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位于甘肃省西北端,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及安西榆林窟,其中以莫高窟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由于敦煌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地位,因而石窟艺术中反映了传统艺术与外来艺术相结合的特征,这在其他石窟中也是少见的。明代以降,由于航海术的发达,丝路骤衰,敦煌石窟遂鲜为世人所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圆道士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即莫高窟第十七窟)的宝库,敦煌之名始为世人所知。藏经洞内藏有从五世纪初晋代到十一世纪初宋代诸朝的经卷、文书、帛画、织绣、铜像等文物六万余件。经卷中除佛经外,另有道经及佛典,所使用之文字,除汉文之外,藏文、梵文、粟特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写本占六分之一。此一发现,震惊国际,西方探险队陆续前来探查,迄今,敦煌石窟藏书及壁画多流入法、英、日、英俄、美、德等国博物馆中,仅余八千余卷藏于北京图书馆。1943年,国民政府特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宝物加以整理研究。1950年大陆政府将该机构改称敦煌文物研究所,文革后又扩大为敦煌研究院,以期对敦煌石窟的研究,作更大的推展。像这种对敦煌文物的研究,在近代国际学术界已蔚然成风,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谓之‘敦煌学’。
相传莫高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此后历经隋、唐、宋、元各代开凿,共计一千余窟,保存至今者有四九二窟,洞内的壁画计有四万五千多平方公尺,彩塑二千四百余尊。开凿的洞窟,最大的高四十公尺,小的高不盈尺。洞内造像均为泥质彩绘,有单身也有群像,最大的高三十三公尺,小的不过十公厘,多彩多姿,神态各异。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仅表现佛教思想,并反映我国古代狩猎、耕作、纺织、交通、建筑、艺术、婚丧嫁娶等现象,艺术成就极高。
西千佛洞开凿在党河崖壁的北侧,始建于北朝晚期,以后历代皆有兴修。现存洞窟十九个,自西向东排列,窟顶是平坦的戈壁滩。安西榆林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南约七十公里处,开凿于隋唐以前,现存洞窟四十一个(东崖三十个,西崖十一个),其中有一洞窟绘有唐僧西行取经彩画,是极珍贵的文物资料。西千佛洞与榆林窟的壁画、彩塑,在形制、内容、风格上,皆与莫高窟有密切的关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组成部分。
◎附一︰河原由雄着·庄伯和译〈敦煌与丝路的石窟寺院〉(摘录自《中国名山古刹》下)
敦煌石窟位于甘肃省西北端,可分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西千佛洞三群。最大的莫高窟,沿大泉河的鸣沙山东崖,依南北宽一公里分上下二至三段开凿而成;窟数四九二,塑像二千二百,因属于砂砾水成岩石壁,洞内壁画都先在底层加上石胎,佛像也都是石胎塑造,真正的石雕只有一尊而已。
就年代看,以中央地区的北魏至隋为最古老,左右(南北)为唐、宋,南北两大佛附近更集中于唐后期,千佛洞南端、北端,则有少数开凿于西夏、元代。
经号 | 卷号 | 页码 | 经名 | 卷数 | 【朝代 译者或作者】 |
---|---|---|---|---|---|
2732 | 85 | P0001 |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 1卷 | 【】 |
2733 | 85 | P0008 |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 2卷 | 【唐 道氤撰】 |
2734 | 85 | P0052 | 金刚暎卷上 | 1卷 | 【唐 宝达集】 |
2735 | 85 | P0066 | 金刚般若经旨赞 | 2卷 | 【唐 昙旷撰】 |
2736 | 85 | P0109 |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卷上 | 1卷 | 【唐 知恩撰】 |
2737 | 85 | P0120 | 金刚经疏 | 1卷 | 【】 |
2738 | 85 | P0129 | 金刚经疏 | 1卷 | 【】 |
2739 | 85 | P0132 | 金刚般若经挟注 | 1卷 | 【】 |
2740 | 85 | P0137 | 金刚般若义记 | 1卷 | 【】 |
2741 | 85 | P0141 | 金刚般若经疏 | 1卷 | 【】 |
2742 | 85 | P0154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卷下 | 1卷 | 【】 |
2743 | 85 | P0156 |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 1卷 | 【】 |
2744 | 85 | P0160 | 仁王般若实相论卷第二 | 1卷 | 【】 |
2745 | 85 | P0166 | 仁王经疏 | 1卷 | 【】 |
2746 | 85 | P0167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源述 | 1卷 | 【】 |
2747 | 85 | P0169 | 挟注波罗蜜多心经 | 1卷 | 【】 |
2748 | 85 | P0170 | 法华义记卷第三 | 1卷 | 【】 |
2749 | 85 | P0180 | 法华经疏 | 1卷 | 【】 |
2750 | 85 | P0189 | 法华经疏 | 1卷 | 【】 |
2751 | 85 | P0194 | 法华经疏 | 1卷 | 【】 |
2752 | 85 | P0199 | 法华问答 | 1卷 | 【】 |
2753 | 85 | P0205 | 华严经章 | 1卷 | 【】 |
2754 | 85 | P0207 | 华严略疏卷第三 | 1卷 | 【】 |
2755 | 85 | P0217 | 华严经疏 | 1卷 | 【】 |
2756 | 85 | P0234 | 华严经义记卷第一 | 1卷 | 【后魏 慧光撰】 |
2757 | 85 | P0234 | 华严经疏卷第三 | 1卷 | 【新罗 元晓撰】 |
2758 | 85 | P0236 | 十地义记卷第一 | 1卷 | 【】 |
2759 | 85 | P0239 | 无量寿经义记卷下 | 1卷 | 【】 |
2760 | 85 | P0249 | 无量寿观经义记 | 1卷 | 【】 |
2761 | 85 | P0253 | 胜鬘经 | 1卷 | 【】 |
2762 | 85 | P0261 | 胜鬘经疏 | 1卷 | 【昭法师撰】 |
2763 | 85 | P0278 | 挟注胜鬘经 | 1卷 | 【】 |
2764a | 85 | P0280 | 涅槃经 | 1卷 | 【】 |
2764b | 85 | P0294 | 大涅槃经义记卷第四 | 1卷 | 【】 |
2765 | 85 | P0304 | 涅槃经疏 | 1卷 | 【】 |
2766 | 85 | P0306 | 药师经疏 | 1卷 | 【】 |
2767 | 85 | P0310 | 药师经疏 | 1卷 | 【】 |
2768 | 85 | P0329 | 维摩义记 | 1卷 | 【】 |
2769 | 85 | P0339 |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 1卷 | 【】 |
2770 | 85 | P0355 | 维摩经疏 | 1卷 | 【】 |
2771 | 85 | P0364 | 维摩经疏 | 1卷 | 【】 |
2772 | 85 | P0375 | 维摩经疏卷第三.第六 | 2卷 | 【】 |
2773 | 85 | P0423 | 维摩经抄 | 1卷 | 【】 |
2774 | 85 | P0433 | 维摩经疏 | 1卷 | 【】 |
2775 | 85 | P0434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 1卷 | 【】 |
2776 | 85 | P0438 | 释肇序 | 1卷 | 【唐 体请记】 |
2777 | 85 | P0440 |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 2卷 | 【唐 道掖撰】 |
2778 | 85 | P0501 | 净名经关中释抄 | 2卷 | 【唐 道掖撰】 |
2779 | 85 | P0536 |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 | 1卷 | 【】 |
2780 | 85 | P0536 | 温室经疏 | 1卷 | 【唐 慧净撰】 |
2781 | 85 | P0540 | 盂兰盆经赞述 | 1卷 | 【唐 慧净撰】 |
2782 | 85 | P0543 | 大乘稻芋经随听疏 | 1卷 | 【唐 法成撰】 |
2783 | 85 | P0556 | 大乘稻芋经随听疏决 | 1卷 | 【】 |
2784 | 85 | P0557 | 大乘四法经释抄 | 1卷 | 【】 |
2785 | 85 | P0559 | 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 | 1卷 | 【】 |
2786 | 85 | P0562 | 天请问经疏 | 1卷 | 【】 |
2787 | 85 | P0567 | 四分戒本疏食卷第一.第二.第三 | 3卷 | 【】 |
2788 | 85 | P0616 | 律戒本疏 | 1卷 | 【】 |
2789 | 85 | P0644 | 律戒本疏 | 1卷 | 【】 |
2790 | 85 | P0653 | 律杂抄 | 1卷 | 【】 |
2791 | 85 | P0654 |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 | 1卷 | 【】 |
2792 | 85 | P0659 | 毗尼心 | 1卷 | 【】 |
2793 | 85 | P0672 | 三部律抄 | 1卷 | 【】 |
2794 | 85 | P0683 | 律抄 | 1卷 | 【】 |
2795 | 85 | P0691 | 四部律并论要用抄 | 1卷 | 【】 |
2796 | 85 | P0719 | 律抄第三卷手决 | 1卷 | 【】 |
2797 | 85 | P0727 | 梵网经 | 1卷 | 【】 |
2798 | 85 | P0745 | 本业璎珞经疏 | 1卷 | 【】 |
2799 | 85 | P0761 | 十地论义疏卷第一.第三 | 2卷 | 【北周 法上撰】 |
2800 | 85 | P0782 | 广百论疏卷第一 | 1卷 | 【唐 文轨撰】 |
2801 | 85 | P0804 |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 1卷 | 【唐 法成撰.智慧山记】 |
2802 | 85 | P0937 | 瑜伽论 | 4卷 | 【唐 法成述.福慧记】 |
2803 | 85 | P0947 | 地持义记卷第四 | 1卷 | 【】 |
2804 | 85 | P0963 | 唯识三十论要释 | 1卷 | 【】 |
2805 | 85 | P0982 | 摄大乘讲疏卷第五.第七 | 2卷 | 【】 |
2806 | 85 | P0999 | 摄大乘论抄 | 1卷 | 【】 |
2807 | 85 | P1011 |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 1卷 | 【】 |
2808 | 85 | P1022 | 摄论章卷第一 | 1卷 | 【】 |
2809 | 85 | P1036 | 摄大乘义章卷第四 | 1卷 | 【】 |
2810 | 85 | P1046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 1卷 | 【唐 昙旷撰】 |
2811 | 85 | P1065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 | 1卷 | 【】 |
2812 | 85 | P1068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 | 1卷 | 【唐 昙旷撰】 |
2813 | 85 | P1089 | 大乘起信论略述 | 2卷 | 【唐 昙旷撰】 |
2814 | 85 | P1121 |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三.四.五 | 3卷 | 【唐 昙旷撰】 |
2815 | 85 | P1174 | 起信论注 | 1卷 | 【】 |
2816 | 85 | P1178 |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 | 1卷 | 【】 |
2817 | 85 | P1183 | 大乘经纂要义 | 1卷 | 【】 |
2818 | 85 | P1184 | 大乘二十二问本 | 1卷 | 【】 |
2819 | 85 | P1192 | 诸经要抄 | 1卷 | 【】 |
2820 | 85 | P1197 | 菩萨藏修道众经抄卷第十二 | 1卷 | 【】 |
2821 | 85 | P1204 | 诸经要略文 | 1卷 | 【】 |
2822 | 85 | P1205 | 大乘要语 | 1卷 | 【】 |
2823 | 85 | P1206 |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 1卷 | 【唐 昙旷撰】 |
2824 | 85 | P1223 | 天台分门图 | 1卷 | 【】 |
2825 | 85 | P1225 | 真言要决卷第一.第三 | 2卷 | 【】 |
2826 | 85 | P1236 |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 | 1卷 | 【唐 慧日撰】 |
2827 | 85 | P1242 |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下 | 2卷 | 【唐 慧日撰】 |
2828 | 85 | P1266 | 大乘净土赞 | 1卷 | 【】 |
2829 | 85 | P1266 |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 | 1卷 | 【】 |
2830a | 85 | P1268 | 道安法师念佛赞 | 1卷 | 【】 |
2830b | 85 | P1269 | 道安法师念佛赞文 | 1卷 | 【】 |
2831 | 85 | P1269 | 无心论 | 1卷 | 【】 |
2832 | 85 | P1270 |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 | 1卷 | 【】 |
2833 | 85 | P1270 | 观心论 | 1卷 | 【】 |
2834 | 85 | P1273 | 大乘无生方便门 | 1卷 | 【】 |
2835 | 85 | P1278 |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 | 1卷 | 【唐 慧光释】 |
2836 | 85 | P1281 | 大乘北宗论 | 1卷 | 【】 |
2837 | 85 | P1283 | 楞伽师资记 | 1卷 | 【唐 净觉集】 |
2838 | 85 | P1291 | 传法宝纪 | 1卷 | 【唐 净觉集】 |
2839 | 85 | P1291 | 赞禅门诗 | 1卷 | 【】 |
2840 | 85 | P1293 | 三界图 | 1卷 | 【】 |
2841 | 85 | P1293 | 大佛略忏 | 1卷 | 【】 |
2842 | 85 | P1295 | 印沙佛文 | 1卷 | 【】 |
2843 | 85 | P1295 | 大悲启请 | 1卷 | 【】 |
2844 | 85 | P1296 | 文殊师利菩萨无相十礼 | 1卷 | 【】 |
2845 | 85 | P1297 | 押座文类 | 1卷 | 【】 |
2846 | 85 | P1298 | 祈愿文 | 1卷 | 【】 |
2847 | 85 | P1298 | 祈愿文 | 1卷 | 【】 |
2848 | 85 | P1299 | 回向文 | 1卷 | 【】 |
2849 | 85 | P1299 | 大乘四斋日 | 1卷 | 【】 |
2850 | 85 | P1300 | 地藏菩萨十斋日 | 1卷 | 【】 |
2851 | 85 | P1300 | 和菩萨戒文 | 1卷 | 【】 |
2852 | 85 | P1301 | 入布萨堂说偈文等 | 1卷 | 【】 |
2853 | 85 | P1301 | 布萨文等 | 1卷 | 【】 |
2854 | 85 | P1303 | 礼忏文 | 1卷 | 【】 |
2855 | 85 | P1304 | 礼忏文 | 1卷 | 【】 |
2856 | 85 | P1305 | 礼忏文 | 1卷 | 【】 |
2857 | 85 | P1306 | 索法号义辩讽诵文 | 1卷 | 【】 |
2858 | 85 | P1307 |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 | 1卷 | 【】 |
2859 | 85 | P1314 | 惠远外传 | 1卷 | 【】 |
2860 | 85 | P1320 | 府君存惠传 | 1卷 | 【】 |
2861 | 85 | P1320 |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 1卷 | 【】 |
2862 | 85 | P1322 | 大蕃沙洲释门教法和尚洪辩修功德记 | 1卷 | 【】 |
2863 | 85 | P1323 | 王梵志诗集 | 1卷 | 【】 |
2864 | 85 | P1323 | 进旨 | 1卷 | 【】 |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简介 总十卷,又称《入于大悲大方等大集说经》、...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中国北周时代印度...
简介 《付法藏因缘传》也称做《付法藏传》,或《...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