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好好地去体会,是否做到了?如“皈依法……智慧如海”,智慧怎能如海呢?即人家点一下就知道了,不是经书一箩筐,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形于外的经书,看到的了解,没看到的就不知道了。所以念佛念到某个程度,经藏自然在你心中,还是要老实念佛,才会开智慧。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们就像将要枯干的池塘里的鱼,命已垂危,一天一天地过,不知死后何处去?常常警惕自己,不要有放逸的心,勇猛精进,才能往生西方。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即对任何事无挂碍,免得临命终时念头一起,就要继续轮回了。
·出家人要事无所求、心无所住。
·不可两人单独讲悄悄话,讲来讲去就结党、分派系。
·男女众要分清楚,男众拿东西给女众,或女众拿给男众,绝对不能直接传递到手上,讲话时不能面对面,且要保持一段距离。
·出了家就要有正念,有佛的种子,不要身出了家,心和世俗人一样,爱情爱别离苦都来了,到后来也没办法修行,想结婚也不是,进不进退不退。出了家就要感到很庆幸,没有走错路,好好地修持,才能往生西方。
·执事人关心我们才骂我们,纠正我们的错误,这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指导者,不要人家一骂,烦恼就来了。
·不要着色相讲究穿着,这样做也不是,那样也不是,舍不得弄脏,这就不能为常住工作,反而被它(衣服)度走了。
·出家的目的在了生死,不要再去追求香味触法了。
·不要以为出家几年了,要当法师,要闭关闭山,修不到那个程度,什么都还需要,怎么去闭关,到后来什么问题都出来了。
·大器晚成,自己有了一点功夫时,不要想出名,年轻出名,慕名的人一多,如自己定力不够,尤其人的情欲高,万一碰上孽缘,是很危险的。
·出家就是要舍身,人家怎么骂,怎么侮辱,都无所谓,去掉我相,才好修行。
·男女众要分清楚,即使活到一百岁亦如此,除非已开悟证果有定力,否则容易出毛病。
·修行谈何容易,要想当一个修行人,不是那么简单,现在我们只能说做苦工苦修而已,我们贪瞋痴慢疑未断,现在只是磨练我们的心志,等断了这些,那才入道。
·我像一块桥板,我先走了这段路,铺了这块桥板,让你们走,我不敢说我教你们,只是以我的出家过程经验,告诉你们,互相研究而已。
·夸我们的,赞美我们的,那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否,这才是真正明师。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当我们受到刺激时总会想:“这么瞧不起我,我就做给你看。”拿出这个志气来,成就已经在望。
·修行就是要吃亏,才会有进步。
·人命无常,一口气不来,人生就完了,赶快勇猛精进,莫放逸,多念佛是当务之急。
·受戒即忍辱,倘能忍辱,则不易犯戒。
·修行不说对不对,即使自己对,人家偏说你不对,你也要忍受,凡事承认自己不对,就不会起烦恼,否则心不安,烦恼即来。
·不要光看别人的过错,要常常看自己有无过失,有则改之,才不会与道相违。
·我们从无始以来,所造业障如山那么高,而今出家修行,就是要消我们的业障,若不好好修行,反而造业,说那个怎么祥,这个……,这座山就越堆越高,永远无法跳出生死圈。
·出家就是要对食衣住看淡些,不要去考究,一切随缘,也不要太执着,否则易生烦恼,人家煮什么,我就吃什么。
·做事不是为别人做,也不是应该做的,而是为消自己的业障。大伙同在做,若有人不会,我们来教他,若他做不好,我们帮他做。不要分得太清楚,他不做,你就起烦恼,他不做你自己来做,要有慈悲心。
·出家和在家不一样,出家没有说对不对,对也接受,不对也接受,若能如此忍辱,慢慢就会去我相。
·若执事人教我们做事做错了,我们也不能去反驳,顺着他的意去做,自然就会悟出真理。
·修行的路程要愈苦,才会开智慧,不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否则和世俗就没有两样了。
·出了家要多念佛,不一定要坐禅,功夫不到易着魔。
·修行就是要下身,衣食住皆简朴,要粗衣淡饭,若过于考究衣食住,则和在家人无两样。看淡这些衣食住,才能去贪瞋痴,若生活太充足,则欲望大,贪念愈多。若要下身,当从衣食住日常生活着手。
·未受戒不知戒律而犯戒,那是无故的,现已受戒,知道戒律,就当严持戒律,莫放逸。
·现在佛教虽遍布全世界,但是要修行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向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学习,好好勇猛精进。
·虚云老和尚一件衣服破了补,补了穿,胡子留了那么长,有一餐没一餐的,只为了了生脱死,勇猛精进,把身体都舍了。
·少吃、少睡,把精神用在修行上。
·出家要修行,不争对不对,道心才会坚固。
·人家叫你这样做,你就这样做,头脑也不会去想别的法子,这样比较好修行。
·这个臭皮囊是借给我们住的,但我们却往往为了它,造无量无边的恶业。
·我们团体能庄严,私底下也庄严自己,无论在哪里都庄严,如课诵时,外来人看大家都很庄严,会对佛教有信心,不认为佛教是消极的。
·修学佛法,并不是什么都不要,那会走偏的。
·凡事不要太着相,相貌好不起欢喜心,相貌不好也勿起烦恼。
·若你将地扫干净,师长硬说你没扫干净,这时你若和他辩,这就是在家性情。若你能接受,说:好!好!我把它扫干净。这就是修行。
·信徒拿东西来供养,是来求福的,即使是供养一根草,我们也要以欢喜心接受。若拿好东西来,我们为了这些东西起贪念,则不能悟道。若拿坏的东西来,我们把坏的煮成好吃的,则福慧双修。若未能适当处理,反而批评人家拿这些坏东西来,自己起烦恼,并且造口业。
·修苦行不是做很多,做事情是磨练自己的心。做事不能急,慢慢来,做久了自然熟悉,就会开智慧。事情应该怎么做,不是刻意绞尽脑筋去想怎么做,而是一看到就自然知道怎么去做。(师父说五、六个人一天劈的柴,他老人家一小时就可以做完。)
·凡事好坏皆不形于外,例如生病了,也不要让人觉得你生病了,像师父虽有病,但谁看到师父都说师父身体很硬朗,也没有人知道师父有病。
·在家人整天忙碌地工作,就是追求名利、声望,想在物质上得到享受,吃好穿好住好。而出家人工作,则为训练头脑,工作不求做多,也不用急,更不是想得到别人赞叹,也没有在追求什么。穿的是求生西方的衣服,以前大陆丛林穿的是染色的麻布衣(在家人带孝穿的麻布),吃的是很稀的稀饭,配的是简单的菜,没有像现在吃的是干饭,又有这么多的菜。
·行住坐卧当不离佛,像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这么有修行的人都还要念佛,更何况我们凡夫,当把念佛视为第一要务。我们在世俗都已念过书,再去念佛学院、学讲经,更增加爱情爱别离苦之念。世俗人把苦当乐,等到老来就怕死,放不下子孙。而我们出家人虽然修苦行,边做边念佛,日子久了,体会出有天堂、地狱、六道轮回,庆幸自己出家。佛念多了,智慧也就开了,就有所觉悟,到老时不怕死,还有个西方极乐世界可去。
·我们这里能看到十方人,形形色色,双双对对。年轻出家众爱情爱别之念较重,看到情侣时,若被环境所转,对他们生起羡慕之心,则是没道心,若认为他们这样下去会堕落的,才是有道心。
·师兄弟在一起,佛法可多谈些,其他则一律不谈,以免心散乱,不要参加人家的闲聊。
·大家评论谁比较好时,自己不要参加意见,心里明白就好。
·急性就会无明,丹田也会无力。
·起诸恶念时,不要执着,拍拍自己说:“你不要这样子。”不可用处罚的方式,这样没有用,并会伤害自己。
·要发宏愿,别人都先成佛,我才成佛。简单地说,凡事帮忙别人,助别人安住其心,安心修道,把所知道的,说给别人听,令他增加智慧,他人先成佛,而我才成佛,不能有嫉妒心。
·修行要靠自己去行,像一杯水,当你未饮之前不知其味,饮了之后,就知其味,所以要去行,才保证真实。
·修行要修到动静无挂碍,就是身在动时心不动,不被动转,而静时也没有静之念。又念佛扫尘埃,莲花朵朵开,就是要提起正念,把恶念转为正念。
·随人之情,合人之性。
·修道人不谈佛理而谈俗事,这非出家人本分。以在家的俗事拿来出家用,俗气未断,怎能谈到修行?
·受戒是受“忍辱”,耳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
·出家人衣食住要能淡泊,眼假装不见,耳假装不听,像个傻人,这样修下去,韦驮菩萨会拥护你,你到何处,人见如佛,建道场马上有人拥护。
·菩萨要度众生,要先广结人缘,看到信众要打招呼,但不要攀缘,不要贡高我慢:我是出家人,你们是在家人。我们要知道吃、住、穿生活的一切费用,皆是施主供养的。
·以后师父不在,不用烦恼,只要听师父的话,念佛修苦行,于六尘好与坏,不用执着,要随缘。
·能在一天当中,平平静静念佛、拜佛、做事,没有发生过失就好,不要想做什么,无过便是功。
·要做一位菩萨,不可自己好就好,别人管他死活。应把别人看得重要,自己没关系,要利益他人,若只利益自己,无明烦恼就会一大堆。
·做什么事情才算是修苦行?就是一切都不计较,日常生活不起分别,就是修苦行。
·自己的职事,自己量力而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必请人帮忙,因各有各的职事,自己发心就自己做,不必麻烦别人,说不定会使人起烦恼。若他自己高兴帮忙做,那就可以。做种种事,都是修行,不必计较。
·不能生丝毫的瞋心,否则不能入道。
·佛法不着于境界,如乐、明、空。轻安则乐,妄念少则明,不生念则空。如着于乐则生欲界天,着明则生色界天,着空则生无色界天。
·自己本来的面目,是自己悟出来的,“听”仍属于六尘外面的境界。修行要怎么修?要从食衣住上修,粗衣淡饭,去贪瞋痴。苦行是要我们得解脱,要清楚去的一条路——解脱生死。
·若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故应福慧双修。要把旧业消掉,方法是拜佛、念佛、做常住的工作、不计较。若计较则生烦恼,即造新业。
·没根基的人,烦恼一大堆,即使你跟他讲了,他也是不会明了。(烦恼不除,则好的不会出来)
·师父以前在大陆承天寺什么都看过,有的人讲这样,有的人讲那样……,后来就到山上修了(光是做做吃吃不能悟道,还是要到山上修)。以前比较好修,信徒少,事情做完,就自己用功,现在比较不好修,信徒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做什么事都是无条件的,不要哀哀怨怨。
·行住坐卧皆在念佛,定下心来念,便可觉悟到:我们的心一天到晚都在外头,没有观照自己的心是否在阿弥陀佛上,不能把心放在信徒或外面的境界上。
·佛菩萨的业、挂碍,就是众生。
——录自“中国慈善之声”试刊号—— 佛教精神导...
·做事情是在磨我们。做事情若关心则会专心,一...
——1986年5月1日天华月刊—— 一、现法身 一九八...
·出家为求解脱——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去修—...
一九七六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
1974年7月10日 来到世间每个人皆有生老病死苦,我...
——摘自《毛毛虫变蝴蝶》—— 我们在医学院读书...
尽形寿九十五年,念佛度众从未断,而今舍报,往...
一九八五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 广钦上人 九四高龄...
四月九日下午一时,一行人又从台北出发,约经个...
苦行度众 真净真禅 不食人间烟火六十年 道范利人...
夫佛法者 乃宇宙之真乘 为人天之眼目 黯世之明灯...
一九八五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 广钦上人 九四高龄...
一九六九年四月三十日,听邻居说,土城承天寺有...
·每个人都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生死。应该要好好...
·粗衣淡饭,衣食住简单、淡泊,从这里修,这个...
·我们对这肉体要放下,我们要修的是这个灵光,...
以下为承天禅寺编印《广钦老和尚开示录》、《广...
·做事情是在磨我们。做事情若关心则会专心,一...
·以前的人,师父试你的功夫,叫你鞋子倒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