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30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除夕,老和尚对众开示:
“在大陆丛林,知客是压制性的,他叫你坐,你就坐,叫站就站,不问对或错,这为的是消业障。”
“丛林执事人是寺规的代表,是磨练无明的善知识,这些人,往往都以恶人的姿态示现,以种种不合常情的要求,要你去做,无非是要消你的分别业识,只有唯命是从,才能免去烦恼脾气,消除贡高我慢,生卑下心,照这样,才能消业障、开智慧,方是真正的修行境界。”
“出家了,非比在家人,要看破名利,淡然一切,不去攀缘,修行是自自然然的,你修到哪里,韦驮菩萨自然拥护你到哪里。要尽心常住的事情,才能增福慧,否则一辈子不能了脱。”
“如果生死已了脱,能弘法利生,届时,虽然我们不求名利,名利自然也会跟着而来。”
1981年1月7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清晨,某某师洒扫毕,坐在福利社前石椅上念佛,老和尚说:
“如果我们自心安定,则自然没有事情,每天心定神足,心无所求,但随缘一天过一天,心里自然快乐、欢喜,这个就是西方境界。西方何处求?西方即在吾人的内心。反之,心若不安定,则常常会有事情发生,到哪里都不会安定。”
1981年1月8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
“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在别道中受完业报,投入父母胎中转为人身。所以,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哪一道来的,我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业障来,若不知皈命佛、法、僧,持斋、戒杀,勤心念佛,此身受报尽,将转入何道,自己也懵然不知,带着新的罪业而去,如此一去,人身也就难保了。”
“出家人与俗人究竟不同,粗衣淡饭,行住一切从简,以去贪念,消除业障,若是再斤斤计较吃好、穿好、住好,则令智慧昏昧,徒增妄念业感,色、声、香、味、触、法,还是属于六道沉沦中事。是以出家人,食但果腹,衣但蔽体,不要汲汲于衣食事,因那是属于四生的种子。”
“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在家人有争夺心,同是一件东西,譬如我手中这顶帽子,如果我说这是一顶帽子,大家都不会要,如果我说这是一件宝,大家就过来争夺。出家人的宝并不在这娑婆世界,而是西方金银、琉璃七宝合成的极乐世界。”
“不要说这色身是我,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而这个心,却是要拿佛心出来应对一切。”
“菩萨度众生、感应众生,都是以无形相的方式,在不知不觉、自自然然中度的,并不一定用语言或行动有相地度众,像佛殿中的观世音菩萨,在那里端坐无为,却度了许多众生来拜佛。”
“修行成佛,行菩萨行,乃至广度众生,都是靠我们内心的愿力,如果内心的愿力坚强,必能度过重重难关而心不退转。如果确实是脚踏实地,有行持到那个程度,自然佛菩萨及天龙八部都会感应拥护,而达成愿望。”
1981年1月9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上午,信徒郑某某来请示佛法。
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为人生只是为了享福作乐而已,殊不知道这番作为乃是造业,造了一些贪业,带旧的业来,再造新的业去,而人身也就再难得了。而佛法中的作为,是福慧双修,是把自己的身心付出,全为了利益他人,不着形相,而不是贪一己的私利,虽不为己,但在为人之时,同时利益了自己,是自利利他。虽然我们每天做种种的事务,穿衣、吃饭、睡觉等等,但这些都是有形相的生死因,必须还要了解,我们尚有一个不可见、不可闻的一面,那一面并没有在看、在听、在吃,或在做什么,是一条真正解脱的路途。我们带恶业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要晓得入佛门,由佛法中找到一条解脱的好路回去。一个人在生之时,若不能得到解脱,则死后不可能得到解脱。”
老和尚又说:“世间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债主,今世做你的父母,抚养还债,他世则做你的子女,受你的养育,如此,一世一世,怨亲相继,彼此互养,无有终止。而出家乃是要断绝这条生死债缘,将世俗爱别离苦的亲情,转为度这些亲人来皈依三宝,同来念佛、拜佛,度他们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轮回苦,这样才叫做大孝报恩,否则,父母未度,这点恩情,还会使我们再入娑婆度他们。实则无始以来,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们过去的怨亲眷属,因隔世相远而忘失,今生为父母兄弟,来世可能为怨家债主,有的甚或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度众生,必须怨亲平等,慈悲一切,现世父母、兄弟固为亲眷,一切众生亦为过去生的亲眷,故要发大悲心,誓度一切众生,像大愿地藏王菩萨一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像这样怨亲平等地度众,把现世父母兄弟亲眷,也视作一般众生,平等度化,在这种基本的态度上,为度亲人而与俗家亲属往来,亦不属攀缘。”
※ ※ ※
午后,天雨风寒,无游客信众上山,大殿寂然,某某师正抄写八大人觉经,老和尚唤某某师过去,对他说:“我们出家受戒,乃是要除去我们在世俗社会中所熏染的习气,革除贪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非我是或我非人是的观念来处事待人,那是一种社会习气,必须改掉。如果人家说的有道理,我们可听一听,拿来作参考,如果说的没道理,那就把它放一边,不起烦恼,这就是一种忍辱智慧。否则,若起我是人非,就是胜负我执的心,凡事必欲占上风,无明烦恼便生,这就是一种愚痴。”
1981年1月10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姊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客堂即对两人开示:
“我们来这世界是带业而来,若不知皈依佛门,找一条解脱的路走,仍是迷迷糊糊地为衣食住等种种贪念,而造无量恶业,如此带旧业来,又带新业去,这番下去,四生中便有我们的一份,而人身也就难得了。”
“今天,两位既然晓得来皈依三宝,便也知道要戒杀茹素,不造杀业,有所约束,不造四生轮回的生死因。否则,若不知皈依佛门,在世俗社会中无所约束,随着习俗恣意宰杀啖食,你杀他一命,来日必还一命,因果不失,不知又要造多少生死业。你们既来皈依,师父开示几句,得知道皈依佛门的意义,否则,皈依毕,拜拜佛便回去,也不晓得皈依三宝是要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徒具形式,便一点作用也没有。”
“你们以后可常上山来,拜拜佛,看看师父,多亲近佛法,社会的意识观念要尽量淡些,烦恼时,要一句佛号提起不断,这样念头才有个归处,烦恼才能对治,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则烦恼自然渐息,智慧清明,便能走出一条解脱路,免再堕入生死轮回,而我们这趟人生走一遭,才有个目的。”
“要知道,我们这个人身,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得这个人身,便要过人身劫,利用这个人身,来度我们种种的贪念,来度我们的生老病死苦。要知道,佛菩萨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三恶道也是由人身造业而去的,我们这个人身包含了十法界,为善为恶,超升下堕,全由这个人身,这是个转捩点,是个劫数,不可忽视。”
徐某某指着对面坐的妹妹,对老和尚说:“我这妹妹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留美四年,专研哲学,尤其对佛学颇有涉猎,现已取得硕士学位,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以佛学为基础,来教东方哲学,在美国弘扬佛法,师父认为这方式行得通吗?”
老和尚摇头说:“不可能,一个大学毕业出来的知识份子,或是一位思想很丰富的学者,想以居士的身份,用自己的思想形式来弘扬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
徐某某对老和尚说:“我现在想再出国继续深造,取博士学位,师父认为如何?”
老和尚说:“不必出国了,到佛国来留学才有了脱的一天。”
“到佛国留学?”徐某某问。
“是的,出家。”老和尚说。
“出家!哦!”
“你到美国去,再怎么念、怎么钻,都是尘劳,只是徒然为自己多造点业,到头来也是一场空幻,你不可能由那里得到安乐解脱,只有烦恼、妄念越多,那些形式上的社会意识观念,会缠缚得你动弹不得。”老和尚继续开示说。
“对!对!对!这个我有同感,在美国四年,真吃尽苦头,哲学方面的书实在是太多了,那些思想观念,真的把我的头脑塞得都要爆炸,而且使我无所适从,觉得从这条也不对,走那条也不对,想自己走出一条路子,又不知从何走起,也走不出来,在那里钻来钻去,钻不出个所以然来,每天头都很痛,生活又紧张,实在痛苦之极。”
“所以说叫你出家,社会上的学问,不论是科学、哲学、医药学,都是形相上的学问,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老和尚说。
“既然如此,那我改从职业上去求发展,自力更生,自己独立生活,不必仰赖父母,师父认为如何?”
“你要致力于事业上固然是好,但是你必须考虑到,你把你的时间、精神耗在职业这条路,到最后,是不是能得到一个好结果?能得到解脱?否则,迷迷糊糊地投下去,也不过是另演一场戏而已,这样子,这条路便也不是个好路头了。出家学佛,才能从娑婆世界中,走出一条解脱、安乐的路,才会有个好结果。”
“我也是想到要出家,可是总觉得自己肚子空空的,所以不敢来出家。”徐某某答。
“要出家,没有东西才好,如果你还有什么东西,那就不好,出家学佛是没有文字相,也没有形色相的,这是一条解脱的路,心无挂碍。你在外国求学,是不是也要帮人扫地、洗碗、作种种杂务来过生活?”老和尚说。
“是的。”徐某某答。
“来出家也是一样,不论你是大学生、是博士,还是不识字,也是要从扫地、劈柴、种菜、煮饭等杂务苦行开始,慢慢消除你的业障,渐渐地智慧清明,而得到解脱。过去的佛菩萨,他们是这样做、这样修而得到解脱成就,我们现在循着过去诸佛菩萨,所修习的路径而修,自然也会得到和佛菩萨相同的结果。否则,怎么称为学佛?学佛便是随过去诸佛的作为,修习而学,而不是把学佛挂在嘴边,写在文字上,放在学术思想研究上,便能成就的,那是断不可能的事,修行是修心,是脚踏实地,实际的身心修持。”老和尚说。
“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解脱,没有世俗烦恼,可是,总觉得父母太辛苦了,这样对父母实在无以为报。”徐某某道。
“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事,父母亲眷都是希望我们和他们一样,走那条生死的路,既然我们也知道要图报亲恩,就应该出家走了脱生死的路,把父母引度过来,免其生死轮回苦,令他们得到解脱安乐,这才是真正地尽到孝道。如果要以世俗的方式来还尽孝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这娑婆世界,一代一代所走的路,都不离其辙,而结果也不出生死轮回。假设你现在不出家,顺父母的意思结婚,对象若不理想,父母也为你难过操心,对象若是适你的意,是否也同时合父母的意?若不能,岂不又徒增父母的难过和失望,这样,你将再以何方式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出家修行,能度脱父母,度历代祖先,也能报师长恩,所谓能上报四重恩,这样,我们人生走这一趟,才有个目的,有个价值,也才有一条解脱的路,否则,懵懵懂懂地乱闯乱走,再堕入四生轮回中,也就枉费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了。”
两姊妹听了老和尚开示,非常地欢喜、感动,顶礼而去。
——录自“中国慈善之声”试刊号—— 佛教精神导...
·做事情是在磨我们。做事情若关心则会专心,一...
——1986年5月1日天华月刊—— 一、现法身 一九八...
·出家为求解脱——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去修—...
一九七六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
南岳让禅师 马祖一禅师 百丈海禅师 黄蘖运禅师...
1974年7月10日 来到世间每个人皆有生老病死苦,我...
尽形寿九十五年,念佛度众从未断,而今舍报,往...
——摘自《毛毛虫变蝴蝶》—— 我们在医学院读书...
一九八五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 广钦上人 九四高龄...
苦行度众 真净真禅 不食人间烟火六十年 道范利人...
夫佛法者 乃宇宙之真乘 为人天之眼目 黯世之明灯...
一九八五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 广钦上人 九四高龄...
一九六九年四月三十日,听邻居说,土城承天寺有...
·每个人都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生死。应该要好好...
·粗衣淡饭,衣食住简单、淡泊,从这里修,这个...
·我们对这肉体要放下,我们要修的是这个灵光,...
以下为承天禅寺编印《广钦老和尚开示录》、《广...
·做事情是在磨我们。做事情若关心则会专心,一...
·以前的人,师父试你的功夫,叫你鞋子倒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