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佛经 > 楞伽经 > 正文内容

楞伽经和楞严经是什么关系?楞伽经和楞严经的区别

  作者: 网络  来源: 未知  点击:     放大 正常 缩小 关闭 手机版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楞伽经和楞严经是什么关系?楞伽经和楞严经的区别是什么?

楞伽经和楞严经是什么关系?区别是什么?

  《楞伽经》和《楞严经》都是佛经。《楞伽经》是佛对大慧菩萨说的。《楞严经》是佛对阿难讲的。《楞伽经》主要讲如来藏的含义。其中“一切佛语心”更是点名奥义。相对于《楞严经》,《楞伽经》更加难懂。《楞严经》主要内容有“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二十五圆通”以及修行过程中的偏颇指正。从指出人常识中的缺陷直到证入如来、修正法门、修行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偏差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可以说,单单钻研一本《楞严经》就可以明白佛教修行的整个过程。

楞伽经和楞严经是什么关系?楞伽经和楞严经的区别

《楞伽经》简介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原本系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出现的中期大乘佛典之一,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此经一般认为在无著以后结集而成。它与偏重于信仰并具有浓重文学色彩的初期大乘经典不同,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和哲学的阐释。

  除此之外,佛于本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而这些法门,也都是法相宗、唯识学主要研习的对象,尤其是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以及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的体、相、用,更是唯识学的本色当行;甚至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以及二种无我(人无我及法无我)亦是相宗参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历来习相宗者也都把它列为与《解深密经》一样是必读的根本经典之一(附注:本经亦为唯识宗所依据之六部根本经之一详见唯识宗词条)。由于《楞伽经》既是一部性相圆融、各宗共尊的圣典,不论在性宗或相宗的根本经典中,都列于首要之位。故知本经对修学大乘佛法来讲,都极其重要。

楞伽经和楞严经是什么关系?楞伽经和楞严经的区别

《楞严经》简介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楞严经,众所周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为过。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弟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楞严经》的基本架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也就是说,一开始时,佛以阿难示堕因缘,自说神咒破魔;到末了,佛又自说五十种阴魔,教示首楞严行者如何觉知魔事、破魔,作为结束;于其中间,种种破立,皆是以破魔、破邪、破妄为主轴。所以略说本经之结构,即是:自阿难示堕、佛入定放光说咒,文殊将咒往救,此即是破魔之始。然后阿难请示修定的方法,因为诚如阿难所自述者,修行若光追求闻慧,定力不足,境界现前时,便把持不住,戒体不保,因而堕落,成就魔事。基于阿难之请,于是佛方便示导,历经七处徽心(实即七处破妄),破妄之后“显见”,即十番显见(显示能见之性)。“见性”显示之后,再开示五阴、六入、七大、十二处、十八界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信解契入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后,如来再教敕与会圣众、开示大众此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用,亦即令知依体起用,这就是“二十五圣自证境界”,令众生闻如来藏之妙果,而欢喜发心依此修行。开示依如来藏修行,当得种种妙果后,即回头开示因位的修行,详细陈示从初发心直至菩提的真修之路。(由于如来说法,常是由果溯因,如四圣谛:由“苦”谛之果而回溯“集”地之因,次由“灭”谛之果而回溯“道”谛之因。)

  为了实践真修行路,阿难即请佛重说大咒、开示如何建坛、结界、严道场、及修楞严大定之法。本经的法门(楞严法门)之精髓,即在首楞严神咒,因为如来救度阿难免于堕落,乃至十方一切如来破魔、证三藐三菩提、于十方世界度脱无量有情,都是依楞严咒威神之力,这是佛在经中所开示的。关于楞严咒其它种种功德之力,请详见本经经文,兹不赘述。又,佛说:末法时期,众生修行,若不持楞严咒,能远离魔事者,无有是处!修行不能离魔事,而能有所修证、有所成就者,亦无有是处。

  如来开示首楞严法门的基本作法之后,即详述整个修行过程:亦即“四种清净明诲”(此为前方便),以及大乘菩萨“六十位修证”的真菩提路。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