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课 佛门分宗的理由
佛法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所有世出世一切诸法,皆在其范围之内。扬眉瞬目,担水劈柴,是极寻常的世法,然而若欲研究:何以有眉目水柴?何以会扬瞬担劈?则非深入经藏,穷法相唯识之学,必不能提出一个所以然的圆满答案。因此大至整个宇宙,小至一粒微尘,其性其相,其体其用,若不把佛法来说明,就永远成为哑谜。
佛法传到中国,就分出许多宗来,倘若研究分宗的理由:第一、三藏教义,卷帙太多,不分门就艰于研读。第二、法法各异,有时其性质还极端相反,合之则两俱不成,分之则各显其用。第三、众生根器不等,若欲对治习气 (1),势须对症下药,症既多端,则药需分类。第四、为使系统清晰,便于传承故,不得不化整为零,避繁求简。第五,佛法广精精深,若欲遍学,则寿命精神皆有限,势必至一无所成,倘若一门深入,则下手及成功皆易。第六、历代佛门大德,其所修证传持之法,既各有不同,则其所根据以化导后进者亦异,由是各立门庭,势所不免。这些皆是佛门分宗的理由。有人以为分宗是佛法的分裂,其实分宗乃是分工合作。譬如医院里,虽然分有内外眼耳等多科,然而惟有这样,才能完成整个医院的体系和工作。
佛法在印度时代,虽已规模大备,其间亦有类似宗派的传承,例如无著 (2) 世亲 (3) 的宏扬唯识,龙树、提婆的弘扬三论,迦叶、阿难的弘扬禅法,龙智 (4) 善无畏 (5) 的弘扬密法等,然而皆无显著的门庭的标榜。逮至法雨西来,经过诸善知识,分析归纳的结果,乃先后成立了十三宗。即小乘的俱舍、成实二宗,大乘的律、禅、净土、华严、天台、法相、三论、真言、地论 (6)、涅槃 (7)、摄论 (8) 等十一宗。其后则地论并于华严,涅槃并于天台,摄论并于法相,由是大乘仅余八宗,合小乘二宗,共为十宗,这便是中土佛法的轮廓。
圆觉经中,威德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以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这明明道著:佛法非止一门,修行有多方便,那么,分宗是势所必然。既然法法皆归无上菩提,则各宗各派,亦如万流趣于大海,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也。(9)
近时人士,多修净土,然而亦有学力充沛,和求知心切者,欲窥诸宗的堂奥,故不得不把各宗的教义,略予敷陈,以供采择。其实若论实行,须一门深入,方能收效,倘欲以一身兼擅诸法,则成效微矣。
【注释】
(1) 法相宗把众生的妄惑,分为种子、现行、及习气三种。虽断惑的种子,亦伏惑的现行,然尚有惑的染渍而现惑相,此是现行气分薰习所成,故名习气。
(2) 皆菩萨名,无著于佛灭后九百余年,生于北印度,后到中印阿输陀,提倡瑜伽大乘的教义,传出弥勒菩萨的瑜伽论,庄严论等,且著有摄大乘、显扬、诸论。其弟世亲,先信小乘,后改信大乘,造过五百部小乘论,五百部大乘论,与其兄同为印度大乘有宗之相,参看第二十课注十、十一。
(3) 皆菩萨名,无著于佛灭后九百余年,生于北印度,后到中印阿输陀,提倡瑜伽大乘的教义,传出弥勒菩萨的瑜伽论,庄严论等,且著有摄大乘、显扬、诸论。其弟世亲,先信小乘,后改信大乘,造过五百部小乘论,五百部大乘论,与其兄同为印度大乘有宗之相,参看第二十课注十、十一。
(4) 龙猛的弟子,金刚智之师,寿逾七百,面如少年,为密宗第四祖。
(5) 中天竺王子,遇龙猛弟子龙智,受瑜伽三密之教,唐开元四年至长安,大弘密教,二十三年寂,寿九十九。
(6) 为十地论的简称,是释华严经第六会十地品之论,先曾立宗,及中唐华严宗大兴,此宗遂并入废。
(7) 为依涅槃经义,弘布佛性常住之宗,盛于六朝隋唐间,及天台宗兴,以法华、涅槃为主,此宗遂并入焉。
(8) 为建布无著菩萨摄大乘论的宗派,盛于陈隋之间,然至法相宗兴,此宗即无人传述。
(9) 悖是逆乱之义,这一句出于「中庸」。
【习题】
(一) 说出佛法必须分宗的六个理由。
(二) 举出印度原有的宗派,及其弘扬人。
(三) 佛法传入中国后,先后成立了十三宗,试举其名。
(四) 大乘十一宗,后来归并成八宗,这中间何宗并入何宗?
(五) 何谓习气?
第一课 修观对治淫欲 吾人的世界,属于欲界范围...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1) 盖闻 :世间...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佛弟子欲求寂静无为之道,...
第四课 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
第八课 读经录要(一) 杂阿含经 (1) 一、 在家之人,...
第十一课 称为佛菩萨名号(一) 金刚经 (1) 说:「凡...
第十二课 称念佛菩萨名号(二) 南无架裟幢佛 若有...
第三十课 三武一宗的灭佛 (二) 当武帝居集会议,...
第二十三课 佛经的传译 (二) 北凉 (1) 昙无谶 (2),...
第三十一课 佛门分宗的理由 佛法广大精微,包罗...
第卅七、卅八课 综合指要 1. 般若是破诸相的,所...
第三十八课 读经录要 (三)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1. 成实宗的指归,...
第三十六课 读经录要(一)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 一...
第三十五课 成实宗(二) 六 圣贤位阶 本宗的修行位...
第三十四课 成实宗 (一) 一 成实论的传译 佛灭后九...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综合指要 1. 相似的宗,可以...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四、十二处十八界各摄尽...
第三十二课 俱舍宗 (一) 一、俱舍论及其主旨 佛灭...
第七课 经咒忏赞颂偈 经 书之称为经者,不限于佛...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1. 时间的演进,促使世...
第六课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
第五课 三苦八苦 三界无安,众苦充满,不独我们...
第四课 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1. 有人以为:淫欲是身...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1) 盖闻 :世间...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佛弟子欲求寂静无为之道,...
第一课 修观对治淫欲 吾人的世界,属于欲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