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三藏记集序
释僧佑撰
译文
佛教的真理是玄妙深邃的,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虚寂静的,但是为了揭示事物的真实本性,以开导世俗的人们,没有言教便不能达到目的。因此维摩居士以沉默的方式回答什么是不二法门的提问,使人们领会一切皆空的真理;佛以一种声音宣说佛法,适应了众生不同的根器。
自从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世间宣说佛法以来,最初在鹿野苑说法,最后在金河宣讲终极教义。以契合人们根机和万物之理的经文,诱导启发初学佛法的人,宣说大乘经典,用以激励人们发大悲大愿的善心。佛教的经论大致分为十二大部类,佛法教义总要有八万种之多。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其弟子五百罗汉,依照他的真实教导结集经藏。起初结集的经藏是四部《阿含经》,其后结集的是五部戒律。于是有佛教宝藏存留于世,众生有了修行佛道的依据。然而佛教的道理是由人来弘扬的,佛法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时机才能显达。如果有了佛教的道理而没有人来弘扬,那么虽有佛教经文的存在而不能领悟;如果有了佛法而没有一定的因缘条件,那么虽然佛法与人们并世而存,而人们无所闻知。闻知佛法要依赖时机的到来,领悟佛教的道理要借助条件的出现。条件出现就能感悟佛教的道理,时机到来就可以佛法教化众生。
早在周代大觉大悟者(佛)就已出现,但其佛法的流通却与中国遥相阻隔;汉代是佛法的像法时代,而佛教经典方开始流传,这就是佛法等待一定条件形成,方能显达的证据。到了汉代末期,由于安世高对佛经的传译,人们才逐渐明白什么是佛教。曹魏初年,由于康僧会对佛经的注述,佛教便逐渐传播开来,这就是佛教的道理需要靠人来弘扬的明证。自从晋朝中兴以来,佛教经律论三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外国的高僧学士接踵而来,群集中原。中原的聪慧之士,出类拔萃,人才辈出。僧伽提婆、鸠摩罗什译出佛法大纲,道安、慧远阐述佛教的奥妙要义。在北方,僧人学士云集于渭河之滨(长安)的逍遥园;在南方,僧人学士聚会于庐山的般若讲台。佛法得到人们的弘扬,此时达到隆盛。
佛教经典本是自西域传来,运化流传到东土,携带辗转万里,由胡文翻译为汉文。各国的语音不同,文字也就有差异,佛经前后重复传来,其标题篇名也就有新旧不同译法。而后来的学者却很少加以研究核定,于是相互传抄而不知道佛经译出的年代,讽诵讲说佛经的比比皆是,而不知谁是传法的人,师徒授受的传承关系也缺乏记载。
一时之间圣贤聚集,尚从五方面证实经文,何况千百年中辗转翻译,怎么可以对传译之人和时代都无所知呢?从前道安法师以他广博的学识和深入的研究,编撰了佛教经典目录,订正所见所闻,使佛经的译传人物和年代清清楚楚。然而自道安以后,佛教经典又陆续传译,都是大乘经典宝藏,人们竞相讲习,但年代、人名却没有系统考订。随着岁月的流逝,年代转远,佛经产生的原本的情况就将被淹没,后来的学者就会产生疑惑,又怎能分辨得清楚呢?
我(僧佑)学识平庸疏浅,有幸涉入佛教法门,敬仰佛教深奥的学说和风格,誓愿弘扬佛法。每当早晚讽诵、秋夏讲说佛经时,我的心总是飞到了庵园,似乎自己已经来到了灵鹫山。于是综合考□,殚思竭虑,随顺着波浪去探寻本源,编集所见所闻,名之为《出三藏记集》。
第一撰述佛教经律论三藏,在印度形成的经过,第二核定佛经的名称目录,第三汇集佛经的序文,第四记述名僧大师的生平事迹。撰述三藏形成的经过,则三藏产生的原始情况就能明白了。核定佛经的名称目录,则佛经译传的年代就不会被淹灭了。汇总佛经的序文,则历史上的译传盛举就有了证据。记述名僧大师的生平事迹,其人的风范就可以明白显现了。并且在辨析佛教典籍的同时,对照佛经以外的书籍,参考前人的记载,验证于过去的传闻。如果人物、时代有确实的证据,就标示出来作为后人的依准。如果传闻不详,则存阙不录。手持经籍,凝视笔端,志在留给后人可信的史料。三番两次地思虑,取材于真实记录,有真凭实据的就标示出来,无真凭实据的传闻也就会自然暴露。期望不使污水混杂于纯净的乳汁里,燕山之石不与楚地美玉相混淆。这仅仅是我的一孔之见,既不广博也不精练,实感惭愧,若有不完善之处,寄望就教于广大的智慧高明者。
原典
夫真谛玄凝,法性①虚寂,而开物导俗,非言莫津。是以不二默酬②,会于义空之门;一音振辩③,应乎群有之境。
自我师能仁④之出世也,鹿苑⑤唱其初言,金河⑥究其后说。契经⑦以诱小学,方典⑧以劝大心⑨。妙轮⑩区别十二惟部⑾,法聚总要八万其门⑿。至善逝⒀晦迹,而应真⒁结藏⒂,始则四含⒃集经,中则五部分戒⒄,大宝斯在,含识资焉。然道由人弘,法待缘显。有道无人,虽文存而莫悟;有法无缘,虽并世而弗闻。闻法资乎时来,悟道藉于机至。机至然后理感,时来然后化通矣。
昔周代觉兴而灵津致隔,汉世像教⒅而妙典方流,法待缘显,信有征矣。至汉末安世高⒆宣译转明,魏初康僧会⒇注述渐畅,道由人弘,于兹验矣。自晋代中兴,三藏弥广,外域胜宾,稠迭以总。至中原慧士,炜晔(21)而秀生。提、什(22)举其宏纲,安、远(23)振其奥领,渭滨务逍遥(24)之集,庐岳结般若之台,像法得人,于斯为盛。
原夫经出西域(25)运流东方,提挈万里,翻转胡(26)汉。国音各殊,故文有同异;前后重来,故题有新旧。而后之学者,鲜克研□,遂乃书写继踵,而不知经出之岁;诵说比肩,而莫测传法之人,授之受道(27)亦已缺矣。
夫一时圣集,犹五事证经,况千载交译,宁可昧其人世哉?昔安法师以鸿才渊鉴,爰撰《经录》(28),订正闻见,炳然区分。自兹以来,妙典间出,皆是大乘宝海,时竞讲习,而年代人名,莫有铨贯(29)。岁月逾迈,本源将没,后生疑惑,奚所取明?
佑以庸浅,豫凭(30)法门,翘仰玄风,誓弘大化。每至昏晓讽持,秋夏讲说,未尝不心驰庵园(31),影跃灵鹫(32)。于是牵课(33)羸志(34),沿波讨源,缀其所闻,名曰《出三藏记集》。
一撰缘记,二铨名录,三总经序,四述列传。缘记撰,则原始之本克昭。名录铨,则年代之目不坠。经序总,则胜集之时足征。列传述,则伊人之风可见。并钻析内经,研镜外籍,参以前识,验以旧闻。若人代有据,则表为司南(35)。声传未详,则文归盖阙。秉牍凝翰,志存信史。三复九思,事取实录。有证者者既标,则无源者自显。庶行潦(36)无杂于醇乳,燕石(37)不乱于楚玉。但井识管窥(38),多惭博练。如有未备,请寄明哲。
注释
①法性:法,泛指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世间的和出世间的;也特指某一事物和现象。法性,指事物的真实本性、或本质、本体,与真如同义。
②不二默酬:应答。「不二」是不异、无分别的意思。对于是非、善恶、彼此、主客等一切差别现象不加以分别,契入平等一如的真如境界,谓之「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云:「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也。」
③一音振辩:又作一音震辩,即佛发出的言教之音,具有振聋发聩的辩才无碍作用。
④能仁:意为圣者,指释迦牟尼佛。《梵网经述记》上云:「释迦牟尼,大唐翻为能寂,旧翻亦云能满,亦云能仁。」
⑤鹿苑:鹿野苑之略称,亦称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鹿园等,相传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最初说法的地方,属印度波罗奈国,今在瓦腊纳西城西北约六公里处。
⑥金河:拘尸那揭罗国跋提河之译名,传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处。
⑦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这里主要指四阿含等经典。
⑧方典:意为方等经典。方是方正;等是平等,即宣说方正平等之理的经典,是大乘佛教经典的总称。
⑨大心:意为用心广普,以超度众生为己任之心,指菩萨的大悲大愿之心。
⑩妙轮:即佛法。喻佛法如车轮,能摧碾众生的烦恼惑业。
⑾十二惟部:即十二部经,又称十二分经或十二分教。佛教一切经文按类别分为经、律、论三大类,称为三藏;三藏中由于经文的体裁和所说的事相不同,又分出十二种名称,称为十二部经。佛教常以三藏十二部经概括佛教的一切经文。
十二部经分别为:㈠「长行经」,指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㈡「重颂经」,以偈颂体裁重宣长行经文的含义。㈢「授记经」,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㈣「讽颂经」或「孤起颂」,直接以偈颂文体显示教义的经文。㈤「自说经」,无人发问,佛自宣说的经文。㈥「因缘经」,记述佛说法教化之因缘的经文,如诸经的「序品」。㈦「譬喻经」,以譬喻显示教义的经文。㈧「本事经」载本生谭,佛与弟子前世经历的经文。㈨「本生经」,佛讲述自身前生行迹的经文。㈩ 「方广经」,佛为菩萨宣说的方正广大道理的经文。(十一)「未曾有经」,记述佛及诸弟子以外前所未有的种种希有的经文。(十二)「论议经」 ,载佛论议抉择。
⑿八万其门:《胜鬘经》云:「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对治之,说八万四千之经典。「八万」是概数,泛指法门之多。
⒀善逝:诸佛十种名号之一,如实去彼岸,不再沉入生死苦海之意。
⒁应真:阿罗汉的旧译,意为应受人、天供养之圣者。此处指佛的五百弟子。
⒂结藏:结集佛教三藏。据传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不久,弟子们在王舍城附近七叶窟举行集会,由迦叶召集主持,阿难等五百比丘参加,诵出经、律二藏,是为第一次结集佛藏。释迦牟尼佛入灭一百年后,由于对戒律问题发生争论,长老耶舍在毘舍离城召集七百比丘,审定律藏,是为第二次结集佛藏。据佛教史料记载,先后共有六次结集。
⒃四含:即四部阿合经,分别是《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四阿含皆依文体而得名。
⒄五部分戒:佛入灭百年后,有五大弟子于戒律各抱异见,于是律藏分为五派。分别是: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摩诃僧祇部。
⒅像教:佛像与经教,此指佛教。
⒆安世高:东汉末年来华僧人。原为安息国太子,博学多识,父死,让国与叔,出家为僧,精研阿毘昙,修习禅定。于桓帝建和初年(公元一四七年)经西域来洛阳译经,先后译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大小《十二门经》、《地道经》等三十四部四十卷。主要译传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毘昙学和禅定理论。是初期佛经汉译者。
⒇康僧会: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八O年,三国时期吴国僧人。祖籍康居(古西域城国名),世居天竺(古印度)。公元二四七年到建业(今南京),孙权为之建塔寺,号建初寺。康僧会于此寺译出《阿难念弥经》、《小品般若经》、《六度集经》等,又注《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并制经序。
(21)炜晔:光耀。
(22)提、什:僧伽提婆、鸠摩罗什。僧伽提婆,东晋时期来华僧人,俗姓瞿昙,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人。于苻秦建元年间(公元三六五——三八四年)来华,先后在长安、洛阳、庐山、南京等地译经,讲授阿毘昙学,所译校经论有《阿毘昙八犍度论》、《阿毘昙心论》、《增一阿含经》等。鸠摩罗什(公元三四三——四一三年),一译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意译童寿。祖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后秦弘始三年(公元四O一年),姚兴迎至长安开设译场,盛时达三千人,所译经论,《出三藏记集》载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开元录》著录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系统地译介了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培育了道生、僧肇等一批著名中国学僧。
(23)安、远:释道安、慧远。释道安(公元三一四——三八八年),东晋僧人,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十二岁出家学佛,二十四岁时师事佛图澄,后到襄阳传播佛教,晚年被苻坚请至长安主持道场。一生中注释经文、考校译本、组织译经,对般若经典研习最力。慧远(公元三三四——四一六年),道安弟子,东晋太元六年(公元三八一年)入庐山,住东林寺传播佛教,尤精般若性空之学。
(24)逍遥:鸠摩罗什设译场于逍遥园。
(25)西域:古代指玉门关以西的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亚细亚等地区。
(26)胡:古代西方异族的统称,这里泛指外国。
(27)授之受道:疑为「授受之道。」
(28)经录:道安所撰《综理众经目录》。原书已佚,现存于僧佑《出三藏记集》中。僧佑在此书卷十五〈道安法师传〉中云:「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义隐没未通,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并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及析疑甄解,凡二十二卷。序致渊富,妙尽玄旨,条贯既叙,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又自汉暨晋,经来稍多,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记,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铨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见大正五十五·页一O八上)同书卷二亦云:「迩及桓灵,经来稍广,……*轮届心,莫或条叙。爰自安公,始述名录,铨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征,实赖伊人。」(见大正五十五·页五中、下)
(29)铨贯:考订和条理化。铨,衡量、权衡。
(30)豫凭:参与、靠近。豫通「与」;凭,靠近、依靠。
(31)庵园:印度毘耶离国庵罗树园的略称。佛于此处讲《维摩经》。《维摩经·佛国品》云:「佛在毘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
(32)灵鹫:又名灵山或鹫峰,以此山似鹫或多鹫,故名。释迦佛于此处说《法华经》。
(33)牵课:贯通起来考核。
(34)羸志:竭尽心思。
(35)司南:古代指示方位的指南车,意为准则、标准。
(36)行潦:沟中积水。《诗经·召南·采苹》有「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之句。
(37)燕石:河北燕山之石,此石似玉而非玉。晋郭璞注《山海经·北山经》云:「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
(38)井识管窥:井中观天,以管窥天。形容见识狭小短浅。
20长阿含经序 释僧肇 译文 佛教的最高真理是离开...
19大涅槃经序 凉州 释道朗 译文 《大涅槃经》这部...
12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释道安 译文 我从前在...
16法华经后序 释僧叡 译文 《妙法莲华经》是诸佛...
附录 《出三藏记集》总目录 卷第一 〈出三藏记集...
18毘摩罗诘是(堤)经义疏序 释僧叡 译文 这部经典之...
13大品经序 长安释僧叡 译文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
源流 由于《出三藏记集》是一部综合性的经录,包...
编序 敲门处处有人应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佛...
6阴持入经序 释道安 译文 「阴持入」是人世间深重...
附录 《出三藏记集》总目录 卷第一 〈出三藏记集...
解说 本书选译了三十一篇序文,其中一篇是僧佑的...
源流 由于《出三藏记集》是一部综合性的经录,包...
31比丘大戒序 释道安 译文 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法...
30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 未详作者 译文 拘夷国的...
29十二门论序 释僧叡 译文 《十二门论》是实相学...
28百论序 释僧肇 译文 《百论》是通向佛心的途径...
27中论序第二 释昙影 译文 千变万化的事物无不有...
26中论序第一 释僧叡 译文 《中论》有五百偈,是...
25大智释论序 释僧叡 译文 一切事物都是生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