男子。是诸众生所有恶业亦复如是。住世势力不过得见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灭一切恶业
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书持读诵亦复如是。虽未具足位阶十住则已堕于十住数中。或有众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贪怖或因利养听受是经乃至一偈。闻已不谤当知是人则为已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善男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一切诸明所不能及。大涅槃光亦复如是。于诸契经三昧光明最为殊胜。诸经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何以故。大涅槃光能入众生诸毛孔故。众生虽无菩提之心而能为作菩提因缘。是故复名大般涅槃。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能除一切众生恶业四波罗夷五无间罪。若内若外所有诸恶诸有未发菩提心者。因是则得发菩提心。何以故。是妙经典诸经中王。如彼药树诸药中王。若有修习是大涅槃及不修者。若闻有是经典名字。闻已敬信所有一切烦恼重病皆悉除灭。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简介 总十卷,又称《入于大悲大方等大集说经》、...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中国北周时代印度...
简介 《付法藏因缘传》也称做《付法藏传》,或《...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