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雍正御选语录》。十九卷。清世宗(胤禛,即雍正)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一九册、《禅宗全书》第七十八册、《龙藏》(新文丰版)第一六三册。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系世宗归依佛法后,从历代祖师语录中,捡选能提升向上、直指真实宗旨的语录编辑而成。全书内容略如下列:
卷一为《僧肇论》,卷二为《永嘉觉禅师语录》,卷三为《寒山拾得诗集》,卷四为《沩山灵钓禅师语录》、《仰山寂禅师语录》,卷五为《赵州谂禅师语录》,卷六为《云门偃禅师语录》,卷七为《永明寿禅师语录》,卷八为《紫阳真人张平叔语录》,卷九为《雪窦显禅师语录》,卷十为《圜悟勤禅师语录》,卷十一为《玉林?国师语录》、《■溪森禅师语录》,卷十二为《圆明居士语录》、《圆明百问》,卷十三为《云栖莲池盐宏大师语录》,卷十四至卷十八为《历代禅师语录》,卷十九为《当今法会》。雍正并在每一篇之后,撰序言一篇,以提出他的看法。
雍正在此书中之态度是在禅宗方面,强调五家宗旨同归曹溪一脉。在“宗门”与“教下”的关系上,强调“宗、教合一”。此外,也主张禅净不二,并特别揭橥明末云栖盐宏的净土法门。在三教关系方面,他也主张儒释道三教“异用同体”,可以并行不悖。
近人张德钧氏以为雍正之编修佛典,有其政治上之企图,并非纯为宗教文化着想。(参阅附录二。)
◎附一:雍正《御选语录总序》
如来正法眼藏,教外别传,实有透三关之理,是真语者,是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有志于道之人,则须勤参力究,由一而三,步步皆有着落,非可颟顸函胡,自欺欺人。朕既深明此事,不惜话堕,逐一指明。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际断者,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地水火风者地水火风,乃至无明者无明,烦恼者烦恼,色声香味触法者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为透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
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头也合,暗头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如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方能踏末后一关。虽云透三关,而实无透者,不过如来如是,我亦如是。从兹方修无修,证无证,妙觉普明,圆照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大中现小,小中现大。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毫端现宝王刹。救拔众生,利用无尽,佛佛祖祖皆为此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达摩西来,历代授受,古德传灯,无尽光中,大圆镜里,日往月来,以至于今。
虽然,广大法门,圣凡并托,华严香海,细钜同归,得骨得髓者固多,如麻如粟者何限?去圣遥远,魔外益繁,不达佛心,妄参祖席,金山泥封,慧日云蔽,约其讹谬,亦有三端其上者,才见根尘互引,法界相生,意识纷飞,无非幻妄,顿生欢喜,谓是真常。休去歇去,以空为空,不知性海无边,化城无祝果能见性,当下无心,心既见空,即未见性。于是形同槁木,心等死灰,万有到前,一空不敌,从能立亡坐脱,仍是业识精魂,况乃固执断见,必至变作狂华。谓因果之皆空,恣猖狂而不返,岂非一妄在心,恒沙生灭,能不造生死业,断菩提根。
又其下者,见得个昭昭灵灵,便谓是无位真人,面门出入,扬眉瞬目,竖指擎拳,作识神之活计,张日下之孤灯。宝鱼目为明珠,觅旃檀于粪土,噙着铁丸,口称玉液,到得腊尽岁除时,方知依旧是个茫茫无据。又其下者,从经教语录中,挂取葛藤,从诸方举扬处,拾人涕唾,发狂乱之知见,翳于自心,立幻化之色声,作为实法,向真如境上鼓动心机,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魔形难掩,遁归圆相之中;解路莫通,腹碾藤条之下。情尘积滞,识浪奔催,瞒己瞒人,欺心欺佛,全是为名为利,却来说妙说元(玄)。盲驴牵盲驴,沿磨盘而绕转;痴梦证痴梦,拈漆桶为瓣香。是则循觉路而扑火轮,能不由善因而招恶果?如是三者,实繁有徒,宗旨不明,沉沦浩劫矣。
朕膺元后父母之任,并非开堂秉拂之人,欲期民物之安,惟循周孔之辙。所以御极以来,十年未谈禅宗。但念人天慧命,佛祖别传,弃双眉拖地,以悟众生,留无上金丹,以起枯朽,岂得任彼邪魔瞎其正眼,鼓诸涂毒,灭尽妙心?朕实有不得不言,不忍不言者。近于几暇,辨味淄渑,随意所如,阅从上古锥语录中,择提持向上,直指真宗者,并撷其至言,手为删辑曰僧肇,曰永嘉,曰寒山,曰拾得,曰沩山,曰仰山,曰赵州,曰永明,曰云门,曰雪窦,曰圆悟,曰玉林,十二禅师,藏外之书,曰紫阳真人,乃不数月之功,编次成集者。其他披览未周,即采掇未及,非曰此外无可取也。是数大善知识,实皆穷微洞本,究旨通宗,深契摩诘不二之门,曹溪一味之旨。能使未见者得无见之妙见,未闻者入不闻之妙闻,未知者彻无知之正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此是人天眼目,无上宗乘。至于净土法门,虽与禅宗似无交涉,但念佛何碍参禅。果其深达性海之禅人,净业正可以兼修,于焉随喜真如,圆证妙果。
云栖莲池大师,梵行清净,乃曾参悟有得者,阅其《云栖法汇》一书,见论虽未及数善知识之洞彻,然非不具正知正见,如着相执有者之可比拟,亦采其要语,别为一卷,以附于后。兼此净土一门,使未了证者,建菩提道场,已了证者,为妙觉果海,途路之助。爰为总序,弁于篇端,刊示来今,嘉惠后学。庶几因指见月,得鱼忘筌,破外道之昏蒙,夺小乘之戋合/艹,朕有厚望焉。
◎附二:张德钧《关于清刻大藏与历代藏经》(摘录自《佛教圣典与释氏外学著录考》)
雍正在“敕令”重刻大藏(《龙藏》)这年(雍正十一年)编著了两部书,一是《拣魔辨异录》,一是《御选语录》,就暴露了卑鄙用心。《御选语录总序》说“御极以来,十年未谈禅宗。但念人天慧命,(中略)岂得任彼邪魔,瞎其正眼,鼓诸涂毒,灭尽妙心。朕实有不得不言,不忍不言者。”这就说明了他是在诗文经义题目上大兴文字狱,血腥镇压“叛逆”后,又继续企图在佛教领域内进行思想镇压了。所以这两部书,一是破,一是立,就是给佛教制定一个合乎他的反动统治利益的政治标准。
如他在《御选语录》中,特别指责那破除偶像崇拜的“丹霞烧木佛,(中略)实为狂参妄作!据丹霞之见,木佛之外别有佛耶?若此,则子孙焚烧祖先牌,臣工毁弃帝王位,可乎?”又对于另一公案“一古德殿前背佛坐,又一古德入殿向佛唾。傍僧云“何得背佛坐,向佛唾?”答云“将无佛处来与某甲唾!指无佛处来与某甲背1”指责道“此等见解与丹霞同。(中略)当日但问此二狂徒,你道除此殿中佛,尚别有何佛?试指侑!管教他立地现形。此等无稽魔说,何堪提倡书录挂齿。”故不管“其言虽皆数千百年以来人人之所提倡,其人虽皆数千百年以来人人之所推崇”,其“公案皆古今丛林中日日所举似者,朕悉不录”。他宣称这是“禀觉王令,黜陟古今”。可见他是怎样不容许人稍微存有一点叛逆思想。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简介 总十卷,又称《入于大悲大方等大集说经》、...
简介 《付法藏因缘传》也称做《付法藏传》,或《...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中国北周时代印度...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